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轩辕新明录 > 第四十七章 与罗刹国开战

轩辕新明录 第四十七章 与罗刹国开战

作者:林芫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11-15 13:02:53 来源:笔趣阁

评审的方法当然也早已定下,由蒋一正念给大家听:

凡参评世爵者,必须是在定永七年腊月二十九,也就是清朝灭亡前八天,已经成为旧军制单领一镇或者新军制单领一旅以上的将官。而世职的范围相对宽松,无论新旧军制,在同一日期之前单领一营即可入围参评,而营以下职衔乃至于士兵,只要功牌数量足够,也可以参评。

在此基础上,计算各人参与大小战役的次数和获得功牌的数量,来确定到底授予哪个等级的世爵或者世职。期间若有投敌反复之情形,则减等处理,乃至于取消资格。之前已经按这个标准计算过,可以获得爵位的人有五十多个,而可以获得世职之人有四百多个。另外,符合条件的将领或者士兵,如果已经在战争中殉国,则按照以下方法处理:以原爵位加一级追赠,若该人有儿子在世,则由儿子原级承袭,若此人无后,则加一级入祀英烈祠,永受香火。

大家对评选方法都无异议,毛渊明唯一关心的是有哪几位将军可以位列国公。结果计算下来,能够符合国公资格的,只有刘国轩一人。

这事说起来,倒也不意外。国公的评定标准就是独当一面战绩卓著,自从定海登陆以来,郑军不是郑克臧亲率,就是由项绍宽、吕宪华、蒋一正等人率领,相当于把本该由国公们干的活干掉了,于是独当一面的方面大员,确实只有刘国轩一人。

但毛渊明觉得,若是如此,有些不妥。因为此前已经让郑聪袭郑成功的爵位,成为漳国公,虽说这个漳国公是郑成功留下的,无可争议,但郑聪的战功和刘国轩相去甚远,众将固然不敢与刘国轩争功,但位在郑聪之后怕是多有人不服。

项绍宽觉得这话有道理,如果仅是突出刘国轩一人,好像确实不太合适。那要是再提名几个国公人选,似乎以马宝、陈世凯、洪磊和曾养性为合适,这四个人是此次安南征伐和剿灭吴世璠的主力,虽然是在郑克臧和刘国轩的指挥下进军,但大多数时间是自行其是、独当一面,也算符合要求了。

项绍宽话音刚落,蒋一正立马表示,反对马宝入选。马宝此人虽然英勇善战,也确实著有功勋,但为人过于反复。初随李自成起事,李自成死后转投桂王朱由榔,归属孙可望部下,结果又背叛孙可望,投向李定国。南明事不可为之后,马宝又率众投降吴三桂,等到大明王师再来之时,马宝再度弃吴投明。这样的人实在不应该与刘国轩并列。

其余众人也大多同意蒋一正的观点,项绍宽却非常不以为然,坚持认为马宝过去虽然反复,但站在郑氏的角度,马宝是作为吴三桂的将领反正投明,之后没有再做出什么出格的举动。而评选国公最重要看战功,马宝之前对战王屏藩,后来攻打郭壮图,都颇有建树,如果不让马宝入选,反而激起他的反感,马宝手下尚有三万多军队,如果作乱极其不好收拾。

蒋一正显然不同意项绍宽的说法,刚想再行争辩,毛渊明连忙出声阻止:“马宝功劳够大是真,但过去反复无常也是真,一时不好取舍。不过,马宝虽是单领一军,但名义上归刘国轩节制,刘国轩是否愿意与马宝同列,也未可知,不如发函征询刘国轩的意见,再作决定。”

“咦,这个办法好。”吕宪华显然不想卷入项绍宽和蒋一正的争论当中去,马上支持了毛渊明的办法,“陈世凯也一样,功劳够大,但是否入选可以请刘国轩决定。”

