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问鼎十国 > 第十章 齐活了

问鼎十国 第十章 齐活了

作者:无言不信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9 21:51:04 来源:笔趣阁

罗幼度在耶律贤离去之后,独自细思了与耶律贤的会面的点点滴滴,双手不知觉的摩擦在了一处,一抹笑意浮现脸庞。

“夷狄而华夏者,则华夏之,华夏而夷狄者,则夷狄之!”

“陛下非嗜杀之人,交趾、大理最缺汉人,契丹皇族深受汉化,才学更甚寻常多数汉人百姓。他们在交趾、大理无任何影响力,与汉人一般无二。不虚数十载,即无契丹皇室一说。”

耶律贤的这些话,透露了两个问题,其一,他放不下契丹,此番离开,迫不得已。其二、他具备一定的仁心,深受中原文化影响。第三、他提出了对契丹皇族最好的解决方法。

如此日后攻打契丹的时候,耶律贤就有用武之地了。

罗幼度并不打算过早的重用耶律贤,但并不妨碍,他压榨对方身上所有的价值。

他日若是获胜,耶律贤是最佳劝降契丹残部归顺的人选。

尤其是那些掌握契丹核心实力,打算负隅顽抗的契丹皇族,避免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情况。

念及于此,让人将户部郎中游简言叫来。

游简言是一位年近四旬的书生,为人干练。

罗幼度对之感官极好,命他为耶律贤在国子监附近找一处屋子,方便耶律贤融入汴京的生活。

罗幼度安排早耶律贤之后,继续处理着庙堂事务。

批阅好今日奏章,罗幼度让人将今日的报纸送来。

闲暇时间看报,是罗幼度当下的习惯之一。

作为朝廷掌握天下舆论的喉舌,报纸的份量,在他心中是前几位的。

罗幼度接过内侍递来的报纸细看,最初的版面记录的是国策。

这方面主要是让天下有德有才之士了解国情,知晓天下大势,不过大多百姓看得多是热闹。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尤其是这个之前数十年,五代十国,武夫横行于世,文人给踩在了脚底。

整个华夏大地识字率大幅度降低。

罗幼度继位之后,积极推行文教,将文教功绩视为官员考核绩效的重点之一。但受影响的多是孩童、少年,大多成年人多在为养家湖口奔波,已经没有什么机会重新学习了。

当然并不排除奋发图强,如水军副都张雄这样的坚毅不拔之人。

张雄从大字不识的船夫,成长为今日统帅万余水军的大将,熟读兵书,精通水战,当真是怀有大毅力。

然这样的人真的很少很少。

张雄的成功,也是基于遇到了罗幼度。

在衣食不愁的情况下,才学有所成。不然就他那八个儿子,哪有可能从请儒生读兵书开始,一点点地学习。

罗幼度过了一遍眼,并没有细看。

这方面都是他与几位宰相提出来的,没有多看的必要。

第二页是他最重视的地方,每一次都会看得很仔细。

论发展国政。

这是谈论时政的版页,可以写文章,可以论时势,可以提意见,亦可以谈论地方的发展,甚至可以谈论军事,等方方面面的事情。

只要对朝廷有利,对国家有利,皆可发表意见。

这是给天下人上书言事的机会。

罗幼度向来是文武并重,他并没有因宋朝的孱弱而打压文人,更没有五代十国的动荡,刻意压制武人,而是寻求着彼此的平衡。

宋朝文人有的待遇,打个折扣,罗虞朝廷也是有的。

罗幼度在这里发掘了不少的人才,其中包括提出谏言的赵昌言、石熙载,以及上表重整《本草》的医理奇人马志等等。

罗幼度认真细看,此次摘入的文章紧跟事实,以休养生息为主。

或是写治水,或是写开渠,或是种桑劝农老生常谈的论调。

如果能写出新意,倒无所谓。

可摘入的文章,放在百八十年前,或许还能使人眼前一亮,现在这些玩意早已过时。

罗幼度摇了摇头,最近的论证有些不是滋味,已经有段时间没有出让他眼前一亮的文章了。

接着往下看,有介绍文臣德行的,也有介绍武将的英雄事迹。

总之就是要宣扬一个理念,罗虞朝廷文官品德高尚,武臣保家护国,英勇无敌。

最后才是诗词歌赋,经典文章。

罗幼度合上报纸,感觉自己看了一个寂寞。

是审美疲劳了?

还是?

讲道理不应该呐。

这春闱将近,天下读书人汇聚汴京,正是才子扎堆的时候。

怎么没有几篇好文章?

如此念头在罗幼度脑海中一闪而过,但他还来不及细想,张雄便走了进来。

他带来了高丽的最新动向。

因为有陈处尧、尹审征的存在,高丽的战局动向,皆在罗幼度的掌控之内。

契丹、倭国南北夹击高丽,一开始给高丽打得措手不及,连丢十数城。

但随着战线的收缩,契丹、倭国都有了疲乏的状态。

其中契丹大军围攻平壤城,久攻不下。

而倭国在拿下庆州以后,向西进攻山南泗州,也止步于泗州城下。

两路进攻部队都僵持了四个多月。

契丹大军在尝试攻打平壤城一个月以后,选择了围而不攻,摆出了一副围点打援的架势。

而倭国自己内部出了一点矛盾,详细情况不明,攻势也弱了下来。

这危机的时候,是最考验能力的时候。

陈处尧、尹审征一个实干派,一个善于吹嘘,成功混成了综合汉臣与高丽贵族的粘合剂,在高丽的地位大幅度上升。

“陛下,女真部渡海袭击了朔方道的高城县,他们出其不意直捣东州金化郡。”

罗幼度怔了怔,赶忙拿过高丽地图,找到了金化郡。

高丽受汉化影响极深,地图上密密麻麻的城池州郡,很多都是熟悉的面孔。

不是照搬中原的,都没人信。

“这是要兵临城下了啊!”

罗幼度说了一句,金化郡往西就是高丽的首都开城,不过百里之地。

他顿了一顿,说道:“契丹这一招漂亮!平壤虽不是高丽首都,却是北方的屏障,高丽国的太祖对此地很重视,几乎恢复了原来高句丽时的城防。契丹本不善于攻城,打着围点打援的主意,想要消耗高丽的有生军力。结果人家就是依仗平壤的坚固,死不支援。这一下,直捣开城,就看高丽会不会支援。”

“女真,倭国,契丹、蒙古都齐活了!”

罗幼度眼中闪闪生辉,将他们一并打残,未来百年之内,就不用为东方犯愁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