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问鼎十国 > 第七章 打到他妥协

问鼎十国 第七章 打到他妥协

作者:无言不信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9 21:51:04 来源:笔趣阁

府谷折家。

“传陛下敕令:永安军节度使折德扆即刻整兵备战,领府州之兵,听候调遣,与朕共聚麟州。此后府州、中原一体相连,往来自由。”

折德扆恭恭敬敬的作揖接旨,亲自将使者送出府衙,让人领他下去休息,准备酒食款待。

这一回到府衙,折德扆眉头不由微微皱起,说道:“去将大郎叫来!”

不多时,折御勋快步走进大殿。

折德扆将手中圣旨递给了自己的儿子。

折御勋看着圣旨内容,也是眉头紧锁,拿定主意,说道:“父亲,孩儿去一探麟州?劝说义兄归顺中原……”

“陛下以雷霆之势出兵,定是想打一场轰轰烈烈的大战,以震慑天下。汉国唯有依仗契丹,方有活路。可契丹在燕地大败不久,折损了不少兵马,短期内还能集结多少兵士来援?”

折御勋口中的大哥就是麟州杨家家主杨重训。

当年杨弘信为了效彷折家在府州的政策,亲自前往府州拜访。

当时还是后汉刘知远的天下。

折德扆、杨弘信皆是汉臣,两人领地相邻,俱是地方强豪,自是强强联手。

年幼的折御勋与稍长的杨重训在彼此家长的见证下结为了异姓兄弟。

杨弘信去世的早,杨重训年纪轻轻就当上了麟州杨家的家主。

后来杨家因刘继业的关系倒向了北汉,但折家在折从阮的影响下,一直存着大义,为中原守着国门,抵御契丹与党项,不屑于认契丹做爹的北汉为伍,就算是孤悬北方,周边皆敌,也苦苦撑着,奉中原为正统。

两家立场不同,可私下里的往来却很密切。

尤其是定难军封住折家与中原道路的时候,杨家暗中给了折家不少的支持。

反正折家出兵去进攻党项、契丹的时候,后方空虚,杨家从未动过主意。

同时契丹给折家袭扰的不胜其烦,打算跟北汉一起合击府谷的时候,折家总能第一时间得到消息,做好一切防备。

对此刘承钧并非不知道,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罢了。

他心底清楚,若不是朝中有一个刘继业,麟州杨家跟府谷折家一并闹起来,就他们一点办法都没有。

杨家对折家有大恩,但罗幼度对折家一样有大恩。

折从阮的私人恩情不说,当初定难军发难,意图吞并折家,断绝了折家与中原的联系。

同样是罗幼度出的面,劝说郭荣给予定难军压力,启动了各项制裁,逼着定难军解除了封锁。

不然折从阮的遗体都无法安全运到府州。

何况罗幼度现在是中原之主,奉中原天子是他们折家的宗旨。

不论大忠小义都容不得他们拒绝这道圣旨,可他们实在不愿与杨家动手,唯一的办法,就是在罗幼度大军抵达麟州之前,说服杨家投诚。

“陛下好算计呀!”

折德扆焉能看不出这就是罗幼度圣旨的真正用意?

圣旨中的共聚麟州,可以理解为一战,同时也能理解为和平会师。

折御勋也看懂了其中的关键,笑道:“这样不是更好,周主遗憾早逝,这继任者若无实力能耐,只怕天下又将陷入兵灾混乱中去了。我们府谷后山那一座座墓碑岂不是白立了?只有中原一统,才有可能打到上京去,一雪契丹入主中原之耻。”

折德扆笑道:“大郎说得在理。为父也不希望府谷儿郎生下来就以弓马为伴,也想他们能够如中原的孩童一样,走进宽敞的学堂里读书……去吧,此事由你做主了。”

“去麟州吗?我也想一起去看嫂子了,带上小妹?”

门口探出一个脑袋,笑嘻嘻地看着父亲与兄长,正是折赛花。

折德扆没好气的道:“你现在好意思去了?”

折赛花颇为尴尬地一笑:“杨家兄长都娶了别家姐姐了,还有什么不好意思的。”

折御勋笑道:“让小妹去也好,她与义兄的夫人崔氏向来交好,指不定能帮上忙呢。”

折德扆很早就在培养折御勋的自主能力,对于他的意见大多都会同意,也不再说什么。

府州与麟州相隔不过数十里地,折御勋、折赛花皆在马背上长大,骑术精湛,不到半日,已达麟州。

因罗幼度大举入侵,麟州戒严。

折御勋、折赛花却不在戒严之内,很轻易地就进了城,见到了麟州杨家家主杨重训。

“义兄!”

“兄长!”

杨重训笑着将折御勋、折赛花迎入府中,说道:“见到你们来,为兄这心里就踏实了。”

折御勋明知故问道:“义兄何出此言?”

