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问鼎十国 > 第三十三章 无所畏惧

问鼎十国 第三十三章 无所畏惧

作者:无言不信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7-12 00:29:09 来源:笔趣阁

毕士元这近乎绝望的呼喊,让周边文士莫不动容,义愤填膺,纷纷指责王彦升恶行。

但除了指责,他们还能干什么?

跟一群拿着刀子说话的武夫讲道理吗?

他们真会讲道理,岂有今日之事?

窦禹钧轻抚着毕士元的后背,说道:“你先好好休息,一切等身体养好了再说,切勿多想。”

毕士元身躯微颤,眼中却有着异样的坚决,道:“先生,真的就没有一点王法了吗?学生不在乎钱,也不在乎这一身伤。可是那些书,学生真的忍不了。”

窦禹钧眼中有着怒火,但更多的是担心。

毁书!

在任何和平时代都是天大的事情。

唯独这个武夫称雄的时代,却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除了他们这些读书人,谁又会在意那一本本薄薄小小的书籍,那一片片细细长长的竹简?谁又清楚,这些不起眼,轻易能够毁去的东西,承载的却是华夏最为璀璨的文化。

此事不管最后如何,窦禹钧都不愿忍下去。

不然这些年他的努力,将前功尽弃。

相较毕士元的“忍不了”,窦禹钧想得更多,他本是朝廷的太常少卿、右谏议大夫,但因醉心于教育,申请致仕,将精力用于义塾之上,以弘扬华夏文化。

比之原来武夫们无法无天,在郭荣的治理下,骄横的武将已经收敛很多了。

尤其是近年来大周连战连捷,取孟蜀四州二十一县,夺淮南十四州六十县,收南平三州十七县。

这些地方都需要大量的官员治理。

郭荣一边让庙堂文官相互举荐人才,一边重视科举选拔人才。

大量的士人得到了任用,下放到各地担任官吏。

士人昏暗的前景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此事若强忍下去,只怕又要回到以前那般无尊严的苟活。

不论什么后果,都要反抗。

那些莽夫就不知道什么是退让,唯一懂得的就是得寸进尺。

只有让他们痛了,才知道收敛。

不过窦禹钧并没有打算利用毕士元,抓住这个机会闹事。他担心举目无亲的毕士元会受到胁迫伤害,祸及生命。

窦禹钧虽然有些迂腐顽固,但自身道德毋庸置疑。

看着毕士元,他说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此事你莫要参与了,好好养伤,至于你多年珍藏,吾这里藏书亦不少。你可随意借阅抄写。便将此事,当作人生一大考验吧。”

毕士元心思灵透,看出了窦禹钧不想让自己介入太深,高声道:“朝闻道,夕死可矣。先生……晚辈绝非贪生怕死之人。此事因学生而起,学生避不开,亦不愿避。只想求一公道,死而无憾。”

毕士元在历史上就是以刚毅严谨著称,后世辽圣宗耶律隆绪和他的母亲萧太后,率二十万大军南下,意图一举覆灭北宋。当时庙堂上下官员大多惊惶恐惧,宋真宗更是无心抗敌,惶恐不安,不敢与契丹一战,动了南逃之念。参知政事王钦若是江南人,主张迁都金陵。枢密副使陈尧叟是四川人,提议迁都成都。

当时便是寇准与改名后叫毕士安的毕士元两人力排众议,坚持让宋真宗北上亲临澶渊。

这才有了澶渊之战、澶渊之盟。

若不是他们两人,大宋只怕提前进入划江而治的时代。

窦禹钧看着毕士元一脸青稚却又刚毅决绝的模样,心中大为宽慰,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少年,华夏文坛承传才不会断绝。

吾道不孤矣。

窦禹钧肃然道:“明日某上殿面见官家,向他陈述此间事情。你且将事情经过详细写出,我一并上报,请求官家严惩王彦升。”

他虽致仕,但郭荣敬他为人,不但保留了他的俸禄,还给了他面圣的权力,希望时不时地能够从这位大儒口中听到一些真话。

“父亲!”