吕宪华的意见很快得到了更多人的支持,项绍宽和蒋一正不好再争辩,各自坐下。

“至于洪磊和曾养性嘛,攻灭安南黎氏也是灭国之战,这两位的战功足够资格,想必大家没有意见吧?”毛渊明见争论暂时平息,便继续问大家的意见。

众人对洪磊和曾养性无甚特别的看法,都纷纷表示同意。

“那好,这样一来,有刘国轩、洪磊、曾养性三个确定的人选,以及马宝和陈世凯两个不确定的,在加上将来由郑克坦继承的漳国公,最多六位国公,也不少了。”毛渊明总结说道。

吕宪华想了想,又说道:“啊……说起来,还有一位国公的候选人,不过要过一段时间才能给他封爵。”

“谁啊?”

“何祐。”吕宪华十分响亮地回答,“何祐的功勋次于刘国轩,硬要给他国公爵位,稍微有些勉强,暂时可以给一等公爵位。但马上我们就要展开对雅克萨和尼布楚的攻势,总指挥将会由何祐担任,只要击败赶走这两地的罗刹军队,那就是收复几百万平方公里土地的不世之功,到时候晋位国公就名正言顺了。”

“咦,要和罗刹国彼得大帝开战了吗?”洪诚丘好奇地问道。

“没有没有,彼得大帝生于1672年,现在才十二岁,虽然和哥哥伊凡五世一起担任共治沙皇,却还未曾亲政。”孙广越讲起典故还是信手拈来,“现在在罗刹国执政的,是彼得的姐姐索菲娅·罗曼诺娃。”

“啊,索菲亚,我知道了,《鹿鼎记》里和韦小宝上床的那个罗刹国公主。”王建国兴奋地大声叫嚷起来,“我还记得金庸当时是这么写的:’韦小宝见那女子一头黄金也似的头发,直披到肩头,一双眼珠碧绿,骨溜溜地转动,皮色雪白,容貌甚是美丽,只是鼻子却未免太高了一点,身材也比他高了半个头。’”

“靠,你连这都记得住。”洪诚丘不屑地说道。

“那当然。”王建国反而非常自豪地说道,“金庸书里关于女人长相的描写,哥能记住一大半。”

“切,金庸那也是凭想象瞎写。索菲娅是个高大粗壮的胖女人,典型的东斯拉夫大妈长相,跟美丽二字毫无关系,金庸唯一写对的地方就是一头金发而已。”孙广越对王建国的说法直摇头。

“共治沙皇是什么意思?”毛渊明怕话题被带偏,连忙发问希望带回主题。

“共治沙皇嘛,你就当是后金的四大贝勒,平起平坐,共理国政。”孙广越也不喜欢王建国那个话题,还是更愿意讲自己擅长的东西,“彼得的哥哥伊凡五世身体和精神都有残疾,所以彼得才得以和哥哥成为共治沙皇。”

“那索菲亚现在多大年纪?”

“不太记得请了,大约二十几不到三十,和慈禧开始掌权的年纪差不多。”孙广越努力回忆了一下,但毕竟离开现代社会太久,有些记忆已经模糊不清了,“索菲亚有个情夫,叫作瓦西里·戈里津,你也可以把他理解成恭亲王奕䜣或者荣禄。反正索菲亚靠着这个情夫帮助,统治还算稳固,所以手伸得很长,对远东不断地侵蚀。”

“是啊。罗刹国目前处于一个国力上升期,我们知道的罗刹国崛起,好像全是彼得大帝的功劳,其实并非如此。”吕宪华马上接着孙广越的话头说了下去,“在彼得大帝之前,罗刹国就已经在进行近代化改革,比如部分解放农奴,组建新军等等,都是这对狗男女在推进。”

毛渊明点了点头,说道:“这么说来,罗刹国也是国力日增,如果不在雅克萨痛击罗刹军,他们就会得寸进尺,继续侵蚀外东北。”

“没错,罗刹这种国家,你不在战场上对他们进行狠狠的打击,他们是不会低头的。”吕宪华狠狠地说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