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曹营谋主,朝九晚五 > 第一百一十三章:去卧牛山,帮我寻个姓赵的

下任之后。

曹昂的确直接入城,刚刚好在徐臻从正堂出来时,让宿卫来见。

不多时,徐臻当即到大门口来。

曹昂刚下马,颇为风尘,伸手掸去散落在衣袍上的雪。

而后又紧了紧肩上戎袍挂领,回头便和徐臻对视,两人都是微微一笑。

“伯文兄长。”

“子脩,一路辛苦了。”

拱手寒暄。

而后回到了中院偏屋之内,在屋中烧起了火盆,大门敞开面向庭院,庭院内大雪未融,还是铺白一片。

此时火盆周围诸人皆在,除夏侯恩在巡防值守。

贾诩坐在离得较远处,认真聆听,也不准备上来商议。

诸葛亮就在徐臻一侧,桉牍对面,便是曹昂。

曹昂在此时到来,意味着等冬雪消融,必定就要有大事发生。

“父亲断言,今年开春后,袁绍三州之地可屯田富民,而大军则可压制进幽州境内,与幽州四郡太守一同合攻公孙瓒。”

“去年公孙瓒已成颓势,造易京楼而囤积兵力,与黑山张燕有所联合,今年若是只守不攻,可再拖一年!”

“若是此年,我们可以解决袁术、吕布、杨奉等人,则境内安宁,多出数年时日来提早厉兵秣马。”

曹昂神情激昂,知晓大势所在,是以分外兴奋,对于他来说,建功立业的好时机,已然到来,真正大公子的声名,应当就是要从这一年开始算起。

攻袁术之事,一定要有所建树,在军中与朝堂之上都建立自己的威信,日后好徐徐接过重任,才算是父亲真正的助力。

而且,和徐伯文数年,所学颇多,无论言传还是身教,曹昂都学得了谋算长远,事必躬亲,事无巨细皆需掌握。

心思成熟了许多。

徐臻此时听到曹昂此言,暗暗点头,道:“当初文若兄长建议我与子脩交好,为子脩日后羽翼得丰。”

“如今历经了宛城磨难,子脩与典韦差点身死,其实便是死劫已过去,接下来恐怕便是腾飞之势。”

“在下,必当竭尽所能,为子脩而计。”

徐臻澹然微笑,成竹在胸。

在他看来,袁术是必败之势,虽然现在有吕布为盟,可吕布绝对不是会叛汉之人,至少现在还不肯。

袁术悖逆行事,将会触怒于他,两人必然会遭生嫌隙,再加上孙策于江东势头大好,若是最近的消息没错,现在已经攻占了曲阿。

将扬州八十一县攻下大半,其人必然是已经得周瑜相助,开始攻庐江。

而他孙氏一门,向来粗野。

从孙坚将军开始,对待士族的手段就很简答。

不服镇压,压不住便杀。

所以为士族所痛恨,江东士族唯有慑服。

原本若是江东士族拧成一股绳,倒是还可以再抵挡些许时日,可偏偏江东士族之中,青年才俊之冠首,就是周瑜。

周瑜直接反戈,和孙策同盟而进。

这样看来,孙策一旦站稳脚跟,袁术相当于又多一敌。

他只要称帝,此消息一旦传出,四周的敌人将会让他大为惊叹。

因为除了他之外,没有别的人会承认仲家天子的存在。

“兄长既已有计策,此时该当如何?”

“还有约摸三月左右。”

徐臻认真拱手,沉声而言,“需子脩静心凝神,筹措军资,积攒粮草,日夜练兵,操演战阵,准备攻城器械。”

“待一月之后,冰雪消融,草长莺飞之时,先将粮草运送前线,自封丘而出。”

“再将器械改良,用以攻城。”

“兵马招募,日夜操练之下,以骑军为主入淮南一境,”徐臻微微立起身来,“如此可得此一线之城,继而固守待援,等主公一到,便可得半数之城。”

“而寿春,当以流言乱其城也。”

“此时,应当命郭令君亲自而行,派遣暗探与明探,到寿春之内乱百姓军民之心,散布流言以损耗民心。”

“当会在日后围寿春时,起到极大的效用。”

“何等流言?”

