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重生南美做国王 > 第二百七十三章 多国干涉

重生南美做国王 第二百七十三章 多国干涉

作者:巡山小老鼠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30 08:15:15 来源:笔趣阁

四月初,阿根廷战事的影响逐渐扩散到整个欧洲范围内,各国政府相继发表对阿根廷战事的看法。

四月一日,英国政府对外发布公告,明确表示将出兵支援阿根廷政府,同时英国政府还对欧洲其他国家做出鼓动,号召法、德意、奥等欧洲强国抽调兵力与英国组成联军,共同对汉国进行军事打击。

英国政府的战争宣言犹如一块石头投进沸腾的开水中,使得欧洲民间的舆论更加激烈起来。

在英国政府的鼓动下,不断有来自法国、德国等国家的民间人士宣布出于种族情怀,加入支援阿根廷白种人的行动中,接着,另有图谋的意大利和比利时两国率先响应英国政府的号召,答应出钱、出人、出力支持英国政府的正义行动。

当然意大利和比利时两**事、经济实力远低于大英帝国,长途远征派出几千人或是上万人的正规部队,对意大利和比利时政府而言都是极大的考验。

从欧洲到阿根廷的距离比到北美洲的距离要远出不少,而在临近阿根廷的拉普拉塔地区,阿根廷人自顾不暇,很难对欧洲援军提供充裕后勤保障,而占据拉普拉塔平原一部分领土的巴西帝国则忙于国内镇压国内的黑人叛乱,同样无法对欧洲援军提供太多的物资供给。

除去阿根廷、巴西帝国客观的经济情况外,两国政府相对落后的军事工业体系也无法对联军进行完善的武器供应。

要知道巴西帝国虽然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但是那些大型矿场却大部分掌控在英国手中,少部分新进勘探的矿场也因为佩德罗二世扩充军事力量,被巴西政府或是抵押或是低价卖给了美国、法国等欧美国家。

以巴西为代表的南美国家虽然在表面上拥有装备不逊色于欧洲一般国家的军事装备,但是南美国家的军事力量是建立在数额庞大的外购上面,像是铁甲舰、重型火炮、加特林机枪等武器全部是从欧洲列强手中购买得来,而真正产自本土的武器类别却十分有限。

造成南美洲国家军事工业落后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方面便是南美国家内部的因素,南美洲独立时间与美国相比晚了半个多世纪,同时在独立过后,南美各国复杂的种族、经济、政治局面,使得执政党派无法延续性的执行某一项对国家有利的工业计划。

而那些政局相对稳定的国家,比如巴西、智利两国,则是因为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两国政府不用大力发展见效慢的工业体系,便能够利用利益巨大的矿产资源从欧洲国家换取最新的军事装备,因此,没有迫切建设工业体系的外部压力,巴西、智利两国的军事工业水平便长期停滞在独立建国的初期阶段,对重型武器和配套弹药的需求主要依赖于英法等欧洲强国的出售。

另一方面,南美洲殖民地独立得益于英法两国肢解西班牙殖民体系的战略目的,而达成这一目标之后,独吞南美利益的英国也不愿意看到另一批发展潜力巨大的南美国家建立完整的工业体系,进而成为他们在经济上的竞争对手,因此,压制南美洲国家的工业发展,将南美国家打造成资源供应产地便成了英国一直着手进行的战略规划。

意大利、比利时两国在英法德主导欧洲大陆事务的背景下只能打打酱酒,跟在三大列强背后捞点微末利益,因此,当阿根廷战事在欧洲的影响逐步发酵以后,经济、军事实力落后主要欧洲强国的意大利、比利时把目标对准在汉国身上,希望借助英国对汉国发动军事打击的有利时机,夺取汉国在欧洲的几块殖民据点。

汉国原本在非洲有三块分散的殖民地,后来经过和德国的协议,汉国将位于喀麦隆的殖民据点交换给德国人,而去掉已经移交给德国人的喀麦隆殖民据点,汉国在非洲还剩下刚果、基斯马尤和姆特瓦拉三块殖民地。

