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游戏竞技 > 塔防战略 > 300 太空与厕所

塔防战略 300 太空与厕所

作者:酒杯中的胖子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04-01 07:43:05 来源:笔趣阁

十二月二日,月宫。

二号楼完工后,经过三天的低压气密检查、两天的常压观察、12小时气体泄露测试,通过工程验收,于今日正式启用。

一大帮子机器人帮忙,两辆漫步车往返于一号楼和二号楼之间,花了一整天搬家。

二号楼占地总面积五百平米,一层的面积就比扩建后的一号楼两层都多。

不过排除掉贯通三层楼的大厅,能用的面积仍然没有特别大。

按照工业链断裂紧急避难至少五十人的居住需求,二号楼常规单间面积为12平米,夫妻合住双人间25平米。

看起来面积比一号楼没什么改善,但因为结构设计的关系,差异非常大。

二号楼的大部分结构都在月表的混凝土气密厂房里建造,部分材料由工厂区加工,整体不受运载火箭直径限制,单层层高足有3.8米。

这个高跨度比较诡异,既不是商用建筑常见的3.3米,也不是民用常见的2.8和3米,其目的就是利用尽可能少的建筑材料,争取更好的居住环境。

所有的住房都是复式,单间上下加一起,楼梯、床、不可动式柜子桌椅不算,可用人移动的面积为14平米,两个单人间中间,是分别面对两个房间的大立柜,拆掉就会变成双人间。

改双人间的时候,楼梯、二层隔墙等部分还有一些可动式的变化,二楼可以根据需求分割出额外的隔音书房或育儿间。

与高级人才在地表的居住条件肯定还是比不了,但月宫此时的住宿环境,已经一堆太空站、基地里最好的了,别地都没有独立卫生间。

而且二号楼未来的扩建计划,除了层高增加,最后会把“L”型变成“T”型,这个过程里还会增加大一号的房间。

现在二号楼的二、三层做居住用,一层则包含多功能会议室、餐厅、娱乐室、机器人维修站、健身房,以及一个空出来未来打算做幼儿园的大房间,大楼中控中心被丢在负一层。

整栋楼还没有任何实验场所。

搬家之后,一号楼转回原用,主要用于室内作物培育,居住、餐厅等会被拆除,用于之后部分实验设备入场。

到这个阶段,“工业链断裂紧急避难”对月宫的全部基建准备工作已经完成,接下来仍然不会引进更多人,理由如同那个著名的一边进水一边放水的游泳池一样,人越多,越影响物资囤积速度。

接下来转为物资囤积、功能拓展阶段,宇航员们日均的工作量会降低四成。

航天跟土木、警察一样,是个女人当男人用,男人当牲口用的行当,减少工作量不是地面人员突然良心发现了,只是为了让宇航员有更多闲功夫,给出的刺激生娃策略。

人类对太空环境的适应力为零,在零重力环境下,就算想生娃都生不出来。

月表重力也不大,生娃仍然需要克服许多困难,但至少可能性不再是零。

这也是永续目标里最重要的环节,如果没有太空新生儿,之前所作的一切都是白费劲。

趁着地表现在还能给太空提供支援,第一阶段基建准备完成后,就赶紧进入了生娃阶段。

从此时开始,月宫四对夫妻中已经签署相关研究协议的两对,主要业务就是这个了,尤其是女性,早在两周前就进入营养储备和常态化体检的状态中,一旦确认怀孕她们的工作量还要进一步减少。

