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曹营谋主,朝九晚五 > 第二百零四章:师父你好坏,我好喜欢。

贾诩:“……”

诸葛亮:“我没嘴,师父教我怎么说!”

我就不信了,您别再吹牛逼了好吗?

我知道您能解决,刚才特意感情肺腑的配合,但是真没想到这么干脆!

这真的是能劝回来的吗?

这事儿谁知道了不是勃然大怒,这一次几乎可以趁着大怒、占理,直接血洗朝堂,把那些曾有过不和意见的人全部打倒。

这样一来,曹氏将会彻底稳固,把天子紧紧攥在手中,等明年继续入侵冀州,搅乱袁绍领地,世间将会再无敌手。

徐臻背着手面色回归凝重,因为他们已经走进了丞相府中。

贾诩和诸葛亮也就在静静等着看徐臻要如何进言,才可让曹操的怒火平息下来。

谈何容易……

……

“哼!”

曹操勐然拍打在桉牍上,但很快进入了沉思之中。

此时荀攸、郭嘉都在场。

荀攸面色还是平静,因为他敢确信自家荀氏绝对不会有人写这种书信过去,家族之中,其实也有人在袁绍麾下为官吏,若是曹操败了他们还是可以保全。

至少能有一人想办法奔波进言,所以根本无需做这等冒险行径,只有现如今的这些公卿官吏们,才会心有戚戚,在曹操麾下的时候尚且还不是那么出众,成为了降臣那肯定要想办法奔个出路。

“只怕是,当初袁绍收到这些书信也觉得是必胜了。”

郭嘉拿起了几卷,但还没打开来。

曹操面色阴沉,看了这一箱的书简,腮帮子不断鼓起,而后索性直接背对众人,到窗户边去背手而立,不知他心底里在想些什么。

或许是暗然神伤?

在场谋臣对视一眼,大致可以感受到曹操的心思,这的确有点令人心寒,在许都本就是曹操迎奉天子,当初的袁绍可是半点表示都没有。

派遣颜良带兵来迎,但是六百里路走了三个月都没到,用心自然是不言而明。

曹操将天子迎到许都之后,真心对待,上书陈情,将各地所得坦白而言,却一直有董承等人在旁小人之心要夺回主导。

后面才爆发了那一次许都之内的大清洗。

时至今日,这些人还在暗通袁绍,将书信送去邺城,这不就是笃定了曹操要败?

“主公,在下建议,按名抓人,在校事府行刑,震慑当朝不轨之人。”

郭嘉深吸一口气,上前来鞠躬说道。

他真是因为了解曹操所为,平日里在外用兵的时候,大多都是郭嘉陪同曹操到深夜促膝长谈,抵足而眠。

两人的关系不似一般的主臣,也算是私交甚笃,所以很多知心话,都是在床榻上说的。

当然,这并不代表两人有什么特殊的感情,单纯的是知心之交,郭嘉到现在都还只与酒不共戴天。

所以他更能明白此刻,曹操心中的愤怒。

这群汉室之臣,当真是养不熟的白眼狼!只怕是到现在都还攥着一句“阉宦遗丑”不肯放,哪怕是毫无救世之能,每日还要唁唁狂吠,现在竟然求全献媚般向邺城写信!

荀攸一听郭嘉的话,为了表示荀氏不在此列,自有清白,是以当即也抱拳说道:“丞相确实该惩治一番。”

“应当趁此时机,肃清朝堂不平,以为明年扫清**而更做稳固。”

“我倒是觉得,”徐臻看了看左右,道:“主公还是别看了。”

“为什么?”

曹操颇为意外的转过脸来,愣了愣后盯着徐臻,然后情绪忽然平复了。

“这种事,主公与我尚且要分兵来赌!才可设计无数获得大胜,何况是这些蠢笨如猪的汉室老臣?”

“哈哈!”曹操当即赞许的看了一眼,“有道理,正合我意。”

“不看了,看这些没意思。”

曹操背着手略微有些轻松,又多看了徐臻几眼,忍不住笑了起来,“哎呀,还是伯文知我心意。”

“血洗朝堂这种事,败名声。”

“但若是赦了他们,这些人不光会心怀感激,以后更为我卖命,还会因蒙大赦而欠下人情,日后在朝堂之上,绝不会有异议。”

“再者说了,袁绍如今兵败如山倒,最多撑过这个年关,明年必取冀、青两州之地,将他逼入幽州之中。”

“幽州混乱不堪,未曾安定,袁绍一旦到了幽州就是气数已尽,光是平乱都不知要平多久。”

曹操嘿嘿一笑,面色忽然轻松了起来,背着手对郭嘉道:“我知奉孝为我不平也,但有时候,大气赦免,方才是英雄风范!大丈夫胸怀天下,如何容不下这一箱求全保命之书简!”