三块殖民地中,姆特瓦拉位于英德殖民势力包裹的坦桑尼亚,意大利、比利时两国无法插手干涉。

而基斯马尤位于索马里南部,意大利曾经因为夺取基斯马尤据点被据点内的汉国部队打败,因此眼瞅着有机会报当初战败的一箭之仇,意大利便上赶着参与进来。

和基斯马尤、姆特瓦拉两个小小的殖民据点相比,刚果才是汉国真正重视的殖民地,在刚果河沿岸地区,国防军利用征服的黑人土著为开拓先锋,不断增强汉国在刚果的军事实力。

汉国不声不响开拓刚果殖民地的行动没有引起英法两大殖民强国的注意,但是作为最要有意将刚果纳为殖民地的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二世,他却在欧洲近期的局势中看到了从汉国手中占领刚果的希望。

要说最近几年来,利奥波德二世的运道真的有些不大好,派遣探险队伍探索刚果内陆的行动失败后,利奥波德二世转换方向,先后在尼日利亚、纳米比亚沿海地区尝试建立殖民据点,结果都以失败告终,

最后苦思前面两次失败的教训,利奥波德二世决定绕过英法两国在非洲殖民势力强大的地区,将建立殖民地的地点选择在了利比里亚。

利比里亚最初是作为美国黑人的安置地存在,1847年,迫于国内愈演愈烈的匪奴运动和维护利比里亚殖民地运作的经济压力,美国政府同意其作为主权国家独立,随后,美国爆发南北战争,战争结束后,黑人获得了法律意义上的自由,美国国内的黑人摆脱了过去的奴隶身份,因此,遣返黑人的行动全面终止,利比里亚也失去了作为黑人安置地的作用。

没有美国的干涉,刚刚解脱的美国黑人很快代入主人的角色,对利比里亚土著黑人发动持续不断的进攻,然后把占领区域的土著黑人划分为受奴隶的阶级,高高在上的享受着压迫本土黑人的快乐。

美国黑人在利比里亚的实际行动与他们在美国的表现截然不同,而且与美国近半个世纪的信息阻隔也切断了两国间最初的关系。

1878年三月,精心筹划的利奥波德二世拿出私人腰包,组建了一支六百人的殖民开拓队,打算在利比里亚建立殖民据点,但是想法是好的,可是最后的结果却不尽如人意。

利比里亚黑人再怎么说也是见识过白人老爷的手段,在利奥波德二世的殖民开拓队登陆后,利比里亚黑人们先是装作不敌溃败的模样,然后将开拓队引诱至埋伏地点后,一举打败对方。

利比里亚黑人的表现超出了利奥波德二世的预料,他原本还在考虑占领利比里亚后会不会遭到美国人的抗议,现在好了,不仅占领利比里亚的目标没有达到,派出去的六百人也伤亡了近一半。

再三遭遇挫败后,利奥波德二世对自身的实力有了更清楚的认识,靠比利时王国本身的力量是不可能得到殖民地,要想从广袤的非洲获取一块合适的殖民地,就要紧紧抱住世界第一强国—英国的大腿,跟在英国人背后。借助英国的军事政治实力来实现自己的野心。

对比于意大利、比利时两国卖力的为英国人摇旗呐喊,法国、德国、美国的表现则各不相同,法国、德国都推脱国内事务繁多,政府没有精力和财力支持大规模的远征行动,对于阿根廷白人的遭遇,政府表示深切的同情。

而英国虽然没有邀请美国参与阿根廷战争,但是美国总统倒是信誓旦旦的表示要全力支援阿根廷人,不过美国总统只是口上说说而已,不仅英国不愿意美国扩大在南美的影响力,美国议会也驳回了总统提交参战申请。

纷纷扰扰的欧洲民间舆论持续火热,1879年四月七日,国防军攻克罗萨里奥两天后,主力部队前进至布宜诺斯艾利斯郊外,此时,有意参与阿根廷战事的国家在英国挑头下也达成了几项协议。

第一:英国向巴西提供00万低息英镑贷款,支持巴西政府扩军备战,

第二:各国按照协议规定,英国出兵1万,巴西出兵三万,意大利出兵1000,比利时出兵400,智利陆军驻守国内应对秘鲁、玻利维亚威胁,海军出动两艘铁甲舰配合英国远征舰队封锁拉普拉塔沿海地区,

第三:战争结束后,英国支持意大利、比利时分别获取基斯马尤和刚果作为两国殖民地,而巴西、智利则从阿根廷获得部分领土作为出兵补偿。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