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重生于康熙末年 > 第七百四十三章 鳜鱼

重生于康熙末年 第七百四十三章 鳜鱼

作者:雁九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40:38 来源:笔趣阁

日,曹从户部出来,看了看手中九阿哥的名帖,九阿哥府。/首/发

这纳捐之事情,是块大肥肉,谁不想着咬一口。尤其是京官没有什么刮地皮的机会,除了向进京陛见的外官索贿外,就指望纳捐的时机赚一笔。

户部、吏部,还有内务府,有点分量的人物就想使个劲儿。

九阿哥与内务府若是想要垄断这买卖,首先就要同户部、吏部打好招呼,禁止其他门道。

这些都不用曹操心,只要抬出九阿哥这尊大佛,京城里敢明着不买账的也没有几个。

伊都立也得了召,过来见九阿哥。

三人齐聚堂上,算是为这纳捐的事碰头。

看着九阿哥晦暗不明的眼神,曹只觉得头皮发麻。

伊都立这边,思量了一晚,还是信服曹所说,去了私心。是啊,以九阿哥的贪婪,要是同他抢食儿吃,那不是找死么?

九阿哥望向曹,道:“曹,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你可以不掺和这个,也不当拦着爷使唤人不是?”

伊都立还在迷糊。曹已听出他是指韩江氏。

~已同韩江氏做过一番恳谈。虽说他地本意。是不愿韩江氏掺和这些。希望她能太太平平过日子。但是。他晓得韩江氏好强。还是咨询她地意见。

不知是否是进京这几年见识多了。晓得自己地分量。韩江氏地回答是否定地。丝毫没有掺和地意思。

或许是出于感念曹家恩义。或许是看通透了。不愿被九阿哥利用。

曹既晓得她地意思。在九阿哥这边。只能勉励维护。九阿哥不可置否只是神色复杂地望了曹一眼。态度冷淡至极。

曹是为公事来地。巴不得同九阿哥远远地。不会在意他地态度。倒是伊都立。有些看不过眼九阿哥府出来后。还同曹抱怨了几句。

曹只是一笑了之,并没有放在心上。

虽不知道九阿哥为何转变,但是主动抛出橄榄枝来,也使得曹心里松快不少。这些皇子阿哥,既不能**消灭不能明着相争,若是与之为敌,也令人头痛。

没过几日,孟光祖案在京城传扬开来。

开始时还有人揣测,是不是康熙要拿三阿哥开刀。已是有不少人准备落井下石集三阿哥其他事情的证据。

向来在士林中名声颇佳的三阿哥,这次却是名声大损。

二月十九,是三阿哥的寿日。

不晓得是因三阿哥随扈的缘故,还是孟光祖案连累的缘故,往三阿哥府送寿礼的官员减了几成。

曹家这边,由初瑜撰写的礼单,还是比照往年的例有什么变化。

虽说圣驾还在巡幸畿甸,但是因万寿节将近,不少督抚大员由外地来京陛见。

京官向来清贫,京里各项人情应酬有多,单靠那点俸禄哪里能够?如今见了这般外地督抚大员官就跟苍蝇见了烂猪肉,恨不得蜂拥而至。

不管是高官显宦是低级官吏,但凡有点本事的变着法地索贿。

即便外官苦不堪言,又有什么法子。京里有人好做官不交下几个妥当人,他们千里迢迢地外放,远离权利中枢,心里也不踏实。

曹本就不差这几个钱儿,曹寅如今又致仕,父子两个倒是没有学着别的京官,想着各种明目来请客。

两广总督杨琳是恩萌出身,早年在漕标中军任职;觉罗满保虽是红带子,却是正牌子科举出身,曾到江南主持乡试。这两人同曹寅都有些交情,算是故交。因此,这次进京,他们也带了不少“土仪”送到曹府。

