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重生南美做国王 > 第二百九十二章 留美幼童

重生南美做国王 第二百九十二章 留美幼童

作者:巡山小老鼠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30 08:15:15 来源:笔趣阁

长安(科尔多瓦)西部三十余公里外,一片连绵的山丘脚下,碧绿的流水汇聚成一条长长的河,河道一旁是陡峭光滑的山岩,另一边是绿油油的灌木水草。

两只牧羊犬赶着五六百只牛羊在河边喝水,后面跟着一家四口骑着马的牧羊人。

一个中年华人,两个十三四少年和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女。

中年华人姓黄名胜,是一名早年在南洋经商的小商人,1875年汉国局势稳定,黄胜跟随胡亚基等南洋商人一同移居南美,然后一呆就是四年时间。

和胡亚基、陈金钟等人不同,黄胜没有过人的才华和入仕发展的雄心,因此带着一家老小移居汉国后,黄胜拿出积攒的财产,在新京郊外买了一百亩田地和两千牧场,自此安心的过起了乡下土财主的生活。

1879年八月初,国防军占领阿根廷、政府鼓励华人家庭移居新占领地区的消息传到新京,在周边旧时好友的鼓动下,黄胜咬咬牙下定决心,将自家在新京的土地以低于市价两成的价格卖给政府,然后又在当地政府官员的的担保下,从皇家银行借贷出一笔银子,靠着多方筹措获取的资金,黄胜领着一家老幼五口人在距离长安三十公里外的晋江(卡洛斯帕斯)小城安了家。

晋江小镇依山傍水、海拔高度比长安城高了200米,气候凉爽,与周边地区有公路连接交通便利、环境优美,一些有眼光的商人看中晋江小镇优越的自然条件,已经出手从小镇中购买了大量的土地,准备趁着长安城规划建设的东风,把自家拥有的土地建设成承接首都百姓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黄胜购买晋江镇郊外的小镇时,只是看中那里的自然环境,倒是没有像商人们考虑的那么多。

五百亩位于山脚下的林地,一块零散的小牧场,四百只羊、一百五十头牛。黄胜闯荡南洋半辈子挣下的家业全换成了脚下周边地区的土地和牛羊。

南美汉国农业资源丰富,普通一户五口之家的华人家庭一般拥有一百亩左右的农田或者五百亩左右面积的牧场林地。

以黄胜一家为例,成年家庭户主黄胜和他的妻子根据汉国政府颁布的法令,能够以四成市价的价格购买20亩,土地,他们的三个孩子因为未成年,政府依照每人5亩土地的标准,免费分配15亩土地。

每户家庭最低35亩农田,最高500亩农田,高出上限的农田面积增加额外的土地税收。

黄胜一家拥有的农田和牧场、林地都在政府规定上限面积内,他们当初出售位于新京的土地、从印象借贷的银元,在购置土地之后,剩下的部分全花在添置农用器械和购买牛、羊、鸡、鸭、猪等牲畜身上。

拉普拉塔地区家禽、牲畜数量众多,一些常见的牛、羊价格甚至比大陆地区的粮食还要便宜,而且在花钱购买牛、羊等牲畜外,拥有青壮劳力的华人家庭还能够通过狩猎野生牛、马、鹿等方式获取牲畜。

黄胜的身体状态不是太好,早年闯荡南洋留下的病痛使得他不能像退役的华人士兵一样到山林里面猎取野生牲畜,因此,他们家里拥有的两匹驮马和四匹小型南美杂种马都是从市场中买来的。

