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重生南美做国王 > 第三百二十三章 南洋云动

重生南美做国王 第三百二十三章 南洋云动

作者:巡山小老鼠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06-21 17:08:24 来源:笔趣阁

宛如一颗石子落入水中,汉队击退英国远征军进攻,迫使英国、巴西、智利三国接受和谈的消息传到南洋,瞬间带动出一道不平静的波澜,汉国势力扩张到南洋的同一时期,英国殖民当局开始加快对马来半岛的殖民进城,1874年1月,海峡殖民地总督克拉克以平息霹雳地区的王位之争为

借口,与霹雳各邦酋长签订了《邦喀条约》,霹雳正式沦为英国保护国,英国政府开始依照条约规定,向霹雳派遣驻扎官,插手霹雳内部政治、经济事务,霹雳地区是马来半岛各土著王国中最早受英国保护的一州,将霹雳地区握于掌控之后,同年十月,雪兰莪境内发生内乱,英政府又借故维持地方稳定,向该州派遣驻扎官。……

1878年年末,克拉克离职,弗雷德里克接任海峡殖民地总督职位,一改克拉克步步推进、逐步蚕食的扩张方式,上任不到半年时间,即召集森美兰各地土邦酋长放弃政治、军事自主权,由英国殖民当局派遣的印度殖民军代管当地防务,1879年7约,面对英国远征军在南美徒劳无功的局面,和汉国势力在南洋各地的迅猛扩张,弗雷德里克分别给伦敦政府和直属上级印度总督发电报,阐述华人移民团体在南洋已经形成尾大不掉之势,必须遏制华人移民在南洋的数量,同时为了平衡华人势力,建议在印度地区引进劳工,由印度殖民军和警察部队代替当地土著武装,协助英国殖民政府管理海峡殖民地事务。

分化、牵制殖民地各族群势力,由英国殖民当局担任仲裁者的角色,维持殖民地秩序,向来是英国人擅长的管制手段。

从英国人对马来半岛进行殖民活动起,部分印度人就紧随其后进入了南洋。

早期,到马来半岛的印度人主要是服刑的囚犯,他们常被当做免费劳工,从事清除丛林、填埋沼泽以及清扫道路等工作。

随着马来半岛开发程度加快,英国殖民政府基础工程建设的增加,印度囚犯劳工承担

了大部分工程建设任务,如福康宁城堡、珍珠山医院、海峡殖民政府新大楼以及跨

新加坡河的大桥建设等工程,

印度囚犯劳工顺从、驯服的劳动态度,到了殖民地政府的认可和欢迎,在英国殖民官员眼中,与华人囚犯相比(早期亦有香港华人囚犯到马来半岛服刑,但由于英国殖民官员认为华人不易管理且常斗殴,从而中止了华人囚犯到南洋服刑),印度囚犯劳工更加安分守己,易于管理。特别是1857年印度发生反对英国的起义后,这些印度囚摄于英国殖民者在镇压起义过程中的残酷手段,更加不敢流露抵抗的情绪,老老实实的埋头做苦力劳动。

印度囚犯劳工顺从、任凭英国人蹂躏的表现,赢得了英国人的嘉赏以及社会地位的提升,十九世纪四十年代以后,印度人逐步在马来半岛的经济、政治组成中中扮演了更为多样的角色,其一是作为底层劳工,从事种植园、矿产开采等体力劳动,其二是在殖民政府中担任中下层殖民官员人员,协助英国人处理当地事务,其三是作为仆从军队和殖民警察,负责镇压反对英国统治的武装叛乱。

最后一类是作为商人,利用英国人赋予的政治、经济特权,以不正当的竞争方式,窃取经济利益,压缩竞争对手,主要是南洋华商的生存空间。

出于加强海峡殖民地武装力量的目的,伦敦政府答应了弗雷德里克的要求,命令印度总督抽调一个300人的锡克分队,一个500人的印度殖民分队赴马来半岛,听从海峡殖民政府命令。

10月初,英、汉两国签订停战协议,南美局势趋于稳定,这个时候,伦敦政府通过印度本土,再次向马来半岛派遣一批2000人规模的劳工队伍。

两三个月时间内,印度殖民军队、武装警察、劳工先后进入马来半岛,使得本来就担心完全丧失政治、军事权力的土著酋长、华人甲必丹们大为恐慌,森美兰、彭亨、霹雳等地区土著酋长向海峡殖民政府提出抗议,抗议英国人违反协议,将当地的军事管理权由土著军队转移到印度殖民军手中,

面对马来半岛诸土著酋长的抗议,海峡殖民政府简单的安抚过后,并没有明确的表态,印度军队、警察部队依旧持续涌入南洋地区。

对英交涉无果,单凭土著酋长和华人甲必丹本身的力量又无力改变海峡殖民政府的决策,几番斟酌评判后,马来半岛土著和华人甲必丹们共同将求助的希望放在太平会,更确切的说,是太平会背后的汉队身上。

南洋是往返大陆、南美移民运输的重要中转枢纽,每年数十批次来往两大州的船队、药材商人们带来了大量有关南美汉国的真实消息,十一年时间的熏陶以及亲自抵达南美汉国的真实经历,使得身在南洋的华人比大陆地区更加了解南美汉国的实力。

早些年,秘鲁、巴西在南洋华人中没有影响,他们对于秘鲁、巴西两国也没有啥印象,因此,打败了上述两国,最多就是让他们感觉汉国实力不错,能打败人口、国土面积远超本身的国家,而阿根廷战争期间,总人数近一万五千人的英国远征军攻入阿根廷内陆与汉队交战,结果不仅没能将汉队赶出阿根廷,本身还伤亡了四千余人,

鸦片战争期间,英国也只是出动了一万多军队,就将满清朝廷的军队打的一败涂地,同样的一支军队,在两处战场上的表现截然不同,那岂不是意味着,同等数量的汉队远胜过满清王朝的上国大军。

甲午战争没爆发前,满清朝廷在世界上仍然维持着表面强大的地位,与清朝军队对比后,但凡保持理智客观的南洋华人,都能看出南美汉国快速崛起的态势,普通的南洋华人看到南美汉国的强大,盼望着下一批次运输船队的到来,打算趁早移民南美汉国。过上每户三五十亩地,吃饱穿好的幸福日子,而马来半岛的土著酋长和华人甲必丹们,则是谋划着借助汉国在南洋的势力,三方联合起来,共同逼迫海峡殖民政府放弃扶持印度军警、劳工代替他们位置的政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