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游戏竞技 > 塔防战略 > 242 修坟潮流

塔防战略 242 修坟潮流

作者:酒杯中的胖子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04-01 07:43:05 来源:笔趣阁

C国在UN的呼吁,没几个人当回事。

将二级怪兽的巢穴从卫星照片中辨识出来,难度并不高。

不过相关从业人员没有受过类似的培训,必然出现一些误判,会浪费无人机、侦察机、直升机的航程,无人区越大,地形越复杂,误判总量也会随之升高,加上卫星图像分析从业人员的薪水,说白了就是废钱。

无奈,除了多呼吁几次,先管好家门口吧。

除了C国自身,还专门启用了两颗观察卫星进行变轨,帮R国东部地区进行排查。

这项帮助C国只提供连续卫星照片,分析、行动还是由R国自己做。结果星碎巢没找到,却找到了两个小小怪兽的巢穴,把R国东部民众吓一大跳。

一个巢穴意味着数百只小小怪兽,虽然在游戏里怪兽不会远行,但谁也说不准在土球上会怎样,排除了风险总是让人觉得高兴。

同一时间,西中洲共同体……又跑去修文明坟墓了。

为什么要说又?很明显这不是头一次。

比如末日种子库,由Nor官方投资建设,是世界上作物种子类型最齐全的冰冻保存机构,运行至今已经超过十五年,目的:当战争、天灾导致某类作物灭绝时,应该由植物学家们借种子库保存的种子,进行物种恢复。

部分作物种子并不适合低温长期保存,不过生存能力较好的种子可以在该环境下存在上万年。

从另一个方面看,如果人类因为自相残杀或被突然到来的大号小行星给灭绝了,这类基因库至少能证明我们曾经拥有过的文明。

而怪兽入侵引发的修坟动议,不再只针对植物,也包含动物和人类的基因样本,后者是重中之重。

代号“我们来过”。

该工程由私人公司承接,西中洲共同体委员会拨款一个亿萌币,另外还有至少十几个私人基金捐款,总工程款超过三亿萌币。

除了利用北极圈环境,搭建更大型的低温冷库,该工程的一项重要环节是分门别类保存人类基因。

按惯例,先区分人种,然后划分精英层,保存基因的培养试管以行业分门别类,并在每个试管上留下不超过一百字节的介绍。

看到这里就明白了,工程款、捐款扣除工程成本和一定比例的利润,剩下的钱参考西中洲的劳动价格、采购成本,也许连一百万人都覆盖不到。

相比“死而复生的期待”,该项目更像是群体性的安慰剂或宗教仪式,不至于让人觉得“我们被怪兽吃了,什么都留不下”。

有人就问了,这种时候不是应该修奇迹建筑,更容易证明人类……西中洲的人种曾经存在过吗?

不要问,问就是废钱。

大自然的力量是无限的,一个现代人类城市只要十几年无人维护,所有的楼房都会爬满植被,植被的生长更替,会进一步加速建筑解体,一百年后废墟就会被植物更替形成的表土覆盖。