曹昂认真的问道。

“内戒令,”徐臻认真的道。

“曹氏家训?”曹昂狐疑的看了徐臻一眼,这真的有用吗?士族之中,可大多是极尽讥讽之能事,多有人评论曹氏家风为故作清高,名声可并不太好。

“兄长,可否再说明细一些。”

曹昂心里已经有所猜测,但还不可确信。

“或者,再加我曹营律己风貌,此都不算诽谤流言,只是让寿春之内百姓皆知便好。”

“我明白了!”

曹昂顿时眼睛一亮,对徐臻逐渐露出了颇为期待的笑意,“兄长的意思是说,以曹氏内戒令、律己之风为拉拢,如此可让百姓知道,袁术骄奢淫逸、铺张浪费,对百姓并未如子民。”

“曹氏爱民如子,天子惠政于民,而袁术则横征暴敛,坐拥士族欺压百姓。”

“曹氏领地之中的官吏,尽皆是恪尽职守,袁术多为贼寇,曾抢掠诸地,令生灵涂炭。”

“如此之下,百姓与军民自然有所对比,宛若当初下徐州一般,以攻心为上,围城时自然可令袁军军心动摇。”

“不错。”

徐臻微微一笑,就是此意。

这件事以他现在的推论来看,必然有大用!

百姓之怒,始于欺压,患于不平。

本身寿春还壮大的时候自然不会有过多效果,但一旦苦于围城,定然能成。

曹昂微微仰身,坐得笔直,表情仿佛呆滞一般,一眨不眨的看着徐臻。

最终问道:“兄长为何能得知,日后可围住寿春?会有此围城之战?”

难道你真的能以阴阳学说掐算,算到未来不成?

徐臻还未回答,诸葛亮却直接拱手道:“大公子,君侯的意思并非是会算到将要围城,而是既下此略,我们应当最终促成围城。”

“寿春城高难攻,可再大的坚城若是能够从内部所破,便脆弱不堪。”

“攻城器械,流言攻心,再到大势围城,一旦此军势可促成,袁术极其兵马,将会彻底崩溃,丧失抵抗之心。”

“亮认为,此计必可行。”

“不错!”

曹昂眼中顿时放光,好计策。

“兄长,最近可是在理内政?据说是推行神医华佗之法,为百姓劁猪,居然也能想到军略?!”

徐臻认真笑道:“早已经想到了,不过此功绩我不想领,让子脩去领罢。”

他懒散的伸了个懒腰。

同时嘴里轻松的道:“打袁术,本就是捏软柿子,明年开春,便是众人分食,各得其地罢了。”

“袁术若是不僭越,此后在江南也将有大乱,他容纳的贼寇兵马实在是太多了,而粮食产量却不足,自己却受不得苦。”

“家产在其身,加之这些年得不少豪族资助,从未进取,却在寿春高筑城墙,偏安一隅,未曾取功也。”

曹昂当即感慨,双眸满是感动,“兄长,当真一片丹心……”

“兄长为子脩付出太多了。”

“说这……”徐臻谦虚的摇摇头,“你是何人?”

“若论亲疏,你曹子脩,是我舅子。”

自家舅子再不成器也要帮一把吧?!

“哈哈哈!”曹昂当即放声大笑,他现在才明白,人言兄长不取财物,自律清廉,得民望于百姓之中。

此乃是愚蠢之行。

可现在看来,丹心赤诚方为大智。

日后必然为我左右臂膀。

伯文兄长,世间奇人也。

“兄长此话有利,我们都是一家人,何须分得如此清楚!”

曹昂登时拱手,此刻内心也通透了许多。

他身为大公子,本来就有一份责任在心头,明白自己日后要给徐臻什么。

若是能得大位,那也是必须以“肉羹”分而食之。

而若到了那一天,他所盛最丰盛的一碗肉羹,就必然是给伯文兄长的。

“不错,但话又说回来,子脩若是觉得过意不去,倒是可帮我一个小忙。”

徐臻乐呵的笑了笑。

曹昂脸上的笑容顿时僵硬了一下。

原来在这等着我呢。

他接着苦笑了起来,“兄长若是有事,只管说便是,何必这般绕着说话。”

徐伯文嘿嘿一笑,道:“等的便是子脩。”

“我若是记得不错,在东郡,你有一支宿卫营,有置业在靠近官渡之处?”

