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超级兵工帝国 > 第三百七十六章 北平上空的鹰

超级兵工帝国 第三百七十六章 北平上空的鹰

作者:龙魂在华夏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09-26 01:40:28 来源:笔趣阁

不仅仅是日本海军遭受了巨大损失,就是在华北进攻的日军也遭到了中国空军的有力阻击!

就在轰炸日本航母的同一天,在北平上空也上演了一场精彩的空中大猎杀,当然,被猎杀的对象就是日本陆军航空队的各式战机了。⊥頂點小說,

为了配合地面部队的进攻,日本陆航派出了二百多架各型轰炸机,再加上一百多架护航战斗机,前往北平执行轰炸任务。不过这一次他们遭遇了中国空军的拦截。

日军在东北,一共改扩建了10个军用机场,日本陆航的600多架作战飞机就分别驻扎在这个10个机场。

1936年10月12日早上5点整,现在还是繁星点点的夜晚,不过在淡淡的星光和月光照耀下,无论是吉林省的群山还是人们都还在睡梦中。这个时候吉林南部的几个机场都开始忙碌起来。地勤们开始为一架架战机加油挂弹,经过将一小时的忙碌,300多架作战飞机在几个机场都做好了起飞准备。

随着日本陆航司令官吉田武的一声令下,一架架日本战机开始滑向跑道!这次日本陆航将要给北平送去一份大礼,这份大礼不但有各式炸弹,还有更新的一种武器,那就是毒气弹!

夜空被机场上的灯光和飞机的灯光划破,活塞发动机轰鸣声也打破了山区黎明前的静谧。大群的九六式陆攻飞机排着整齐的队伍,摆列在跑道的一端。随着塔台的命令,它们一架接一架的腾空而起,然后融入到黑沉沉的夜空里,只有翼尖的航行灯一闪一闪的亮着。九零式和九五式战斗机是最后起飞的,它们的速度比九六式陆攻飞机快。即使是最后起飞,也能赶到前面去!

应该说日本的陆航部队一直没能推出一款足够优秀的战斗机。九六式陆攻一直是日本陆航的主力机种。

远距离的岸基大型轰炸机,在开战时可以直飞敌人后方纵深重要基地,利用鱼雷与炸弹攻击对方舰艇,港口,工厂。机场等重要设施,力争在双方主力决战之前就大幅度削弱敌人的实力,使自己的主力舰队可以在决战中,顺利的击败已经被严重削弱的敌人。

于是在1934年日本海军提出了9试中型陆上攻击机开发任务书,要求该机能够用炸弹与鱼雷轰炸1500公里以外的陆上与海上目标,并且具有当时战斗机的飞行速度。在当时看来这似乎是很难做到的,因为当时的日本航空工业还比较落后,日军的航空武器大多数都是由外国公司设计,发动机多数靠进口或仿制。而且国外发达国家也没有研制过这样性能的轰炸机,当时的战斗机与轰炸机多数都还是些双翼飞机,航程一般不过1000公里,这样高的性能指标对日本的航空制造工业与设计能力水平都是个考验。

不过日本三菱公司居然顺利的完成了该机的设计任务,当时三菱公司研制成功了新型大功率航空发动机,所以设计9试中型陆上攻击机就有了一定的可行性,为了提高飞行速度,三菱公司果断的放弃了双翼机设计。使用了单翼设计,并且采用了可收放起落架减小飞行阻力。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可收放起落架的单翼飞机之一,机身则为全金属单壳式结构,公司编号g3m。g3m的试飞成功标志着1930年代中期,日本的航空设计制造技术已经达到甚至超过了世界先进水平,g3m试飞期间还曾到国外去秀了一把。

当时欧美国家虽然觉得g3n的确水平很高,但又认为g3n肯定不是日本**设计制造的。一些国家的报纸还发表过报道,认为g3n装的是从欧洲进口的先进发动机,后来干脆推测g3n与更早时期的日本飞机一样,是由日本雇佣的欧洲飞机设计师帮日本人设计的,差点没把日本人气死。

g3n在1936年正式被海军订购。海军称其为96式陆上中型攻击机,该机的总设计师是本庄季郎,此外还有久保富天,日下部信彦,尾田弘治,福永说二,高桥己治郎等日本著名航空设计人员参与设计,96式中型攻击机的航程非常大,可以说是当时航程最远的轰炸机,为了满足发挥这种轰炸机的训练需要,日本海军特地为96式陆上中攻修建了鹿屋与木更津2个航空基地,训练结束后被部署到了台湾和东北地区。

这些日本战机满载着弹药和燃油,组成了多个小编队开始向北平方向疾速飞去。这些小编队之间相隔几千米远,通过无线电进行联系,因为编队越大,就越容易被发现,要达成攻击的突然性就会更困难。并且大编队的机动性也会比较差,转弯可能会导致战机空中相撞,无线电的使用极大提高了战机编队的通信和控制能力。不过日军飞机的无线电性能不佳,经常出故障。

这些战机不是组成四机编队就是三机编队,四机编队实际上是两个双机编队的复合。两个双机编队组成的四机通常编为四指尖编队,这是德国人发明的,并且一直是后来的主要编队形式。这样的编队形式很像手指的四个指尖,在这种队形中飞机的间距是200米左右,和飞机的转弯半径基本上相当,这就提供了充足的机动空间和良好的交叉视野。这种指尖队形还可以迅速地分为两个编队进行协同攻击和作战。特别是二战后喷气式战斗机的大量使用,飞机的速度和机动性迅速提高,战机编队中各机的机动空间和范围要求进一步增大,使得四指尖编队成为了主要的队形。三机编队则是v形队,这种队形的好处是有利于长机更好的机动性,而且不容易把长机和僚机分开,便于集中编队的火力。

这些飞行员的飞行训练时间,大都是超过200个小时的,不过200多个飞行小时只能算是新手。这次轰炸也兼有训练飞行员的作用,轰炸北平这样的城市很容易,也不需要有多高的投弹精度,只需要把一枚枚炸弹扔到城里就够了。所以日军战机的飞行高度都在6000米左右,这样实施水平轰炸的话,不容易遭到地面防空炮火的攻击。

很快,近四百架日军作战飞机就快要抵达北平了,不过当他们飞到北平城北郊五十公里处,便遭遇到数量不少的中国空军战斗机拦截。这是因为中国方面设在地面的观察哨提前发现了日本轰炸机群!(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