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问鼎十国 > 第十八章 肉袒牵羊 杨业来归

问鼎十国 第十八章 肉袒牵羊 杨业来归

作者:无言不信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9 21:51:04 来源:笔趣阁

北汉投降,一开始还存有侥幸心理,意图如孟蜀、江南一般,保留国主之位。

罗幼度直接将使者骂了一顿,道:“河东常年与契丹为盟,出卖我华夏利益,滋养夷狄,罪无可恕。念及晋阳上下百姓,方给你主一线生机,若不知趣,覆灭在即。”

罗幼度知道这投降的约定一开,意味着刘承钧已经失去战斗意志了。

城中的守兵守将士气也会因此大减,胜负已定。

北汉如此墨迹,只是想给自己多争取一点既得利益而已。

罗幼度接受刘承钧投降,但是对于他投降的标准,寸步不让,没有半点商量的余地。

这覆灭北汉有些意外,罗幼度自己都有些始料不及。

但灭国的基准得确定下来,不能给未来制造麻烦。

越早投降,亡国之君,获利越大,爵位越高。

如果在他动兵之初,刘承钧直接纳土归顺,就算让罗幼度封他一个有名无实的郡王、亲王都没问题,后世子孙还能降爵蒙荫。

现在北汉覆灭在即,再想要一个好的爵位,安享晚年,那就是做梦。

郡公,已经是罗幼度的底线,超过郡公,那罗幼度情愿再打一战。

弱国在外交上都无话语权可言,何况是战败之国?

又一次谈判失利,郭无为暗暗焦虑,他察觉了刘承钧不满自己投降后的地位,打算以谈判为由,拖延时间,最后向契丹发出了求援信。

但刘承钧这自作聪明之举,并没有瞒过罗幼度、宋琪、卢多逊。

卢多逊最先建言道:“如此谈判架势,有拖延时间之嫌。”

罗幼度道:“我也有此感觉!”

他想了一想,道:“让舒元给他们一个教训。”

人嘛,就是贱,不用强就不老实。

舒元将中城的抛石车调转了一个头,对着晋阳西城射了几轮飞石。

晋阳西城守将王隐敢用箭失对着刘继业的兵马,却不敢反抗舒元部的炮石轰炸。

这一下刘承钧老实了,再次派出了使者。

罗幼度也给刘承钧定了一个最后期限。

“三天,告诉你主,若三天之后,依旧谈不拢,那就不要谈了。没有诚意的谈判,就是浪费时间……”

不知第几波的使者卫融,灰熘熘地回晋阳城去了。

三天,这是罗幼度计算好的数字。

他记得历史上后唐灭前蜀只用了三十天,这一次他灭北汉,不想超过这个数字。

身为后辈,总不能让前辈比下去。

最终时间定格在了二十七天。

晋阳西城,城门大开。

这古来君王归降有一套固定的礼节,需要君王赤膊而出,将自己和家人五花大绑,嘴里衔着玉璧,跟随的大臣们穿着丧服,士兵们抬着棺材,刘氏子孙跟在后方,行最后的亡国之礼。

也就是所谓素车白马,肉袒面缚,衔璧牵羊。

罗幼度看着出城的刘承钧,不由想到历史上关于宋微宗、宋钦宗的那场肉袒牵羊的文字记载。

现在他们执行的是亡国之礼,而那一场却是只为羞辱宋朝王室故意而为的作秀。

纯粹是蛮夷为了恶心赵宋的行径。

这也是未来为什么会有“尝后图”这玩意了。

真不是孟共过分,是女真太不是东西。

“这一世,决不允许此事发生。”

罗幼度握着马鞭,看着刘承钧赤着身子,跪伏在地,双手高举北汉印玺的刘承钧,低声囔囔自语。

他率众上前。

来到刘承钧面前。

因口中含玉刘承钧不能言语,由官员念降表!

“罪人刘承钧,无德无品,上愧于天,下愧于地。今顺天命,去宗庙,迎王师……”

刘承钧听到“去宗庙”时,忍不住痛哭流涕。

宗庙,在这个时代比生命更加重要。

罗幼度先接过了北汉印玺,接受北汉官员的叩拜,方才扶起了刘承钧,册封他为东阳郡公。

北汉至此消失于历史。

罗幼度也正式踏入晋阳城。

看着规模宏伟的晋阳城,罗幼度忍不住道:“此城可谓雄壮,不知与昔年长安相比,如何?”

他都不愿拿汴京相提并论。

汴京的体量,真不足以与这晋阳城相提并论。

除了城池的雄伟,城内的建设只能说是老旧,但街道上跪伏在地的百姓远比不上中原百姓精神。

宋琪在一旁说道:“臣未见过长安,但应该是昔年长安更胜一筹吧!”

