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重生南美做国王 > 第二百二十五章 渔民的儿子

重生南美做国王 第二百二十五章 渔民的儿子

作者:巡山小老鼠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06-21 17:08:24 来源:笔趣阁

ps:感谢云海书游诗同舟同学100起点币、我在看海潮同学100起点币打赏支持!

天色灰蒙蒙亮,汉国南部河套县(佩洛塔斯),一处沿海小渔村。

杨开富伴着妻子咯吱咯吱的织布声醒来,伸手拿起床头上一件粗布短褂,熟练的穿在身上,站起来走到妻子跟前,轻声道“孩他娘别太累着,家里借官府的钱快还完了,以后早上不用起来那么早。”

“嗯,我知道。”女子轻声回答一句,扭头看了下三个熟睡的孩子,轻声道“米淘好放在锅里,当家的你去生下火,做好了饭再叫老大起床,他最近瘦了不少,让他多睡会。”

“学堂的考试成绩快下来了,老大要是成绩不错,家里就要准备给老大准备上大学预科的学费了。”

没有按照妻子的吩咐去烧火做饭,提到自家大儿子,杨开富眉头微微皱起道。

“当家的,你还是想让老大上大学预科?”

听到丈夫的话,女子停下手中的工作,问道。

“杨家祖上三代没有出过读书人,老大好不容易读了几年书,要是考不上大学预科就可惜了。”

“当家的,你也清楚儿子的本事,老大开蒙读书晚,读书底子没有其他学生好,每天下学堂回来都要看书到很晚,儿子学习已经尽力了,要是他成绩考的不错,你就随了他的心意,让他报考海军军事学院,别再为难他。”

“唉,这次听你的,要是老大成绩过了海军军事学院分数,就让他报考海军。”

知子莫若母,妻子比自己更清楚儿子心中的想法,而大儿子过了年已经十五岁,有了自己的主见,作为他的父亲,杨开富虽然想让儿子按照自己的心意上大学预科,可是大儿子学习吃力,硬是让他报考大学预科,也不一定能在预科期间顺利毕业,因此,在经过内心艰难选择后,杨开富决定尊重儿子的意见,同意他报考海军军事学院。……

日上中天,明媚的阳光洒在微微起伏的海上,荡起层层金光。

金光映照的海面上,大大小小数百艘的船只分散开来,分别朝着不同的方向缓慢形势。

近海海面上的船只大部分是吨位不超过五百吨的木制渔船,这些木制渔船少部分是汉国当地民用造船厂建造的小型渔船,大部分是当初国防军俘获的商船,低价处理后卖给了移民汉国的华人渔民。

南美洲大西洋南部海岸没有特别大的渔场,不过从巴西南部一直到阿根廷北部沿海几千里海域,都有比较丰富的渔业资源,因此,那些闽浙等沿海地区的华人移民在抵达南美汉国后,很快重操旧业,重新当起了渔民,以打鱼赚取的钱作为生活的主要来源。

杨开富原本是闽省沿海的一个普通渔民,在移民汉国后,根据一家三口的人数,杨开富家里分到六十亩土地,不过两年后,妻子又给他添了两个小子。受到汉国官府和周边十多个退役士兵邻居的影响,杨开富想到六十亩地要分给三个儿子,每个儿子只能分到二十亩地,而且大儿子入学每年也要缴纳一部分学费,家里的开支仅凭借种地的收入难以维持,因此,杨开富便动了继续做渔民捕鱼的心思,通过镇子里几个相熟邻居的担保,从官府手中借款买了一艘小木船,然后在海边打了两年多的鱼,除去大儿子入学的费用和家里的支出费用,杨开富欠官府的钱还了百分之九十,剩下的钱按照他平时的捕鱼量,两三个月后便可以还完。

越来越红火的日子给了杨开富勤劳养家的信心和热情,在茫茫的大海上,杨开富和大队渔船分开,向着一片渔船较少的海域行去。

“爹,网动了!”

杨开富的大儿子杨光宗看到船下渔网一阵剧烈抖动,大声提醒道。

“拿着船橹别动,我去拉网!”

杨开富将船橹交给儿子,侧身走向渔网所在的船首方位,双脚撑着身子,两手用力将渔网往船上拉。

“老大,船身晃动太大,把船橹固定在两边船首,稳定船身!”

“挨。”杨光宗回答一声,熟练的把两个船橹分别查在船首两边的凹槽中,船橹固定好后,船身的振动幅度慢慢小了很多。

完成父亲安排的工作,杨光宗看到渔网中的几条大鱼仍然在不停的胡冲乱撞,迅速的拿起放置在船舱中间的鱼叉,三两步来到渔网前,就在他要向往常那般将鱼叉刺向大鱼时,杨开富的声音及时的响起来“老大,要活的,别把它们刺死了!”