意味着如果要弄出一个奇迹建筑,并且长时间存在于地表,只能放在缺少大型植被的地方,而这种地方肯定不是人类宜居区,又会进一步放大物流成本,推高工程价格。

再说了,如果在一片荒原中有一个特立独行的人造建筑,路过的怪兽不去推一把舔两口,也实在说不过去。

所以要用奇迹建筑证明人类存在过,至少要在一大堆远离人类活动区的备选地点上树立地标建筑,不说费多少钱,人类灭绝前能不能建起来都是问题。

不如修坟来得实在。

至于说C国的新型空间站,明眼人都能看出来,根本不会有几张“船票”,哪怕最后能建成上万人的超级太空站,分到全球各地也不够亿万富翁们撕逼的。

而且捎捎有些正确历史认知的都能发现,跟C国人混居在一起了还有好?最后都会变成伪装成“单一民族”的文明主体。

很快,西中洲的风刮也到了土球其他地区,各地都开始效仿,至少修坟的优点很明显:费钱不多,稍微宣传一下就能起到一定的安抚作用。

唯一的特例是北大漂亮洲……好吧,就是A国和Ca。

修坟也有钱赚,但这点票子实在是有些侮辱A国的商业鬼才们了。

除了军火热,自几年前全球传染病之前就开始的“避难所”服务,早都形成一条龙产业链了,怪兽接触西海岸之后,更是推到了新高。

只不过与军火商们不太一样的是,“避难所”产业链,有很大一部分都没有上市,所以外界看起来好像不温不火一样。

避难所产业链,第一个当然是造避难所的。

本着掏钱的是上帝原则,避难所主要分作三个类型:个人型,家庭型和团购型。

前面两个没什么好说的,团购型就太有市场特色了,这是种卖床位的避难所形式,根据开发公司和目标地区不同,床位有几个到二十几个的,更大的也有,但是没有销路就没人造了。

难道不是团结更多人,才能更容易恢复生活生产吗?

不是!

假定的避难时间是怪兽已经彻底摧毁人类文明。恰好A国又是个全民持枪的国家,大型避难所人多,矛盾自然会更多,可以很容易想象到会发生什么情况。

团购避难所的主要目标人群,是已经互相熟识的同一社区内友人,虽然也难以避免在封闭区域里,时间长了之后大部分会出现反人类的情况,但谁让他们买不起高级避难所的?

避难所的第二环是食物和饮水,主要是食物,饮水解决方案一般包含在避难所本体里,包含集水和水井等类型。

前几年的传染病病情,加速让某些企业推出了避难食品,与以往的罐头不同,这些高度干燥的食品,保质期动辄三十年起步。甚至帮大家考虑到避难时生火不易,大部分避难食品都不需要烧开,直接冷水一泡就能吃。

避难所产业链兴盛,最直观的表现,是几家造避难食品的上市企业,上半年财报利润比往年同期至少翻了三倍!跟五年前比起来,仅避难食品一项,已经从小额业务变成主业。

有媒体调查称,截止七月底,不含自行挖掘建设的避难所,已经售出的避难所及床位,已经达到四百万人。

貌似不算多,但商业公司在几年的时间里挖了上百万大大小小的地洞,并给其中大部分配上超过半年的避难食品,消耗的资源也绝对不会少。

另外A国还有另一种意义的避难所,是A国特色来的。

A国因为欠债生活的理财习惯,和房产税机制,导致连续失业一段时间必然失去房产,一个人一旦开始领失业救济,又会因为救济相关规定,很难再通过自身劳动回到正常生活。

所以失业人员如果没有亲戚朋友帮忙挺过去,会变成终生制流浪者。

特色就来了,流浪者没房子,只能住公园,部分地区为了市容、影响大老爷们的心情、单纯的圣母爱心等因素考虑,就会修建避难所,给流浪者一个睡眠的地方。

以工代赈?抱歉,没想过。

和前面那种专门针对末日开发的“商品型避难所”相比,常规避难所通风条件很差,如果不睡在入口附近,窒息死掉都很正常。

部分地区已经开始对这类避难所进行扩建和改良,但也只是极少数经济发达,有钱人同情心比较泛滥的地区。

至于Ca,都不用把它当成一个正常国家,所有一切参照A国即可。

世界各地的奇葩行为被从各种渠道转到C国。

C国民众表示:是我给你自由过了火。

所以才会把这么离谱的事搞成潮流。

C国因为数千年从未彻底断绝的文明,能够参考无数集体抗灾的历史经验,另外“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作为一种文化符号,被大多数人埋在心底。

所以越是到了困难时期,C国反而有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平时根本都没考虑过的生产活动中去。

部分为和平时期服务的行业破产后,没多少民力浪费去干那些奇奇怪怪的事,官方协调全国资源变得更顺畅,又让他们诞生了新的小小野心。

月球基地,是不是也该放到桌面上来讨论了呢?

其实早在很多年前,各国就都有考虑过建设月球基地的事情,C国自己也在几年前立项。

可那些所谓基地都只能服务于科研,比如A国提出的“可供四人居住半年”,居然都算高标准!

而C国现在想建月球基地,目的是为了给轨道站提供成本更低的物资来源,这意味着需要多种类型的生产设备。

一般情况下操作维护设备也都需要人,每个人都需要生活资源、生存空间,又会进一步提高基地规模。

不过C国最近在该领域取得突破,原本哪怕有电磁轨道发射装置仍然显得不现实的事,现在已经可以考虑尝试一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