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重生南美做国王 > 第一百五十七章 橡胶

重生南美做国王 第一百五十七章 橡胶

作者:巡山小老鼠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06-21 17:08:24 来源:笔趣阁

运输华工的行动持续了两个多月时间,在这期间,李明远拿出大笔缴获的银元和一部分库存黄金,用高于市价一点五倍的价格雇佣运输商船,英国、荷兰、比利时,甚至正在的平叛的西班牙商船来者不拒,只要船只吨位高于五百吨,李明远都出钱雇佣。

运输华工看似利润薄弱,其实从加勒比海域到南里奥格兰跑一趟船,利润在百分之两百以上,而且南里奥格兰方面是以市价的一点五倍价格支付雇佣商船费用,各国船队的利润率只会更高。

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航海业成功最赚钱的暴利行业,从早期的非洲三角贸易,到稍后的掠夺殖民地的矿产资源,出海的欧洲商船只要能够成功往返一趟,获取的利益往往是几倍甚至十倍。

进入十九世纪,英国为了稳固殖民地秩序,从殖民地获取更多利益,宣布禁止奴隶贸易,稍后法国、美国、荷兰等国相继其后废除奴隶制度。

南北美洲、加勒比海地区资源丰富,人口数量稀少,没有了奴隶贸易,矿场和种植园得不到充裕的劳动力,在这种情况下,独立后的美洲国家找到一个替代方法,以契约劳工的方式骗取华人出海,充当新的劳动主力。

每年近十万的华工出海促进了南美和大陆之间的航海贸易,数百艘苦力船满载华人航行在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把从大陆骗取的华工运输到世界上的每个角落。

海水过处,皆有华侨,华人在世界各地漂泊流浪是被动的无奈选择,在航海过程中,一艘苦力船上往往装载三四百华工,他们挤在苦力船下层,每个人肩膀相接,没有躺下来休息的地方。

空间狭小、居住环境恶劣,许多华工在途中死在船上,然后被丢下海成为鱼类的食物。

能够活下来的古巴华工都经历过难以想象的苦难和艰辛,而在回到南里奥格兰的途中,李明远不希望他们再遭受出海时的折磨。

高出市价的价格雇佣商船,李明远同时要求每艘商船不得搭载超过标准人数的华工,而且要保证船上华工有休息的地方。

要用尽量少的时间完成运输华工的行动,不可能给华工提供非常好的船上环境,不过一人之地的休息面积,乘船华工的饮食和身体健康却要得到基本的保障。

在南里奥格兰的时候,李明远一直关心着运输华工的行动。

第一批大规模运输船队带着二点五万华工返回后,为了提高运输效率,从各个国家雇佣的船只不再以大船队方式统一行动,而是以十几艘大中型船只组成小型船队,一旦上船的华工人数足够,小型船队就立刻出发。加勒比海域盘踞的大规模海盗势力被陈森等人剿灭,小规模的海盗对付携带武器的运输船队构不成威胁,分散的小型运输船队航行在加勒比海域不需要担心。

大笔花钱换来大部分古巴华工安全抵达南里奥格兰,滞留在古巴岛上的小部分华工也集结在十多个临时安置点,将在随后一个月内离开古巴岛。

大部分巴西士兵被释放,他们以前从事的建筑工作交给先期抵达的华工负责。

新京(阿雷格里港)地区,一栋栋中式木屋整齐排列在旧城区外面,木屋外围,一道两米多高的新砌城墙环绕一圈,将旧城和木屋包裹在内。

新京是南里奥格兰的行政和军事中心,巴西人建造的城市面积狭小,容纳不了汇聚在新京附近的驻军和退役士兵,因此,新的城市扩建工作在普鲁士专家抵达后很快启动。

新的城市占地面积约七平方公里,主要规划为普通百姓住宅区、军队驻扎区、政府部队驻地、轻工厂商业街区四个区域,至于手下将领要求建造王宫的请求,李明远则没有答应,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工业、运输华工……建国初期要投入大量资金的地方很多,这个时候修建王宫得不偿失。

否决修建王宫的建议,李明远继续住在巴西人留下的城堡里,刘朴、孙彬等人则把住宅安在城堡附近,方便他们向李明远汇报国家事务。

木屋外围的工地上,约一万多先前抵达的华工在搬运水泥、砖块,修筑城墙。

水泥厂和砖厂建立在十多里外的一座山脚下,由普鲁士专家指导华工建设起来。

一万多华工一部分负责从十多里外运送砖块水泥,一部分负责搅拌水泥、建造城墙。两部分华工分工明确,广阔的工地上面到处是有序的劳动场景。

李明远穿着普通的黑色军装,和孙彬等人来到工地查看。

工地中央是一处二十多平方的水泥堆,十多个华工正一边泼水一边用铁铲搅拌石灰。

李明远走到水泥堆前,发现十多个华工都是光着脚踩在水泥上劳动,当下制止道:“水泥有腐蚀性,大家穿上鞋子,不要光着脚搅拌水泥。”

话声落下,十多个正在劳动的华工目光一齐聚集在李明远一行人身上,穿着军装,身边还有不少护卫,华工们把李明远当成了一个国防军军官。

“大人,官府给我们每人发了一双布鞋,布鞋都是新的,我们不想把布鞋弄坏了,所以干脆光着脚搅拌水泥石灰。”

