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问鼎十国 > 第五章 打服爹就够了

问鼎十国 第五章 打服爹就够了

作者:无言不信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9 21:51:04 来源:笔趣阁

罗幼度并没有进潞州,而是在潞州城外休整,等李守节、闾丘仲卿整理城中兵马。

休息时间,罗幼度则拉着李筠在御帐中聊着北汉的情况。

对于北汉,罗幼度是有一定了解,但肯定没有李筠详细。

李筠作为大周资格最老的军阀之一,在广顺元年,也就是周太祖郭威即位时,就给安排在潞州,担任昭义军节度使,为大周镇守边疆,抵御北汉,至今为止,已有八年半。

在这漫长的时间里,李筠功劳簿里斩杀擒拿的北汉将校多达百人,屡次击败北汉的入侵部队以及契丹的打草谷游奕。

大周攻巴蜀四州,取淮南地,甚至于北伐燕地。

李筠都在潞州抵御着北汉的骚扰,让前线作战的部队可以安心征伐。

这么多年下来,他也就在刘继业手中吃过几次亏,但从未丢失过一寸土地,甚至于趁着大周北伐燕幽故地的时候,偷袭了辽州与长清寨,取得了胜利。

于维护地方稳定之功,李筠更在王景、符彦卿之上。

这也是罗幼度愿意多给李筠一次机会的原因。

体恤老将,有功之臣,不管是对于罗幼度自身,还是李筠本人都有莫大的好处。

李筠道:“河东汉国的情况,陛下问末将,那可是问对人喽。末将跟他们打交道了多年,对于他们的情况不敢说一清二楚,也有十之七八。”

罗幼度感兴趣地道:“我对河东汉国的了解仅限于他们很穷,但兵将极为骁勇。好像,他们的宰相月俸只有一百贯,普通节度使的月俸更是少到了三十贯,连养家湖口都是问题。”

李筠道:“陛下了解的到位,河东汉国就一个穷字。河东原是李唐的龙兴之地,人口富足,可数十年的兵灾,将这里打空了。现在只余四万五千户左右的人口,总数不到三十万,却养了快四万的兵。全靠高赋税撑着,能不穷吗?”

罗幼度不住点头,三十万人,养四万兵,能富都有鬼了。

李筠继续道:“至于北汉兵强,也不尽然。属下这些年与他们交战,将他们分为上、中、次、劣四等。其中最强的是麟州杨家军……不怕陛下笑话,末将几次对上刘继业都吃了不少亏。这个刘继业,就是杨家人,本名杨重贵,给刘崇赐姓名为刘继业的。”

罗幼度当然知道这个刘继业,历史上大名鼎鼎的金刀杨无敌,老令公杨业嘛!

他没有打断李筠的话,耐心地听着。

“刘继业的父亲是麟州刺史杨弘信,麟州是当年沙陀人聚居之处。沙陀骑兵早年闯下了偌大的名声,现在差不多听不到了。不过他们大部分融入了河东各地,以府州、麟州居多。”

“故而麟州杨家兵卒的强悍,在河东汉国居于第一,这点即便是刘承钧的内直殿都比不上。”

内直殿也就是亲卫军的意思。

“其次,中等兵就是刘承钧的内直殿了,实力与我麾下的亲兵差不多。”

“次等兵就是招降的盗匪,这河东多山,太行山、太岳山、吕梁山、五台山都是连着百里、甚至上百里的大山,最适合各种山贼潜藏。刘承钧重用名相郭无为,比他老子强多了。通过招募、征讨等方式,将诸多山贼收编成军。实力不怎么样,奈何神出鬼没的,在河东一代极难对付。”

“下等兵就是寻常兵卒,他们多是一些混不下去,吃不上饭的地痞,论及个人蛮力,倒是有一些,遇到硬战,很容易溃败。”

罗幼度微微颔首,这确实是他手中资料没有的细节。

也就是常年与北汉作战的李筠,才能将对方兵卒的实力了解得如此透彻。

罗幼度问道:“这一仗,让大帅来打,你会怎么打?”

李筠沉吟片刻道:“得看陛下目的如何?”

罗幼度知道李筠话中的另外一层含义,就是粮草够不够。

毕竟他们刚刚结束一场大战,这还没喘口气又来了。

担心后勤问题,理所当然的。

罗幼度笑道:“刚刚秋收,粮食暂不成问题。依照我的判断,河东的粮食,应该没有调往晋阳吧?这晋阳不好打,四方州府应该不难。”

李筠眼前一亮,忽然兴奋道:“没有,没有这么快。地方百姓收割秋粮以后,向当地官府缴纳粮食。州府官员逐一清点数额运往州府,一并囤积称量,最后才派兵送往晋阳,这个过程少说也要两个月时间。现在离秋收不过一月,除了他们晋州附近的百姓之外,其余州府怎么样也不可能那么快地将粮食上缴。”

