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1522年我在大明当海盗 > 452.格竹

1522年我在大明当海盗 452.格竹

作者:路过的老百姓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30 21:42:32 来源:笔趣阁

陈闲很想说,之后你或许就能在朝廷上见到我的弟子,我的兄弟,还有我兄弟的老子了,不过这话实在有几分狂妄。

之前,他说的海上威胁之论,尚且不算空穴来风,王守仁才没有一通乱棍把他打出去,若是再放缺词,恐怕就真的讨不得好了去了。

于是也就见好就收。

王守仁说道:“不过,公子到此来说,就是为了说这些话吗?”

陈闲摇了摇头,长身而起说道:“只不过来见王公一面,王公如此倒是叫人安然,毕竟这满朝文武,恐怕都没有看到佛郎机之祸,这把火越少越烈,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烧到陆上来。”

王守仁摸着自己的胡子说道:“只是大明的海禁,远没有到那个程度,如今各地都设有市舶司,与各国往来频繁,要知道当地倭寇与私商横行,如你家人一等,均是如此,这等很是风险巨大。朝廷子不愿意开这个头,若是出些岔子,便是得不偿失了。”

陈闲自然知道,朝廷要维持安定,这海禁封锁不是朝夕之功,不过,他也是一时兴起,与王守仁谈起这件事,到了现在也该提提正事了,不过想到之后,还是开口说道:“如今尚且如此,只是若是有包藏祸心之徒,这年后究竟如何,犹未可知。”

王守仁看着陈闲,觉得这小子真的就满嘴跑火车不说,还尽是乌鸦嘴。

只是陈闲说道:“小子以前曾经研读王公的《教条示龙场诸生》,其中‘心外无理,心外无物’之说,当真奇观,如今王学盛行,但小子想到朱夫子曾提到,这天理是何物,天理从何而得,需得‘格物’而得,只是先生却说这天理就藏在我们普罗众生的心内,只需要‘致良知’便可得。

小子以为,这朱学与王学大有不同……”他话音未落,身后反倒是想起了一阵稀稀疏疏的响动。

王守仁知道这个问题也算是由来已久,心学盛行,实际上,心学和理学并不成对立,只是愚人喜好捕风捉影,权威泰斗,又拉不下脸面,一来二去,作为理学而言,便与心学势成水火,他早已想过很多这方面的问题,回答起来自然是驾轻就熟。

他看了一眼那方角落,见得是少年带来的一个仆人正似乎想要说些什么而不可得。

他记得这个少年人甫一进门便有开口,自谈吐与格局,都有修饰,只是却恰当好处,他旋即笑着说道:“陈公子,你这位家人仿佛有话要说,这等学问讨教,不如先搁置一旁?”

陈闲有几分不耐烦的看了秦瑞一眼,示意他上前来,哪知道秦瑞只在原地站着而后,低着头不敢说话了起来。

陈闲似是气极反笑道:“往日里能言善辩,到了现在就变了个哑巴了?有话便说!做什么藏藏掖掖,像个什么样子,若是不说,便从浙东屋子里出去!”

秦瑞嘴角嗫嚅,无奈开口道:“公子,我时常听你谈起这程朱理学与阳明心学来,这朱夫子说过的‘格物’,你时常念叨,所谓的‘格物’便是‘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而这‘致良知’我却是不大懂,但听你念叨的时候,说起来,就是‘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

我寻思这两件事乃是一主外,而一则内,朱夫子的格物致知,乃是推敲物件之学问,就好比我们下人做活,原本什么都不会的,日日去打磨,每日去做,这其中如何偷巧,如何做的干净利落,便也是都懂了,

这致良知,便是这良知是一个虚的,但这‘致’是一个由内而外的过程,却是实在的,就像是我老娘教我洗衣服,

我再去洗,学会了法子,这事情不就是学的更快了吗?但这两个不都是一样的事情吗?合乎关乎真假对错?”

陈闲一时语塞,看向王守仁的眼底却是满是欣赏之意。

陈闲挠了挠头说道:“你这不是胡话,如今儒学几大流派,理学和心学正打的不可开交,若是被他们知道了,可别说你是我的下人,本公子是学心学的,丢不起这个人。”

秦端被陈闲这么一咋呼,顿时也不敢多说什么了。

一旁的王守仁反倒是说道:“他说的并没有错。”

陈闲“啊”了一声,顿时不敢说话了起来。

王守仁踱步走到了少年跟前,抚摸了一下少年的头顶,而后说道:“自古以来,我等读圣贤书,心怀社稷,无论是理学亦或是心学都是这圣人之学的一部分。

无论是‘致良知’还是‘格物致知’均是同等道理,在当代的不同演化,硬要将其中之一击倒,本就是本末倒置,不可理喻。”

陈闲没有说话。

一旁的秦瑞却大起胆子来。

“少爷当时说过,看到王公曾经在少年时候,以格物之法,一连七日七夜格竹子,希望从中得到竹子之中的圣人之道,却不然生了一场大病,还一无所得。

少爷曾笑这等做法愚昧,乃是中了朱子的邪道,少爷买了一册《传习录》来读,其中便有先生所说:‘众人只说“格物”要依晦翁,何曾把他的说去用!我著实曾用来。初年与钱友同论做圣贤要格天下之物,如今安得这等大的力量:因指亭前竹子,令去看。钱子早夜去穷格竹子的道理,竭其心思至于三日,便致劳神成疾。当初说他这是精力不足,某因自去格,早夜不得其理,到七日,亦以劳思致疾,遂相与叹圣贤是做不得的他大力量去格物了。及在夷中三年,颇见得此意思,方知天下之物本无可格者;其格物之功,只在身心上做;决然以圣人为人人可到,便自有担当了。这里意思,却要说与诸公知道。’这实则是先生不得其法,你所谓身体力行,并无有用,只是没有用到实处,不过是无用功罢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