窦仪在一旁给出了不同的意见:“关于此事,孩儿觉得应该直接报官,去开封府敲登闻鼓,没必要动用别的心思。以官家之手,干预此事,并非正途。不如行正常渠道,让王彦升认罪伏法。如此可给汴京上下以警示表率。”

窦禹钧皱眉道:“若罗先生尚在开封府,报官无妨。而今他调离开封,开封府待制崔衍优柔寡断,新上任的判官薛居正,为人倒是方正,可任职至今,不见有其他建树。至于寇参军,倒是一个好官,只怕人微言轻。”

窦仪从容笑道:“父亲这是顾虑太多了,现在与往日不同。我《大周刑统》公布天下不久,律法清明,正需要人来立威。王彦升恰逢其会,必受惩处。如果让他逃脱,父亲可再行面圣,讨个公道,有理有据。”

“您这避开开封府直接面圣,反而不妙。而且,孩儿与寇参军有过来往,也知道他脾性,值得信任。”

窦禹钧看着日渐沉稳的爱子,父怀大慰,颔首道:“那便依吾儿之言。”

这能够高中进士又岂是愚蠢之辈。

窦仪之前工作的环境,影响了他自身能力的发挥。

成为罗幼度的副手之后,来往的都是罗幼度、宋琪、赵普这样实干型的人物,自身能力有了十足的长进。

**********

这日,王彦升在大街上寻找猎物。

得手过一次以后,他的胆气更足了一些。

这权势压人带来的感觉,比喝陈年佳酿,睡绝色佳人,更让人陶醉。

突然他发现一伙开封府的衙役向他这边走来。

王彦升大感晦气。

他们的职位工作与开封府衙役有着一定的重合。

开封府负责汴京民生,已经是极其重要的部门了。

如果再给开封府足以管控整个国都秩序治安的衙役,那开封府的权势就太吓人。

故而开封府尽管手上有一群衙役维护治安,但人数受到了严苛的限制。

然而作为大周的国都,天下的中心,没有一定数量的兵士不足以维护治安,便多了巡检司这个部门。

彼此井水不犯河水,不过在执勤的时候,偶尔会因职权相同,发生小小的摩擦,相处得并不融洽。

王彦升自持身份,不愿理他们,更不想给他们让路,直接正面对上。

王彦升心头火气,正欲说话。

对面的张进一抖手上公文,高声道:“王巡检使,请跟我们去开封府走一趟。这是开封府下达的公文,请您过目!”

他说这话的时候,目光灼灼的看着王彦升。

在这大街上动手拿人是经过他们深思熟虑的。

什么顾及面子不顾及面子的都是屁话。

巡检司里那些维护治安的人都是兵士,等同一个小军队。

这去军营里拿人,万一给对方安个罪名,煽动兵士情绪,引发动荡。

这锅谁背得起?

思前想后,张进决定直接在大街上拿人,大庭广众之下,周边都是见证。

王彦升真要敢胡来,张进他们亦是不惧。

王彦升脸色瞬间大变,真要在这大庭广众之下给开封府的人带走,自己哪里有脸在军中混?

“你是什么东西,敢来拿我?”

张进无畏无惧地上前了两步,道:“在下只是奉命行事而已,毕士元状告巡检使滥用职权,抢夺钱财,威逼恐吓,还毁圣贤之书。巡检使真有话说,可去开封府自辩。若想抗法,我等自问不是巡检使对手。但责任在身,却也无人退缩。”

他说着看了一眼四周,说道:“巡检使可知当年王继勋就是在对面街上为现今的枢密副使拿下的?”

王彦升眼中闪过一丝惊惧之色,自听到“王继勋”这三个字以后,气势陡然弱了三分。

王继勋的案子引发的轰动,他王彦升如何不知?

当时的石守信甚至动了给罗幼度一刀的念头。

自那以后,谁不知道开封府有个阎王罗。

开封府的招牌也是那时候立起来的,没人再敢小觑开封府。

王彦升又恨又气,想不到那文弱书生真的敢去报官,早知道就应该直接以细作反抗为由,打死了账。

“这位兄弟,卖某一个面子,待我回巡检司安排一下,立刻动身前往开封府如何?”

他堆起了笑脸,怎么着也不能让开封府的人就这样正大光明地将自己带走。

张进却是铁面无私:“巡检使这话还是留到开封府说吧!”

王彦升瞧了一眼四周,发现开封府的衙役已经从后面逼上了。

加上周边远远看热闹的百姓,心凉了大半。

自己真要反抗,只怕最后落得与王继勋一样的下场。

王彦升咬着牙,想着自己不过打了书生一顿,抢了一些钱财,也不是什么大罪,怕什么。

就为了这点小事?开封府还敢要了自己的小命?敢将自己下大狱不成?

自己为大周立过汗马功劳,怎么可能为了这点小事受到严惩?

大不了,赔个罪,加倍赔点钱就是了。

想到这里,王彦升瞬间就不怕了,说道:“好,就跟你们走一趟。”

他恶狠狠地看着张进,心底想着不要落在老子手上……

同时也开始在心底琢磨要怎么报仇了。

张进需要找机会。

一个无依无靠的贱书生还需要等机会?

除非他一辈子都不出开封城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