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重生于康熙末年 > 第六百七十二章 人事(上)

重生于康熙末年 第六百七十二章 人事(上)

作者:雁九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3-30 19:59:36 来源:笔趣阁

署总管内务府大马齐既以官复原职。还兼了户部|然卸了内务府的差事。然而。在众人揣中。康熙并没有指出新的内务府人选。

十六阿哥这边。则是挑出了内务府账目的漏洞。

自康熙五十年至今。因逢登基五十载还有康熙六十万寿。加上北方水涝旱情等缘故。北方诸省。都有恩诏。减免银钱赋税。

内务府管辖北五省的皇庄。没有赋税。百姓们自然也就沐浴不到浩荡皇恩。并没有什么恩旨下去。

然后。在并未减租的年份下。入杂项出入颇大

有些的方。每年需要交纳多少入内务府库。都是有额度的。

多数情况下。这个度不仅有水分。而且还好重复支出。意思是。内务府不仅没有收到相应杂项。反而需要另外再支出一份银钱。采买这些。

这只是个开头罢了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

其他支出。林林种种的。多有重复。就能盛京矿=来说。从康熙四十五年至今。就有三笔大的指出。用于开矿事宜。

至今十年过去。没有任何银钱进账。但是每年用于支付矿工银米。却都是一笔不费的数字

那么多人。守着一个大矿。难道是看着矿山玩?

因为是铁矿。不是金矿与铜矿。所以留心的人少。要是不留心核对历年账目也不会在众多产业中发现这个。

“怨不的都说。内务府这边。是一辈人当差。几辈子吃穿不愁。这油水也忒太了。”伊都立看出这其中猫腻。感叹不已。

他是内务府本堂郎中。曹的左右手。十六阿哥查账之事。并没有瞒他。

“十六爷曹大。要不然行个方便。让卑职也外放。做个庄子总管去?”伊都立想起妻子曾提过。这起今年雨水不足。庄子收成怕难见好到了年底怕是要不敷出。看是不是将热河宅子这边收藏的古董字画变卖一些。

十六阿哥没好气的横了他一眼。道:“父母在。不远游。伊郎中要做不孝子?”

伊都立这才叹息一。止了羡慕。过头来。看着曹道:“大人折腾一趟招投标。将内务府商道卖了三年不过入了内库几百万两银钱。瞧着这北五省的皇产册子。怕-年这样不明不白的就这个数儿。”

虽说曹晓如官场贪墨成风。内务府衙门这边也清白不到哪儿去。但是其中种种。也让人触目惊心。

别的不说。就说内务府之前的采单子。有几种常见之物。例如蛋鸡鸭等物。这采买价格。就是价的小十倍。

十成里贪墨**。这是什么胆子?

蒋坚为曹幕僚。看着曹跟着十六阿哥查账心里却是放不下。

的事情由十六阿做主。曹改主意也没有用。所以他就没有规劝曹。只是私下里。已经开始想法子。|能不能让曹少担待干系。

就在十六阿哥与曹查的不亦乐乎之时。内务府又有了大变动。

内务府总管赫奕因上错了请雨折子。引的康熙震怒。

不晓的是康熙有心发作还在赫奕真的疏忽。起因是这样的康熙五月十三批的折子中。个是驻留在京的赫奕的折子。

是赫奕奏报祈雨雨折子的意思是从黑龙潭井草桥水头庄这四处。五月初八开祈雨至十日满七日。如今经礼部具奏。求雨停止。那内务府祈这四处。是继续祈雨。还是停止祈雨。请上旨。

折子内容没什么。但是怀旧坏在下边的日期上。康熙看折子时。是五月十三。这折子下边曙的日期。也是五月十三。

京城到热河的折子。了标注八百里加急六百里加急的。其他折子都是由在京大学士当日下晌汇集整理。由专人快马送往热河。次日到抵。

赫奕这折子。当日就到了。这不是大稀奇。是什么?

