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曹营谋主,朝九晚五 > 第二百一十九章:都是自己人,酸一下没事

诸葛亮和陈登的家书很快写到了徐州。

在琅琊的诸葛氏实际上在徐州之祸时,的确是准备居家迁徙的,没想到的是曹操并没有屠城报复,也就并未触怒当地百姓与士族。

甚至,当初还是惠政于民,开仓放粮。

那时候的曹操,全徐州的百姓都以为他要屠城,不会放过任何一个报复的机会,可结果大相径庭。

所以,在徐州百姓心中居然还有了感恩之意,毕竟人家可是放了徐州几十万百姓一马。

很快消息不胫而走,百姓和别的士族都听见了消息,明白要有大事发生,旋即便是听闻了冀州境内百姓要重新登户籍的事情。

这消息很多人都会意了,冀州内大部分士族都是忠于袁绍,并且家族之中的重要人物,甚至是家产都已被袁绍撤退时候带走,徐臻留下他们也没用。

士族之中的奴籍不如就撤了,家中的奴籍在随大战逃亡之后,还是能回到各家族的田产地耕种,对于他们来说,为自己耕种和为大汉耕种都是差不多的。

反正粮食都要作为税收上交,自己只能留存足够的分量,奴籍的人心里已经没了志向,唯有忠诚了,毕竟他们本来是要死的,也是转为奴籍才能有一口饭吃。

给士族做死士也不为过。

不过现在这消息一传开,都在纷纷猜测。

“重新录户籍,君侯是想要人丁。”

“谁不想要,人丁可是劳力,这些年的内政收益都要靠人丁了,这些奴籍之人日后是可以参军的。”

“幽州、并州,还要接着打仗,现在不要兵马要什么,兵马预备从何而来!?奴籍之人不就是最好的人选,只要揪出来就可以参军为伍,这些人本久少志,可为死士。”

“家中有奴籍者,应当效法诸葛别驾与陈都尉,两人都是君侯心腹,据说告知家中族人,将族中奴籍分出,除却耕种田土之外,其余的组建商队,以行走冀州境内,或者是走各地州郡。”

“日后冀州、兖州、徐州以及扬州淮南一部,恐怕都要来回通商,定有繁荣。”

“好,好!我这就让家中奴籍组建商队,哪怕只是买些许米粮,北走南往,也方便通行。”

一时间,在接连十几日之中,冀州、兖州、徐州和豫州境内,多了几百支商队,上二万人将商品带在车队之中,不断走往各处,主卖商品为粮食和草料,也有庖厨所用的左料,还有布匹、成衣等。

路途之上热闹非凡,特别以冀州为主,在复建城池,兴修道路的同时,水陆两条路途之上,都能看到车水马龙的身影,刚开始只是为了假装转为行商,走一两次短途路线,后来发现的确商道也有销路,家中农田无需这么多人照看,而且道路上确实安全。

当年那些黑山贼、马贼等也已经全都不见了身影,逐渐的上路的车马就多了起来,商道上都是这般祥和景象,仿佛回到了灵帝还在之前。

这时候的冀州邺城外山脉之内。

隐藏于山林之间的山寨,有马匹身影,马粪随处可见,深寨内还有数不清的山贼聚集在此,为首之人身体宽厚,双手粗壮有力,身穿短袍,披头散发,面庞粗犷但不丑陋。

“将军!我们真可降了!”

“许多兄弟已经动心思了,这么多过往商队,要是都劫掠了,粮食也可够食一年之久,至少能抢几万石。”

“将军,做准备吧,是归降还是继续盘踞,咱们都跟随。”

“自黑山大义起,便一直跟随将军,现在虽败走,却未曾完全失势。”

“兄弟们,”张燕抬起双手,当下叽叽喳喳的声音马上就压了下去,他声音十分浑厚,为人勇勐精悍,身手矫捷,威望极重,“咱们若是再出手劫掠,那就是和徐伯文过不去。”

“我已经派人打探过这个徐臻了,跟你我一样,平民出身,但现在已经是贵为县侯!食邑六千户!”

