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轩辕新明录 > 第二十七章 噶尔丹的和亲动议

轩辕新明录 第二十七章 噶尔丹的和亲动议

作者:林芫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04-23 13:12:01 来源:笔趣阁

“那……怎么个逐次推进?”潘兴问道。

“利用好这一次与噶尔丹媾和的机会。”项绍宽很有把握地说道,“噶尔丹经过热河之败,元气大伤,对喀尔喀蒙古的控制力大大下降,而且,我们肯定要推动他回西域,从策妄阿拉布坦手里夺回准噶尔的控制权,他也不会眷恋科布多的土地。所以,喀尔喀蒙古的土地终究要回到蒙古各部手里。我们可以趁机让蒙古各部向北迁徙,分占喀尔喀各处,而漠南蒙古就逐渐内化,设官建省,成为汉地,就算是当地的蒙古百姓,也要让他们学习汉人百姓的生活方式。”

“哦哦,这个计划听起来不错。”潘兴又问道,“那怎么继续收复捕鱼儿海的领土呢?”

“等漠南完全内化了,喀尔喀蒙古的人口也繁衍生息,我们就一步步向北殖民,挤走罗刹国的势力。”项绍宽继续解释道,“如今尼布楚已经在我们的掌握之中,等捕鱼儿海再到手,整个鲜卑利亚属于谁,都可以争一争。”

“靠!”潘兴吓了一跳,“你的胃口这么大啊。”

“很大吗?就算实现了,也还没达到大元的规模吧。”

“……好吧。”潘兴觉得项绍宽的逻辑无懈可击,只能同意。

既然项绍宽不同意,潘兴也不再坚持,出兵色楞金斯克的动议就搁置了下来。

议和的使团按期出发,预计半个月之后就能与噶尔丹会面。之前俘获的西域士兵,总共有六千多人,其中有大约三百五十人不愿再回噶尔丹身边,被单独编成一个佐领,安排在北城居住。剩余约六千人,给还俘获的战马和部分武器,由蒙古绿旗的军官率领,带上十五天的口粮,从热河直接向张家口行军,与噶尔丹会合。

谈判过程非常顺利,噶尔丹完全没有想到大明真的兑现了所有的承诺,交还了六千军队,还再次赠送了一批日用物品和粮食。噶尔丹因此感激异常,提出要到京城觐见大明皇帝。

洪诚丘告诉噶尔丹,大明皇帝不在京城,所以暂时不必前去。如果噶尔丹真心想要觐见大明皇帝,可以在夺回准噶尔之后正式带着使团进京朝贡。

噶尔丹显然有些遗憾,但也觉得确实要以夺回准噶尔为首要任务。不过,又提出了一个要求——和亲。

噶尔丹共有二子二女,其中长子长女是正妻阿努所生,次子次女为侧室所生。长子叫作塞卜腾巴尔珠尔,今年十五岁。噶尔丹希望为这个儿子迎娶一位大明公主,两家结成联姻,以增强信任,共同对付策妄阿拉布坦。

这个要求不但让洪诚丘挠头,王鼎也感到为难。一方面大明刚刚复兴,皇帝膝下虽有好几个女儿,但都还未成年,年纪最大的朱紫薇只有十四岁。让一个十四岁的姑娘出塞和亲,好像确实有点说不过去。另一方面,噶尔丹现在元气大伤,和策妄阿拉布坦对敌胜负难料,而且很可能处于劣势,如果把公主嫁给塞卜腾巴尔珠尔,岂不是把这位公主往火坑里送。

但噶尔丹是一代枭雄,若是不答应他,也不保证他会不会翻脸。就算不翻脸,来个阳奉阴违,继续勾结罗刹国窥视漠南,对于大明来说,这次外交努力就失败了。

两人与柯良等人商议了一番,决定提出一个反建议,来试探一下噶尔丹的诚意和底线——接受噶尔丹和亲的要求,同意为塞卜腾巴尔珠尔选配一位公主,但条件是噶尔丹派遣重臣和塞卜腾巴尔珠尔一起前往京城,正式向皇帝提亲。并且,由于公主年幼,需在京城再住上两年方可成亲,成亲之后也必须继续住在京城,直到公主年满二十才能出塞回到准噶尔汗国。