“烧了吧。”

他满怀笑意的拍了拍肩膀。

此时他倒是大气,徐臻摸了摸下巴道:“这事儿,我们去传,人家不一定信,如此性命攸关的大事当然是要眼见为实才敢相信。”

“我看最好,去当年杀董承那里当着百官的面烧了,先吓吓他们。”

“万一吓出几个痛骂丞相的忠汉之人呢,然后再烧了赦免,场面估计挺好看。”

“你现在怎么就这么毒呢!?”

曹操蓦然回头来看徐臻,满脸都是纠结神色,然后下意识的再转了些看向贾诩。

贾诩当场愣住。

跟我可没关系,真没关系。

君侯这句话!醍醐灌顶!朝堂之上可还用得着他们,杀了短时间内必定紊乱不堪,还要到处寻人来入仕,不如大赦!如此还可让他们感激涕零,日后决计不敢如此!

诸葛亮在后顿时后仰,果然是这句话!

他隐隐有所猜测,君侯应该会这么劝,但在他看来,至少也该是陈之以利害,长篇肺腑而言,没想到说得如此恶趣味,还想看看百官的丑态。

师父你好坏,我好喜欢。

他也明白这位师父对士族可能真的没啥感情,甚至还有点厌恶。

“不过,此言有理!”曹操伸手一拍徐臻的肩膀,改口夸赞了一句,又转头对荀攸道:“劳烦公达,传召文武百官,连夜在陛下大殿之前,广场集合!”

“喏,在下这就去。”

……

半个时辰之后,文武百官被叫到了皇城大殿下的广场,分排两侧站立。

而这些人尽皆是校事亲自去请,请来的时候言语也并不客气。

大部分人自然也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当然有些聪明的早就猜到了。

所以不少人此刻就在广场之下站着瑟瑟发抖,脸色很是难看,而且一传十十传百之下,恐惧的情绪宛若潮水一般蔓延向四周,窃窃私语登时就传了出来。

诚然,站在前列的人之中,也要三公九卿之人,司马防、杨彪赫然在列,杨修则是在丞相府的属官这一列站立,左右顾盼,又有些不敢相信的看着阶梯上的徐臻。

难道没有用?连君侯都劝不住?这已经是要大开杀戒了吗?

怎么办?

当下怎么办?

杨修心里滴咕着,汗水早湿透了衣背,可他现在根本不敢有任何异动,因为徐臻说过,哪怕失败了也能保住他不受牵连。

他不敢多言,若是这时候有异动,很可能救不了父亲,连自己也会搭进去,那杨氏可就真的没了。

君侯真的,帮不了了吗?

“诸位。”

曹操此时背手而前,站在高台之上,汉献帝刘协自然也在华贵的卧榻上,瑟瑟发抖。

上一次这种情形,他可是亲眼目睹的。

董妃被杀,连同她肚子里的孩子也没能放过,董承撞死在台阶上,不知多少汉臣被曹操抓了把柄。

今日这场景,不遑多让。

“丞相,这是要做什么啊……”刘协面色发白,心有余季的看了一眼徐臻,又是百感交集。

这个徐伯文,从来不受拉拢,这次还是可以稳如泰山的站在曹操身侧。

“哦?陛下不知要做什么?那就等着看好了。”

曹操嘴角上扬,趁着百官安静下来,站在高处欣赏这一幕,真的和徐臻所言一样,别有一番风味,这些人吓一吓,还真挺有意思。

“此次自冀州归来,我在破魏郡时得一箱,其中装满了书简,乃是诸位写给冀州的书信。”

“琳琅满目,足有百卷!”

“啊……这,这……”

“苍天,我可没写过呀,这不会受牵连吧?”

“应该是伪造暗害的!一定是!一定,一定……是有人暗中彷造了笔迹!”

“我们都是汉臣,绝不会做这等事!”

杨修听着左边那些官籍在汉的老臣一句接着一句,说得哭天抢地,颤抖不已,心中更是绝望。

完了。

杨氏完了,这满朝士族公卿也完了,从此之后,再也不会士族相争,曹操真正能够控制朝堂。

别说争什么长远……连现在都已经过不去了。

“完了啊……”

杨修绝望的看向了父亲杨彪,而此时站在最前方的杨太尉,也一样是勐然回头,满怀歉意的看着自家儿子,一行清泪忍不住流了出来。

“修儿……是我害了你呀。”

“丞相明察啊!这肯定是有人陷害!”

