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问鼎十国 > 第二章 南北异动

问鼎十国 第二章 南北异动

作者:无言不信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9 21:51:04 来源:笔趣阁

定难军。

夏州。

西平王、守太傅、兼中书令李彝殷策马走在夏州的街上,路过的百姓见之纷纷让路,点头问好,报以尊敬的目光。

自李氏执掌定难军以后,一连几代人皆是守成之主,尽力于领地发展,依附于各政权,少有战事。

传到李彝殷手上的时候,已经是第六任世袭节度使了,深得民心。

他们虽然没有明面自立,以藩属自居,但是对内一直紧握军政大权,牢牢把持着定难五州,与江南的南唐,蜀地的孟蜀一样,就是一个独立的小王国。

一阵风袭来,李彝殷习惯性地闭上了嘴巴,屏住了呼吸。

然后漫天黄沙飞舞,周边来不及闭嘴的路人,吃了一嘴的沙,难过的呕着。

李彝殷熟练地拍了拍胡子上的沙子,向夏州南门走去。

定难军境内五州土地加起来,有三分之二都属沙漠地形,风沙是当地的最大特色。

“大王,少主回来了!”

一个商人从李彝殷的身旁路过,他恭恭敬敬地对着李彝殷行礼,然后打了一个招呼,这才离去。

李彝殷闻言,加快了脚步。

商人口中的少主是他的爱子李光睿,党项族的下任首领,也是定难军下一任节度使的继承人,骁勇有智计,深得李彝殷宠爱。

李彝殷不想让李光睿成为井底之蛙,常常派遣他南下去与中原做生意。

每次儿子南下,李彝殷就忍不住思念,在对方回来的那几日,几乎天天都要到城门口等候。

远处一车队徐徐而来,李彝殷开心的扬鞭,迎了上去。

“大郎!”

“阿爹!”

李光睿二十五六岁的年纪,高瘦精干,满脸的络腮胡子:快马来到近处,下马参拜,随即说道:“此去秦川,未能如愿完成任务,还望父亲恕罪。”

李彝殷先将自己的儿子扶起来,说道:“起来说话,安全回来就好,我们回家……”

路上李光睿说起了此次南下秦川购粮的详情:“我们以甘州回鹘人的身份向秦州购粮,起初还是顺利的。后来对方似乎察觉出了我们的身份,直接以无粮拒绝了我们的买卖,还派人监视我们。孩儿担心他们抢马,先一步回来了。”

李彝殷许久不说话,半晌叹了口气道:“这给人卡着喉咙的滋味不好受啊!”

定难五州少水多沙,几乎没有适合耕种的土地。唯一可取的就是畜牧业、狩猎业十分发达,夏州、绥州、宥州皆是兴盛的牧区,广阔的高原也盛产兔鹘、沙狐皮、猎犬等物,尤其是沙狐皮最受中原喜欢。

凭借外交贸易,从中原或者北汉购来大量的粮食,他们才能自给自足。

李彝殷早年颇有雄心壮志,觉得定难民风淳朴彪悍,完全有实力打破僵局,走出缺粮少水的困境。

他放着实力强劲的大周不投,选择效忠于北汉,就是想乘机夺取凉陇之地,以图关中。

可是北汉让郭荣一顿爆锤,实力现在还未恢复。

若非有个契丹爸爸撑腰,早就灭国了。

面对如日中天的大周,李彝殷只能放下身段表示效忠。

但他不甘于困守五州,派人收买了大周重臣,将手伸向了府谷折家,阻塞了中原与府谷的联系。

最后让罗幼度破坏,大周更是在罗幼度的怂恿下施展了经济物资制裁。

立时让资源短缺的定难军无以为继,最终以他们服软,开通中原与府谷相连的道路结束。

大周因此减缩了彼此之间的贸易数额,宁愿往更远的甘州、凉州购买战马,也不向定难军求购。

今经此一事,进一步让李彝殷意识到求人不如求己,他们必须要有自己的耕地,才能不受中原的掣肘。

郭荣重病,留下孤儿寡母。

李彝殷明白机会来了,这主少国疑,必定会乱,开始暗自购买粮食,以作军备,为攻取大周凉州、延州、盐州做准备。

这才有了李光睿远下秦州购粮的举动。

对于自己父亲的意图,李光睿亦是了解,问道:“中原情况如何?郭天子驾崩了没?”

