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轩辕新明录 > 第二十三章 求封察哈尔汗

轩辕新明录 第二十三章 求封察哈尔汗

作者:林芫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10-10 15:59:31 来源:笔趣阁

“你家王爷想要当察哈尔汗?”毛渊明在保和殿的东暖阁里听完使者的陈述,皱起了眉头。

“是,王爷说了,若是朝廷恩准,察哈尔部的蒙古勇士必定听凭朝廷差遣,誓死为朝廷效忠。”使者语气坚决地答道。

毛渊明没有马上说话,王鼎在一边说道:“察哈尔汗的事情,朝廷之前不是没有考虑过。那时是希望你家王爷击败清军,占领盛京,为大明复兴助力。可你家王爷不但没有打下盛京,差点连察哈尔本部都要丢了。幸亏朝廷大军及时占领京师,清帝出降,这才保住你家王爷的领地。尽管如此,朝廷还将你家王爷的父亲阿布奈的棺椁礼送回察哈尔,赐予厚礼致祭,算是仁至义尽了吧。”

使者听完王鼎的一番解说,忽然跪了下来,说道:“朝廷大恩,察哈尔部众永志难忘。正因如此,才要恳请朝廷敕封王爷为察哈尔汗,好号令蒙古各部,为朝廷效力。我家王爷是林丹汗嫡孙,当年林丹汗败于皇太极,在藏边病逝,以至于蒙古各部分崩离析,沦为满人奴仆。林丹汗是蒙古草原上的共主,我家王爷若是受封汗位,必定一呼百应,统合蒙古各部,为朝廷效力。”

毛渊明听完了越发皱眉头,问道:“你这么说,是你家王爷有一统蒙古的野心啰?难道不怕朝廷猜忌。我知道你们蒙古人直肠子,说话不拐弯,可你这么直截了当地索要汗位,我也实在是听不懂了。”

“毛先生有所不知。草原各部本是各自为政,互不隶属,即使是在林丹汗当年,那些大小台吉也会自行其是,不乏暗中与满人结交的,林丹汗也正因为忙于征伐各部,才给了皇太极可乘之机。满人入关之后,对大小台吉们分别册封,从亲郡王到贝勒、贝子不等,名义上厚加爵位,其实是分而治之。”

“这我们知道。你到底想说什么?”

“我家王爷让小人奏明,蒙古各部其实离心离德,各怀鬼胎。如今清朝亡了,大明复兴,少不了有人起了野心,想要兼并别部,自立为汗。更何况,有些部落从皇太极之时起,就与满人亲近,说不定还想再度勾结满人,在关外和草原上生事。”

使者这么一说,毛渊明和王鼎都觉得有些道理,不住地点头。

使者继续说道:“正因为如此,反而是我家王爷与满人有杀父之仇,发誓忠于大明朝廷,若得朝廷恩典,敕封我家王爷为察哈尔汗,王爷必定为朝廷将那些暗怀异志的人全部找出来,捆到京城献给大明皇帝。”

“嗯……”王鼎想了想,说道,“这样吧,你家王爷的意思我们明白了。你先回去北馆休息吧,我们要与陛下和大臣们商议,等有了结果再给叫你进来回话。”

“是。”使者站了起来,行了个蒙古礼,退了出去。

“老鼎,你怎么看?”毛渊明觉得使者的话有些道理,但对于布尔尼又没有太大信心。

“一年多前,郑克臧曾经去关外巡抚蒙古各部,回来后说起关外蒙古各部的情况,感觉和这个使者所说差不多。蒙古各部各怀异志是肯定的,清朝在的时候,慑于清廷的恩威并施,都不敢轻举妄动。现在清朝亡了,他们看大明就不同了。”

“哦?怎么个不同?”