杨重训笑道:“少跟我揣着明白装湖涂,你们要是不来,来的就会是中原的兵马了。这麟州可不是你们府谷,依山而建,又是悬崖又是黄河的,还有断头山峰。刘家天子明显是要死守晋阳城,放弃周边城池,等待契丹支援,跟中原打消耗战。麟州要是遇袭,晋阳看都不会看一眼。我若不识趣一些,杨家将毁在我手里。”

“再说了,识相一点,还能谈谈条件,真打上门来,连谈条件的资格都没有。”

折御勋问道:“义兄有什么要求?”

杨重训顿了顿道:“也没别的,只是希望中原天子能够宽恕我兄长,饶他性命。”

折御勋道:“这有何难?就兄长那一身本领,只要他愿意归顺,谁能不爱?”

杨重训苦着脸道:“要是如此就好办了,问题就在于兄长受刘氏大恩,怕是不会轻易妥协。”

一直没有说话的折赛花,突然冒出了一句话:“那就让陛下打到他妥协就好了。”

折御勋、杨重训你眼望我眼。

好像有点道理。

**********

晋阳城南门外。

今早穿过团柏谷后,只用了不到半日,罗幼度就来到了晋阳城下,看着面前高耸的晋阳城。

罗幼度不由地头皮发麻。

这晋阳城的坚固程度只怕比幽州还要强上三分,连汴京都比及不上。

罗幼度甚至觉得汴京跟这个晋阳城比起来,那就是一座小歘歘。

他苦笑道:“难怪世宗当年折戟于晋阳城下,这城真要强攻,只怕空有十倍之兵,也得磕坏满嘴的牙吧。”

李筠心有余季,当年的那一仗他也有参与,一点破城希望都没有。

他说道:“这晋阳城足足由六个城汇聚起来,当初我们只拿下了最简单的东城,便再无力攻伐了。”

巨大的晋阳城,不只是一城,由里三层外三层的结构修筑。

北齐时期,高氏政权把晋阳城作为别都,在汾河东岸新建大明城;隋开皇十六年,隋文帝杨坚筑仓城,隋大业三年,隋炀帝杨广建晋阳宫城,在晋阳城西北形成一个以晋阳宫城、大明城、仓城形成的品字形宫城区域。

唐贞观初年,长史李勣又筑东城。武则天长寿元年置北都,并州长史崔神庆建了中城,跨水联堞,将东、西两座城池连为一体,至此,在太原盆地北部形成一个内三城:仓城、新城、大明城;外三城:西城、中城、东城的庞然大物……

一个巨城里里外外六城相互依存,想要彻底攻占,得一城城的去啃……

只是想想就起了一身鸡皮疙瘩。

难怪历史上赵匡义对晋阳怨念那么大,又是焚城又是水淹,还削龙角、钉龙脉,硬生生地将这伟大的杰作,千年古城毁于一旦。

这赵家老三,还真不干人事。

当时的皇帝刘继元都投降了,还要弄这么一出,然后花费巨额财富重新建一座太原城……

这操作,脱裤子放屁,简直绝了。

罗幼度暗自庆幸,还好自己不准备攻城。

不然非如赵匡胤一样,磕得满头包。

瞬息之间,罗幼度已经在脑子里闪过了一个问题。

“如果刘承钧死不投降,那该怎么办。”

看着巨大的城池,想着穷得叮当响的北汉朝廷,罗幼度脑中渐渐浮现出了几种方桉。

晋阳城城楼。

刘承钧眯眼向南眺望,脸色有些凝重气恼,随即却笑道:“对方就这么一点兵吗?就这点兵,还想打晋阳?围城都不够吧!”

郭无为看出了问题凝重道:“他们的目的不是奔着晋阳城来的,这支军队是为了防止我们分兵去救援诸州。我们中计了……对方是这是打算将周边诸县一一夺取,收我们之粮,围点打援。”

刘承钧大笑道:“都说罗幼度用兵了得,我看不过如此吗!分兵攻城,意味着需要分兵而守,他们有多少兵马可用?对面差不多三万左右。多算他翻一倍,六万,给他八万好了。河东那么多州,他要逐一而守,还剩多少?我们晋阳城有三万兵,大同云州方向也有五万之多。辽只要随随便便派个三五万来,足以将对面碾压了。莫要看一座座城池陷落,待辽援兵到来时,摧枯拉朽的便能将所有城池收回来,保不准还能全复整个河东呢。”

郭无为大赞:“陛下英明!”

刘继业见两人一唱一和的安定军心,不免暗暗古怪,刘承钧、郭无为的问答并非胡说。

罗幼度内部不稳,刚刚登基,不可能将京中禁军全部调来:他凭什么觉得自己能够一挑二?

------题外话------

谢亮仔六六与数字书友的五百赏,谢谢支持!今天小爆发一下下,晚点还有两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