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1522年我在大明当海盗 > 231.舆论攻势与破镜重圆

1522年我在大明当海盗 231.舆论攻势与破镜重圆

作者:路过的老百姓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7:45:07 来源:笔趣阁

翁小姐抵达江浙之后的几日,确实也如愿,见了许多大富商。

也算是见识了人情冷暖。

有人对她威逼利诱,说的乃是,这玻璃的方子是否便在翁小姐手中,在江浙他们家大业大,是一条正儿八经的地头蛇,如果翁小姐能够将配方和制造镜子的手艺和盘托出,那么她将是这家人的座上宾,若是不然,那便有她好看。

有人则对她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说的乃是这玻璃方子多半是保不住的,在江浙,他们便早早仰慕了翁小姐的为人,若是她肯嫁入他们之门,他们可以给与庇护,而且举案齐眉,两人相敬如宾,过上极好的生活。

而有的人,则到了她下榻的旅店,行偷鸡摸狗之事。自然也有人试图在她的饮食之中下蒙汗药,也有人在大街之上胡搅蛮缠,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

而在她抵达江浙的杭州府的第六日,却是已有当地的官老爷亲自携众多商贾前来慰问,言谈之中,多有赏识,但话锋一转,便是谈到这玻璃的配方和镜子的制造上来。

她心头冷笑,自然知道他人打的是何等的算盘。

也知道她自己便像是个怀璧的稚童,仍谁都想上来欺负一脚。

她与那官员说话,并不谦卑,反倒是不卑不亢,让那官员有几分下不来台,只是最后便连流水席都不曾吃上,已是不欢而散。

而也就在这件事发生之后的半日,那位最近在杭州府名动此地的翁小姐忽然失踪了。

谁也不知道她去了哪里。

只是当地的百姓却多了耳福,这街头巷尾,开始出现了戏班子,这些人唱的乃是他们没有听过的戏码,说的乃是越剧。

杭州古为临安,乃是繁华之地,《武林旧事》便曾提到,“翠帘销幕,绛烛笼纱,遍呈舞队,密拥歌姬,脆管清亢,新声交奏,戏具粉婴,鬻歌售艺者,纷然而集。至夜阑则有持小灯照路拾遗者,谓之“扫街”。遗钿堕珥,往往得之。亦东都遗风也。”

人声喧哗,而大部分的人则乐得走上街头,勾栏瓦肆随处可见。

这里头便免不得有戏剧表演,多的是人乐得花上几文铜钱,得个开心,赔上点吆喝。

这戏码来得出奇,便有几分似是民间传闻之中的《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但细听又有几分大不一样,于是人们都十分惊奇,纷纷停步在此。

那说书的先生,一日便讲一折,这故事一连讲了七八日,方才讲了个清楚。

而紧接着当这先生停口不言之时,便有戏班子接了茬,众人一听,这不演的仍是那处戏码,原来听那戏文不过瘾,这下来了个戏班子,可是叫人欣喜。

拖家带口地来看的人实在很多,便是将勾栏都挤倒了数回。

一时之间,这关于玻璃的故事传得江浙,福建乃至于两广一带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堪比百宝箱,来自天界的神物,便是有人在街头巷尾说道,有人曾在一些人手中见过这等东西。

便是连那些商贾,那些官员的女眷也多有耳闻。

这个时代谁不想和仙子一般都有一面可照出人艳丽之色,看得出人情冷暖的玻璃镜子呢?

于是,一时之间,便连那些人的后宅都不安宁。

这全是翁小姐的手笔。

她也是初次尝试陈闲所安排下来的手段,对这个时代的商贾而言,这种大规模的宣传手段,本就闻所未闻。

她对陈闲的计策将信将疑,但在事情陷入僵局之时,她也不得不死马当活马医,却没有想到这暴风一样的宣传攻势,由下而上,继续席卷了整个杭州府,而且随着这些合作的戏班子走南闯北,大有向各地扩散的趋势。

她派出去打听消息的孩子们回禀消息之时,都是眉开眼笑,都说现在这市面之上,一块玻璃难求。

陈闲毕竟现代人,人之情古往今来,未有变化的。

不过是女人爱美,父母爱子,子女孝顺。

女人,老人,孩子,永远都是消费的主力军。

他不过是因势利导罢了。

因为大规模的宣传与躁动。

很多人便想要一睹这玻璃镜子的神颜。

说是若是此生能够照一照,便是死了也是无憾了。

翁小姐手中确实还有一批镜子,这些本是按照陈闲吩咐要送到各家商贾手中的“样品”,可之前因为发生冲突,大家伙儿闹了个不欢而散,这事儿也就就此搁置了下来。

她于是吩咐手下的人手,悄悄将几面镜子送到了几个大商贾的手中,这些商贾身份特殊,都与朝廷官员有所勾连,而且他们本来就是当地一霸。

可以说,与他们合作便可以掌握这一代将近百分之八十的生意网络。

而剩下的一些镜子,则分出一些,交给了各路戏班子,用作展示之用。

百闻不如一见。

只要用过了这等神物,便是再粗鄙的女子也会为之欣喜若狂。

这也是陈闲的想法,他将之当成一个商品的试用会。

可就是此事一出,顿时名声沸腾,无数人都要瞻仰这神奇的镜子,是不是真的能将人照的光彩照人。

一时之间,每一个戏台子之前,不再有人听戏,都想要照照镜子,看看自己的本来面貌,人们发现镜子之中的自己居然是如此清晰,便是连毛发毛孔都一览无余。

整个杭州城都沸腾了。

而此时的翁小姐与那些大商贾却准备暗地里见了一面。

这些大商贾的想法很简单,在见过这些镜子之后,他们对镜子的配方已经是志在必得,甚至是不惜一切代价。

翁小姐的出现,更是让他们动了心思,但翁小姐却没有出现。

众人抵达了约定的地点,只见到了一面,一分为二的镜子,旁边躺了一张丝绢,写了一句,叫他们都很是气恼,却又无可奈何的言语。

“镜与人俱去,镜归人不归;无复嫦娥影,空留明月辉。”

这是破镜重圆的典故,这些商贾多有耳闻。

只是现在看来,却是破镜难重圆。

只是几个商贾见得这破镜,美轮美奂,居然当场打了起来。

谁都知道,只要寻不得翁小姐,这玻璃镜子便是有价无市,半面也价值连城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