“知道了。”杨光宗敏捷的收起鱼叉,在鱼叉放好后,立刻来到父亲身边,帮助父亲将渔网收上来。

渔网内的几条大鱼的力气渐渐消耗在与渔网的碰撞中,一个多小时后,不再剧烈动弹的大海鱼被裹在渔网中拉上了船舱。

“老大,你看这两条鱼是大金枪鱼,个头最大的我估摸有二百斤,那个稍小的也有一百多斤。”

杨开富身子躺在船舱上,身上浸满了汗水,气喘吁吁道。

“爹,这船鱼能卖多少钱?”

虽然身体很疲惫,看到满满的一船鱼还有那两条个头更大的金枪鱼,杨光宗脸上散发着喜悦问道。

“嘿嘿,普通金枪鱼一两银子一斤,质量上好的金枪鱼两两银子一斤,咱们这次捕的两条金枪鱼,那条大个头的是蓝鳍金枪鱼,你看它的肚子很大,这种金枪鱼叫大腹金枪鱼,价格更高,一斤金枪鱼要三两银子,光是这条金枪鱼就可以卖六七百两银子,个头小一点的那个也能够卖个一百多两银子。等到这一船鱼都卖了,咱们能落到手七八百多两银子。”

杨开富高兴道。

“爹,咱家是不是可以还完欠官府的钱!”杨光宗高兴的问道。

“十两银子可以换十八汉元,咱家欠官府六百汉元,八百两银子还完钱后,还能剩下一大半。”

汉元是汉国的法定货币,于1877年正式发行替代白银的作用。

汉国实行金本位货币政策,在从秘鲁获得的黄金宝藏消耗殆尽后,李明远冒险派人假扮为红茶商人进入印度,寻找后世著名的帕德马纳巴史瓦米庙宝藏。

印度此时已经全部落入英国人手中,派遣手下进入印度搜寻宝藏有很大的风险性,不过在1877年时,秘鲁宝藏消耗殆尽,而确立汉国自己的货币政策又不能再推迟下去,于是不得已之下,李明远先宣布汉国实行金本位货币政策,规定一汉元等同于一克黄金,拥有汉元的百姓可以到指定的国家银行分行用手中的汉元货币兑换等值的黄金,同时在五年内允许白银作为过渡货币流通,五年时间过后,普通百姓可以以二十比一的白银对黄金兑换比换取汉元货币。

有李明远提供的位置和帕德马纳巴史瓦米庙在印度的名声,找到帕德马纳巴史瓦米庙宝藏并不困难,困难的是躲过英国人的盘查,将宝藏运输到汉国。

在找到帕德马纳巴史瓦米庙地下室的宝藏后,寻宝队伍先是偷偷在夜里将地下室中的黄金、珍贵收拾分批运出,然后在雇佣的白人商人掩护下,将宝藏分散放置在茶叶、煤炭等货物中偷运出境,最后在1877年末抵达汉国。

帕德马纳巴史瓦米庙宝藏的价值虽然比不上李明远在秘鲁发现的宝藏,但是同样价值不菲。

将神庙地下六个地下室的藏品搜刮一空,总卖掉一些不重要的钻石、珠宝、首饰后,共得到25吨黄金。

25吨作为储备黄金安放在汉国国家银行,而那些没有被发卖的珍贵宝物除去几件被官员们做主送去王宫,其余的全部放入财政部,作为汉国国家发展的预备资金使用。

搜寻宝藏是获得财富的取巧行为,李明心里明白搜寻宝藏不是长久之计,不过作为国家的统治者,为了汉国能够顺利发展壮大,他也不得不用各种方法获取资金。

增加了25吨黄金,汉国国家银行的国库内连同原本剩余的黄金,黄金总储备量达到30吨,依托30吨的黄金储备,汉国的货币政策在实行一年后渐渐被普通百姓接受,除了依旧使用银子作为交换货币,越来越多的百姓使用汉元纸币购买货物。

而且因为西方国家都使用金本位制度,汉元与黄金挂钩后,汉元与西方各国的货币汇率也稳定下来,如一英镑等值于7.3克黄金,所以汉元与英镑的汇率为

1英镑=7.3汉元,同样的汉国与其他几个主要的国家货币汇率也能够通过黄金结算,1法郎=0.29汉元,1美元=1.5汉元,1德国金马克=10德国马克=3.58汉元,1卢布=0.77汉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