“大汉将军,冀州牧。”

“他主政时,到了冀州就开仓放粮,收归安置袁绍动荡劫掠的百姓,为人光明磊落,律己不墨,从不残害百姓,也不贪图富贵,据说此人一生贫苦,所得钱财除保证家用,都散作军资、赈灾所用。”

“因此麾下,得了十几位堪称名流的文武相随,在各地官吏任用官员时,更是以品行为主,力主为百姓谋福祉。”

“咱们若是劫掠,那就是和仁义对着干,我可干不过。”

张燕虽也是贫苦出身,不过他读过书,在山贼堆里面属于文武双全了,否则也不会坐稳了头领的位置,这是以人格魅力换来的。

说出来的话头头是道,容易让人信服,几句话就可将场面掌控到手中。

此刻,张燕等目光稍稍汇聚一番后,接着说道:“咱们与其写书信到许都,不如直接投徐伯文。”

“他也曾方言,任何山贼都可以流民归降,等待惠政逐步安置。”

“那咱们可不止是山贼那么简单,咱还曾经为平难中郎将,去投奔归附不为过,甚至还可帮忙一起平袁氏兄弟在外之祸!”

这也是张燕现在于山寨之中,总可得一将军之名的缘故,还是有不少兵马买账,认他为将军,也将自己看作大汉将士,并非全是山贼出身。

当然了,如今乱世到军阀割据之势,各地的山贼如坐针毡,梦想的便是可得收编,趁机可以告老还乡,还能得安置余俸,安养天年。

不至于终其一生都是个山匪,不知死于何处才是下场。

“说得对,听将军的!”

“既然归顺,咱们不如归顺徐臻,不必再去求许都天子给个名头,将兵马屯于清河,让家卷安于冀州内。”

“这里十几万人,徐臻既然连流民都能安置,我们若是真心恳求,也不会坐视不理。”

“既然如此,那就投徐臻麾下!”

“直接投冀州军。”

张燕经过了当年幽州和公孙瓒同盟,在大战之中败于袁绍之后,麾下人马散去不少,但仍旧还有十几万人。

当然,这十几万并非全都是精锐,大多还是上了年纪的老兵,还有残弱病者,有的甚至骨瘦如柴,不算是贼兵。

军力当然良莠不齐,被精锐骑兵盯上,只怕是只需五六千就可以把他们杀成待宰羔羊,但若是在山林所藏,这些人又自信能够跑得掉。

十几万人说少不少,说多也不多,但都是徐臻现在最想要的人丁,而且是劳动力居多,只有少数残兵老迈者。

张燕将头发甩开,环顾四周所见面目大多是振奋期待,没有人太过颓唐,看样子果然是当了太久的山贼,也想寻机会归顺了。

不说得徐臻青睐去培养为新的精锐,也想在趁着冀州换新的州牧,做个正常的百姓。

于是张燕派使者启程,从山内所藏之地出发,一行人带着礼物到清河去见徐臻,相比于曾经击溃过黑山军的曹操,张燕更愿意和徐臻打交道。

若是没记错的话,在曹操击破黑山军时,徐臻还名不见经传,未曾出头。

实际上那时候徐臻已经在曹营了,不过是个小兵,运气不错苟住了命,所以回来后就因战功升了小校。

半日路程,使者就到了清河,刚好这段时日徐臻的巡游也结束,回到了清河衙署之中。

接见了张燕的使者,并且接受投降,上表许都朝廷,封张燕为平北将军,日后领军攻幽州。

于是徐臻得十六万兵马,在精简之后告老七万多人,剩下九万称不上精锐,但都是山匪出身所以战斗的素养并不高,徐臻命张燕让其余将军率军到渤海郡驻军,和张辽一同合练。

第一日,张燕亲自去时就被张辽麾下兵马的默契与气势折服。

用一句同进同退、悍不畏死来说也毫不为过,硬是让几万黑山军从甲骑的三千人看到无可匹敌的气势,而且的确,每个人的个人武力素养都极为强悍,不是一般军队能比拟的,怪不得都说是常胜之军。

黑山军彻底臣服,归顺冀州后,九万兵马日夜操练,等待军备制作,军粮补给跟上,选拔精锐等,派遣新的将军去任上,张燕则是被徐臻留在了清河为将。

偶尔可到渤海去督观操练兵马,训练军士之事。

这件事,很快传遍了各郡城,各地的官吏,在外诸侯都可听闻此消息,震惊朝野。

当年袁绍都解决不了的黑山贼,为何徐臻能解决,而且是让张燕亲自命使者前来求归附,若非是徐臻对军士的要求极高,可能不知得九万储备,甚至十六万之数都可以直接传告天下。

徐臻到底魅力何在?何德何能?

