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曹营谋主,朝九晚五 > 第一百二十章:我已知君侯大志!将军请奋勇!

行军三日。

此时的典韦已经到达而了汝南,继而与本身在谯郡附近的兵马汇合。

徐臻的三千宿卫兵马,曹纯的五千虎豹骑,此时几乎都在他手中。

加上新丁八千,沿途两翼护送的探哨兵马,以及运送粮草的后勤军士,大概一万六千五百人。

这些人除了新兵几乎都是典韦的旧相识,但人数太多,进军的路线反而缓慢。

所幸有贾诩与夏侯恩跟随行军,如此行动颇为便捷。

“若是日夜行军的话,还有两日方可到达。”

“大公子也在赶往此处,他是轻装豹骑前行,应当可以赶上,”贾诩看了看周围的地形,纵马到典韦身边来说道,“此时若是停下行军,等到君侯来时也会耽搁些许,将军不如立刻急行军,再快一些。”

“庐江此时容易攻取,有水陆两地可进其境地,将军再过一日便可入境。”

“当真?”典韦现在对贾诩客气多了,自从上次斩杀那三百内位之后,他就逐渐对贾诩稍微多了点尊重。

“不错,陆路行军,庐江反倒会没有防备,现在庐江颇为复杂,此地原本属孙策,后孙策弃归袁术,转向江东发迹,这些年重心均在江东,主要为丹阳,后来袁术让刘勋驻守,如今应当是陆家人在此,也就是陆康。”

“却不知,陆康是否还活着。”

“但现在于庐江之内,无论是陆康还是刘勋,百姓都无固守之欲可言,是以境内城池自然不可能久守。”

贾诩这一路来,收到了很多探子的情报,加上此前对庐江一地的了解,此时将分析尽皆全数告知。

而且,他也明白徐臻的战略。

庐江在豫州与扬州的交界,甚至若是被豫州占据久了,划入豫州南部也并非不可能。

日后,一定会成为南北兵家必争之地。

庐江有陆路水路,都可行军。

南北通达,可有入江东之路途,日后取扬州将会更为便利。

庐江皖城,自古有数次大战都是为南北争夺,得水利之便,于战略上将有巨大裨益,估计即便司空来领军,也定然会想要庐江。

此时既然有机会,当然要立刻动兵。

“将军急行军,一日夜便可到达,率虎豹骑与宿卫营中所有骑军先行,走陆路绕道去皖县,在外关口不知多少,但尽皆可下。”

贾诩在战马马背上立起身来,腰板挺直,神情颇为自得深邃,思绪已经飘向长远之处。

他善于多思,在许多情报之中,发现许多端倪,从而猜测各地的状况,而后推想天下局势。

如此状况,其实便已经是贾诩揣测到了徐臻的心思,他要的是庐江郡,以侧面威胁寿春。

如此一来,情况有二。

一为,若是庐江此刻乃是刘勋所占,早已打压了陆家,那袁术必须分兵来救,这样正面战场上便可减轻压力。

二便是非是刘勋,而是陆家掌控,如此徐臻便可得也,得两郡立足,不光有陈留还有庐江。

水陆两军皆可养之,此心志可不小。

“将军,恐怕看不到君侯之志,其志乃是在天下也,如此庐江之地,对于君侯来说,便有必下之理。”

“他乃是势在必得。”

典韦听完了此话,决定再信一次,毕竟贾诩自从归顺了君侯之后,确实从来没有坑害过他。

所献的计策,向来都有好结果,让典韦立下了不少功绩。

“这么说,庐江果真很重要?”典韦眉头挑动了一下,他当然知道这小老头厉害,否则如何能搅动天下风云。

就一个天子自长安东归之时,他在其中不知为多少将军谋划了退路,顺带给自己一个全身而退,待价而沽的路途。

但,典韦想不到庐江有什么重要的,无非是水乡罢了,他更不知道君侯的大志是什么。

以往也只是听令行事,是以免不了还想多问一句。

“不错,请将军相信老朽,老朽已然猜到君侯的大志,此庐江之地必须得占!”贾诩郑重抱拳。

“好,急行军!”

