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重生于康熙末年 > 第一千三十四十七章 得意

重生于康熙末年 第一千三十四十七章 得意

作者:雁九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3-30 19:59:36 来源:笔趣阁

直隶,武清码头。

返程到李氏已经曹家众人,就在码头上停驻的几艘大船上。这次回京,并没有搭乘内务府的官船,而后总督府安排的sī船。

原本曹颂也是有所预备的,无奈李卫早就安排好了,就只好恭敬不如从命。

除了曹家诸人外,李卫长子李星垣亦与众人同行。

李家在徐州本就豪富,李卫在江南又是督抚大员,所以跟在李星垣身边服shì的下人、奴婢也有数十。坐了两船,跟在曹家行船的后边。

此处,距离通州码头还有三日水路,曹项同李氏请示后,便打发吴茂带人回京报信。

从通州码头回京,还得京城那边安排车轿去接。

虽说旅途劳乏,但是除了春华与孩子们,老一辈都是做过几次船的,倒是没有太大不适。

不用说,女眷都在一艘大船上。

都说亲戚“远了香、近了臭”兆佳氏与李氏就有点这个意思。

早年在京城时,看着李氏风光无限,兆佳氏嫉妒眼红,即便是低了一头,可xìng子所致,三五日也要说一堆酸话。

分家之前,二房靠着长房照拂:分家之后,二房诸子年少,只能依附堂兄。她这个寡fù娘,想要硬气也硬气不起来、

在总兵府做了几年太夫人,兆佳氏心宽体胖,略显富态,眼界宽了,心眼也不再像针鼻儿那么大,言辞上没有早年的锋利。

只是话里话外,她处处lù着得意。不是夸长子曹颂成才,就是念叨已经贵为亲王嫡福晋的四姐儿。

李氏只是好脾气地听着,晓得自己这个弟妹是早年羡慕长房羡慕的狠了,如今有点扬眉吐气的意思。

长房有亲王福晋,二房也有了:长房有国公夫人,二房有皇子庶妃:长房长子官至尚书,二房长子到了总兵位上。

即便曹颙现在仍是曹家官职最高的,初瑜的尊贵也是几个堂弟媳无法比的,可架不住二房胜在数量。

长房只有两子,长生年纪还小,出仕还得几年,在官场立足则更说不到什么时候:长房兄弟几个都已经出仕不说,而且年纪最轻的小五已经是知州。

因他们在路上,曹*随着蒲州升府升任知府的消息。兆佳氏还不晓得,否则更不知怎么得意。

再说小一辈,天估再成才又能如何,孙辈现下只有天估、天宝两个男丁:二房这边,已经有七个孙子……

听惯了兆佳氏的酸话,李氏是有耐心听她絮叨的。毕竟老一辈只剩下老妯娌两个,早年虽有不睦,也多是鸡毛蒜皮的小事。

老了,老了,两人在一起做个伴,扯扯闲篇,也能打发时间。

唯一让李氏不自在的是,即便春华就随shì跟前,曹项又是里外安排,兆佳氏也是淡淡的,即便没有挑什么不是,可嘴里也没有一句话,完全的是漠视。

对于四房的孙子、孙女,除了庶孙天阳还多说两句,待天豫与敏姐儿只是平平。

即便春华脾气好,可兆佳氏如此不假颜sè,多少在孩子面前就lù了行迹,使得天阳兄妹几个在兆佳氏跟前,都添了小心。

曹项两口子毕竟是为了自己的缘故才南下,看着他们夫妻为难,李氏心里很不自在。

幸好同行的李家长子在后面的船,否则就让外人看了笑话。

在路上还罢,晓得兆佳氏不喜庶子庶媳,李氏便寻由子让春华照看几个孩子,轻易不让她到兆佳氏跟前:这眼看着京城在即,兆偻氏若还是如此,东府就难太平。

若是曹颂、曹*兄弟在京还好,曹项一家大不了出去单过。

可现下的情况,京城只有曹项这一房,真要留下嫡母,出去单过,御史可不管庶子碍不碍眼,只会觉得曹项有违孝道。

李氏犹豫了几日,觉得还是得规劝一二。

不只是照拂曹项夫fù,还因东府、西府,几兄弟一爷公孙,互为表里。若是东府闹的动静大了,西府的名声也脱不开。

今年又有天估、恒生的大事,李氏可不想因兆佳氏与庶子庶媳争闲气,而多生事端。

停驻武清码头后,正好孩子们都不在跟前,李氏便对兆佳氏提及此事:“侄媳fù贤惠的,孩子们也大了,你这当祖母的,还是再慈和些……毕竟要叫你一声祖?…”

兆佳氏听了,皱眉道:“嫂子这是站着说话不腰疼若是顺哥儿没早天,也当娶妻生子,嫂子您就真能当亲儿子、亲媳fù待?”