因这个缘故,曹还随着父亲到两人京宅道谢。

虽说曹寅辞官,曹也从内务府总管贬为六科给事中,但是觉罗满保是在内阁待过的,晓得六科给事中的重要,对待曹家父子没有丝毫怠慢。

他是二十多岁中进士,今年才四十出头,待人极其温煦,使人如沐春风。看来,曹寅对这位的红带子督抚也颇为相投。

从时事到学问,到江南几位大儒的新作。宾主相谈甚欢,若不是觉罗满保到外出赴宴,看样子同曹寅两个能聊到入暮时分。

从觉罗府出来,曹寅犹自感慨不已。

觉罗满保三十多岁入内阁,后外放巡抚,四十出头就任总督。就算熬过两任总督,还不到五十,回到京城,不是尚书,就是大学士。

他的意思,是希望两家保持往来,对儿子以后的仕途有所进益。

对于康熙末年到雍正初年的风云人物,曹上辈子听过的不过是大将军年羹、“舅舅”隆科多,还有李卫为首的三大模范总督,对于其他人知道的甚少。

虽说觉罗满保身材健硕,但是瞧着气色并不算好,不知是不是旅途跋涉的缘故。

曹虽没有像父亲想得那么深远,但是见他待父亲恭敬,待自己也亲切,对他也生几分好感。已经寻思回府后,问妻子寻几株好参,送给觉罗满保滋补。

杨琳是武将出身,年近甲子。他早年出仕,一直在武官任上,由副将到总兵到福建提督。康熙五十三年才升广东巡抚,去年冬升任的广东广西总督。

或许是一直在南边做官的缘故,他脸色发红,嗓门甚是洪亮。还是头一遭见曹,夸了好几句,直赞曹寅教子有方。

听说曹寅现下在户部当值,他迟了一下,问出心中所惑。那就是户部这两年会不会继续追缴亏空。

西北用兵正缺银子,四阿哥主持户部,向来都是主张追缴库银的,这点毫无质疑。

见曹这般肯定,杨琳的脸色有些灰败,露出几分苦笑。

只是君子之交淡如水,有些话也不好当曹寅父子抱怨。两下寒暄了一会儿,另有其他访客到曹寅父子就告辞离去。

曹寅心里,是另一番滋味儿。

他虽没有做过督抚,却也曾为皇帝监控江南,没有督抚之名,却有督抚之实。若没有儿子早年的告诫有曹家十来年运筹帷幄,曹家亏空,也是一把利剑。

杨琳虽做了半辈子官,但是官声颇佳,并不是贪官。然而,这每个省亏空的库银

还是要落到督抚头上。

尤其杨琳这种,之前就在广东为巡抚,后升总督的,同地方断不得干系不知有不少需要擦屁股的地方。

一个是春风得意的觉罗满保,一个是因追缴库银焦头烂额的杨琳,曹对于这大清朝的高官显宦又有了一个新认识。

*

韩宅,内院。

韩江氏如往常一样,从外头的铺子巡查归来,换了家常衣服,开始教识字。

今年七岁了该进学的年纪。韩江氏打小就是被父亲当儿子养的,因此在教养的时候,也不想将她养成不知世事的深闺小姐。

这便是寡妇宅邸,没有男支撑门户,请西席也不便。所以韩江氏就自己教女儿识字。

资质算上乘,胜在肯吃苦。不肖人看着自己懂得温习写大字,这样一来展也破快。

韩江氏在外头虽是肃容,在蒽儿前却是难得慈爱不吝啬称赞之语。

蒽儿见养母夸奖,对识字写字越发有兴致,倒是真心向学。

看着女儿写了个大字,小喜、小福已经将饭菜摆了上来。韩江氏看着小喜与小福两个,却想起一断心事。

待用了,韩江氏叫人带蒽儿下去休息,留下小喜与小福两个说话。

她从首饰匣中,拿出一个稠包,打开来,里面是一对绞丝金手镯。她将金手镯推倒小福面前,道:“明儿是你二十岁生日,这是我送你的生日礼。”

