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轩辕新明录 > 第十五章 三藩往事

轩辕新明录 第十五章 三藩往事

作者:林芫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04-05 12:01:09 来源:笔趣阁

一个多月的时间很快过去,皇帝朱慈炤从清华园启驾,返回紫禁城,准备冬至大典。

冬至是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之一,皇帝不但要在太庙祭祖,还要在太和殿接受文武大臣和各国使节的朝贺。

朱和㞷也完成了两个月的军事训练,回到了紫禁城,和邹树人一起前往乾清宫见皇帝。

在父亲面前,朱和㞷显得格外兴奋,穿着一身暗红色的皇家陆军棉质军官装,向皇帝行了一个军礼,口称“大明皇家陆军少校何子奋参见皇帝陛下”。

朱和㞷的动作引得皇帝不禁开怀大笑,让朱和㞷赶紧坐到自己身边,问起在保定时的情形。

按照项绍宽的要求,朱和㞷在保定的训练强度比观摩受训要高不少,但也没有真的上运动量,只是每个项目都要切身体验。除了站站队列、踢踢正步,外加射几十箭、打几十发子弹,还要学习负重越野、生火安营等等,只不过大部分的力气活都是陪同训练的侍卫们干的,但到了朱和㞷嘴里,就成了自己如何一不怕苦二不怕累。

邹树人不好拆穿他,只是站在一旁笑而不语。朱慈炤心知这个儿子不会真的这么听话,但也无所谓,反正皇家也不是缺一个领兵的人。所以直夸朱和㞷有出息,又嘱咐他还是要多读书,文武兼备才是正道。

朱和㞷在皇帝那里炫耀了一番,便告辞出来,直奔枢密院,去找郑克臧和项绍宽。

枢密院这边正在为出兵作准备,几万石的粮食和大量的火药弹丸都已经运往热河周边,调遣了军队驻守。整个衙门不断有人出出入入,热闹非凡。吕宪华和何祐则早就去了沈阳,统筹安排野战军常山镇和八旗、察哈尔的兵力。

朱和㞷一见到项绍宽,便要求兑现诺言,带自己去热河。项绍宽表示一点问题都没有,但从现在开始,朱和㞷就必须按照军队的生活标准来。

朱和㞷自然是嘴硬,说自己完全做得到。于是项绍宽告诉他,直接去锦衣卫指挥使司报到,以二等侍卫何子奋名义,开始在侍卫处当值。等过了新年,再调他去京卫指挥使司,适应一下在外面军营的生活。朱和㞷一口答应,立马转身往锦衣卫衙门而去。

锦衣卫掌卫事大臣目前由郑克塽挂名担任,而郑克塽一直待在南京,从未到京城来过——这么安排的目的就是让这个职务实际上等于没有人,这样具体事务就由军机处,或者说邹树人本人掌握。锦衣卫下辖侍卫处和仪卫处,侍卫处相对重要,目前由尚之瑛担任指挥使。

见到朱和㞷前来“报到”,尚之瑛也是一脸苦笑又不敢真的在脸上露出来——让朱和㞷去守宫门肯定是不行的,去给其他勋贵当卫队那更是不像话,只能让他在锦衣卫指挥使司里待着,负责每日收发令牌。

朱和㞷倒是无所谓,反正只要混过这一个多月,达到项绍宽的要求就行了。

但待在官衙里无所事事,那也不符合朱和㞷的性格,于是整天拉着尚之瑛聊天。尚之瑛也不敢含糊,只能小心地应付着。

朱和㞷之前没怎么见过尚之瑛,只知道他出自三藩之一的平南王尚氏,便不停地追问他的来历。尚之瑛如实告诉朱和㞷,自己是父亲尚可喜的第十四个儿子,最早是被大哥尚之信派去协助刘国轩作战的,不过后来尚之信又叛明向清,自己不愿意再跟着这个大哥作乱,于是干脆和四哥尚之节一起向明军投诚,后来又经历了多场战役,无功也有劳,很受军机处信任。新军改制之时,自己不想再风餐露宿当野战军,于是申请调到京城,在兵部担任闲职。再后来勋臣授爵,自己得到了一个一等轻车都尉,邹树人又来劝说,希望自己到锦衣卫出任指挥使,自己只能恭敬不如从命。

