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重生南美做国王 > 第四百二十一章 第二个十年计划

第一个十年发展规划顺利完成,国家财政收入翻倍,是李明远决定实行五年免费义务教育的底气所在。

教育是国家发展强大的根本,在第一个十年发展规划的基础上,1889年至1899年间的第二个十年发展规划中,教育仍然是重中之重。

完善孤儿抚养、教育制度,将东亚移民出海谋生浪潮中,因为父母亡故、走失而产生的孤儿完全纳入国家保障体制范围内,由中央政府出资,承担所有孤儿小学和中学期间的花销和教育支出。

未来十年内,中级学堂和高等院校学费总额分别降低百分之三十和百分之二十五,

逐步达到教育普及化和免费化的最终目标。

农业方面,坚持家庭农场生产为主、中型、大型农牧场生产为辅的生产方式,持续推进一户七口(两个成年父母,五个以上孩子),二百亩耕地的标准家庭模式。(本土农业领域研究学者认为,一户七口或者九口,家庭拥有耕地两百亩或者牧场1000亩的家庭模式,最为适合南美本土社会的稳定。)

整合并垄断南美对外粮食贸易渠道,由政府管辖的国营粮食出口贸易公司统一制定粮食、牲畜收购、出口价格,制定保护粮制度,避免粮贱伤农、粮贵伤民的现象出现。

人口增长方面,坚持鼓励生育的制度永远不动摇,逐步完善工人用工制度,缓解工业发展对工人家庭产生的压力,对于部分家庭条件困难者,给予相应的减免政策,降低他们在教育、住房、幼儿抚养等方面的社会支出。

重工业领域,继续加大铁路、公路、桥梁、运河等基础设施建设,争取到1899年,实现粗钢产量突破150万吨、国家钢铁总量进入世界前六的目标。…………

拥有第一个十年发展规划奠定的技术基础,再次制定第二个十年发展规划时,李明远更显得得心应手。

“人口是国家的根本,没有足够的人口,再先进的机器设备也无法开动,所以引进移民和鼓励生育将作为国策,永远执行下去,至于某些官员所担心的人口过多、社会矛盾激化等问题,则完全没有必要。”

第二个十年发展规划的议题在大朝会上经历初次讨论过后,李明远开口解释官员们担忧的几个问题。

“原因无法有两点,其一,国家工业化加速,进入城市工作的工人群体数量快速增多,而随着大量农民和受教育青年进入城市、转变为城市人口的过程中,工人劳动时间增多、生活节奏加快,抚养幼儿的成本也会比农村家庭升高,种种因素制约下,将导致城市工人家庭生育意愿下降,城市新生儿人口数量降低。

这个现象不仅在法国、德国(1871年德国人口4100万,1889年德国人口5000万,期间德国人口虽然增加900万,但是婴儿出生率呈下降趋势,只是因为死亡率大幅度降低,所以显得人口相比以前增长更快。)等欧洲国家存在,在本土地区,根据过去三年的新生人口调查数据显示,长安、松江等城市家庭中,每户适龄夫妇平均生育4.9名婴儿,比农村地区,每户适龄夫妇平均生育5.1名婴儿要低零点二个百分点。

随着国家工业化进程加快,国民生育意愿有可能会更一步降低,所以,本土人口数量很难一直保持现在这样的高增长模式。

第二点,即使人口一直保持高速增长,导致本土地区人口超过最适宜范围,这时候中央政府也可以采取妥善的应对措施,将一部分多余的人口转移至海外殖民地,进而以温和的方式解决人口过剩的问题。”

“本土地广人稀,外有大英帝国牵制,反对本土向巴西、智利方面扩张领土,美洲内部有美利坚国、巴西共和国敌视,时刻想要找寻机会,肢解帝国。

在此内外不利的局势下,讨论未来的人口增长过快问题,为之过早。”

