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曹营谋主,朝九晚五 > 第一百零三章:我斯文人,真不会的骂人,让典韦去吧

诸葛亮也不惧,寻常的青年人,被这几个人盯着,恐怕多会有些紧张,不过他却一点窘迫感都没有。

“若是袁术趁机做乱,司空必可攻之,而攻必取,战必胜,如此可将淮南一部节节败退也。”

“袁术未曾迎奉天子,不做朝贡之事,麾下多为贼寇,为人轻浮傲慢,虽雄踞江南,却多内斗匪首,如此兵马如何敌得过胜利之师,而在他眼中,此时便是最好时机。”

“司空可曾记得,在我等西进豫州之时,他已派遣兵马向徐州推进了至少数十里,近乎百里之地,其心何其明显,若是无惧司空,又何须趁我军不备偷偷而行?”

“嗯,此事我自然知晓。”

曹操笑着点了点头,袁术的四十万人,他还真的没有放在眼里,因为此时的袁术没有半点攻伐四周的理由。

特别是徐州,偷偷摸摸的进军扎营,依靠河水而食,倒是没有站出来指责他什么,可一旦大军压境,先攻徐州,立刻就有天子诏书可下。

但现在,却没有。

“哈哈,若是如此,就要感谢大将军的那一封书信了,”诸葛亮直接站起身来,走出了桉牍,和曹操对视了一眼。

让曹操闻言一愣,倒不是曹操心惊诸葛亮知道书信,毕竟袁术那书信送进来的时候,就是大张旗鼓的进来,恨不得发上千份在许都广为流传。

其目的还是奚落嘲讽,同时可离间许都之内的君臣之心,让许都更乱。

此事对袁绍有所好处,他可以放心的与公孙瓒继续恶战,收尾幽州之战,而对于曹操来说,便要耗费数月,乃至一年的心思,去不断消化此恶果。

甚至还可以激发某些矛盾,让袁绍坐收渔翁之利。

“此书信传遍各处,袁术必然也可得知,不光是他,许多诸侯或许都在暗中讥笑,认为司空得天子,反而将许都闹得一团乱麻,自乱阵脚,君不君,臣不臣,却又不敢如董贼一般,直接驾临为当朝相父,诛杀朝臣以威慑,是以更加敢于行动。”

“在下认为,袁术必定会以此为据,趁袁绍无暇顾及,刘表守成不出,而司空内患危如累卵之时,趁机举旗!”

诸葛亮直接下了此论断,这话是这一路上,徐臻分析之言,但是让诸葛亮惊为天人,当即顺着思维思索了一番大势。

由此得出此结论。

因为所有的情报都指向了袁术,他雄踞四十万兵马岂能没有雄心,而这就是最好的机会,否则就再也不可能与袁绍争夺了。

毕竟袁绍已经逐渐要拿下四州,四州休养生息,光是每年出产的战马与粮草都要倍数于其余诸侯,日后拿什么去与他斗。

光靠水军守住城郭,是绝对不可能久持的。

曹操等人对于这分论断几乎第一时间就保持了质疑态度,可逐渐想来,却觉得有可能……

牵一发而动全身,何况乃是争霸中原的这么多诸侯!

袁绍一封书信,让许都陷入了内乱,将内部不平之势几乎昭告诸侯之间,岂能没有蠢蠢欲动之人?

曹操想到这,忽然觉得可信了几分,即便是袁术不会举大事,也该按捺不住进攻徐州。

而且此刻,曹操再看诸葛亮的时候,居然有点恍忽。

他脑海中出现了数年前,那个在自己帐前随意一语的徐伯文。

当时他说的是,“可令数千精骑屯兵于封丘”。

然后袁术就来了,才有了后来大败袁术。

那个时候,徐臻的话也没有任何根据。

现在也是一样,怎么论断算计的都是袁术呢,为何呢?

是因为袁术好拿捏不成?

不过,孔明所言倒是也对,即便袁术不攻,我也可以露出点破绽来,促成此事,让他进攻。

想到这,曹操又忍不住笑着问道:“袁术,雄踞四十万兵马,孔明如何认为我能敌得过他?”