“陛下,若无心强攻晋阳。末将的意思是直接兵临城下,直捣太原。但我们可以故意泄露行踪,刘承钧必然惊惧,招四方支援,四方守备不足,我军可轻易取之。只是如此一来,晋阳的防备,将会有所提升,想要一战功成,覆灭汉国,尤为不易了。”

罗幼度笑道:“其实灭汉不一定就要强攻晋阳,只要将他的爹打服,儿子嘛,自然会跟着跪下的。”

李筠恍然大悟,与汉国作战,真正的对手从来不是河东汉国,而是他的老子契丹。

罗幼度由衷道:“与此番大帅细谈,朕对于北汉局势更加清晰明了,征伐更有把握了。”

李筠一脸遗憾,道:“只恨老臣上了年纪,不能为陛下征战疆场。若年轻个十岁,必然向陛下讨要前锋,为陛下效死。”

罗幼度打蛇随棍上说道:“大帅何必沮丧,军功谋功皆是功劳。冲锋陷阵就让给年轻人,以大帅之功,封公拜爵,不在话下,何必与年轻人争如此微末功劳?”

李筠认可道:“陛下说得在理,终究是年轻人的天下。比起这潞州,老臣还是喜欢汴京,那里热闹。”

罗幼度问道:“在潞州城楼上那个叫开城门的可是令郎李守节?”

李筠道:“正是犬子。”

罗幼度道:“朕刚刚即位,手上缺人,大帅不知愿意割爱?调到朕身旁听用?”

李筠大喜道:“那是老臣的福气。”

这一番言语过后,方才真正消弭李筠之患。

罗幼度保李筠未来以国公地位安享晚年,以换取李筠致仕,交出兵权。

至于李守节,对于李筠来说,那是意外之喜,罗幼度的宽宏大量。

罗幼度却知道,历史上李守节面对赵宋,也是百般劝阻父亲莫要与北汉勾结造反。

只是没有成功,在李筠兵败**以后,他选择了放弃抵抗,也得到了赵匡胤的重用。

李守节城门喊的那句话,加上他历史上的表现,足以让罗幼度给他扩一条未来的道路。

当然能不能走出来,还得看他自己。

这兵不血刃解决李筠之后,罗幼度原地休整一夜,继续领着兵卒北上,领着四万兵马北上前往辽州,打算从太岳山以北的团柏谷插入,直接兵临晋阳城下。

晋阳城。

刘承钧与宰相郭无为掰着指头计算着钱粮。

没办法,北汉太穷了。

穷的节度使都得勒着裤腰带过日子,一般的官员,寻常百姓,过得是什么日子,可想而知。

“让地方官员加快些进度,尽快将粮食运来。”

刘承钧吩咐道:“正好是秋高马肥的时节,辽朝实力最强劲的时候,拖不得。我们耗不起……”

对于自己国家的情况,刘承钧知道得一清二楚。

相较北汉几代皇帝,刘承钧的能力能够名列前茅,如果北汉有一个好底子,也许会成为一位有为之君。他若有孟昶、李景的命,保不准会成为郭荣的劲敌。

当然历史没有如果。

他接替的是给郭荣打烂的北汉,尽管高平之战后期,以周败退而结束。

但境内的一切都给打残了,尤其是军队……

面对残败的北汉,刘承钧一边要袭扰大周,限制大周的扩张,一边还要休养生息,维持领地安稳,已是相当不易。

反正大周攻蜀,他袭扰,大周打南唐,他也袭扰。

明明自己不富裕,还要当爹又当妈。

因为他清楚,大周一统之势已成,若不出点力,给周找些麻烦,蜀、唐的未来就是自己的。

罗幼度攻取幽燕故地,让刘承钧彻底慌了。

燕幽故地已为大周所取,接下来不就轮到他了?

不想郭荣意外病故,中原内乱再起,简直就是老天赏赐的一条活路。

刘承钧比谁都明白这一仗必须打,还得倾尽全力,不然再无打的机会了。

郭无为道:“最好让刘继业去麟州一趟,让他弟弟多派些兵来。此次与契丹连携作战,我们不能让对方看扁了,否则有可能导致当年晋朝一样的下场。”

石敬瑭引契丹灭唐建晋,但晋也随之为契丹所灭。

刘承钧正准备宣刘继业。

却听刘继业的声音在殿外传来:“陛下,快,中原已经出兵河东,大军逼近团柏谷,得派兵增援,不然要兵临晋阳了。”

刘承钧脸色骤变,叫道:“快,刘将军,你速速支援。”

几乎没有任何犹豫,刘承钧又下达了两道命令:“派人北上,向辽朝求援。另外传令各处,火速调兵固守晋阳……”

他根本来不及考虑敌人是怎么来的,也无暇多想。

本能地施展大爹召唤之术,以及固守待援之法。

------题外话------

谢书友天涯何处是我家you的六百赏,伪猎的百赏。谢谢支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