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问鼎十国 > 第八十九章 驾崩

问鼎十国 第八十九章 驾崩

作者:无言不信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7-12 00:29:09 来源:笔趣阁

随着四散的尘埃落定,文武大臣也渐渐现身。

他们现在很多人都处在懵懂状态,只是听说了一个大概,甚至连是非黑白都没论证清楚。

唯一知道的就是罗幼度赢了。

这时代的文臣武将,哪怕没有亲身经历动荡,也听过不少。

在胜负未决之前,他们不敢沾边,不敢掺和,明哲保身。

可一旦决出了胜负,必须第一时间出来,与胜利者一起享受胜利果实。

不然依照以往规矩,十有**会受到清算。

这些都是经验之谈。

所以一个个的都在罗幼度身后,尤其是那些跟赵匡胤往来过密的将官,此刻更是心惊胆战,深怕受到赵匡胤的拖累。

墙倒众人推,不过如此。

众文武听他说去见陛下,都快步的跟了上去。

他们随着罗幼度步伐的快慢而走,无人敢超前快他一步,更加无人愿意落后,慢他人一步。

郭荣于文德殿养病,位于大内中央。

深入皇宫,四周血腥味极重,满目狼藉。

被困在皇城里的兵士,见情况恶劣,悲观之下一部分精神失常,生出了禽兽的野性,有的开始胡乱杀人,有的甚至对宫中的宫女下手,将她们玷污。

个别地方甚至还发生了火灾,至于地下乱七八糟,损坏的器物什么,更是比比皆是。

罗幼度看着心头窝火,下令道:“所有参与动乱着,一个不留。”

他脚下了加快了步伐。

来到文德殿外,罗幼度首先看到的居然是范质,确切的说是范质的尸体。

他倒在了文德殿下方的台阶上,脑袋磕着台阶,应该是自己撞死的。

“呸!”

魏仁浦往地上吐了一口唾沫,表示自己的不屑。

罗幼度故意让人请范质,范质的家人并不知道什么情况,很如实地说:“相公随殿帅受陛下召见,一起进宫去了。”

故而所有人都知道,范质与赵匡胤是一伙的,还在皇宫坐镇。

来到了近处,罗幼度发现范质的手上抓着一份满是血字的血书,是他撕下绔布所写的。

地上的血还在流着,足见这家伙撞死还没多久。

罗幼度估计是看着赵匡胤的尸体,或者守军投降之后,知道自己必死,不愿意受辱,方才来这里撞台阶自尽,心底多多少少有一点对郭荣的愧疚吧。

来到尸体旁,罗幼度从范质的手中捡起了血书,大略扫了一眼,嘴角不由一翘,心里叫了一句:“好家伙,够阴险的!”

这血书上写的都是忏悔,推脱责任之词。

不说将自己撇得干干净净,也把道理讲的明明白白。

这位受命兼修国史的宰相,对于自己的过错,老道地使用各种春秋笔法加以掩饰。

而对于赵匡胤的行径,连蒙带夸张,堪比故事一般精彩。

血书中大致意思是说,赵匡胤用心险恶,早有不臣之心,郭荣健在时就已经开始包藏祸心,比如以“点检当天子”来陷害张永德,比如为了营救自己的亲信,毒死寇湘家的鸡,迫使寇湘备棺断桉。

这些不是赵匡胤干的事情,范质写得如亲身经历一样。

随即又些郭荣病故以后,赵匡胤是如何肆无忌惮打压韩通,收买文武大臣,意图举兵谋反,都要将他描写成司马昭了。

反正小错是他自己的,大过是赵匡胤的。

简直绝了……

对于范质的用心,罗幼度猜到一二,对方故意将赵匡胤写死十恶不赦,夸大了他的力量布局,将情节写得扣人心弦,好似一本短篇小说。

目的就是告诉天下人,这场胜利他罗幼度胜的是多么的光荣,多么伟大。是如何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的。

以此来讨好于他,让他能够对自己的后人高抬贵手……

范质并不知道,就在他自尽不久,他想保护的三个儿子范旻、范杲、范晞,给人抓到了一间破屋里,然后活生生地被两条恶犬咬死了。

死得极惨。

罗幼度将血书递给王溥,什么也不说,只是道:“先去见陛下吧!”