除了两对夫妻,其他没有签订研究协议的,不管是否单身,生娃限制也被解除,但拥有足够医疗器械前,不建议一群群怀上。

牲口们……男宇航员们,接下来的工作是月宫基地的各方面功能完善。

前面提过的月壤除辐射装置,也在该阶段。

此外,建筑项目还有三个。

一个是二号楼二期工程,既四层到七层扩建,楼外设备安装等。

第二是一号楼与二号楼的连接气密走廊,该工程带有一定实验性质,帮助探索未来月表城市的建筑互联模式。

第三,广场平整,建立正式的飞船起降区。

就工程难度而言,广场平整项目难度最大。

听起来好像有点奇怪,但物理规则决定了结果。

月表六分之一的重力,使得土球的平整机械在这里要做得非常大,打击地面会造成很多有伤害性的飞溅物。

二号楼建造过程中,采用的地基夯实手段是注浆,可注浆这个简单的动作,在月球也十分让人头疼,温度管理必须非常严格,才能让浆液不至于沸腾。

放到月表,注浆的温度管理要求就更为难人,除非每一处需要夯实的地方,都临时搭建具备一定气密性和隔热能力的“盖子”,否则根本实现不了。

地面也正在利用二号楼地基建设采集到的情况,制定夯实方案和相关机械,即使一切顺利,也要年后才会抵达月宫。

与月宫不同,轨道投放质量损耗更低的鲲鹏空间站,更早迎来了第三批成员。

鲲鹏空间站最近几个月进度不算快,主要是外圈半径太大,设计的截面积也更大,工程量实在不小,而且外圈自转时模拟的重力更大,大部分工作不停止转动根本做不了。

不过在宇航员、机器人和地面遥控设备的共同努力下,鲲鹏空间站也于十一月底,达成外圈首次密闭。

第一级重力段,一期宽度为五米;第二级宽度为七米,有两层。

外圈第一期宽度就有九米,共三层,单层内空高度2.6米。

九米的宽度,排除掉被摆在侧面连接二期工程的走廊,仍然有非常充分的空间。

这个时候,鲲鹏空间站的实际内部总面积,要比月宫两栋楼加起来还大了近四倍,但很可惜,因为鲲鹏是正经空间站,鲲鹏人想要独立卫生间,大概要等下辈子。

航天用卫生间,经过好几代产品。

第一批航天员上天的时候,根本就没有卫生间,有时候发射稍微耽误几个小时,航天员得断电尿在宇航服里。

后来有了尿袋,也就是今天医疗系统给病人用的那玩意。

再然后,才有正经的用于便便的厕所。

这个时候的厕所还是直排式,首先宇航员得在零重力环境下,想办法把便便弄到一个只有拳头大小的厕所里,然后盖盖子,直接往太空里排!

厕所连接真空的一瞬间,那景象,不知道的……还能看。

接下来才有高级货登场,吸取式卫生系统,包含尿尿的和便便的都有,它们通过抽气的方式产生一定吸力,不至于飘得到处都是,搜集好后打包往大气层里丢。

再往后,才逐渐演化出我们今天所认知的,与水循环联系在一起的太空厕所,脱水后的代谢终产物是一包包,看起来像真空坚果包装一样的东东。

但是这套连接水循环装置的厕所,体积有点大,鲲鹏空间站所有设备都要从地表来,不可能每个人都给配一套。

有同学一定回问,鲲鹏空间站不是自转模拟重力吗,不能像正常厕所一样集中污水处理?

答案是……真的不能。

污水的腐蚀性能明显比一般东西高,如果采用围绕整个空间站的排水管,一旦发生泄露,必然是极为严重的事故。

此时的人类没有建设自转空间站的经验,没有任何资料可以保证,人造污水管在太空环境下数十年不出问题。

还有一点,鲲鹏空间站需要偶尔停转检修,没人能确保全站人都能憋住,这就排除了使用常规厕所的可能。

为了发生任何灾害时,都能控制住灾害规模,并可以由空间站成员自主完成紧急处置,厕所必须集中设置,管道系统与其他电力、信号缆线隔离,甚至连气体管理系统都要单独设置应急方案。

鲲鹏空间站外圈总共只有三个普通卫生区,对应三个结构柱段切割出来的三段,每层都在一样的位置,如果刚来外圈就要上厕所,要跑一百多米。

另外还有三个卫生区。

其中两个预定给医院专用,位于外圈三层结构的最外层,也就是人体体感的一楼。一个预定给未来可能会有的畜牧系统,这个暂时还不确定,但气体、液体管道和处理装置已经布置好。

不说厕所了。

空间站外圈首次密闭检查通过后,第三批人员抵达,这些人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专门负责外圈的内部房间搭建,相关板材都在里面,不需要进出。

对了,这个结构气密后要进出长宽数值较大的东西,比较烦恼,需要整体停转,用一个专门设置的大型气密间对外开放,然后用飞船悬在旁边塞东西进来。

未来有可能会弄一套转动中抓取货运飞船的装置,但难度太大,危险度过高,暂时还没弄出来,只能普通机械臂先用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