这次轮到噶尔丹犯难了。与大明和亲的好处不必多说,大明方面的要求也合情合理,但要把儿子送去京城好几年,心里自然是大为不安。

不过,噶尔丹的妻子阿努似乎是个很有头脑的人,不但劝噶尔丹送儿子进京,而且还提出将女儿钟齐海也送往京城,要求选配大明勋贵之家结亲。

皮球又踢回到大明一侧,不过这次王鼎觉得没有任何问题,对噶尔丹的这个女儿可以直接手下。这个姑娘在穿越者们的眼里年纪尚小——虽然在噶尔丹自己眼里已经是大姑娘了——今年刚满十七岁,可以在京城生活,学习汉语,过两年再说。

这样一来,协议就非常愉快地达成了。噶尔丹在与柯良宰牲为盟之后,带着大明交还的军队和赠送的物资,启程返回科布多。噶尔丹的亲信诺颜格隆带着塞卜腾巴尔珠尔和钟齐海,跟随大明的使团返回京城。

事情暂时告一段落,洪诚丘还是觉得有些挠头。毕竟朱紫薇是朱慈炤的女儿,就算是一般人家,你也不能越过父亲将女儿许给他人,何况是皇家公主,若此事不能让朱慈炤开心接受,恐怕又要闹出纠纷来。

所以,这件事仍然有些棘手,估计一个人还不一定能搞定。军机处一通商量,决定由姜承志和王鼎前往南京,将整个谈判过程告诉皇帝朱慈炤,同时说服他接受这桩婚事。姜承志与皇帝关系最好,而王鼎最为能言善辩,这两个人的组合再搞不定,那就没人能搞定了。

项绍宽和枢密院则开始着手调整北边的布防。早年间军机处与察哈尔亲王布尔尼曾有协议,一旦拿下尼布楚地区,就册封他为尼布楚汗。但雅克萨战役结束之后,布尔尼也顺利占领了尼布楚地区,双方却都没有动作。军机处是觉得噶尔丹威胁很大,和罗刹国的关系也还没有梳理完成,形势尚不明朗,暂时还不能做出改变,布尔尼则是不舍得离开察哈尔故地,所以也没有催促军机处。现在噶尔丹的威胁彻底解除了,罗刹国方面与大明的关系也有所改善,此事似乎应该及早办理。

项绍宽和洪诚丘考虑了布尔尼的实际情况——此人已经三十七岁了,有好几个妻妾,却没有一儿半女,很可能是不能生育,所以他的弟弟罗卜藏就是他唯一的继承人——决定正式册封布尔尼为尼布楚汗,来京赐第居住,罗卜藏为台吉,移驻尼布楚,察哈尔部众大部分随罗卜藏迁移,少部分在热河以北地区牧屯,名义上是布尔尼的部众,实际上由枢密院和布尔尼共同指定的都统管理。原义州附近的察哈尔领地划归义州,成为枢密院关外辖地的一部分。

按理说,这样的安排正常人是不会接受的,但恰好布尔尼不正常——没有子嗣。对于布尔尼来说,如果汗位不能传给儿子,那么在京城享受余生就是更好的选择。而罗卜藏获得台吉之位后,也不想在哥哥身边受到限制,虽然尼布楚远在漠北,但地域广袤水草丰美,而且还有罗刹国的旧城可以屯驻,也不失为一个不错的选择。

土谢图汗察珲多尔济等蒙古各部领袖,都重新接受朝廷册封,或者重回漠北,收回噶尔丹侵占的土地,或者接受朝廷内化的要求,与屯垦兵团混居,农牧合作。

另外,野战军常山镇的驻防区域再度向东迁移,到达沈阳府城附近,在沈阳以北和以东几百里的范围内形成一个半月形的防区。毕竟,威胁不仅仅来自漠北,也可能来自东面的八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