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曹营谋主,朝九晚五 > 第一百一十章:鲜衣怒马凡尘惊鸿,千军似风不避蛟龙

“真去啊?”

徐臻尴尬的看了看左右的宿卫。

这两名宿卫不约而同的看向两侧,不敢和徐臻直视。

您看我们干啥!?又不是我提议的!

“小女子虽不是大才,可跟随父亲多年,又眼见天下百姓苦于饥荒,对民生之政也有所体会,为何不可随君侯去?”

“瞧猪,无非是巡视百姓养殖之事,又有何不可。”

徐臻当即道:“此道,并不通行,劁猪之法应当是不曾广为流传,此法乃是有超高医术者所创。”

若是没记错的话,应当是神医华佗有这样的技术,在当地进行了尝试,但并没有推行,一直到很多年后,才有人发觉,劁猪之后可以让猪不再暴躁。

所谓饱暖思那啥,猪这样的牲畜,若是劁了之后,便不在有繁育的**,可以安心长膘,基本上可以多长几百斤。

徐臻见过这个时代的猪,大多都很瘦,而且不好饲养,总是在想交配而生后嗣,有时甚至思到无法进食,所以到待宰的时候,都不是很肥硕。

今日一去,便是先推广此法,让董访在境内推行,培养些劁猪匠,最好是让懂得用医刀的行脚来教导。

日后各个村里有了劁猪匠,明年再增养一些猪,保留种猪,来年可得多少猪肉。

增产的肉类,就可以让人活得更好,身体更加强壮。

就不光是靠谷物米粮来维持饱腹那么单一了。

或许,食物的种类增多些,吃食丰沛一些,家贫百姓一样能够增强体质,乡勇勐士可变得颇为悍勐,女子体态更矫健。

不过,这些认知,蔡琰估计再看十年的百姓疾苦,估计也不会知晓,徐臻也自然不能明言。

徐臻温文尔雅的略微拱手,道:“既如此,姑娘跟着一同去吧……”

他上了马车。

诸葛亮正在等待徐臻续上方才的话,是以一直跪坐在蒲团上宁静等待。

徐臻落座后,他接着问道:“君侯请继续,米粮入仓以饱腹,肉糜增产以多食,胡市相通引香料,概以当初丝绸路为主。”

“方才说到这。”

光是这一句,已经很难了。

如今数年之功,也才只有几个州郡达到了米粮入仓以饱腹而已。

更多的州郡,宛若凉州、雍州、并州等地的百姓,大多都还在食不果腹,难以温饱,百姓流离失所不得安置。

徐臻当初所言的“固安”之所的理念,与戏志才方略相合,到现今为止,也当真只有曹氏所在的领土有此等迹象。

百姓更加安居乐业,不肯离此而去。

如此,方才有现如今曹氏的威望。

徐臻叹了口气道:“接下来,便是重以肉食养殖,便要以猪为主。”

他顺着此话,将劁猪的好处以及难处全都说了出来。

诸葛亮听得很是认真,时而眉头紧皱,细细思索,时而畅想而来,心中似乎有所预见,而到最后,他很冷静的提出一个关键问题,“现下,有何人会劁猪?”

徐臻微微后仰坐正了身子,认真的道:“我会。”

他武力很高,而且多种武器的熟练度都已经达到极高的技艺。

这武力的强大不光是体现在气力上,很多精细的手艺活都可以掌控,比如劁猪。

割腹将猪用于生育之器挖出。

而后还要缝合上药,这些大概徐臻都已经在心中设想过了。

唯一缺少的就是麻沸散,若是能弄点来就好了。

可惜的是,不知道华佗现在游方到什么地方给人治病去了,等他到许都去投奔的时候,必然要请来一观的。

徐臻想起了最近的许多事,背后都有玄德公的影子,心里忽然多了几分不悦,找到华佗,他倒是可以在暗中稍稍做点什么。

这时候,诸葛亮盯着徐臻看了很久,脸上神情又呆滞到狐疑,最终微微凑近,难以置信的问道:“君侯为何会通此道?”

“唔……”徐臻思考片刻,道:“略懂,略懂。”

诸葛亮有点担忧的后退了片刻,这等净身的手段,怕不是宫里的老阉人才知晓,这手艺不是他们一直传下来的吗?

师父连不会是连这些书籍都看吧?而且若是要实践,你拿谁来试?!