站在国家最高一级官员的角度,刘朴的看法与李明远更为一致。

“未来本土人口过剩,可以向北部扩张领土,也可以向海外殖民地分散人口,如果刚果殖民地无法容纳更多人口,凭借人口优势,帝**队同样可以用手里的枪炮,在东南亚和非洲方向,为本土华人获取足够的生存空间!”………

政府官员和军队将领纷纷表态,虽然立足点不同,但是观点却非常一致。

“去年时候,部分官员便因为新旧移民冲突问题,产生了一些不同想法,年后半个月,美国人煽风点火,以本土人口增长过快为由,在南美洲渲染汉国人口威胁论,鼓动巴西、智利等国联手遏制本土发展,在这种情况下,部分官员听信西方所谓马尔萨斯理论,然后便动摇了观念,跟着美国人的步子挑拨新旧移民矛盾,实在是愚蠢至极!”

李明远语调变冷,再次重申道:“马尔萨斯理论只不过是一个漏洞百出、遗害无穷的谬论。

礼部宣传司要做好对外对内宣传工作,驳斥美国人表里不一的诋毁宣传,向本土民众揭露美国和部分西方国家的险恶用心,禁止马尔萨斯思想在本土的传播,继续加大移民引入的力度和鼓励生育政策的执行!”

树大招风,实际控制面积360万平方公里,人口1700余万的汉国,在南北美洲,已经成为综合国力,仅次于美国的美洲第二国家。

人口年净增长量100万以上,排除海外移民输入数量,按照适龄夫妇平均生育5.02个婴儿的新生儿出生率计算,不到十六年时间,本土的自然人口数量便能够翻一翻。

即使和马尔萨斯理论中,二十五年人口翻一翻的数据相比,汉国本土的人口增长速度,也是世界各国中非常罕见的存在。

工业、军事、人口皆位居南美洲首位的汉国,即使再低调发展,也会引起美国以及部分对本土抱有敌意国家的注意。

围绕南美洲乃至整个美洲地区主导权的争夺,美国人在与英国展开正面角逐的时候,也没有忘了使出各种手段,遏制汉国本土的发展。

先是利用《排华法案》,掠夺华人财产,断绝华人在美国扩大、发展的势力,随即,再以人口爆发式增长为由,渲染汉国威胁论。

美国与英国以及本土的矛盾纠纷吸引了不少欧洲国家的关注。

沙皇俄国、意大利、法国三国内部倒是有不少激进份子,为美国人的举动拍手叫好,但是放在国家层面,英法德俄意诸国,要么无动于衷,要么像俄国一般,有所表示,但是实力不足,没有能力在南美洲施加影响。

能够混到国家领导一级职务的官员们,不可能因为美国人的宣传,便去做于国家无利的事情,毕竟大家都知道,论吸收移民和人口增长数量,美国排在第一位,

除去美国,南美诸国和加拿大、墨西哥等国家,也都在吸收移民,只不过汉国因为建国初期华人数量过少以及周边恶劣的国际环境等因素,持续坚持移民引入政策,才使得人口增长速度比较显眼。

用移民充实新占领地区是欧洲各国都在做的事情,英国、俄国作为殖民大国,也是向新占领区疏散本土移民最积极的国家。

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是英国重点经营的移民输入地与殖民地,而广袤的西伯利亚和中亚地区,则成了沙皇俄国安置贫民的首要选择。

大到英国、俄国这样人口数千万的大国,小到荷兰、葡萄牙这样人口百万的小国,都在向海外和殖民地输送人口,不同的是,美国人以这件事作为攻击汉国的借口。

海外移民受到运力、移民花费等方面的制约,移民数量不可能无限制增长,西方诸国基于这种认识,西方诸国虽然对南美汉国人口增长速度感到好奇,但是考虑到效仿汉国政府,由国家出面组织移民运输、安置等行动带来的庞大财政支出,绝大部分国家明智的选择了放弃,而少部分像英国、德国一般综合实力雄厚者,则借鉴了南美汉国和美国的经验,采取了比历史上更加开明的政策,

由国家政府和部分民间殖民机构主导,鼓励本土底层百姓迁移到海外殖民地居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