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重生南美做国王 > 第二百七十一章 英国反应

重生南美做国王 第二百七十一章 英国反应

作者:巡山小老鼠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30 08:15:15 来源:笔趣阁

阿根廷战争的危急情况传到欧洲大陆,欧洲各国舆论沸腾,英国首相本杰明?迪斯雷利特地就此召开内阁会议。

“先生们,根据外交官们传回的情报,前天晚上阿根廷中部重镇圣菲陷落,驻守圣菲城的一万两千阿根廷正规军全军覆没,而就在两个小时前,我刚刚接到外交部转交的电报,电报是阿根廷总统米特雷亲自命人拍发的,在电报中米特雷总统诚恳求助大英帝国伸出援手,解救同是白人种族的阿根廷,现在我把米特雷总统的电报复印件分发给各位,希望各位能够给出合适的建议。”

本杰明冲着自己的行政秘书点下头,接着年轻的秘书便领着七八个侍从将电报复印件,一份份分发到内阁成员手中。

“首相阁下,我认为在商讨有关阿根廷问题之前,有必要向诸位内阁要员们介绍一下交战双方的大致情况。”

电报复印件刚刚分发完,一个秃着脑袋的胖子站起身开口道。

“请讲,塞西尔勋爵。”

本杰明点点头,示意对方可以开始讲话。

“阿根廷战事涉及两个主要国家-汉国和阿根廷,阿根廷是西班牙后裔建立的国家,拿破仑战争时期,帝国陆军试图占领拉普拉塔总督区,但是没有成功,而且因为福克兰群岛的领土争端问题,阿根廷政府一向对帝国在其国内的商业活动抱有警惕心理,两国间的关系一直没能像帝国与巴西、智利等南美国家那般紧密,而汉国本身是由一群贫穷的华工们建立的国家,十一年前,汉国国王李明远带领华工在秘鲁发动起义,然后在与秘鲁、巴西等**队的对抗中,李明远依赖狡猾的行军指挥和其手下吃苦耐劳的华人军队,不断取得对秘鲁、巴西、阿根廷等国的军事胜利,并且凭借战争胜利带来的威望和逐步蚕食巴西、阿根廷两国领土的功绩,成功在清国之外建立起另一个华人国家。”

介绍完阿根廷以及汉国的起家过程后,秃顶胖子接着道“汉国国王李明远是太平天国侍王李世贤的儿子,在其起事初期,他利用太平军残军掌控华工部队,但是当华人起义军占据巴西南部两州后,李明远放弃了太平天国老旧的等级观念,他将占领的土地无偿的分发给贫穷的华工以及后续从清国运输来的移民,同时从德国、荷兰、比利时等国引进机械设备,积极发展汉国本土的工业建设。

李明远做出来一系列举措使得汉国的实力迅速增长壮大而且他麾下掌控的国防军实力也在十年间快速提升,因此,我想提醒诸位一句,位于南美洲的汉国并不等同于远东地区的清国,汉国的综合实力和军事实力绝不是帝国政府派遣几千或者一两万军队便能够解决的,如果帝国政府答应阿根廷政府的请求,亲自派遣部队参战,那么我建议帝国政府最少要派遣五万人以上的陆军部队,同时调遣最少一支分舰队规模的舰队赶赴南美洲,对汉国沿海地区实施海上封锁和武器禁运。”

“赛西尔勋爵,我不明白您是如何得出援助阿根廷,帝国政府需要调派最少五万军队的数据?您要知道,当初攻打缅甸和清国时,帝国政府也只不过派出一两万本土军队,而汉国说到底不过是一个成立十年的华人国家,他们的人口和士兵能够和缅甸、清国相比吗?要是攻打一个汉国,帝国政府都需要派遣五万军队,那么面临一千多万平方公里的广阔殖民地,帝国政府岂不是要抽调国内所有的兵力?”

内阁各部要员中,并不是所有人都和本杰明、塞西尔一样属于自由党一派,因此,塞西尔发言过后,很快便遭到自由党一派的反对。

“格莱斯多爵士,您真的认为根本不需要派遣五万军队便能打败汉国吗?”