“清朝对于蒙古各部,一方面严加约束,对于地盘、军力、火器等等都有限制,还派遣大臣驻扎监视,但另一方面,也和蒙古部落反复联姻,清朝的公主、郡主们嫁往草原变成王妃,而蒙古王爷、台吉们的女儿则前来京城,进宫充作皇帝的妃嫔。几代人之后,蒙古王爷们都是清朝皇帝的外甥,而清朝皇帝往往也是蒙古王爷的外甥,大家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便是枝蔓相连,休戚与共了。”

“我明白了。”毛渊明点头说道,“我大明从无和蒙古联姻的传统,所以蒙古各部自然对大明无甚好感,现在虽然实力不成气候,所以不会轻举妄动,但将来就未必了。”

“不错。”

“那我们能不能按照清朝的办法来,也采取和亲的措施?我们没必要像网络明粉那样,吹什么’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若是和亲有效,那就和亲啰。”

“呃……”王鼎迟疑了一下,“理论上当然是可以的,可实际上做不到啊。你看,现在皇室人丁稀少,皇帝只有三个女儿,最大的朱紫薇才不过七岁,哪里有公主可以和亲呢。”

毛渊明发现连这么简单的事情自己都忘了,显得有些懊恼,摇着头说道:“这倒也是。不但皇帝只有三个女儿,宗支最近的益王家一个女儿也没有,想派个郡主去和亲都不行。”

“按我说,这事倒真的可以按照布尔尼的思路考虑一下。”王鼎见毛渊明有些懊恼的神色,便跳过这一截,直接谈自己的看法,“清朝是封建贵族体制,不但有公主,还有众多王爷家的郡主,与蒙古各部和亲不成问题。但大明宗室不参与朝政,郡主的价值就低了许多,蒙古王公们不会买账。若单只指望公主,那皇帝什么事都不做只管生孩子,一共也不会有多少个公主。”

“嗯嗯。”毛渊明又点了点头,听王鼎继续说下去。

“所以,让一个蒙古大汗统一蒙古,也未必是坏事,省得我们要和二十几个王爷打交道。布尔尼的客观条件确实不错,又是林丹汗的孙子,又与满人有杀父之仇,由他出任蒙古大汗,确实最合适。”

毛渊明听完,稍稍思考了一下,又问道:“你这么说倒是有理,只是若是布尔尼当上了蒙古大汗,统一了蒙古草原,翻脸不认人与大明朝廷为敌,那怎么办?”

“这事倒不必太担心。布尔尼这个人志大才疏,于国事军事都不甚了了,在之前对清军作战的过程当中已经暴露无遗。”王鼎胸有成竹,不疾不徐地说道,“而且,他家因为清廷限制,已经两代都与清朝联姻,他的母亲固伦温庄长公主马喀塔是皇太极的女儿,他的老婆是安亲王岳乐的女儿,而他的亲族只有一个弟弟罗卜藏。他若是与满人彻底切割,则他的实力其实已经非常有限,未必能和那些兵强马壮的蒙古王公一争高下,所以暂时来说,他确实会是最听朝廷话的大汗人选。更何况,按照我们知道的情况,大明和罗刹国为了雅克萨开战已经为时不远,我们也确实需要扶持一个蒙古王爷作为助力。”

“你说的确实有道理,可现在平白无故封布尔尼为察哈尔汗,不要说蒙古王爷们不服,就算朝臣们也会反对。”

“那当然,朝廷要有朝廷的威仪,朝廷所赐不能是藩臣所请,否则就成了予取予求了。”王鼎继续解释道,“我们可以暂时不答复这个使者的要求,告诉他此事等夏天在承德会盟之后再议,并且让他告诉布尔尼,要在会盟之时送上令人耳目一新的贡礼,这样朝廷才有理由给予册封。”

“嗯,到时候再封他为察哈尔汗,别人就不好反对了。”

“不,不能封他为察哈尔汗。”

“啊?为什么?”毛渊明一下子没想明白王鼎的意图。

“察哈尔邻近直隶,迟早要内化为州县。历史上的清朝在剿灭布尔尼之后,就在察哈尔设了一府三厅,置官牧民。如果把布尔尼留在察哈尔,倒是迟早要内窥京师,生出事端。”

“也对。那封他作什么好?”

“尼布楚汗吧。”王鼎悠悠地说道,“只要他能率兵攻下尼布楚,他就是名副其实的大汗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