他这一行人有马有粮,怕被人发现,走得都是偏僻小路,对于中原局势,完全不了解。

李彝殷皱眉道:“中原已经换了皇帝,罗幼度开了新朝,当了中原天子。”

李光睿表情吃重道:“这可不好办了,阿爹,这个罗幼度可不简单。当初我们攻取府谷的计划就是让他破坏的,他的能力,不亚于郭天子。让他坐稳了位子,我们没有活路了……”

**********

南唐金陵。

辉月楼。

随着臣服于中原,李景的小日子过得反而更加滋润了。

原先身旁有一个庞然大物,李景不得不每年拉紧裤腰带,将一大笔的钱财用来充实军备。

但随着淮南一战过后,李景意外发现中原要求的岁币并不高,远不及他之前用来扩充军备的军饷。

这上缴了岁币,还能剩一大部分自己用。

这买卖可是一点都不亏。

不用担心挨打,也有足够的钱财挥霍。

唯一不同的就是自降一个辈分,从天子到江南国主而已。

这有什么?

本来李景就丧失了北伐争雄的壮志雄心,现在安逸的生活更是将他最后一点志气磨灭了。

李景现在三五十天的就要举办一次宴会,或是江南雅园,或是风景名胜,或是在这辉月楼之上。

满朝文武纵情声色,将文人雅士,浮夸吹嘘。

在这种风气之下,江南第一才子,莲峰居士李从嘉的大名已经响彻江南。

尤其是多年前,江南战败,李从嘉一首哀思,以人喻事,令之才名暴于南北。

李景靠着高椅之上,听着四周文人墨客围绕诗词歌赋,或者经史子集相互切磋赞叹之语,只觉得灵魂都得到了升华。

李景目光落在李从嘉身上,看着脸带忧色,被众人拥簇在中心的爱子,脸上洋溢着慈爱的笑容。

这才是自己的儿子嘛!

听话,懂事,有才,人长得也俊秀。

简直跟自己年轻的时候,一模一样。

只可惜不是长子。

李景有些小小的失望。

这时一内侍来到身侧,对着李景一阵耳语。

李景眉头一皱,明显露出不耐烦的表情。

他挥了挥手,起身走到了辉月楼的内厅。

江南太子李弘冀正在厅中站着,听到动静,回过身来,惊喜道:“父王,好消息啊!天大的好消息,您看,这是中原传来的檄文。哈哈,郭天子尸骨未寒,符皇后不甘寂寞,与罗幼度霍乱宫闱。这可是大周太子发出的檄文,共邀四方诸侯讨之。还不止这些,罗幼度居然篡周自立,自己当了皇帝。这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李景充耳不闻,怒斥道:“你是国之太子,怎能如此不知礼数?”

他完全不在乎李弘冀说的内容,只是在意为什么自己进来,李弘冀不给自己行礼。

这亦是他最反感,甚至厌恶李弘冀的原因。

一点都不听话,喜欢自作主张,自以为是,半点也不像自己。

李弘冀反应过来,赶忙行礼问好。

“儿臣,参见父皇!”

李景这才满意的点了点头,在上首坐下,不悦道:“这种檄文三岁孩子都瞒不过,你居然相信了?让你少跟那些武夫往来,别像他们一样,就知道使用蛮力。”

李弘冀作揖回道:“父王,孩儿也不信。不过信不信,还是我们一句话的事情?我们说信了,就有理由北上,收复江淮之地……”

“混帐!”

李景瞬间暴怒,赫然而起,怒道:“你是想我江南国除宗庙绝嗣?若能收复江淮,早在两年前,江淮就不会丢。现在再说收复江淮,找死不成?”

李弘冀急道:“父王,现在是收复江淮的最好时机,有这檄文在前,又有罗幼度篡周在后,中原必定是人心浮动。加上之前周朝过于强势,郭天子成天念着一统,周边诸侯莫不提心吊胆,他们不会错过这千载难逢的机会的。孩儿以为,我们可以联系武平、巴蜀、河东、契丹,甚至于定难军,甘州回鹘,一起趁机对付中原,将中原合围了。同时,郭天子为了压制藩镇,收缴各地节度使的权力,早有不满。四方压力一起,内部再生动荡。中原哪怕再强盛,也难逃覆灭之局。”

李景闻言微微心动,他并不想打仗,就现在的情况挺好。

但是心底时不时地也会有小小的不安,大周南北征战,连幽州都打下来了。难保不会觊觎他们江南……

“不妥,不妥。我们不能当这个头。罗幼度的本事,丝毫不亚于郭荣,还是按兵不动的好。”

李弘冀脸上平静无波,似乎料到自己的父亲会这么说,妥协道:“我们不用出头,可以做做样子。让罗幼度腹背受敌,与他谈条件。我们也不要江淮,更不要扬州。将泰州还给我们就行……”

李景双目圆瞪,这会儿没有半点犹豫,说道:“好,就这么办!”

泰州,一个很小很小的地方。

但是境内有一个海陵盐场……

江淮盐业,海陵第一。

暴利中的暴利。

因吴越阻隔,江南无地产盐。

大周的盐,现在卡着南唐的脖子。

------题外话------

谢书友亮仔六六的千赏,谢谢支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