小福嘴里谢过姑娘,欢欢喜喜地接了。

这样式的金手镯她去年见过,在小喜生日的时候。姑娘待她同小喜两个,向来是一般无二的,所以她晓得自己生日姑娘的赏赐差不多也是这个,倒是并不意外。

小喜在旁,见小福高兴,从荷包里掏出个锦袋,送到小福面前,笑道:“虽比不得姑娘礼重,也是我精心预备的,妹妹不要嫌弃礼薄。”

是对金耳坠,一对坠是是空的“福”字,既吉祥,又是合了小福的名字。

小福是韩江氏贴身丫鬟,除了照顾起居,也会看账,自是识字。她一手摩挲着手镯,一手拿着耳坠子,爱不释手。

韩江氏这边却是收敛笑颜,正色道:“我有话同你们两个说。”

小福闻言,放下东西,同小喜一道恭听。

“小福明日二十,小喜今年也二十一,以往是我疏忽,差点就要误了你们的花期。你们两个在我身边多年,大家伙都是打小一块长大,我盼着你们往后的日子都能舒心。我早就想过,不会白叫你们服侍我一场,会当嫁闺女似的,为你们预备一份嫁妆,风风光光地出嫁。只是世人愚昧,男儿寡情薄兴,挑个什么样的男人,还得你们自己个儿拿主意,往后过日子才能不后悔。”韩江氏轻声说道。

听提及这个,不管是平素恬静的小喜,还是活泼的小福,都没了动静,红着脸说不出话。

这世间婚姻,多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为奴婢的,则多是任由主家指婚,哪里有自己挑丈夫的?

“嫁妆我会开始叫人预备,是挑外头的人,还是挑咱们家里的,都由你们两个。”韩江氏见她们难得露出小女儿态,脸上添了几分笑,想起多年前父亲缠绵病榻时,同她提及婚事的模样。

当年,父亲就是将几家合适的少爷条件都说给她听,任由她自己挑选的。

想到这里,她垂下眼帘。

莫非自己真是命相硬,克母克父克夫么?要不然的话,为何自己个挑了个丈夫,初相见时,已经是在灵堂?

主仆三人都缄默,屋子里一片寂静,就听廊下有婆子禀道:“姑娘,前院有堂客,自称是九贝子府的,奉了九贝子之命而来。”

韩江氏闻言,不由皱眉。

这个九阿哥还有什么事么?莫非是想要拉拢她的心不死?她不过是商贾妇人,若不是同曹家沾上关系,哪里会入一个皇子阿哥眼。

只是他皇家贵冑,只当她是呼之则来的忘恩负义之徒,实是看轻了她。

依附曹家多年,就算她不经营稻香村,大家也会将她看成是曹家之人。要是她真投靠了九阿哥,那在外人眼里看来,就是曹家同九阿哥有了关联。

曹虽为和硕额驸,同皇子阿哥们也有交情好的,但只限于没有介入夺嫡的小阿哥。

韩江氏就算只是妇人,也晓得轻重,怎么会被九阿哥扔出来的饵料诱惑?

因这个饵料,还使得曹专程找她说话。虽说他没有怀疑她背弃曹家,只是问她将来的打算,但仍是让韩江氏心里不舒服。

这些年交往下来,她也算多少晓曹的性情,是不愿意沾染麻烦的。甚至这几日,她心中也带了几分焦虑,若是她惹麻烦上身,不知曹会不会舍弃她。

心里虽说不满,但是碍于九阿哥的皇子身份,韩江氏还在更衣,到客厅见客。因是在家里,见的又是女客,韩江氏也不好带面纱,就素颜相见。

来者是个五十多岁的嬷嬷,自称林嬷嬷,穿着不俗,梳着旗头,脸上露出精干来。看了韩江氏,她打量了一眼,恭敬见过。

她是奉了九阿哥之命,来送礼的。

韩江氏听了,心里觉得好笑。堂堂的皇子爷,往她这商人妇家里送礼,多稀奇。

无功不受禄,她是半点不想同九阿哥扯上关系,正想着如何回绝,林嬷嬷已经使人将礼抬上来,是几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