朱和㞷觉得不过瘾,又对三藩的事情继续刨根问底。尚之瑛不得不继续如实作答,三藩都有反复叛变之事,在明清双方看来,都不是忠臣。但三藩势力不小,现在军中仍有不少人是三藩余部,所以朝廷一直格外开恩,善待三藩后人。

吴世璠投降大明,受封楚王,结果在岳父郭壮图的裹挟下再次反乱,最终身死国灭,但朝廷还是封了吴世璠唯一一个存世的异母弟弟吴世珅为恂郡王,居于南京。吴世璠还有一个堂弟吴世琮,在广西举师归降朝廷,也受封一等男爵,如今住在京城,不过闭门谢客,不太与人来往。

耿精忠更是多次反复,被朝廷囚在南京,不久之后去世。他的儿子耿显祚最初被封为顺郡王,后来改封慎郡王,也居于南京。耿精忠有两个弟弟,叫作耿昭忠和耿聚忠,一直忠于清廷,而且娶了清朝宗室女子为妻,所以在康熙投降之后,被军机处编入内务府籍,如今在内廷安分当差。

至于自己的尚家,大哥尚之信复叛之后,死于战场。侄子尚崇谧被封为惇郡王,移居南京。尚氏家族人丁兴旺,光是自己的父亲尚可喜就有二十九个儿子,加上同族兄弟,足有一百多人。除了自己之外,四哥尚之节立了不少功劳,得了一等男爵,还出任枢密副使,十二哥尚之璜与自己一同投降朝廷,也领了世职。二哥尚之孝和七哥尚之隆则是忠于清廷,娶了清朝宗室女子为妻,所以也被编入内务府籍,现在二哥已经去世,他的儿子尚崇坦和七哥一家,也是安分当差。

朱和㞷听了半天,觉得三藩家族都不小,好像不止这些人,于是又问其余的人都去哪儿了。

尚之瑛说,具体自己也不太清楚,不过尚氏家族大部分既无爵位也无官职的人,都已被迁回辽东屯垦,其它两藩的亲族也应该大致如此吧。三藩都发迹于辽东,此前起事也是因为康熙执意要撤藩,将三藩全部迁回辽东。经过十年征战,清朝亡了,而三藩家族的大部分人却也都回到了辽东,岂不是冥冥中自有天意。

朱和㞷把三藩的情况摸了个清楚,又开始问关于锦衣卫的事情。

关于锦衣卫,尚之瑛倒是有兴趣给朱和㞷介绍。锦衣卫指挥使司自明太祖朱元璋起就已经设立,伴随了整个大明的始终,直到桂王朱由榔在缅甸遇害,最后一任锦衣卫指挥使马吉翔同时被杀。不过,锦衣卫因为在前明多行抓捕人犯、酷刑审讯之事,导致名声不佳,令人闻之色变。

明军在收复南京之后,复设锦衣卫指挥使司,暂时只从事警跸护卫工作。收复京城之后,军机处借鉴清朝的侍卫、仪卫制度,将锦衣卫下属分为侍卫处和仪卫处,侍卫处主要负责警跸护卫,也负责捉拿人犯,但抓捕之后仅是关押在诏狱,并不审讯,以免又被人诟病为残酷。而仪卫处则主要负责皇室成员仪仗,兼且在城门口搜检进出百姓,并不参与抓捕之类的活动。

朱和㞷当然也想试着参与一下锦衣卫的抓捕行动,但这种事情并不是经常有的。不过也巧,几天之后,尚之瑛就拿着军机处派下的驾帖,要朱和㞷亲自带队拿人。朱和㞷一看,还真是个重大任务——去协办大学士徐乾学的府上,拿捕徐乾学本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