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问鼎十国 > 第一章 去其灵魂

问鼎十国 第一章 去其灵魂

作者:无言不信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7-12 00:29:09 来源:笔趣阁

扬州是昔年杨吴的国都,后来徐知诰取代杨吴之后,将国都迁往金陵,以扬州为东都。

扬州皇宫依旧保存完好。

这日皇宫大殿,歌舞升平。

郭荣以最隆重的待遇款待了吴越王钱弘俶。

钱弘俶作为一个远离中原的地方诸侯,本可以安逸地割据一方,但他却是华夏中原正朔最坚定的支持者,对中原诸王朝贡奉之勤,海内罕有其匹。

钱弘俶对于郭荣也是直呼陛下,以臣子之礼拜见。

郭荣想着阳奉阴违的高保融,在看面前矮矮胖胖的钱弘俶,差距是一眼可见。

罗幼度对于这个吴越王亦是极有好感,就凭他历史上纳土归宋的表现,就足以令人佩服。

“大王!”

罗幼度来到钱弘俶的席位,在他身后坐下。

钱弘俶见是罗幼度,赶忙起身,拉着他在自己身旁坐下道:“先生可别折煞我了,能与先生这等人物同席乃钱某荣幸。来,钱某敬先生一盅。”

说着,豪迈地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罗幼度与他对饮一盅,说道:“大王对于海运一事如何看待?”

钱弘俶细细思量一二道:“国之大政。不但可以宣国威于四夷,亦能通商以富国。”

罗幼度道:“大王此言大善。”随即奇道:“既知海运之利,不知为何,吴越对于此法并不热衷?”

钱弘俶苦笑道:“国内并非没有商讨过此事,只是杭州湾不适合行大船,海运非大船不可。先祖早年亦与海东半岛、日本有过往来。不过得利不大,渐渐地也断了往来。”

罗幼度颔首表示理解,这海运的推广不只是依靠航海技术的发达,还需要一个坚强的后盾。

没有这个后盾,那一艘艘装载满财富的商船就是贼寇的目标。

现在的华夏还不具备如此实力。

不过航海技术不进则退,你不去发展,十年二十年,等技艺高超的匠师去世以后,一切都要重头来过。

明初时,华夏的航海造船技术是何等发达?

后来亦不是失传了?

罗幼度记得唐朝李治时期,苏定方提兵十万横跨大海直达海东半岛覆灭百济。

足见华夏在百年前已经具备组建远航水师的科技了,但经过唐末、五代十国的动荡,现在的大周已经不具备这种技术,很多工艺都于乱战中失传了。

罗幼度有心重拾这种技术,兴许在北伐的时候会有奇效。

他们中原都不具备水师,何况是辽国?

南方诸国也就钱弘俶的吴越相对靠谱了,而且显然吴越的造船技艺远胜中原。

“大王觉得华亭县上海浦这里如何?”

罗幼度当然知道这个时代最好的港口就是泉州港。

不过泉州现在并不归吴越管辖,而是军阀留从效占据。

就吴越的实力,罗幼度不指望他们能拿下泉州。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华亭县上海浦,也就是后世的经济中心魔都。

现在不过是一小县而已。但特殊的地理优势,在天宝年间,已经显现出来了。

钱弘俶也知道上海浦适合建造港口,颔首道:“确实是一块宝地,只是没有固定商道,建造港口并无意义,”

罗幼度道:“开辟与他国的商道一步步来,这个不急。大王不妨考虑一下加强与扬州、登州港的往来。江南物产丰饶,许多特产在中原北地极为抢手。中原地大物博,也有许多特产为江南所需,如此可促进我大周与吴越的往来,加深彼此联系,同时刺激发展。”

钱弘俶心知罗幼度必有他求,但是有以上两点好处,已经足够令之心动了:“钱某回去与国相商讨一二,再与先生答复。”

罗幼度举杯相敬。此事利于双方,只要对方的国相不蠢,必然可成。

只要利益足够,自然而然的就会推动航海技术的提升。

宴会直至深夜方才散去。

行宫别院水榭。

郭荣、罗幼度君臣二人在烛光下手谈棋局。

郭荣大笑道:“先生心思缜密,算无遗策,可这一手棋艺,那是臭不可闻。吾十岁时,都不止你这水平。”

罗幼度一脸无奈,后世他没学过围棋,来到古代也没时间研究,只是知道怎么下,棋力也就是入门水平,新手都算不上。

郭荣让了他好几目,一样给杀得落花流水,溃不成军。

罗幼度泄气道:“陛下棋艺超绝,臣万万不及。”

郭荣心情愉悦道:“吾与文素、齐物下棋,他们会变着法子输,跟先生下棋,却是吾想着法子让先生输得不那么难看,甚有意思。”

罗幼度觉得有些伤自尊了,忙岔开话题道:“陛下打算什么时候返京?”