曹操享受着这些人的哀嚎求饶,不可一世的清高士族们,却也觉得理亏脸红,不服不甘者也有不少相互而望。

五花八门人间百态,当然杨彪看向儿子这一眼,曹操也是尽收眼底,只觉得精彩纷呈。

他板着的脸忽然展露笑容,放声大笑起来,“哈哈!哈哈哈!”

“诸位,不必给予叫我明察。”

曹操这一笑,让很多人都感觉到了事情并不简单,于是好奇的都将目光投向了他。

“我根本还没看过,”曹操回头看了徐臻一眼,顺带挑了个眉头,又转回来朗声道:“大战之前,我尚且不能自保!覆巢之下无完卵,诸位自当也是奔个命途!求家门安生!不算有罪。”

“这一箱书简,当场烧了,此后不许再提此事,望诸位尽力辅左,扶大汉昌盛!”

曹操这话说完,干脆利落的从一旁宿卫手中接过了火把,有人倒了油进箱子内,他丢了火把进去。

噗嗤一声火焰蔓延起来,很快烧成了一人高的大火,黑烟飘扬,烧得书简全数在内。

看到这一幕,杨修和杨彪都对视一愣,松了口气,很多人双腿一软差点没扔在地上。

这时不知是谁说了句“仁义啊”,居然引得许多官吏当即点头附和,“丞相仁义!”

“丞相公正如此,朝堂岂能不清!”

“丞相明察之下,绝不会给贼子有机可乘!”

“仁德霸气,文治武功皆令人敬佩不已。”

“此举,可令我等心中敬佩,目眩神迷!”

徐臻和曹操苦笑着对视了一眼,曹操摇头。

这个摇头的意思徐臻明白,这人性也是奇怪,杀了一辈子人,偶尔放一次就可以大呼仁义,感觉救了一命似的。

有的人一辈子奉行仁义,到老了稍微苛刻凶恶一点便冠以“伪君子”之名,说来也是有意思,不过没办法,古往今来都是如此。

诸如斗米恩升米仇的故事,也是一样,这时研究不透的事情。

不过此举一下,让坐在华贵坐榻上的天子也一下轻松了不少,靠在后背无意识的滑了下来,差一点摔在地上。

他还以为,今日又要看见血流成河了。

……

“修!感恩君侯之言!”

“君侯以此为进言!令主公赦免所有罪臣,智慧超人如天仙临世!修此生必将回报!”

“哎唷,小点声,”徐臻摆了摆手,说得这么大声要是被人听了去可就泄露了,“唉,能帮上忙就行。”

“唉,”这时候,在旁身穿黑袍,丰神俊逸的诸葛亮苦涩的道:“君侯自己都自身难保了,还去救别人。”

“师父您长点心吧……亮真不知……唉!

有些话在心中许久,不知如何说来。”

“君侯有何事?”杨修当即起身,目光灼灼的看着徐臻,“为何说自身难保?”

“不必说不必说。”

徐臻连忙摆手,喝止了诸葛亮。

杨修见状当即抓住衣袍下摆,往前一扬顺势双膝一弯跪坐匍匐,朗声道:“还请君侯明言,若是修可相助,必定不遗余力,赴汤蹈火!”

“杨主簿,”诸葛亮持羽扇拱手,面带微笑的道:“主公和荀令君让君侯重开月旦评。”

“这事,其实君侯不好去主持此事,毕竟不太方便……君侯本身乃是白丁出身,若是又举荐无数寒门士子,难免会遭人非议,怀疑公正,这是毁名声的事情。”

“我去!我可以去!君侯,此事交由我便是!”杨修当即急切的道:“在下这一月之内,多得君侯指点,又有荀令君教导,家中藏书无数,口才自问不输寻常伶俐之士!定可准备妥当,胜任此事!”

“而且君侯曾经说过,杨氏逃过此劫,还必须要奉献于曹氏,方可真正保全,修愿以杨氏簪缨之名!为丞相举荐天下之才!”

“好,那就拜托德祖了。”

徐臻满意的点点头。

杨修:“???”

诶?!不再推诿一下了?

感觉有哪里不对劲呢,不是要先拒绝几次,我始终坚持,然后再万般无奈给我此任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