“当然,只要有一万名殖民地军队,帝国政府便能够迫使那些黄种猴子屈膝投降!”

“呵呵,格莱斯多爵士难道忘了伊散德尔瓦惨败吗?”

秃头胖子不屑的嘲讽道“切姆斯福德男爵手下有两万殖民部队,但是却在伊散德尔瓦战役中败给了未开化的祖鲁黑人,阁下难道认为打败巴西人、阿根廷人的汉国部队还不如拿着短矛和盾牌的祖鲁黑人?”

“伊散德尔瓦战役失败只是一个意外,如果前线指挥官小心谨慎一些,1500名士兵不可能全军覆没!”

“哼,前线指挥官轻敌大意?我看是切姆斯福德男爵在伦敦呆的太久了,都忘记了怎么打仗,不然他也不会在敌军实力不明的情况下,盲目派遣一千五百名士兵深入南非内陆作战。”

“你这是污蔑!切姆斯福德男爵没有命令前线部队深入内陆作战,是前线指挥官自己轻敌冒进才使部队落入陷阱。”

格莱斯多大声替切姆斯福德辩解道。

“是不是切姆斯福德的责任需要由首相和诸位内阁要员定夺,不是你一个人说出口便算数!”

保守党和自由党间的争斗不仅涉及到政治方面,在军事外交方面,倾向不同党派的将领们之间也有极强的竞争性。

切姆斯福德与自由党一派的关系较好,在英国政府决定对南非的祖鲁人下手的时候,受到自由党支持的切姆斯福德得以担任南非殖民部队指挥官,负责指挥对祖鲁的围剿作战。

但是祖鲁人不同于一般的非洲民族,他们更具有侵略性,在1879年年初的战争中,轻敌大意的英国殖民军接连遭受几场失败,损失兵力超过两千多人,因此,受到初期战争失利的教训后,南非殖民军队先是暂停了进攻祖鲁人的行动,然后整顿剩余部队,等待本土派遣的援军到达后再进行作战。

到三月下旬,阿根廷战事正进行的时候,英国政府通过了南非殖民部队的请求,从本土调派了七个团的兵力赶赴南非作战。

七个团的兵力尚在前往南非的途中,切姆斯福德也因为南非局势的需要暂时保留原职,但是关于接替切姆斯福德的将领,英国内阁已经开始了讨论,并且有了几个后备的人选。

祖鲁战争和鸟粪战争都牵扯了英国政府一定的精力,在这种时候,阿根廷战事的爆发却给英国内阁官员们出了一个难题。

出动一两万正规军甚至五万正规军对于英国政府而言都不是难事,但是阿根廷和南非、智利都不一样,南非是英国人的殖民地,消灭那里的祖鲁人是英国政府应该尽到的义务。

硝石是生产炸药的主要原料,在合成氨没有发明出来前,从智利开采出来的硝石对于维持英国的火药产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因此英国政府同样有插手鸟粪战争的必要性。

与上面两场战争相比,阿根廷战争的潜在收益与付出却并不划算。

收益方面,阿根廷国内矿产资源有限,英国政府无法直接从当地获取高额的经济利益,而付出方面,为了援助阿根廷,英国政府需要派出几万陆军部队,并且要做好打长久消耗战的准备。

干涉阿根廷战事的第一个选择便是直接出兵,但是和1870年汉国与阿根廷间的战争一样,出兵干涉并不被内阁官员们看好,但是另一方面,阿根廷毕竟是白人为主的国家,英国在当地也有一部分经济利益,眼看阿根廷陷入危局却不出手相助对于英国的全球战略也没有好处,因此,身在伦敦的内阁官员们先是定下应对阿根廷战事的基调,出兵是肯定出兵,但是出兵的规模要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同时援助阿根廷的军事行动不应该由英国一家承担,巴西、智利两国应该承担主要的军事义务,当然,如果情况进展顺利的话,再把法国、德国两国拉进来分担压力则更好不过,至于美国,还是让他们的门罗主义见鬼去吧,英国绅士老爷们可不像看到自己在南美的基本盘被美国夺走,哪怕是阿根廷落在汉国手中,也比整个南美洲被美国控制起来好的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