典韦沉声怒喝道。

当即前驱兵马,点兵向庐江,准备日夜加急行军,不在路上耽搁半分。

……

两日后。

徐臻率一千精骑沿途赶路,日夜行军,轻装而行,每人只带三日口粮,其余辎重尽皆不要。

跨四百里而追逐,差不多快要追上原本中军。

而在一日之前,徐州战场上曹仁兵马赶到。

果然如刘备所言,并没直接进入徐州驻守,而是以大军绕道南下,横穿谯郡边境道路,自山间、平原不断行军,逐渐的包围了吕布兵马。

同时快速收拢战线,突袭后方。

与此同时曹操大军已从侧面合攻,形成了掎角军势,让吕布自顾不暇,兵败而退守广陵、谯郡两地。

于是徐州城内大军又攻出,沿着之前吕布行军路线,朝南追逐,曹操至少八万沿着谯郡、广陵约摸八百里战线南下。

期间要道几乎全部占据,在攻占谯郡半数县城之后,终于和刘备在一处名为山桑之地汇合。

“玄德老弟!”

“曹公!”

两人自远而走近,刘备在很远之处就已拱手打礼,曹操却是大气张开双臂,抱住了刘备的双肩。

同时口中大笑,“玄德老弟,多亏了你!否则此时徐州必定要陷落,车胃守徐州之地虽忠厚,但终究不是能镇人心之大将!”

“若非是玄德,恐百姓必遭吕布贼子屠戮!”

“曹公言之过甚也,”刘备谦虚的笑了笑,道:“曹公行军之路线,攻吕布之必救,徐州军民万众一心,必可抵挡十日之久,饶是吕布兵锋极盛,也必为人心之墙所抵挡。”

“如此前后合围之势,实乃是曹公所造。”

“君,行军亦可造势,动辄击之长远,不囿于眼前短利,才是天生大才也,玄德敬佩。”

“哼,”曹操轻笑一声,重重地拍了一下刘备的肩膀,“我才该敬佩老弟。”

“天下诸侯莫不勤王,唯有老弟不舍生死,为大汉痛击叛贼,这份忠心必能感动天下人。”

刘备听了这话神情稍稍不自然,但很快又恢复如常,轻笑着躬身而下,“不敢有此想,只盼百姓安宁罢了。”

“好!随我去军帐。”

曹操依旧笑着,也不过多纠结于此事,他知道刘备志向不在豫州之中,但此时却没办法打压。

因刘备之功绩,的确占据极重的一环,当下四周环敌,不可伤了人心。

有功绩,必定要继续任用,并且是以感恩之心,重用刘备方可,至于日后如何防备,却又再做打算。

在来之前,实际上郭嘉就已经进言说过很多次了。

不可动刘备分毫,否则必会遭人非议,等此次平定叛乱,刘备有功之后,必然要去面见天子,等见天子之后,为他封爵拜将,而后留在许都之中。

如此日夜可监视其行,伺机而议便是,到时候,刘备是杀还是留,任用还是罢黜,都可由曹操来决定。

反倒是程昱、荀攸,曾向曹操进言杀刘备,特别是在行军路途上,若是有机会就将刘备杀了,否则此人日后必成大患。

但曹操心中却十分不舍。

若杀刘备,便会被他二弟所恨。

曹操又始终惦记其二弟,又想将刘备收入麾下,但同时也知道刘备的心志绝对不会甘心屈居人下,是以陷入了纠结之中。

但最终,这位枭雄心性之人,向来属于他的解决办法,便是劝自己无需担忧,区区刘备不在话下,日后自有收复击溃之法。

当然,曹操也不可能知晓,这位未来的昭烈大帝逃跑的本事,比之当年高祖还有过之无不及,也属天命之人。

这乱世之中,有些人天命乃是起事便有无数贤才名士来聚,在一开始便占据了最大的优势。

有些人的天命便是无论怎么作死,作多少次死,头脑发热的浪漫主义多少回,总能逢凶化吉,甚至还睡别人婶娘。

有些人的天命,便是完全体现在保命上,前半生全是劫难却可活下来,到五十岁之后腾飞于某处,当真的池中之物遇风云则化龙。

两人到军帐之内,因为天气湿冷,所以宿卫还是升了火盆在内。

曹操将刘备拉到了卧榻处坐下,两人一同向火,同时抬头看向随行而来的关羽、张飞,笑道:“云长冷不冷?”

