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重生南美做国王 > 第八十七章 战斗

重生南美做国王 第八十七章 战斗

作者:巡山小老鼠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06-21 17:08:24 来源:笔趣阁

ps:感谢南洋帝国、曾经有个云梦打赏支持。

战场上的硝烟还未散去,另一场战斗又即将打响。

玻利维亚部队的第一道防线上,此时站满了身穿黑色军装的士兵,他们是第一混成旅一团士兵,接替第一轮进攻的华人部队。

第一次试探性进攻,华人独立军总共伤亡三百二十五人,剿灭玻利维亚士兵四百七十八人,

这次战斗是华人独立军起义以来,与敌人伤亡比最大的一次战斗,而且在战斗中还阵亡了一名团长,阵亡团长是王大山手下军官,第一次战斗结束后,王大山专门来到李明远身边,主动承担进攻部队伤亡惨重的责任。

不过,李明远却没有因为阵亡了一个团长就责怪王大山,虽然阵亡了一个团长,李明远也感到痛惜,可是在战场上,每个人都有可能阵亡,不能因为部队伤亡就责怪属下。

慈不掌兵,亲历战场将近半年时间,李明远大大小小经历十几场战斗,死亡的敌我士兵也见到上万人,原本对血腥战场的些许不适也渐渐消失。

李明远慢慢摆脱以前的小雇佣兵的角色,逐渐适应以一个手握十万华人部队的决策者身份看待战斗成败。

决定一场战役成败的关键是战斗结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

华人独立军的第一次进攻,探明了玻利维亚部队在山上的部署,成功占据了第一道防线,从这点上考虑,第一次的进攻是成功的,只不过在这次战斗以前,华人独立军采取运动作战,一直掌握战场的主动权,因此没有巨大的伤亡。

而面对秘鲁人的多次胜利,也让华人独立军高层形成了固定的认知,华人部队和敌人交战,只有本方以少量伤亡的代价歼灭对手才算得上胜利,双方伤亡比为1:2,或者伤亡率接近都属于失败。

华人独立军高层的这种思维不能说是不对,因为李明远给他们灌输的理念就是以最小的代价歼灭敌人,他们在李明远的影响下也把华人独立军以微小代价击败对手当做理所当然的事,猛然遭受损失难免有些想不通。

埃尔阿尔托扼守拉巴斯城险要位置,一旦埃尔阿尔托被别的部队攻占,那么他们就可以把火炮运上埃尔阿尔托城墙上,居高临下对拉巴斯进行炮击,对于防守拉巴斯城的守军而言十分不利,

拉巴斯城建城几百年,不仅是西班牙人把拉巴斯城当做战略要点加大建设,玻利维亚独立后,新的统治者也加大对拉巴斯的建设,而作为扼守拉巴斯咽喉位置的埃尔阿尔托,玻利维亚人更是下大力气维护加固。

玻利维亚士兵利用地形抗击进攻的华人独立军士兵,再加上带队的团长冒进冲锋向前,两个因素结合起来才导致华人独立军的伤亡大量上升。

如果带队团长再稳重一些,说不定就不会有后面两百多人的损失。

华人独立军说到底还是封建军队,没有跨入近代军队的行列,大部分的军官仍然认为带领士兵冲锋向前才是勇武的表现。

而他们的这种心理也导致了带队华人团长的阵亡。

“玻利维亚部队拥有地利优势,进攻部队伤亡虽然大了一些,也在情理之中。”

思绪回转,李明远对王小山说道。

“首战损兵折将,卑职有罪,希望世子允许卑职亲自领兵进攻,为伤亡兄弟们报仇。”

李明远没有苛责他,不过王大山自己心里却过不去这道坎,手下团长阵亡,这放在华人独立军十万将士中是头一份,如果不能攻下玻利维亚士兵的阵地,王大山感觉自己都没脸面对手下的士兵。

王大山性格沉稳,行事严密,李明远不担心他会做出冲动的行为。

“你的请求我答应了,不过带兵冲锋的事就不要干了,坐镇部队中央指挥全才是高级指挥官该做的事。”

李明远嘱咐道。

“卑职明白。”

“埃尔阿尔托城外还有两道防线,你打算动用多少兵力拿下?”