散养鸡、鸭、牛、羊并不是一件容易的工作,在南美汉国经历了四年养殖生活,黄胜才明白一个农牧业方面的道理,

牲畜养殖的规模要保持一定范围,一般而言,以家庭为单位,养殖面积在400-600亩,牛、羊数量在2000头以下最经济适宜,

超出这个上限牲畜容易得瘟病。

早上五点钟天还没有亮外出放牧,走了将近两个小时的山路来到新购买的林地中。

抬头观察偏向山林梢头的太阳,黄胜估摸着时间差不多到了下午三点。

溪边林地旁,两只牧羊犬穿梭在圆滚滚的羊群中间,两个孩子跳下身下的小马,叫喊着牧羊犬的名字,不让它们扰乱羊群喝水。

儿子双全、家庭和睦。望着几个孩子在牛羊群中天真、活泼的举动,黄胜嘴角露出了幸福的微笑。

安居乐业、朝出幕归。平静、忙碌的农家生活是早年漂泊、闯荡南洋时所不敢想象的场景。

太阳渐渐西斜,又过了大概半个小时,黄胜估摸着到了回家的时间,对着三个孩子打了一声招呼,然后父子四人一同赶着牛羊朝着回家的方向走去。

晋江、长安一线的简陋碎石路上,一行二十余人的车队与黄胜四人赶着牛羊的队伍恰好相遇。

“老爷,前面一群牛羊挡住了路,您和黄老爷在车上稍坐一会,等小人把挡路的牧人打发走,再继续赶路。”

赶车马夫拉开车前幕帘,低声道。

“莫要多事,等羊群离开我们再走。”

一个戴瓜皮帽、留着辫子的中年华人开口道。

“哎,小的听老爷吩咐。”

赶车马夫低声应答,转身坐在马车前方,右手拉紧缰绳,郑重的注视着羊群方向。

“爹,你看那个人留着辫子!”

黄胜骑马走在牛羊群正前方,注意力正集中在后面的羊群身上,忽然听到小儿子惊奇的喊声。

“荣涛,不得无礼!”

赶车马夫的脸色非常难看,黄胜扭头对小儿子呵斥道。

“奥……”

被父亲呵斥一声,小名荣涛的华人少年低声应答一句,不再吭声。……

“张公,这南美华人真是有些……大胆!”

马车内部,一个大约二十五六的华人听到外面少年的惊呼声,刚要把口中的话说出来,转念一想眼下场景,最后换了一个词。

“海外华人在异域他乡讨生活颇多不易,民风习俗受到洋人影响,难免粗野彪悍了一些。”

张振勋斟酌一会,开口道。

“国事不顺,朝廷内忧外患不断,倘若这南美汉国能够摒弃前嫌,与朝廷协调一致,陈大人和诸位滞留在美利坚国的天朝国民也不会处境如此艰难。”

“国朝大事自有诸位名臣贤达执掌,张某一介草民,能够做的只是将黄先生引见给汉王殿下,至于殿下会不会赞同陈大人的建议,就不是张某可以左右的。”

张宝怡抵达南美汉国不久,张振勋也来到汉国,布宜诺斯艾利斯战役结束,汉国鲸吞拉普拉塔平原之势已成,于是张振勋居中联络留在南美的南洋商人,一次向汉国政府借出500万两白银。

凭借借贷支援政府的功劳,张振勋得以与李明远直接相见,并且在随后得到李明远看中,授予他协助管理汉国国家银行的重任。

而另一方面,受到南美汉国突然崛起的影响,留美幼童和担任留美幼童主导事务的陈兰彬都受到美国政府的限制,使得原本计划的留学工作难以开展。

陈兰彬是满清朝廷派出出使美国的主要官员之一,如果因为美国方面的因素,致使幼童留学计划受阻,那么也不会影响陈兰彬的仕途,但是在王有田等南美官员介入美国华人事务后,不仅近一半的华工、华人被王有田拉走,移民到汉国,同时被满清政府寄予厚望的留美幼童,也被王有田拉走十七人。

潘铭鈡、史锦庸、曹吉福、谭耀勋等原本在历史或是早亡或是不满清朝统治、在国外主动剪掉辫子的留美幼童,在南美汉国有关人员的鼓动和配合下,躲过满清监管官员对他们的迫害,逃离到汉国设立在美国商务处,然后在王有田的安排下,分别送到德国、法国等欧洲国家继续学业,以待学成归来后对国家建设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每一个留美幼童在赶赴美国前都经历过重重筛选,而当十多名留美幼童逃亡汉国的消息传回满清政府那里,第一个倒霉的人就是陈兰彬,因此,为了自己的官帽子和性命,陈兰彬学起了大陆东南汉人督抚们的老手段,打算暗中和汉国方面达成妥协,在明面上维持住留美幼童事务的架子,不至于被满清政府直接抓住当做替罪羊处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