王溥稍微瞄了一眼,打算见完郭荣以后再传给他人看。

罗幼度回过神来,看着众人道:“我们这一群人一起进去,难免会惊扰陛下了,就由我,王相、魏相,向太师、张三司使、卫上将军作为代表吧。诸公,可在殿外等候。”

他的话,现在自然没有人敢反对。

只是没有选中的很是遗憾。

罗幼度此次选人,很有讲究的,王溥、魏仁浦这不用说,仅余的两位宰相,理所当然。

向训当年郭威的元从大将,当今庙堂上资历最老的大将之一,而且战功卓越。

韩通在收拾残局,他就是武将的代表。

张三司使是张美,他的儿子张守瑛,那个跟王朴的儿子王侁闹起来,导致王朴病故,引发一连串反应的罪魁祸首之一。

郭荣罚了张守瑛,但没有严惩张美。

原因无他,朝廷已经失去了王朴,不能再没有张美了。

张美此人别看在历史上籍籍无名,可对于大周来说,却是一个不可或缺的人物。

他精于术数,在后勤调度的方面极为了得,大周连年南征北讨,其粮草、军饷从未缺乏,都是全凭着他运筹帷幄地筹划之功。历史上宋朝的几次战役,也是他负责后勤运转,令得前线无粮草之忧。

现在担任三司使,掌全国钱谷出纳、均衡财政收支,为大周最高财政长官,号称计相,地位仅次于宰相。

这种擅长后勤调度的人才,其作用不亚于一位身经百战的名将。

罗幼度之前因身份关系,不便与之交往。

现在此人是他拉拢争取的心腹之一,将之算在内是必然的。

至于卫上将军李继勋,此人是义社十兄弟的老大,年纪最长的一个。

历史上赵匡胤凭借淮南之战征服的十兄弟,一起以他马首是瞻。

随着罗幼度的干涉,赵匡胤不足以服众,以至于李继勋依旧是大哥,赵匡胤是老三,中间隔着王审琦,彼此只是义兄弟而已。

赵家在军方的人脉太广,赵匡胤发生这样的事情,与赵家走得近的人,难免胆战心惊,深怕罗幼度对他们秋后算账。

李继勋自己也是如此,后悔昨夜没有及时接受邀约。

现在有些里外不是人……

罗幼度指定他为代表,不只是安他的心,也是在安抚那些平素跟赵家走得近的人的情绪。

与赵家有关系的人在军方太多了,真要挥起屠刀来杀,只怕要对大周军方来一场大清洗。

这对本就有些风雨飘摇的大周来说,岂止是伤筋动骨那么简单,直接要去掉大半条命。

既然杀不得,罗幼度在这里直接展现出了自己的大度。

连李继勋这义社兄弟之首都能宽恕,何况他人?

李继勋做梦也想不到罗幼度会点自己的名,以自己为代表。

看着罗幼度已经往文德殿里走了,李继勋赶忙快步跟上,心中涌现一丝感动,想着统军不计较自己与赵匡胤私交,如此高看自己,可不能辜负了他的好意。

位于后方那些与赵匡胤私交好的,见状无不松了口气。对于罗幼度的大度,也感恩在心。

文德殿里冷冷清清的,周边一个人也没有。

罗幼度穿过内殿,走向了后殿。

这一入后殿,罗幼度骇然发现郭荣居然靠着坐在床上,双眼直勾勾地看着前方。

“陛下?”

罗幼度吓了一跳。

郭荣见进来的是罗幼度,张了张嘴,想要说些什么,最终却无力地低下了脑袋……

因情况紧急,符皇后心知对方不敢弑君,在那种局势下,也顾不得其他,随着自己的父亲逃离了皇宫。

郭荣所在的文德殿则无人敢打扰,不管是赵匡胤还是范质都不敢入内。

其他人亦是如此。

哪怕大军包围皇宫,诸多参与叛乱的骨干兵士,惊慌逃窜,更有兵士想要趁机发财,四处劫掠躲藏,也无人敢踏入这文德殿一步。

这是一种本能的敬畏。

郭荣本时日无多,受到昨日刺激,更是生机断绝,但回光返照之下,竟勉强坐起,听着周边嘈杂的动静,亦知兵乱发生,想要开口召人询问,已然说不出话来。

憋着一口气,他强撑着,就想要看一看,这第一个进来的是谁。

是谁,获得了最终的胜利。

随着骚动平静,罗幼度当先而入。

郭荣也含笑病逝……

“陛下!”

罗幼度惊呼了一声,颤声叫道:“快,快传御医!”

他的人都在发抖。

王溥大步上前,摸向了郭荣的脉搏。

这古代文人多学医术,常有儒医一说。

王溥对于医学也略有涉猎,摸不到任何脉搏,双腿一软,坐在地上,张了张嘴,半晌道:“陛下驾崩了!”

罗幼度眼圈瞬间就红了,脑中浮现出四年来相识的点点滴滴,一幕幕在眼前闪过,最终无力地跪伏在地,悲呼道:“臣罗幼度恭送陛下!”

这还是他第一次给郭荣下跪,也是第一次磕头。

一代圣主,为终结五代乱世铺平道路的五代贤君郭荣,驾崩于显德五年,八月六日文德殿。

郭荣病故的消息传到了殿外,殿外也是哭喊成片。

几乎所有闻讯的将士宫女内侍都情不自禁地往文德殿的方向而拜,有的更是泣不成声。

消息渐渐传开,举国悲恸。

------题外话------

谢数字书友的一千五百赏,作死的赫萝、亮仔六六、数字书友的五百赏,以及净心志远、数字书友的百赏,谢谢支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