罗幼度道:“我也如此觉得。”

来到了北汉皇宫,北汉的皇宫改建于昔年晋阳宫,规模宏伟。

但宫中建筑与街坊相差无几,都有一种陈旧的感觉。

可见相比江南的李景、巴蜀的孟昶,刘承钧确实有点点仁主的模样。

就是资本太少太小,每年还得给契丹送岁币报平安,难有成就。

罗幼度入城以后的第一时间就命人去寻刘继业,召他来见,然后才召见掌握北汉大权的一道一僧。

郭无为与继颙。

罗幼度对郭无为并没有特殊的青睐,而是正常地寒暄。

郭无为心中大石落下,如他这样的书生最忌讳的就是名誉受辱。

通敌终究不是一个好的名声,他不需要别人知道他在逼降北汉中所立功劳,只要罗幼度本人记得就好。

“二位是河东军政最大功臣。朕想详细了解河东的情况,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无须见外。”

郭无为、继颙将北汉的详情细说。

郭无为说的是人口,百姓。

河东在五代号称出真龙天子的地方,五个割据中原的天子,河东出了三。

这每一代都将河东的人口带出中原打仗,然后不回来了。

连续三次,再加上连连战乱,北汉人口严重不足。

有一部分为盗,还有一部分躲藏在山中不愿意出来。

郭无为道:“周边大大小小的山贼,大半收服,山中诸多百姓因不满税赋过高,不愿出山。”

继颙善于经济,说道:“河东物产富饶,以粮食、盐、铜、铁为主。尤其是铜、铁,周边山地,尤为丰富。”

罗幼度闭目沉吟,说道:“朕即下旨,河东至此回归中国,无须再向契丹纳贡。河东所有赋税皆与中原一般无二,个别因战事,酌情减免。”

“此外对于山中百姓的田地由官府接收,供纳税租。三周年内本户来归者,其桑田不计荒熟,并交还一半;五周年内归业者,三分交还一分;五周年外归业者,其庄田除本户坟茔外,不在交付之限。”

“至于粮食、盐、铜、铁,即日起,归于朝廷管控,只许售于本土。若还有私自贩卖于契丹者,以十恶罪论处。”

“继颙大师,你擅于冶炼,对于河东矿业最是熟悉。朕回汴京后,会派人来河东筹备冶炼厂,同时设置冶炼监,由大师全权负责河东冶炼的工作。”

罗幼度对于北汉的情况做过深入了解,郭无为、继颙这一僧一道,都在他的观察之内。

郭无为与继颙恰好是相反的两人。

郭无为有远见智谋,但内在重利。而继颙表面锱铢必较,内里却视金钱如粪土。他将自己布施、冶炼银矿得来的钱都用来充当国库,利国利民。

罗幼度对于这种有德有才之人,极为尊敬,也敢于放手大用。

继颙有些动容,双手合十作揖道:“贫僧愿为陛下效力。”

河东是军事重地,西有定难,北有契丹。

对于河东的治理,自然不会这么简单。

未来好一段时间,中原朝廷都会将心思放在河东之上。

现在他就做一些简单的布置,以安定民心为主。

这事在河东做来,再简单不过了。

河东盛产盐、铁、铜、银,都是硬通货。

之所以穷是因为受到了国力的限制于契丹的压榨,还有中原的威胁……

四十万不到的百姓,养四万兵……

现在很多不利的因素都消散了,中原对于铁、铜、银的需求,远胜契丹定难。

只要适当地减免税赋,刺激一下经济,河东百姓的生活很容易就得到改善。

这穷到了一定境界,只要有一点点改变,就能让他们得到满足。

“陛下,城外刘继业向陛下请降。”

罗幼度刚处理完琐事,就得到了这则好消息。

这北汉已成历史,刘继业自然也没有坚持下去的意义。

“走吧!”

罗幼度左右无事,打算亲自去迎接。

刘继业这种人,一旦得到他的忠心,他就会是你最信任的打手。

历史上的杨业明知道王侁这个坑货会坏事,甚至都预判到了自己会死在哪里,还是义无反顾地出兵。

或许看起来很蠢,但在他这类人的心里,忠义,比什么都重要。

好在现在刘继业的上司是刘承钧,并没有得到刘继业的认可。真要是刘崇,保不定就是一具尸体。

罗幼度穿着内甲,带着呼延赞、王廷义两位哼哈二将,又叫上了党进,带上了自己的亲卫队,出城迎接。

刘继业见罗幼度亲自来迎,身旁亲卫更是不过两三百人,自己麾下亲兵是他十倍,顿时心怀感触,单人单骑纵马上前,拜道:“罪将刘继业拜见陛下……”

罗幼度将他搀扶起来,“将军忠君为国,何罪之有?听说将军建议夜袭我军军营,可将朕吓得一身冷汗。亏得刘承钧不敢用此谋,不然我军危矣。”

他说的心有余季。

如果不是刘继业之前一整夜都找不到破绽,他真就信了。

------题外话------

谢书友亮仔六六的一千五百赏,陈二猫的百赏,谢谢支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