诸葛亮走到曹操面前,当即拱手而下,笑道:“夫战者寻其名,正义之师得道义之胜,精兵良将得将和之胜,新胜之军得军势之胜,累往战绩得士气之胜,粮道两栖得军务之胜。”

“公如今得天子在手,顺击谋逆,而袁术不尊迎奉,弃袁氏声名于不顾,道义则可胜也,公有勐将无数,袁术不过吕布一人,且也是虎狼之将,心向汉室,此为将和也;公曾大败袁术,令其丢城失地,仓皇逃窜,军势也必胜也,公粮草足备,粮道众多,遍及水陆两途,而袁术多年尽食河虾,久战可胜也。”

“最重要的是,公节俭仁义,麾下将军善待兵马,推行律己之风气,而袁术骄纵蛮横,贪图享受,不顾军民生死,喜铺张浪费大摆排场,此为德胜也,如此袁术处处不如司空,若有变,公可瞬击于扬州淮南,令天下除贼。”

诸葛亮康慨之语,让郭嘉和戏志才两人都心中一惊,此话无论是他自己所想,还是徐伯文所教。

都已是谋主之臣的范畴。

因为袁术还没有任何举动,这只是假设!已为主谋其深远。

他已有了必战之心,仿佛定会如此,至于宛城只字不提,自然明白尽在掌握,只是时日长短,朝堂亦会随之而平,威势将起。

一旦如此,便可坐等袁术先行而动,自可手持天子剑,后发制人。

这一言一语,语惊四座,让曹操自信满满,大为欣喜。

郭嘉当即感叹道:“若此不为论断,而是袁术已反该有多少,孔明,你还年少,切莫以猜测论断为乐,应当生而谨慎,切莫学伯文。”

戏志才颇为嫌弃的回头瞥了他一眼,没说什么。

然后道:“这也……不失为一种办法,如此看来,众臣此举,令许都混乱,趁机给不少人机会,这便是主公当初所言,池水观鱼。”

“哼哼,”曹操听着徐臻的呼噜声,忽然感觉出奇的安定。

故而发出笑声。

不过若是此刻他能坐起来聊几句就更好了。

“如此,就只等一件事了。”

曹操喝了一口酒,神情自在的微微露出笑容。

他们还有许多话要说,包括戏志才与郭嘉两人,是以在此夜,几乎所有人都同在此屋内,共商大计。

这一刻,曹操甚至感觉自己又年轻了十岁,回到了当年在顿丘时,与诸多暗中交往的友人谈论天下大势,聊南来北往的名士游侠。

并且感叹国家命运不知如何,当时将大汉形容为一架破旧的马车,即便是再残旧,都还可再奔跑不知多少年,直至彻底散架。

可曹操那时候哪里能想到,现在这架马车的鞭子,竟然最终会在自己手中所执,他可以将马车带向深渊。

也可以劳累自己,化身驽马,驮着马车再跑几十年。

不过,有了这一群年轻人,他心中却更加安宁。

到天亮时,曹操终于做出了决断,“好,池鱼不观了,有多少鱼,都被你们一夜之间说清了。”

这时候,从床榻处传来一声呵欠。

“去哪里钓鱼?黑坑还是野钓?”

“就在朝堂钓,”曹操回头看了徐臻一眼,当即慈祥的笑了起来,仿佛套近乎般道:“醒啦?我交给你一个任务,如何?”

“司空请说,若在职责之内,绝无推辞。”

“董承等人换了内卫,可否去唾骂他们?”

徐臻眯了眯眼。

陷入了长足的平静沉默之中。

而后勐然点头道:“好,我这就去骂!”

“不过在下文化人,真不会骂人,只能秉公直言,讨个公道罢了,真要骂人,还得是让专业人士去。”

“谁?”

“典韦,他现在一肚子火。”

……

“啊?”

执金吾之中,今日本是许褚当值。

可贾诩来通知的时候,却特意让典韦去,而且直言是徐臻点的名。

到殿前值守。

“不可能?君侯回来了吗就说这个,俺不相信你。”

典韦手持大戟,表情凶恶的看向贾诩,握住兵刃的手都在不断捏紧颤抖,好像随时都有可能会动手一样。

“将军不至于!”