郭荣眼中笑意不减,说道:“明日便走,送走吴越王,即刻动身北上。先去巢湖检阅一下我朝水师,随即北归。先生独自留在淮南万事小心。这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不可过于勉强,更不能冒险。实在不行,直接提水师沿江而上,朕让武胜节度使侯章临时受你节制,你们水陆大军直接将江陵拿下便是。”

罗幼度道:“臣明白,臣还想陪着陛下开创唐太宗之伟业,可不敢轻易涉险。臣已让下属赵普前往江陵与唐付尧汇合了,目前计划进行得还算顺利,就看高保勖会不会站出来为他兄长顶罪了。”

南平实力过于弱小,面对周边的强敌。

高保融这个南平王一直在藏拙,表现出一副昏庸无能的模样,将国中事务都交给自己的弟弟高保勖,什么事情也不管。

高保融的目的很明显,就南平这种情况,北面大周,西边孟蜀,东边南唐,南边武平,没一个打得过的。

与其自己做主让人忌惮,不如自己糊涂一点,什么事情也不干,将权力外放,当一个庸主。

这样反而能够在这乱世中苟活。

高保融的想法做法是没有错的,但是他忽视了一点,苟着苟着最后就成真的狗了。

能够像勾践、司马懿这种苟到最后笑到最后的又有几人?

高保融苟了足足九年,他的弟弟高保勖掌握南平权柄九年,是南平的无冕之王。

现在南平上下文臣武将大多都是高保勖提拔的,跟真正的南平王高保融没有什么关系。

想要南平乱,第一步,解决高保勖。

他才是南平的灵魂人物。

解决了这个无冕之王,高保融面对一群自己不熟悉的文武大臣又将如何自处?

倒是南平必乱。

南平江陵。

高保融梦中惊醒,满头是汗,眼中皆是惊恐:“去,去将太尉叫来。”

太尉就是高保勖,他的职位是检校太尉,充任行军司马,兼任宁江军节度使。

“兄长!”

高保勖直入高保融的寝宫。

他们亲兄弟关系很好,不然高保融也不敢真正放权九年。

高保融心有余悸地道:“刚刚为兄做了一个噩梦,梦见郭荣突然出现在为兄面前,一剑砍了为兄的脑袋。这一次,我们兄弟只怕真的选错了。”

高保勖也不好过。

郭荣对于他们的态度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吴越此番出兵,郭荣不但亲自修书将钱弘俶请到扬州,还特地地将李璟犒军物资分了钱弘俶三分之一。

而他们什么也没有得到,不但没得到,还给郭荣无视了。

使者求见都给挡在了门外。

他们安排使者给大周的文武重臣送礼,想让他们帮着说好话。

结果大周所有文武重臣看待他们的使者如同瘟神一般,避之不及。

高保融、高保勖这才反应过来,他们这一次玩脱了,聪明反被聪明误。

高保勖道:“臣弟这边也得到了消息,郭荣在与江南签订降表之后,并没有搁置水师,而是任命林仁肇为水师副都统,收编了一部分的江南水军,现在于巢湖训练,其目的很有可能便是我们。”

高保融苦着脸道:“这可如何是好?”

高保融是一点办法也没有,南唐、孟蜀已经臣服,南边的武平周行逢也表示出对中原王朝的支持。

大周真要出兵南平,他们是一点反抗的余力都没有的。

高保勖咬了咬牙,道:“臣弟看来,郭荣只是想要一个交代。作为中原之主,他也不敢贸然就对我们动兵,折损自己的信誉和名望。此事兄长卧病,一切决策皆由臣弟而定,臣弟这便前往扬州向他请罪,保我南平基业。”

高保融深深地看了自己的弟弟一眼,想着他这九年来日夜不倦地处理国政,道:“不如这样,由为兄谢罪。自罚爵位,将南平王之位让于贤弟。”

高保勖摇头道:“此法不妥,兄长让位也得得郭荣同意许可,万一他以此做文章,更加不妙。”

两人一时半刻,也无法决定,草草结束了此次夜谈。

他们一边派使者继续前往扬州认罪,一边打探大周的动向。

郭荣撤军北归,行前亲自抵达巢湖,检阅大周水师。

与此同时,驻扎在邓州的武胜节度使侯章将驻地迁移到了襄州。

一边是水师,一边是军队移镇,矛头莫不指向江陵。

高保融、高保勖彻底慌了。

他们只有荆、归、峡三州地,其中归、峡还是小州,唯一拿得出手的也就荆州的江陵。

拿什么抵抗大周?

高保勖再次提出动身前往开封请罪的要求。

这一次高保融没有拒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