李氏被噎得说不出话,半响方道:“不为旁人想想,就想想小二。

即便你不喜欢小四,可小二待这个弟弟却没话说要是让小二晓得你们相处得不融洽,那惦记操心的还是小二还有两个侄孙女,二侄媳fù明年才能进京,在这之前,还得靠她们四婶多照看等到两个侄孙女选秀,若似乎真指到宗室,亲戚连亲戚的,谁晓得会不会四侄媳fù那边漆亲弟妹也是huā甲之年,不舒舒服服地做老封君,难道还要侄媳fù手中讨钥匙,重新做管家婆?”

李氏虽慢声慢语,可却说到兆佳氏的痒处。

几个子女中,她放在心尖子上的不是幼子幼女,而是长子曹颂。

去年她过huā甲大寿,曹颂又为了请了诰封,这成为她最得意之事。

虽说按照常例,官员妻母可随着官员品级装扮,可有了正式太夫人诰封,底气更足。

她在总兵府的院子,都是按照孙太君过去的格局收拾的,自己身边的大小丫鬟,也都是从早年的例。

原本她还装了碧纱橱,想要效仿婆母将长孙养在身边。

不知静惠心里作何想,面上都应了。

可兆佳氏有烟瘾,觉又轻,天望又是淘气的年纪。

不过几日,兆佳氏就受不住,只觉得乏力辛苦“抚养长孙”之事告一段落。

她之所以对春华不假颜sè,就是想着回京后寻个由子将家务收回手中,省的日子有过的不顺心的地方。

听了李氏的话,兆佳氏才反应过来,自己不再是带着几个孩子支撑门户的寡fù,而是得了正式诰封的二品太夫人。

到了京城,出去往来交际,也不会再是李氏的跟班。即便到了皇亲宗室跟前,她也是重臣之母,多少有些尊敬。

就算庶子、庶媳那边,自己嫡母太夫人的身份压着,还能翻了天去?权当多个管家、管家娘子。

虽说心里想开了,可兆佳氏依旧嘴硬道:“哪里是我不慈和?养在身边,和不养在身边能一样么?也不知老四与老四媳fù是不是背后说了什么,使得孩子们与我不亲近。”

她倒打一耙的无赖做派,李氏多年妯娌,不是头一遭见,只觉得又好气又好笑,道:“还用他们爹娘说,弟妹如今越发有着老封君的威仪,板起脸来连大人都提了小心,更不要说孩子们”

兆佳氏听了,眼睛一亮,道:“真的那么威风?”

“谁还糊弄你不成?”李氏笑道。

兆佳氏心情大好,笑着说道:“借了小二的光,总算是熬到这一天…当年在老太太跟前立规矩时,我就曾想过,什么时候我能那么威风就好了……”

她心里既宽了,瞅着庶子庶媳也就没那么碍眼,态度既然不热切,到底柔和下来……

三日后,待天估、恒生来通州接人,看到的就是慈爱温和的兆佳氏。

不仅脾气好了,她嘴里也会说好听的。

在给天估道喜的时候,她还没有落下恒生,一口一个“大侄孙小“二侄孙”使得天估与恒生都诧异不已。

李氏晓得兆佳氏的心病,早年到底在长房前低了一头。

她笑着对两个孙儿说道:“还不给你们叔祖母道喜,你们二叔孝顺,给你们叔祖母请了诰封下来往后在家里,你们还是称叔祖母……………,若是当外人提及,就要说东府太夫人……”

虽不晓得祖母说这番话的用意,可小兄弟两个已经连声道喜。

兆佳氏笑得像一尊米勒,看着天估兄弟心里也多了几分真心亲近。

李氏虽有些留下两个孙子问些家常,可现在下船的除了曹家众人之外,还有同行进京的总督公子与总督府下仆,少不得打发天估兄弟先过去招呼一声。

等天估见过曹项、李星垣后,李氏又使人打听起这几个月家里的事情,尤其问到产期就在这几日妞妞。

待听说妞妞早产,李氏的心跟着悬起来:又听说平安才下一子,又是佛诞之日,李氏少不得多念几声“阿弥陀佛……”

曹家接人的马车回到京中,李星垣犹豫着要不要直接随着李氏到曹家给世叔请安,曹项便过头,叫他先带着奴仆下人家去,过两日安顿好了再过来不辞。

早在江奄时,李星垣就拜了老师。

如今老师既开口吩咐,李星垣就老实应了,同曹家几位长辈告辞一声,带着奴仆下人回李宅。

曹*这边,直到见了曹项,才晓得曹家上京的船,不是堂弟安排的,而是李卫安排。

李卫是督抚大员弄个坐船,肯定比曹颂要方便的多。

这舒适是舒适,可传到皇帝耳朵里,会怎么看?

曹家的船,捎带李家少年上京:与李家安排船,曹李两家一起上京,这不是一个道理。

曹*抚额,总算明白几日前雍正敲打自己的缘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