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问鼎十国 > 第二十八章 利益捆绑

问鼎十国 第二十八章 利益捆绑

作者:无言不信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7-12 00:29:09 来源:笔趣阁

庐州。

张家家主张良钰邀请方惠真来家中赴宴。

宴席很简单,安排在了府邸别院的水榭之中。

吃食也没有大鱼大肉,只是几样小巧的点心,外加烧好的热酒。

水榭景色精致,夹岸桃红柳绿,将江南的雅致点缀得淋漓尽致。

方惠真并没有心情欣赏周边美景,而是一脸肃然。

水榭位于水池之上,四方通风,周边情况一眼而见,上下无人。

这是商议要务的最佳之地。

“孟明先生,请坐!”

方惠真跪坐在蒲团之上,心底颇为不安,拿不准张良钰到底是哪边的人。

南唐?

还是大周?

虽然当前大伙儿都上了罗幼度的贼船,可实际想法究竟如何,又有谁知道呢。

张良钰并没有劝酒,坐下之后,便看着方惠真道:“孟明先生,我张家已经决定将筹码压在大周身上了。不管这庐州是否守得住……守得住最好,守不住就举家迁往中原,找一处适当的地方重新立足。”

方惠真心底忽的一松,随即也感慨张良钰的魄力。

张家是庐州三姓之首,在庐州已经有六百多年的历史了,可谓根深蒂固。

要做这种决定,真不容易。

方惠真叹道:“孟知兄好魄力。”

张良钰摇头苦笑:“这跟魄力无关,而是罗相公此人手段过于老辣,上了他的贼船,已经下不来了。孟明先生是读书人,或许还没察觉庐州的变化。现在的庐州已经不在我们的掌控之中,先生信不信,我张家有一点点异动,罗相公便能立刻探知详情?”

方惠真问道:“淮盐的影响真的那么大?”

细节他不清楚,但这些日子,庐州的变故却也在他的眼底。

博征将淮南百姓逼迫得难以为继,罗幼度怂恿从庐州商人手中获得了大量的钱币,在庐州求购淮盐。

饱受盐害的百姓莫不欢欣鼓舞,将朝廷强迫他们博征的淮盐卖给了罗幼度。

据说短短几天,罗幼度就收了八万斛淮盐。

八万斛!

十升等于一斗,十斗等于一斛。

正常情况下,庐州全州百姓十年都吃不了这么多盐。现在一个庐州,居然收上来了八万斛盐。

这博征的危害,可见一斑。

方惠真一直都知道博征害民,但实在不知居然害民至此。

张良钰点了点头,说道:“罗相公他死抓住了这点,现在的他将商人的利益跟百姓的利益与自己的兴衰存亡绑在了一起。他若在,庐州百姓即安好,庐州商人就能赚得盆满钵满。他若不在,庐州百姓将会回到从前,而商人们将亏得一无所有。他利用博征,已经尽得百姓与商人们的心。”

“不只是他们,我张家人也心动了,在通过各种关系收集淮盐。现在只有罗相公能将淮盐通过水路运往寿州军营,通过下蔡浮桥运往中原。他抓住了生财的命脉,我们都在指望他给我们带来财富。”

“我虽是张家家主,可在利益面前,未必就做得了全家的主。”

方惠真一脸震撼与吃重,叹道:“这利益把控,谁受得住诱惑?我是家无余财,不然未必受得住这种考验。”

张良钰苦笑道:“孟明先生只怕还没察觉问题所在。”

方惠真肃然道:“孟知兄请赐教。”

张良钰道:“商人干的事情,我们庐州三族也能干。为何罗相公召见我们的时候绝口不提淮盐的事?从当前的情况来看,他并不反对我们分一杯羹,只是不将大头给我们,分给了那一群商贾。”

“之前我还愤愤不平,想着就我张家的实力,难不成比不上一群市井商贩?将淮盐交给我庐州三族,保管庐州上下唯命是从。”

“直到最近我才察觉到罗相公的心思,庐州的余盐已经收得差不多了。”

“盐这东西多了无用,但不能不吃。”

“商人们已经开始利用他们以往的渠道往别的州府县收盐了。”

方惠真也听明白了,脸上一片震恐。

这哪里是收盐,分明是宣传大周的仁德。

庐州的情况一旦传到周边,那不论是百姓商贩还是想要发财的世家人,都会囤积淮盐,然后喜迎王师。

真到那个地步,罗幼度大军所到之处,将会是人心所向,无往不利。

张良钰说道:“孟明先生以为这罗幼度如何?”

方惠真喉咙有些发干,猛喝了一盅酒,好一会儿才道:“诸葛之称,名不虚传。”

张良钰又道:“那大周天子,比江南唐主又如何?”

方惠真苦笑:“荧光焉能与皓月争辉。”

张良钰感慨道:“既是如此,还有什么可犹豫的?下不来的贼船,就不是贼船了。只要能够顺利到岸,那就是官船。”

方惠真长吐了口气,说道:“孟知兄无需多言,某最近亦在为此事犯愁。江淮百姓饱受暴政之苦,我辈读书人到底是为民请命,还是恪守臣子之道。”

“今日与孟知兄一番交谈,方始明白先圣荀子之言。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君上无道,我辈自然不能坐视百姓陷于水火之中。现今庐州脱难,但和州百姓依然陷于暴政之下。某自当修书于我侄儿吴翰,让他迎接王师。”

文化人就是文化人,投降都要找一个好的理由借口。

方惠真早年与吴翰父亲吴审礼有同窗之谊,情同手足,后来吴审礼过江时,不慎落水而亡。

方惠真感念当年情谊,将吴翰接至庐州抚养。

吴翰自幼好武,不喜读书,方惠真便为他寻了枪棒师傅,抚养其成材。

两人名为叔侄,其实恩同父子。

现今官居和州防御使,负责和州军务。

张良钰兴奋大笑,道:“孟明先生,满饮此杯!”

他已将宝压在了罗幼度身上,现在立此大功,好处不会少。

方惠真眼中有一丝无奈,也有一丝庆幸,道:“满饮此杯!”

张良钰今日的推心置腹,明显是受了罗幼度的安排,强行将自己架上贼船。

若不从之,全家遭殃。

到了这一步,也只能上船一路到底了。

何况在他心底也觉得大周远比南唐更有前途。

只是一时无法真正决定站在哪一边。

半推半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