康熙震怒。下旨让在京的大学士严查此事。结果查出什么外人并不知。只是到五月十八。康熙撤了赫奕内务府总管的。

署理内务府的十六阿哥。内务府前总管马齐。内务府总管曹与观宝。都被传召到御前。让他们从内务府属官里举荐人选。补赫奕的缺。

曹的位置。排在诸人之后。

众人都晓。赫奕仕途。怕是差不多到头了。

帝王垂暮。最受不的。就是臣子的糊弄。这会使的他越发多疑。

“伴君如伴虎”。不管出于什么理由。“欺君之罪”。别说是断送仕途。就是掉了脑袋。也不稀奇。

“嗯?”康熙说完。见大家都不开口。不由皱眉。看着马齐道:“难道偌大内务府。就没有当用之人?”

“回皇上的话。总管内务府慎刑司郎中董殿邦在内务府当差多年。老成持重。奴才举荐此人。”马齐躬回道。

康熙点点头。视线从十六阿哥曹等人身上扫过。问道:“尔等意下如何?”

董殿邦是内务府老人。说起来内务府众属官里比他更适合的也没有几位。马齐举荐的也算是公道。

十六阿哥与观宝曹他们三个也没有其他举荐都附议马齐。

除了观宝年过而立。曹与十六阿哥委实年轻了些。康熙想着六阿哥最近正查账查的环视。心里叹了口气。看来有个稳重之人补此缺也正好。

命董殿邦署总管内府大臣的谕旨。当日便在邸报里。明发天下。

曹想起尚在京,府里的董素芯颇感棘手。

回到别院时。曹就对父亲提及殿邦署理内务总管之事。

曹寅点头。道:“他的资历。这个内务府总管早就当的。去年若不是你升了内务府。他应该就提了。”

“别的还好说。这个董大人儿子接触几遭。算是通达之人。只是。咱们府里那位小姐。何时能回董家?”曹问道。

曹寅同董素芯舅家尚家关系更亲密对曹寅说道:“我已托了尚家人为媒。将董姑娘说给你小五为妻。已经给你二弟去信了。”

“啊?”曹听了。不免惊讶。

曹家小五今年才十五。董素芯已经二十。两人年龄实是差的远了。

再说。曹长着娃脸。又因是小儿子。说话还带着稚气;董素芯却是十来岁就在乾清宫当

重跟个木头人似的。两人凑一块。实是不匹配

“皇上那边?”曹想起素芯还在内务府的册子上。问道。

“皇上早就私下吩"1我。素芯是个老实稳重的姑娘。为媳为女可自专。”曹'瞥了一眼曹。道:“换做平常还好。在咱们府里养两年。还能嫁到别人家去?就是你媳妇心里不愿意。毕竟是宫里出来的人。也说不的什么。偏生媳妇为你所。险些送了性命。再生事端。怕是七阿哥那边也要生怨。既不能为媳。做媳也好。你膝下虽有两儿。但只有长生这点血脉。等过几年你到而立之年。是媳妇再无所出。你也要想着血脉延续之事。京里人家。兴旺发的。多是子弟众多的人家;血脉稀少的。经不起变故。多少家族就此陨落。”

听曹寅教训起这个曹忙岔开道:“对。父亲大人怎么听说赫奕还罢了尚书衔儿?”

曹寅白日已经听说奕之事。现下提及亦是颇为唏嘘。赫不仅革了内务府总管。还有工部尚书。连之前恩诏所的萌生。亦著革退。

丢了自己的顶戴花翎不算。连儿子的前程也一并断送。被皇上厌弃至此。想要复职谈何容易?