他本身就只有八万精兵,现在居然又得九万储备,等一两年后这些兵马练出来了,那还得了,北疆的袁氏兄弟怎么可能是徐臻的对手,两人联合一起都不一定能挡得住徐臻大军攻伐,更何况这两兄弟依旧还在内斗。

别说许都的文武们想不明白,此事作为刺探的情报传到南方去,在荆州的刘备一连闷了三个晚上没想明白个中缘由。

荆州,新野。

访贤未果的刘备将心思放在了政事上,黄天不负有心人,这秋日到来,丰收惠民,收获了大量的民望。

又因刘备时常躬耕,亲自与民查田土状况,又曾下河救险,每逢灾情必身先士卒,得传颂美名,就是这样,征兵也才几千。

在新野囤一万兵马,粮草不算足备,兵甲不算严整,所幸刘表为了表彰他的政绩,送过三万石粮食来,三千副兵甲兵刃来,也送过八百匹上等战马。

让刘备稍稍富裕。

每个在领地主事者,都期盼麾下所部可以蒸蒸日上。

可刘备做梦都梦不到十几万兵咣当一下砸营地里,只能说徐臻命真好。

“唉,嫉妒……”

此刻堂上都是心腹,刘备也就一吐为快了,别的话都不想说,就是酸。

酸到质壁分离。

酸到失去理智了快。

“其实倒是也想得通,当年袁绍麾下都是士族,这张燕等黑山贼,最痛恨的怕就是士族,他们起义为贼,本来就是为了反抗士族酷吏,宦官乱政,自然亲和平民出身的徐臻,而且按照消息,若是在下没记错的话,徐臻在拆士族的祖宅。”

“此事,会招致天下士人痛骂,乃至是世代仇恨,可是却也能让这些贼子感觉亲近……因为黑山贼何尝不想拆。”

“唉!”

刘备只觉得烦闷,他现在听见徐臻过得好,比自己损失民心还难受。

徐伯文,恶贯满盈。

根本就没有卧龙,或者说人人都是卧龙,只要我到了荆州随便找一人,我都会以为是当初他所言之卧龙,荆州本来多隐士,随便说一句诓骗我来。

其实他说不说那句话,我今日到了荆州都要寻师访友,各地访贤。

徐臻那句话就是纯混。

说得高深莫测的,我还感动得一塌湖涂,欺骗我的感情!

我感动了五年之久!你知道我这五年是怎么过的吗!!!

“主公,襄阳来信,想请主公去见刘荆州,畅谈宴请。”

刘备心里咯噔一下。

顿时左右看了一眼,他并不觉得有好事发生,事出反常必有妖。

这个时候忽然来邀请,还是在丰收结束之后,恐怕也是有大事要相商。

“怎么,这个时候来请?”

“主公,要去否?前段时日,我记得蔡冒下令克扣送给我们的钱粮和布匹,后被刘表呵斥,才又送来,此去恐怕有危险,”简雍沉声说道,面色不是很好看。

刘备陷入了沉默,北方的消息传来已经够让他不开心的了,现在又惹了新的麻烦,此去襄阳宴席,怕不是专门为自己而设,肯定是要说些什么大事。

甚至要敲打一番,自家的皇兄也担心自己坐大,声名鹊起是好事,但自己身为皇叔,在别人的地盘声名鹊起那就不一定是好事了。

“宪和,不可妄自猜测,皇兄仁厚,不会这般对我,现在设宴请我肯定也是为我卓有政绩而高兴。”

“岂会因此而设宴害我,我当立刻前去。”

“陈到。”

“末将在!”自武将之中,有一精悍俊朗的将军站出来抱拳,这人是刘备身边贴身近侍,勇武过人,胆识非凡。

“随我去一趟。”

刘备起身叹气,一人带上百护卫,走襄阳便是,虽不知有何大事,但不得不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