一个戴着白色头巾的汉子开口解释道。

水泥具有腐蚀性,布鞋踩在水泥浆里很容易损坏,李明远明白这个道理,不过看着华工们为了节省一双鞋子,光着脚劳作,他心里有些不是滋味。

“修筑城墙不是短时间能够完成,总是光着脚劳动对你们身体伤害很大,这样吧,我让工厂制造一批防水胶鞋给你们,以后你们穿着胶鞋劳动不用担心脚被3水泥腐蚀。”

“世子,什么是胶鞋,职下怎么没有听说过?”普鲁士人帮助成立的工厂有纺织厂、制衣厂、布鞋厂,不过却没有连着厂。因此,孙彬感觉奇怪不解。

“没有胶鞋?巴西是橡胶原产地,从橡胶树中提取的橡胶可以制造胶鞋、轮胎等多种基础工业产品,南里奥格兰属于巴西,理应生长有橡胶树。”

李明远先是诧异,然后慢慢思考,才明白事情的关键,巴西人为了垄断橡胶生产的利益,禁止橡胶种子流出到其他国家,这个时候橡胶只有巴西才有,其他国家想要获得橡胶原料,只能向巴西购买,后来1876年英国商人偷偷从巴西带出几千枚橡胶树种子,移载到马来半岛,才打破巴西人对橡胶的垄断。

橡胶原料来源有限,汽车等机械还处于探索阶段,欧洲国家因此没有发展出系统的橡胶产业链,胶鞋也没有投入大规模的工业生产。

1839年美国人固特异发明了橡胶的硫化法,解决了生胶变粘发脆问题,使橡胶具有较高的弹性和韧性,橡胶才真正进入工业实用阶段。因此,天然橡胶才成为重要的工业原料,橡胶的需要量亦随之急增。

胶鞋生产工艺简单,而橡胶的弹性问题也被固特异在三十年前解决,阻碍胶鞋大规模生产只剩下原材料问题。

橡胶垄断在巴西人手里,欧洲国家想获取大量橡胶原料花费成本高,无法形成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可是这些问题在李明远眼中恰好是优势,南里奥格兰和圣卡塔琳娜州在巴西境内,当地环境适宜橡胶树生长,他不相信四十点三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面没有橡胶树。

橡胶生产加工生产技术已经成熟,随着工业化进城加快,往后的一百多年,橡胶都是重要和不可或缺的工业原料。距离橡胶移载到其他地区并且形成大面积的种植园规模最少还有十年时间,南里奥格兰刚好利用橡胶流出前的时间差,大规模发展橡胶工业,利用先发优势确立橡胶工业的优势地位,这样一来,即使橡胶种子提前被其他国家获得,也需要几年的时间才能形成规模化种植,满足工业生产需要。

无意中的视察工地让李明远发现了一个可以给南里奥格兰带来巨大回报的新产业,草草和工地上的华工闲聊几句,李明远回到住处,立刻安排人手探查南里奥格兰境内橡胶分布状况。

搜寻橡胶情况的人手派出去不久就带回了李明远想要的消息,在新京西面丛林中,分布着上千株野生橡胶树,派往其他地方的士兵也先后带回发现橡胶树的消息。

新京西面一处树林里面,李明远和刘朴、孙彬等人穿过士兵开辟的小路,绕过遍布的灌木丛,来到一棵高大的橡胶树下面。

“世子,这就是您派人寻找的橡胶树?”

孙彬看着眼前三十多米高的大树,感觉和当地遍布的苏木、苦木等树没什么区别。

“来,你们看看这是什么?”

李明远掏出随身携带的匕首,轻轻在橡胶树上划出一道口子,然后一股乳白色的粘液立刻从树木伤口处流出。

孙彬向前用手沾上一抹乳液,刚要放在口子试尝一下,就被李明远阻止,

“橡胶液有毒,虽然不会致命,但是误食之后会腹痛几天。”

乳白色的液体就像椰汁一样,孙彬没想到它会有毒,赶忙把放在嘴边的手指拿开,讪笑道:“多谢世子提醒。”

“无妨,以后小心点就行。”李明远摆摆手,然后绕着周围橡胶树转了一圈,回到原来的位置。

“橡胶树寿命约六十年,这棵橡胶树树龄约二十年,正是产生橡胶液的旺盛期,还有附近一片树林,橡胶树总共约有三百棵,树龄二十年以上的有一百三十多棵。”

李明远有些欣喜的介绍道:“巴西人只会从野生橡胶树上割取橡胶液,不仅获得数量有限,而且还会导致很大浪费,咱们不能学巴西人,橡胶树是一棵摇钱树,一定要好好利用才行。”

“世子,咱们以前都没有接触过橡胶树,自己人弄会不会对树造成伤害?”

刘朴问道。

“不用担心,南里奥格兰环境和土壤都适合橡胶树生存,让兄弟们小心一点,把橡胶树幼苗移载在开辟好的荒地上,再定时浇水看护,树苗就可以成活。”

橡胶树除了对生存环境有些特别要求,移载种植方面和普通树木差不多,不需要多余的人工护理。

巴西人获取橡胶液时,大多直接用斧头砍伐树身,几次砍伐过后,橡胶树大多会因被破坏严重死亡,或者树木受损,橡胶液产出严重下降。

巴西人获取橡胶液是一种竭泽而渔的做法,李明远不会去做,而是采用一种更高效的方法,即可以获得足量的橡胶液,也不会危害橡胶树的生存。

这种方法是1887年,新加坡一个植物园主发明的,在原割口上重复切割获取橡胶液,不伤害橡胶树的形成组织区,使一棵橡胶树可以连续几十年提供橡胶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