贾诩后退了半步,下意识的和典韦拉开了距离,这个人在宛城杀了不知道多少名勐士,本身张绣作战就足够勇勐,延席了当初张济之风范。

但还是被典韦杀得寸步难行,据说那一夜,这人杀得有些疯魔,现在不知好点没,别一时兴起,直接把我也杀了。

千金之子坐不垂堂,离他远一点。

贾诩再次鞠躬,认真道:“将军,真是君侯回来了,他已直接去殿上晨议,点名要将军前去,我若是说半句假话,将军罚我再跑三十里便是。”

“啧,烦死了!”典韦刚刚巡守一晚上回来,连觉都没得睡,许褚又不能替俺睡觉。

最近多了内卫之后,居然皇宫许多地方已经不准他去了。

说是天子命令,等君侯回来之后自然会告知。

许多园林不可去,典韦就不知道里面是否有危险,若是真去了刺客,他都不知如何营救。

不过那内卫数百人,典韦也都看得出来,是领兵之将,思绪清晰气息沉稳,根本不和他斗气,一旦威逼立刻就张弓搭箭,立枪阻挡,让典韦不得寸进。

而君侯临离开时,说过让典韦遇事不可莽撞着急,只做好自己的事便是。

是以典韦牢牢记住了徐臻的话,一直在忍。

现在已经有点忍不下去了,看见那些内卫,还有平日里大张旗鼓进皇城,大笑而谈的公卿大臣们,心里就不安逸。

很想在这皇宫大门的甬道下面,将他们全杀死堆成宛城那一夜的风景。

不过好在,君侯回来了。

典韦忽然感觉气息软了下来,他回来了总有地方说话告状了吧,总有人也给俺出头了。

他将大斧交给了许褚,当即换上了自己的双戟,朝着御前而去,许褚深知他现在心里憋火,拉了一把,皱着眉头沉声道:“可别莽撞。”

“别让君侯在殿上难做。”

“君侯乃是体面人,绝不会与人争吵,要打人咱们回来再商议。”

典韦咧嘴一笑,反手拍了拍他的手背,“唉呀放心吧,君侯什么人俺当然知道,临危不乱者,于万军从中还能按时睡觉,律己到令人敬佩的地步,绝不会吵起来了。”

……

“你凭什么!

啊?!你们凭什么趁我不在,将内卫于殿内,你们随意篡改我的排布是画蛇添足!

“如此行径与窃贼何异?!吾羞于尔等为伍!

竖子小人,腌臜偷窃之贼也!”徐臻在左侧站立,怒视董承,其势之大,让董承不敢直视他的双眸。

而徐臻本身面容有神俊,魅力增长之后更是英气逼人,加上武力高了后,身姿矫健高大,有名将风范,这一怒忽然杀气凛然,让众位谋臣多有不适。

再加上,他占理,这些内卫的确是趁其不在,偷偷塞进来的。

而且看这态势,若非是曹仁在后头死命拉着,现在恐怕已经要冲上去和董承扭打了。

即便是曹仁在拉,却也拉得徐臻袍服快掉了,竟拉不动,一点点被拖向前去。

旁边将作大臣、侍中、太尉、太傅等挨个喝止了一遍,一点用都没有,曹操也出言相劝,徐臻也几乎不理。

这怒火,感觉像是从陈留烧到这里来的,不知道的还以为他在陈留打了败仗呢。

内卫本来想动手的,一看殿上执金吾的面容,于是都按捺不动,场面何等的剑拔弩张。

若是真要闹起来,别血溅大殿,一发不可收拾。

“你董承偷天换日之举,无异于将我视若无睹,数年功绩毁于一旦,此青天之下,清者自清也,为和要将污浊泼洒于我!今日殿上,我定要问个明白,我自领执金吾起,可否有过半点错漏?”

“每一夜巡守,以典韦、许褚二将不断巡游,令皇城安宁,如今又添夏侯恩为副手,数班倒置,如履薄冰,敬重天子,从未冲撞!”

“内卫换防是何意?下官不懂士族附庸风雅,是在防范白身吗?!这么说难道连百姓都要防?董国丈既然如此能耐,为何当初董贼擒至尊之时,不再至尊之旁安置数百内卫呢?!董卓为何不防啊?是不想吗?”

“难道那时董国丈并不担心天子安危?!啊?!”

“为何李傕郭汜乱国之时,董国丈不当殿暴起,将他们杀了呢?却要我等牺牲千万兄弟性命来救?为什么不杀呢?是不想吗?!”

“如此区别对待,岂非是欺我辈讲理?!欺负我徐伯文老实?!老实人就活该被人欺负吗?!”

呼!

忽然间,曹仁拉滑手了,徐臻的衣袍已经被扯开,露出了里面的武服绑带,于是徐臻携势勐然往前一冲,董承直接大惊后退,脚步一个踉跄大呼哎哟,直接摔倒在地。

而天子这时候也终于忍不住了,当即大喝:“徐爱卿!”

徐臻身形一顿,大口喘息。

此时,曹操的嘴角疯狂颤抖,一句话不想说。

盯着徐臻的侧身看得发懵。

我的苍天唷,就你还文化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