“不错。”

曹昂点了点头,此次事后,曹昂也得大量置业之地,就在东郡北处,而且有人打理得颇为富足。

这些都是他自己的私业,已经有不少商贾投奔曹昂,开始为他走游商之事,是以平日里虽和徐臻理政,但实际上曹昂单独的家业并不小。

当然,这些事他也并不是瞒着徐臻在做,早早的便曾经和徐臻说过。

而且曹、袁两氏的公子之中。

袁谭与袁熙都已逐步的领两州之地。

袁绍第三子袁尚,如今年纪尚小,就已逐步有人为其铺路,开始有谋士提前教导拥戴。

这些继承者们,也并不是泛泛之辈。

徐臻笑道:“嗯……子脩为我送一趟礼物去冀州,走官渡之后,渡河向魏郡方向,应当有一关庄,附近有一山,名为卧牛山。”

“卧牛山上有一伙山贼,子脩帮我去寻一人,名为赵云,看是否在这伙山贼中。”

“哦……”

曹昂并不知道这人,此前未曾听闻过。

但到了如今年间,依然还在落草,可能是兄长的某个旧相识,如今日子好了,想要接济一下吧。

兄长果然仁厚,自己发迹了,也不忘曾经的故友。

既然只是在官渡后,靠近魏郡的某座山里,倒是可以去寻一寻,只是那是一伙山贼,派谁去会比较好。

若是寻常商队,去了估计也要被杀。

派名将去的话,很容易被察觉,到时候遭袁绍暗探刺杀。

此事,有些难以抉择。

“不如,让恩兄长跟随商队去,夏侯恩兄长此前战场并不显名,一直是宿卫伯文兄长左右,而他武艺高强,一伙山贼应当也不在话下。”

“不不不,别这样,”徐臻当即脸色一变,哭笑不得,“别让他去。”

“让仲康去吧。”

徐臻回头看了一眼许褚,眼神稍稍示意了一番,许褚微微点头,表情颇为澹然,和山贼打交道,他并无所谓。

许褚本身在淮汝的时候就是当地声名极高的大兄。

身材高大,魁梧凶煞,但自带头领气质,可颇为震慑。

若是特意去寻人,哪怕扣关也不至于和山贼打起来,意气相投的话,甚至还可为朋友,也算不错。

徐臻也不知道能不能找到,只是试一试。

就好像,玄德公当时赠马,也是试一试,想要留住他。

你来我往,暗中交锋罢了。

徐臻有一种预感,虽然已经很久没有听过刘备的消息,但他敢确信,刘备绝对还有大志,此次必然会有所谋划。

他在豫州牧期间,从无半点争锋,只是老老实实与百姓行屯田之策,也不和达官贵人相交,不受礼物,不接宴请。

政绩斐然。

虽然都是在给曹氏行政,日后豫州之地的百姓,感恩的大多也会是曹操,看似刘备在鞠躬尽瘁者,仿佛已经认命。

但他并非是认命的人。

他们三兄弟,都是当今佼佼者。

二哥,三弟,那都是万人敌。

三人情义尚在,志向不低,此时屯田养政韬光养晦,便是如宝剑藏锋,随时可能会出鞘。

既然把握不准刘备到底要什么,徐臻自然只能也取一样。

方可均衡。

“嗯……也好,冀州之地的官吏,恐怕也不太知晓仲康兄长的威名。”

“哼,那我去。”

许褚憨笑了一声,“区区山贼而已,我且去为君侯寻人便是,此人应当是君侯旧识吧?”

诸葛亮叹道:“这几日,君侯都在看地图,发现确有卧牛山此地,是以便是日夜所思此事,可能不是旧识那么简单。”

“此人恐是当年师父游侠时的兄弟一党。”

徐臻摇了摇头,“我没游侠过。”

“碰碰运气吧。”

徐臻笑着说道。

此时,门外有宿卫进来,向曹昂、徐臻抱拳道:“君侯,门外有客人求见。”

“乃是董校尉,带着神医华佗来见。”

徐臻:“……”

他嘴角勐然抽了一下。

心里登时发虚。此刻诸葛亮也是一副似笑非笑的样子,缓缓转向了徐臻,表情颇为精彩,怕是在幸灾乐祸着。

“完了,”徐臻心里暗惊。

真不该随口吹牛,华佗找上门来了?!

这怕是要来找我要个说法?!

要不然……就说是典韦传出去的。

“怎么办?”

宿卫试探性的问道。

徐臻咋舌而顾左右,苦涩的道:“见呗,还能怎么样。”

“到时候都别乱说话啊,人家老先生,尊重一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