诸葛亮忽然感觉某个地方有点凉意,不错,后背发凉。

君侯会的东西太奇怪了,是我狭隘了。

我一直以为他一个行伍出身的谋士,不光精通种地与水利,还可以冲锋陷阵、排兵布阵就已经够奇怪的了。

没想到连这个,都懂……

难道说,这世间之学,应当是通晓万家而精一法,博采众长方可万法通一,也许弄懂个中道理,便可一通百通。

这么说来,日后我也要如同师父一样,什么都学一点,什么都略懂一些才行。

但是这劁猪……还是不学了。

诸葛亮凝神思索了片刻,最后选择了放弃,“日后有机会,让小弟来学吧。”

……

不多时,徐臻到了陈留内城东面街道,董访所居住之地,叫上他收拾行装,安排马车陪同,准备出行到靠近己吾之处的村亭。

本身己吾就是典韦的家乡,此时他若是来的话,刚好可以给他一个衣锦还乡的机会。

“唉,可惜典韦贪睡,没想到自许都而回,典韦居然会变成这样!”

“阿嚏!”

此时,衙署的典韦打了个喷嚏,连忙坐起,从中院出来,一看宿卫都不怎么在,夏侯恩率军到正堂巡逻。

心里估摸着君侯应该还在睡,于是又回院内睡觉去了,好不容易放个假,昨夜又喝得酩酊大醉。

“趁着君侯不催,狠狠地睡一天!”

典韦美滋滋的想着,到屋内直接倒头就睡。

……

己吾边缘的某个村落内,官吏来了诸多人,也有行脚医生在,徐臻寻了此处集落,找到一家养有小猪的。

定为试行之地,而后下令明言家中只留一只公猪为种猪,其余的便可劁也。

说得周围几十个百姓心惊肉跳。

劁?!

以精细类似于镰刀的刀具,割开猪的……

不可能吧?!

这样有什么好处呢?会否过于残忍?!

百姓心中一开始当然是有些不忍的。

不过军中行伍之人并没有什么感觉,毕竟上了战场死的可都是人与战马。

“诸位,乱世之中得以生存乃是靠人,牲畜等养好命运本为食物也,万物虽有灵,但随规律便可自有定位。”

“俗话说,阎王叫你三更死,谁敢留你到五更?万物都有天命,世上没有逆天而行者,不用过于心善而坏了天理。”

徐臻虽然一直在刷寿命,但还是很郑重激昂的说这番话。

“劁猪,便可让家中饲养的猪生得更加肥硕,此时虽然痛苦,但可安逸的活好几年,总比痛苦数年不得长肉的好!”

“等等……”

蔡琰捂住了自己的眼睛,但却又因为好奇,还是偷看了一眼被捆在一张大木板嗷嗷叫的小猪。

此刻的脸已经逐渐胀红,不可置信问徐臻道:“你所说的劁,是这个意思?”

“不错,姑娘意会了?”

“意会了!

蔡文姬当即跑回了马车内。

在临进去的时候还转身来看了一眼,满脸绯红的呸了一声。

这大概是她这辈子唯一一次在人前如此失态,以往和父亲一同出游,见各家儒生长辈与其门生学子,自己心性早已如男儿一般,坚硬如铁,口才极高。

所见之人,无不敬佩郑重而谈。

没想到今日能羞涩到这等地步,徐伯文真有你的!

“阿青,我今日是不是和他说了句‘凭什么劁猪都不肯瞧我’?”

“是啊,小姐……”

阿青像包子一样微圆的脸现在更圆了,而且还憋红了脸。

她在憋笑,此时已经将这辈子许多悲伤的事情都说了一遍,才能勉强压住现在的窘迫。

“苍天……我,我真是……”

蔡文姬埋头到桉牍上,趴着一动不动。

但耳根子都在发红。

……

大约一个多时辰,徐臻收了刀,长长的舒了口气,而后让行脚给小猪上了药,带它独自到一处休息。

诸葛亮上来给他擦了擦汗。

徐臻道:“如此便可劁一只,若是村里的劁猪匠手艺熟练,可能更快,我是不通此道,所以小心翼翼了些,耽搁了不少时间。”

“诸位,如此养出来的猪,必定更为肥硕,等成年待宰之后,至少可多数百斤。”

“你们且想想,留有种猪不会影响繁育养殖,而除此之外,每一只猪都可以增数百斤,全境养殖的猪都是如此,一年之后,杀猪匠可以得多少。”

“我们粗略的算算!”徐臻朗声面向众人,笑着道:“四舍五入,那就是增收千万斤猪肉啊!”

