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曹营谋主,朝九晚五 > 第六章:绝不加班,空谈误国!

“典韦。”

徐臻此时正要出门,刚好就在帐门口对视了一眼。

典韦登时便愣住了。

他没想到这点名要自己的先生这么年轻。

“好,来得正好,跟我去抬书简。”

徐臻确切的职责,为文学从事,收拢各地送来的奏折,并且誊抄记录,再收藏于库。

同时要兼顾些许情报汇总,上呈于治中,治中再交给别驾,由别驾再挑选给刺史。

也就是州牧曹操。

“诶!”

典韦一肚子话想问,但看徐臻这样,他就只跟上步伐,快速的问了一句,“俺在之前的营里,他们暗自都说我耗粮巨甚,后来还克扣不少,每日都吃不饱。”

“您能让俺吃饱饭吗?”

徐臻顿了脚步,回头看了他一眼,点头道:“我可以答应你。”

“真的?”

“真的。”

徐臻郑重的点了点头。

这句话他不止在典韦口中见过,还有很多难民。

吃饱饭,已经是整个大汉如今百姓心中的渴求,很真实但的确如此。

……

自陈留起,发出了屯田令。

曹操设屯田校尉、都尉以及中郎将,将百万流民编纂名录,并且与军队一同混编而耕种。

开垦荒土,分配良田。

以耕牛为计,计牛以承土,发动全境百姓耕地,而等到秋收时,上交固定的税额,其余的都能自藏贩卖。

如此,所有境内流民全都激动了起来。

“若是真如此,今年天公作美的话,咱们家里就有粮食了?”

“开垦的田土,都算是我们的吗?此法会沿用多少年?”

“虽不知多少年,但此法却能让家里有个念想。”

“而且,家中已经无粮者,可以向官吏借取,等来年再还,若是大家勤于耕地,一两年就可以温饱富足。”

“不走了,真不走了!就在兖州耕种,家中妻小老人,都可相助田土,可免于贼寇流亡之乱,己吾附近光是田土就可开垦数万亩,必然是丰收!”

“哪怕天公不作美,下一年依然有盼头!曹公是英明的!”

“军营之中有人一同编入同册来耕种,是否是监工?!别到时候又反悔,让我们上缴了全部粮食……唉……”

“即便如此,眼下须得吃饱饭!”

一时间,虽有戚戚之声,但大多数农户还是奔走相告。

相比于之前等待开仓放粮去感恩戴德,这等大肆开垦田土,并且将多户抱为一册的做法,让百姓更加有盼头。

至少不用担心领了粮食后,下一次等待开仓在什么时候。

是以,屯田令下不到三日。

全境之民几乎都进入了有序的开垦行列之中,居于衙署的曹操,得各地的政见奏折后,笑得合不拢嘴。

这百万人口之难,当真算是安置了下来。

此时,陈留内城府邸,一处豪宅之内。

两名文士,一位将军在屋内,面色有些不悦。

居中坐在主位上的,是一身穿褐色锦袍,显得富态的中年男子,胡须浓密而眼框细长,笑起来时候会眯成一条缝。

不过此时,他却并没有任何笑意,所以眼角显得如刀尖一样,带着锋芒。

“陈留尚且如此,日后不光是一郡之地,哪怕一州之地都能有粮食入仓,青州兵有三十万,会如何感恩戴德……”

“此策,我倒是去打听了,”下首文士瘦削,黑衣黑袍,头戴冠帽,面容冷肃,“据说是军中一校吏而上。”

“有如此远见,恐怕只是刚巧碰上罢了,如此只能说一句命眷曹氏,让他得此民心。”

“孟卓,依在下之见,恐怕曹操必然能坐稳州牧之职了。”

说话这瘦弱文士姓陈名宫,字公台。

和张邈等兖州名士,在兖州刺史刘岱死后,一同推举曹操为州牧。

当然,最初提及此官位的,还是人在冀州的袁绍,他们只是推波助澜,当初所想的是,兖州名士不少,一向都有民望,百姓之依托也。

即便曹操任州牧,也需倚仗他们。

谁知,来了一个荀文若。

任用之官吏,多是这位荀氏之后推举的颍水寒士,以才为主,不重德行名声。

一下弱化了他们名士之势。

再加上,兖州名士之首边让多次表示对曹操的厌恶,导致被杀。

这让他们顿时明白,当地的名士势力,恐怕已经失势了,日后这兖州绝不会再有张邈一席之地。

州牧一职,虽是推举,但大多是从各地的郡守之中出。

也就是二千石们。

当时足以受举荐而起的人,最应当是拥有八厨之名的张邈,所谓厨者,便是急公好义,散财而善之人。

张邈经营多年,本有此名声在外。

结果袁绍力主推举了曹操,只字不提张邈。

其缘由,张邈认为……乃是袁本初要拥立刘虞在幽州为天子的时候,他曾极力反对。

事情的症结,就在这。

张邈现在以为,曹操要彻底除掉兖州名士,是迟早的事。

毕竟,他麾下的心腹官吏,迟早要洗得干净方可放心任用,日后也好一心对外,不必担忧内部争夺之势。

“哼,”张邈冷然深吸一口气,片刻后一只手拍打在了案牍上,道:“倒也不可坐以待毙。”

“如之奈何?”陈宫坐起身来迷茫的看向主位,他虽是胸中有谋略,但这内政收民心之策,当初可也没想过。

“孟卓,如今已经败了,曹操此策,民心归附,无人敢阻拦,哪怕边让再生,也说不出半点瑕疵,无非是眼酸嘴硬罢了,能改变什么?”

“那倒是!”

张邈心里淤堵。

陈宫这话说得实在,现在已经没办法挽回了,还能怎么办呢?

“那我且问问,到底是谁献此计?”

若非是他,民心民望,必然还在向着我!

“我知道,”在右手跪坐的那名壮硕将领忽然立起身来,“前段时日,曹纯亲自来问我要一帐下小卒。”

“我刚好问了一句。”

“那人名叫徐臻,字伯文,是河北人士,出身白丁,并没有什么名声,只是凭借尽忠职守,混了个校吏。”

“而后又攀上此次求贤问计之令,写了这策论上去。”

“徐臻……”

张邈心中一紧,将这个名字牢牢记住。

区区校吏,不足为惧。

但此时不知为何,就是觉得喉咙发堵,心里不舒服,唯有将之除却方可痛快。

……

陈留衙署。

曹操猛然抬起头来,“什么?你要亲自去屯田?”

他不可思议的看着徐臻。

“不错。”

徐臻抱了抱拳道:“夫为官者,心系于民,此计为在下所献,应当身体力行。”

“你……”

曹操战术后仰了一下,“晚上,可陪我们一同商议,或可论谈天下大事,又可清点各地民情,如何不好?”

你简直蠢笨如猪,可伴在州牧之左右,一言一行都有可能为功劳,别人想而不得,你跑去种地?!

真以为我非宠信你不可?!

“主公,如此相谈收效甚微啊。”

聊了三个晚上了,毛都没有。

徐臻觉得这时间浪费得心疼。

我绝不虚度加班,和你们空谈误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