关羽不看曹操,双手拱起,眼神微微眯着,长髯被风吹到手臂臂弯之处,当即道:“多谢曹公,关某无妨。”

“嘿嘿……”曹操大笑而视,柔声道:“今日战事已歇,军中自有巡守,诸位便可休息半日。”

“这样,你与三弟翼德,去寻子孝,我叫他准备好了佳酿,先暖暖身子。”

“真的啊!?”

张飞眼睛顿时一亮,跨一步走到近前来,对刘备道:“大哥,那俺与二哥去也?”

刘备神情一滞,却是颇为有些无奈,这数日大战,的确一直在给张飞禁酒,当即苦笑摇头,“去吧,但切莫贪杯。”

“云长,看着他点。”

“诶,大哥。”

“快快快!走走走!”张飞碎嘴起来,得了刘备的首肯,拉着关羽就走,走得几步关羽转头来对曹操拱手鞠躬,张飞自然也学着样子敷衍了一礼,而后快步离去。

到旁边军帐之内去找曹仁。

此刻军帐内,只剩刘备与其贴身宿卫陈到;曹操与谋臣郭嘉、将军于禁以及自杨奉军中新得的一员将军徐晃。

曹操在当时与杨奉未曾决裂时,就已经看中了徐晃,并且多方示好,最终求得归附。

后杨奉逃离,徐晃就带兵归顺了曹操。

有如此先例,曹操自然明白,他如今魅力及声名定可吸引豪杰名将,所以很多文武大臣,同盟之友共事之后,还是有机会可以拐跑别人的爱将的。

于是又对收服关羽增添了不少信心。

故而打起主意去对关羽格外关心。

此时帐中诸人里,曹操与刘备诉说了些许袁术之罪行。

曹操忽而感叹了起来,“无论如何,袁术失天下人心,因诸侯围攻,此举必定是自取灭亡,正因如此,方才会如此方便募兵!”

“不错。”

刘备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我在来时,不过募兵三日,便有四千余乡勇入营,为的是杀贼保家,此说明人心向汉。”

“哈哈!”曹操感慨的伸出手搭在刘备的肩膀上,道:“也说明你老弟在境内声名极高,普天之下谁能如你一般,三日募兵四千人,何其可怕。”

“曹公谬赞了……”

刘备谦虚的躬身,同时心里也有点发虚,实际上他三天募兵了六千人。

只是说出来,可能会引起曹操不满与恐惧,毕竟这么多人踊跃入营,虽有为了保卫汉室之名,也是古来罕见。

天下应当没有比他募兵更多的了。

这些人,在经战之洗礼后,自然会逐渐变得老练,日后会逐渐成为刘备麾下忠心将士。

“曹公接下来,准备如何攻取?”

刘备认真的问道。

曹操此时叹了口气,道:“袁术失势,而我军占势,当徐徐推进,分路破军斩杀,削其兵力士气,让袁术退守诸地,若是我所料不差,随后将还会有诸侯兵马攻其南侧。”

“譬如孙策。”

“嗯,文台将军之子,我也曾见过一面,那时年轻并非老辣之人,但却豪气万丈,绝不会甘心屈于叛汉之人麾下。”

“等他攻袁术之南,我等立刻就勐攻北部,力图将袁术围于寿春之内。”

“有失有得,无需挂怀,既是瓜分,当让他人得功绩。”

曹操对刘备笑着说道。

这话,不光是在说孙策,当然也是说给刘备听。

安心作战,绝不会因功绩而有所顾虑。

“曹公果真大气。”

“有曹公此言,恐怕天下诸侯都会奋勇而战,为大汉立功,只求扬名于我汉室名流之列,闻达诸侯之侪。”

“呵呵呵。”

曹操笑而不语,心中却对此话深以为然。

此战,将会有多少英雄人物闻名于世,此次恐怕是近年来动荡最大的一场战事,人人自然都想要得其名。

斩杀袁术者,甚至可宛若日中天,被汉室铭记,为百姓铭记。

如此会猎,便看谁能拔得头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