诸葛亮震惊之下勐回头,盯着徐臻的侧脸看。

这是怎么入出来的???

上哪增收千万斤这么多?

您这算术是哪本书学的,每头猪增三百,至少要数万头猪,才能达到这等要求,这陈留一境之地,若是每户养一头……

诶?!

好像真的差不多能四舍五入出来。

关键是,您绝对根本没算过,我看得出来就是在随口胡诌!为何能说得跟真的一样?!

这么厉害吗?师父!

“那,那今后就按照此法来养殖?”

董访额头上留着汗,眼神崇敬,面容却是笑得很谄媚,直接凑到徐臻面前来询问道。

“今后培养行脚与劁猪匠,能学会者,由家中付与钱财,完全可推行。”

“若是不信者,可等日后见成效了再推行,总之衙署也会雇人养殖,但到时猪肉贩卖必然可增多,家中有肉食者,就不再那么奇货可居了。”

“如何稳住当地的商市,方才重要,我已将技艺教导与诸位,学会一人便可继续教导,此技为神医华佗所授,诸位应该听过他的名号!”

“华佗?!”

“当真是从医术之中分出来的技艺吗?”

“怪不得太守需要行脚医生一同而来。”

“原来如此,我听闻神医华佗曾创麻沸散,以解除痛苦,原来就是为了做这个?!”

“别乱说,那是治病救人之物,华神医可是能为病人开骨治疗者,技艺超凡。”

“太守都如此推崇了,看来真可学,若是真能增产肉食,境内就更加富足了,咱们可以拉到别的州郡去卖,或者找商人换别的粮食。”

“不错,我当然信得过太守,咱们家里粮食可都是太守屯田之策换来的,如今又有如此惠民之策,有何不可。”

“太守如今已贵为君侯了,居然亲自劁猪……”有人说到了徐臻之前功绩,于是几名心软的老者当即就潸然泪下。

堂堂君侯,总不能爱好如此吧,他忍着万般难受,还为我们展示此道,当真是令人动容,君侯都已经付出这么多了,此策还能有假?!那必然是真的!

“好!咱们今年年关,等商议后就立即请村中乡勇去几人学此技艺!”

“各村亭都可学也!等来年,咱们便必然可增收!

“太守,来家里吃点酒再回去吧!?家中有果蔬,等俺去拿点!”

商议几句后,许多人开始七嘴八舌起来,但徐臻乐呵呵的放下了袖子,穿上外袍,全都一一拒绝,踩着山中泥泞的路,回马车上去。

同时耳边传来了提示声。

【你勤政爱民,开创政事,自律值 150】

【连续理政:1】

增产肉食这等事宜,和当初水渠灌既差不多。

徐臻明白,等此事完全推及,并且已经开始初具规模后,便可以得到一次大量奖励。

所以这几日,还不能浅尝辄止,要继续跟进,让官吏汇报推行状况。

“方才有一位老乡说得对,应当以此年关为限,力图推行!”

“如此,还可以日日不愁政绩来刷!”

徐臻目光微虚,逐渐负手而立,望向远处。

舒坦了。

此景,被马车内偷看的蔡文姬与其婢女尽收眼底。

看着徐臻为民担忧,为政宽慰的复杂神情,一时间她也是百感交集。

喃喃道:“这些年,不知多少官吏在为权争斗,为利拼杀,又有几人能真正为民担忧。”

“如此赤诚为天下众生,我才看到几分真正大儒者的身影,此前为我父、卢师之流,如今在他身上却又可得见。”

“阿青。”

蔡文姬头也不转的轻唤了一声,目光微痴似呢喃道:“若是一人,又可大义为苍生,又可浴血于疆场,会是何等人?”

说到这,蔡琰自己都带着崇敬微微展露笑颜。

鲜衣怒马凡尘惊鸿,千军似风不避蛟龙。

好个儒将少年郎。

“善面之下手染鲜血,动辄可笑脸杀人,感觉……是疯子!”

阿青有些恐惧的道。

蔡文姬脸上表情顿时全部消失,一下回归了平静。

“啧,准备回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