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重生南美做国王 > 第二百四十二章 巴塔哥尼亚三

重生南美做国王 第二百四十二章 巴塔哥尼亚三

作者:巡山小老鼠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30 08:15:15 来源:笔趣阁

ps:感谢小白菜炖蘑菇同学、20180206182936207同学打赏支持!

下周有两门要考试,又要断更最少一周,抱歉。

安东尼奥冲突事件发生后,马普切人与阿根廷白人间的关系又变得紧张起来,四月十二日,阿根廷对巴塔哥尼亚印第安人实行经济封锁,关闭了位于两方控制边界地区的贸易渠道。

四月十三日,伊里亚答应叶成林的要求,带领部落中仅存的十七名青壮加入混编军团。

四月十五日,感受到来自阿根廷方面的敌意,巴塔哥尼亚各部落的酋长开始动员族中青壮参加叶成林的部队,由此,前期陷入停滞的招兵工作迅速开展起来。

谢拉格兰德,国防军巴塔哥尼亚军团临时驻地,叶成林看着各个部落酋长递交过来的信件,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

巴塔哥尼亚印第安人和西班牙白人打了几百年的交道,他们从西班牙人那里学到许多西方社会的东西,如果依旧把他们当做不开化的野人对待,成立巴塔哥尼亚混编军团的任务永远也不可能完成。

汉国在巴塔哥尼亚的军事实力只有一个151人的步兵连和三十四名调派过来的军官。

依靠手下不到两百人的部队作为支撑,叶成林在巴塔哥尼亚前期的招兵工作遇到许多困难。

首先是作为部落上层阶级的酋长们担心派遣部落青壮参加隶属汉国的部队可能破坏两方的和平局面,导致战争再次爆发,因此他们虽然表面上尊奉李明远为巴塔哥尼亚国王,实际上却不愿意配合国防军的行动。

其次,巴塔哥尼亚印第安军事武装力量由一个个中小型部落构成,而武装力量的核心战斗力是像伊里亚一样的部落勇士,得不到他们的认同,即使十三个印第安大酋长全面d投靠汉国,叶成林也很难从巴塔哥尼亚印第安部落中招收到足够的兵源。

伊里亚三人与阿根廷白人发生冲突时,最简单的解决方案是忍耐一时,以伊里亚等人的退让道歉换取事件的解决,不过当叶成林赶到现场,面对尚可控制的局面,他选择了最激烈的应对方法,不给予对方反应的机会,直接命令跟随而来的两名部下开枪射杀挑衅的阿根廷白人。

叶成林看似鲁莽的举动实际上却大有深意,按照当时的情景,三人赶到现场帮助他们解围,会得到伊里亚等人的感激,不过这样的结果却不是叶成林需要的。

李明远给他下达的命令是掌控巴塔哥尼亚的局势,尽量将当地的印第安武装力量控制在国防军手中,单纯的你好我好的帮助别人做好事并不符合汉国的利益。

占领阿根廷以后,巴塔哥尼亚肯定也会作为本土领土合并进汉国国内,那时候原本寄希望于用汉国抵御阿根廷侵略的印第安酋长们,很大可能变为阻碍汉国控制巴塔哥尼亚的障碍,所以,用抵御阿根廷侵略的名义将分布于各个部落的阿根廷青壮集中到国防军控制之下,一方面削弱了印第安酋长们的军事实力,另一方面,集结起来的印第安青壮在来年的统一阿根廷之战中,不可避免会出现大量伤亡。如此一来,作为巴塔哥尼亚印第安人核心的青壮损失惨重,剩余的老弱妇孺和缺乏武装力量支持的酋长们就失去了抗拒汉国的倚仗,汉国控制巴塔哥尼亚的也过程也会顺利许多。

人口是战争爆发的主要原因之一,因为巴塔哥尼亚荒原上面居住着土生的印第安人,阿根廷和智利白人为了夺取土地,只能选择减少或者消灭印第安人的策略,而汉国同样是为了永久占领巴塔哥尼亚,为了实现这一目的,人为的制造战争、减少印第安人是最简单有效的方法。

汉国控制巴塔哥尼亚的方式本质上与阿根廷白人没有区别,只不过因为巴塔哥尼亚印第安人与其他印第安人相比,外貌更接近汉人以及他们人口数量稀少两个主要原因,李明远选择有限融合和人为减丁的方式接纳他们,给了他们一个还算合适的结果。

叶成林仔细揣摩着李明远命令中的暗示,认真进行各项事务布局不仅是为了完成任务,更是为了通过这件事,给李明远留下稳重、具有独自处理复杂事务能力的印象,进而超过吴凤典、陈宗柏两人,获得任职国防军第四师师长职务的优势。

陈国柱等老一批将领退役,国防军四个主力师中,第二师师长职务由原特种部队司令赵永增接任,第三师师长职位暂时空缺,不过第三师事务都是由副师长王小山负责,根据王大山、王小山作为李明远少年侍卫的关系,第三师师长职位不是由王大山担任,就是由王小山担任,而王大山在南洋军团任职时间长久,国防军内部也没有传出将他调回本土任职的消息,因此,最有可能接任第三师师长职务的人选是王小山,至于王大山,有可能在阿根廷战争结束后调任回本土任职。

排除第二师、第三师师长两个已经有人选的职务,第一师师长由原第四师师长罗林山转任,国防军四个野战师里,只有第四师职务空缺,而最有可能担任第四师职务的人为叶成林、吴凤典、陈宗柏。

叶成林本人不用说,在负责巴塔哥尼亚事务前,曾经担任过国防军第一混成旅副旅长一职,军衔为上校,而陈宗柏、吴凤典两人调任本土任职后,先后任职营长、团长、混成旅副旅长、旅长等职务,军衔与叶成林相同。

三人中最早晋升为上校军衔的为陈宗柏,陈宗柏于1874年担任第二混成旅旅长职务,军衔相应提升为上校,而吴凤典和叶成林都要比陈宗柏晚一年才晋升上校军衔。

陈宗柏、叶成林、吴凤典三人资历相近,其中陈宗柏、吴凤典由于在本土任职,有更多机会接触到李明远,而叶成林远在巴塔哥尼亚,归属他指挥的国防军部队只有一两百人,面临的处境比陈宗柏、吴凤典两人复杂许多,而相对应的,如果叶成林能够在巴塔哥尼亚指挥混编部队取得不错的战果,竞争优势也会更加明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