“赫奕虽有些求名。但是比起其他人来。操守还算好。”曹'叹了口气。说道。

关于赫奕被罢职。曹原没想别的。

既然有胆子模糊康熙。就要有所觉悟。也不算是冤枉。更不要说。两人同衙为官。曹这边对赫奕还没什么。赫奕却总是提防的紧。好像曹时时刻刻都会想设计他一把。为父报仇似的。

他也不想想。若是真如此。曹就不用干别的了。整日里盯着御史衙门那些御史的了。毕竟这些年。因事小情。弹过他们父子的御史也不是一个两个。

御史是什么?都察是什么?真是监察百官。肃清吏治的?这才是空口白牙的大谎话。

都察院就是枪库。那些自诩为“铁骨铮铮”的御史们。就是权贵手中的枪。目标所指。后头都有人提线。要自专。谈何容易。

那些腐儒。鲜少有的百姓疾苦的。就张了一张自以为是的嘴。惯会的就是笔头功夫与斗口。

赫奕是从都察院出来的。酸腐与清高已经入骨。就爱个名儿。曹哪里会同他计较。

就父亲如此肯定赫奕。曹颇为外。

当年赫奕弹劾曹寅修江宁园子时贪墨。闹的沸沸扬扬。因这个曹寅还专程上了请罪折子。也因这个缘故。京城官场将曹'贪墨之事说有鼻子有眼。

曹寅进京后。同赫奕也是疏离的很。并不因儿子在内务府当差。就同赫奕亲近。

曹不禁感叹。父亲的毫无私心的“为国分忧”。不知该无语。还是佩服。

他心里有心矛盾。许是受到的教育不同。他真的无法理解三百年前士大夫的忠君爱国之心。

他也是想要为这个国家有所贡献。却不是为了康熙。不是为了大清朝。而且为了中国人能开鸦片这个恶魔。不必背负“东亚病夫”的耻辱。

只是。这烟片至今尚未流传开来。现在提这个。委实太早了些。

“父亲希望儿子有何作为?”曹忍不住开口问道。

曹寅见儿子这般发问。不禁一怔。看了他半晌。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为父萌家族余荫。前半辈子过的太容易。养成自以为是的毛病。儿你强过为父许多。未来成就必定是为父仰不及。”

“父亲。儿子不敢当夸……”曹没想到父亲会夸自己。闹的有些不好意思。他并不是想听这些。而是希望父亲能给自指引一个方向。的他老觉的犯迷。

曹寅慈爱的看着长子。有一句却是没有说出来。

龙生龙凤生凤。儿子骨子里。也有些自以为是。倔强的很……

京城。安定门内。雍亲王府。

前几日来了旨意。传召四阿哥去热河随扈。因明就要起行。衙门里还有差事需要料理。所以四阿哥黑才回。

四福晋这边。已经将随行人选行李都预备妥当。

见丈夫面带疲色。福晋服侍他更衣。随即亲手捧盏。道:“爷。妾身叫人熬了燕窝。爷喝一碗吧。这半月。爷有些清,。只是如今天正燥热。也不敢用参。”

四阿哥接过。低头用了两口。想起一事。抬头道:“年氏那边预备如何了?”

“妾身晚饭前使人问过。已经收拾妥当了。只……”说到这里。四福晋顿了顿。道:“是这几年。但凡爷往热河。多是年氏跟着。李氏那边。心里怕是不舒坦……”

四阿哥听了。不由眉。

“爷。要不然。让李氏同年氏随爷同去。妾身留在看家吧?”四福晋犹豫了一下。问道。

四阿哥摇头。道:“不可。这次奉旨去热河避暑。说不定还要请圣驾游园。少不的福晋。李氏那边。你想个法子安抚吧……”

曹家。葵院。上房。

看着坐在炕上的长。董素芯脸上多了几分柔和。

长生已经八个月。坐会爬了。虽然李氏不在京里。但是也没人敢怠慢这位小祖宗。上下都看护的紧。养的白白胖胖的。

李氏在热河也是思子心切。曾想使人送幼子过去。又担心还是太小。路上出闪失。

紫晶这边。则是隔日就给李氏初瑜写信。禀告府中诸事。也算稍解李氏的惦记。

长生也看着董素芯。大眼睛黑白分明。小嘴咧着。楼出下边的两个门牙。

董素芯伸出手去。了下长生的|脸蛋。道:“姐姐。真奇怪啊。我原是最厌烦孩子的。总觉的哭哭闹闹的。惹的人不安生;如今瞅着。却是打心里稀罕。”

女子到了年龄。都会如此。是身已经熟透了。想为人母了。

紫晶心里想着。嘴上却不好说这个。笑着说道:“谁不是如此呢。年纪小时。耐心有限。受不的小孩子哭闹;大了。性子稳重下来了。心也跟着静了。就不觉的烦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