李明远问道。

“根据前线士兵汇报,敌人的第二道防线距离第一道防线四百米,里面加上溃败退回去的玻利维亚士兵,总人数大概有六百人,因此,我打算带领混成旅第一团一千将士进攻敌人第二道防线。”

“雷亚尔山脉山高路险,士兵进攻多了也施展不开。”

李明远通过望远镜观察前方山脉,开口道“进攻的人数减少二百,我拨给你三十个狙击手,还有总部的机枪连也配合你作战,中午之前给我拿下第二道防线。”

“卑职领命。”虽然减少了两百第一混成旅的士兵,不过加上三十个狙击手还有机枪连的配合,总的进攻人数也将近一千人。

有了机枪连和狙击手的加入,进攻部队的火力和整体战斗力更加强大,对于拿下玻利维亚人的阵地,王大山的信心更足。

……

军旗舞动,排列在第一道防线阵地上的华人开始向玻利维亚人的第二道防线挺近。

近一千华人士兵分成三部分,最前面两百华人士兵打头阵,以小组为单位,分散搜索前进。

两百华人士兵后面跟着三百士兵,三十名狙击手分散在三百士兵中间,利用周围士兵的掩护,狙击玻利维亚军官。

机枪连和剩余的第一旅士兵组成最后一个进攻集群,一旦前方部队占据有利地形,机枪连就会跟进为前部士兵提供火力支援。

三人一组,进攻的华人士兵相互配合,猫着腰小心往前靠近。

三百米,两百米,一百米,……华人士兵越来越靠近玻利维亚人的防线。

“轰隆,”进入一百米距离之内,第二道防线内的玻利维亚士兵开始利用火炮打击前沿华人士兵,

炮声隆隆,二百华人士兵卧倒在地,不再前进。吸取第一次进攻的教训,这次的进攻阵列更加分散,而且前沿的华人士兵换上了战斗经验更丰富的第一混成旅第一团士兵,在接近第二道阵地一百米前,两百华人士兵都沿着有石块、洼坑等有掩护物的路线前进。

炮声响了三分钟,比第一道防线更加密集的炮火却没有取得更多的杀伤,硝烟过后,两百华人士兵继续匍匐前进,拉近与玻利维亚阵地的距离。

敌人火炮位置暴露,隐藏在中间部队的三十名狙击手从部队走出,加快速度赶到前沿两百华人士兵中间。

“砰”一声枪响,八十米外的一个玻利维亚炮手被一枪击毙,直直的倒在炮身上。

尸体压在炮身上,使炮口向下偏移,

“轰隆”

炮弹直接在玻利维亚阵地爆炸,周围十几个玻利维亚士兵被炮弹引起的巨浪掀翻在地,捂着身体受伤部位在地上翻滚痛嚎。

第一个华人狙击手反击过后,其他的二十多个狙击手也各自瞄准自己的目标,

“砰砰砰,”枪声并不密集,可是每一声枪响都伴着一个玻利维亚军官的倒下或者一门火炮的暂时熄火。

一战时狙击手正式登上战争舞台,二战时期的苏德战争让狙击作战大放光彩,而现在,步枪的发展还处于完善阶段,专门的狙击步枪还要半个世纪左右才能面世,因此,培训不到半年的华人狙击手,不可能像二战的同行们一样,凭借先进的狙击步枪和瞄准系统,在几百米外狙杀敌人。

只能凭借肉眼和经验在**十米距离上瞄准射击。

三十名狙击手的作用无疑是巨大的,在狙击手的定点打击下,第二道防线上的玻利维亚军官损失惨重,大部分的火炮也因为炮手的伤亡而哑火。

这时,在部队掩护下的机枪连也跟进到攻击部队前沿,“哒哒哒”十八挺加特林机枪射出密集的子弹,收割暴露在工事外面的玻利维亚士兵的生命。

形势对华人独立军有利,居中指挥的王大山立刻下达总攻的命令,在机枪连的火力支援下,匍匐在地的华人士兵向爆发的猎豹,猛然跃起,扑向前方的猎物。

迅急如风,冲锋在前的华人士兵放平火枪,直接用刺刀刺穿前面的一个玻利维亚士兵,一脚踹开卡在刺刀上的玻利维亚士兵,华人士兵把目标对准又一个敌人。

猛虎出笼,冲到防线上的华人士兵不断向前冲锋,击破了玻利维亚士兵组织的防线。

战场形势变化太快,玻利维亚士兵还没来得及逃跑就被华人士兵分割包围,最后举手投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