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问鼎十国 > 第二十一章 影响扩大

问鼎十国 第二十一章 影响扩大

作者:无言不信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2-12-29 21:51:04 来源:笔趣阁

枢密院!

“魏相公!”

罗幼度热情地与魏仁浦这跟自己有千丝万缕关系的名臣问好。

当初若没有赵匡义与魏仁浦女婿的案子,他罗幼度也没有今时今日。

魏仁浦没有半点的生分,热情相迎:“千盼万盼,可将幼度兄给盼来了。吾现下是孤掌难鸣,势单力薄,正需强援。”

大周不缺良将,但缺名臣。

真正有能者,身兼数职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魏仁浦现在是身兼三职,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同时兼任枢密使。分别对应中书高官官,宰相跟大周总参谋长。

以魏仁浦的干略是完全有能力身兼数职的,只是宰相与枢密使之间,难免会有摩擦。

这个时代文武已经渐渐分家,宰相的议政厅负责政务,枢密院负责军务。

议政厅以民生为上,枢密院以军事为主。

彼此双方目标不同,但无一例外,都需要用到钱。

这两者之间如何平衡,不只是郭荣一言而决的事情。还得看议政厅、枢密院彼此之间不断的较量争斗。

魏仁浦身兼两职,地位就有些尴尬了。

再加上议政厅的范质、王溥都是名臣能相,魏仁浦孤身一人,对上他们,没少“吃亏”。

尤其是最近一次,孟蜀年底派人送来今年份额的岁币。

这额外之财,立刻就给议政厅、枢密院盯上了。

议政厅想要用来疏浚开封河道,将周边数百里的河渠都重新规划清理。

而枢密院想要用来跟府谷、定难军购买军马。

结果魏仁浦给范质、王溥一前一后打的节节败退。

最终孟蜀的岁币归入议政厅,用来治理以汴京开封为中心的水利交通。

这种文武之争,最终得利得都是大周。

郭荣也乐得见到议政厅、枢密院争得面红耳赤,高坐上首看热闹。

罗幼度这一来到枢密院,魏仁浦就开始大倒苦水,给他介绍枢密院的情况,说着枢密院的不容易。

罗幼度心底暗笑:这老狐狸军政大权一肩挑,日子过得别提多舒服。八成就是甩锅,没有争取到孟蜀岁币,不是他的错,而是敌人太狡猾。

谁知道他的屁股坐哪一边的?

议政厅同样有他的位子。

罗幼度目前掌握的消息来看,疏浚开封河渠的整体方案就是魏仁浦自己提出来的。

罗幼度心领神会,义愤填膺地道:“范相公、王相公太过分了,好处都让他们占了。魏相公放心,军备乃国之大事,以后在下以魏相公马首是瞻,为我枢密院冲锋陷阵。”

魏仁浦满意地点了点头。

这枢密院虽说自己是一把手,但郭荣对于罗幼度的偏爱是人尽皆知的。

不与他处理好这上下级关系,自己这个枢密使不好当。

魏仁浦给罗幼度介绍枢密院的结构:“枢密院共有十房:北面房、支差房、在京房、校阅房、兵籍房、民兵房、吏房、知杂房、支马房、小吏房,分曹处事,掌军国机务、兵防、边备、戎马之政令,此外侍卫诸班直、内外禁兵招募、阅试、迁补、屯戍、赏罚之事也属于枢密院的管辖范畴。”

罗幼度在一旁听得不住点头,说道:“下官初来乍道,对于枢密院的一切事务不是很熟悉,打算先从琐事入手,了解一些枢密院的运作,跟相公先学习学习,而后再行考虑具体权值分配,相公以为如何?”

换而言之就是打杂,什么事情都干,但什么事情都不做主。

魏仁浦颔首道:“如此也好,幼度兄若有不懂之处,可随时找某商量。”

罗幼度送别了魏仁浦,并没有去自己的办公署,而是来到了档案室,翻阅着枢密院之前处理过的行政档案。

这些处理过的事务,恰是枢密院前辈的经验,学习的最好模本。

当然罗幼度真正的目的是想看看当前汴京开封四门的巡检,都是谁在担任。

这巡检官署名巡检司,官名巡检使,始于五代后唐庄宗,主要任务就是巡逻州邑,负责汴京开封的整体防务维护次序,尤其是夜间治安。

这职位权势不高,却是肥差。

尤其是负责东西两路的巡检使,这两处长街商铺聚集,巡街的兵士没事拿着刀剑晃悠几趟,立刻就有大商请入屋内奉茶,好吃好喝地招呼着。

看着四门巡检使的名字,罗幼度心中有了定计。

接下来就等了,等着殿前军自己乱起来。

赵匡胤在殿前军很有威望不假,但是他还不是殿前军的老大,更不可能把控全局。

石守信在殿前军的威望或许不如赵匡胤,却也不是无人问津的小歘歘。

后汉时期,石守信就隶属于枢密使郭威帐下,郭威即位之后,升任禁军亲卫都虞候,已经是大周禁军的一员。

后来郭荣改革军制分出了殿前司,赵匡胤、石守信是第一批编入殿前司的骨干。

而且石守信为人豪爽重情义,能够为了兄弟不顾自己的利益。

这点连赵匡胤都做不到。

在殿前司石守信是有一定的威望的,王彦升、罗彦瓌背后说石守信坏话,赵匡胤能够压得住。

都是大老粗,谁没说过几句脏话。

但是王彦升给石守信抓住后,不但没有认错,还当众打败石守信给他难看。

这种情况,赵匡胤想要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就有点高估自己的威信了。

不管怎么说,殿前司的老大叫张永德,还不是他赵匡胤。

**********

皇城延义阙。

王彦升与一众兄弟打算穿过延义阙前往值班房,不想在阙门处让一队兵士阻挡了去路。

“兄弟们,让让!”

王彦升喊了一声。

都是殿前司的弟兄,王彦升也没有想那么多。

“呦,我倒是谁呢。原来是铁骨铮铮,认太监为爹,遇到晋兵就磕头的赤胆忠心王剑儿呀!幸会幸会!”

韩重赟伸着懒腰从人群中走了出来。

王彦升在前蜀灭亡之后,迁居洛阳,他第一个上司就是后唐时期宦官大臣孟汉琼。两人关系极好,正是得到了孟汉琼的举荐,王彦升才得以入李嗣源麾下担任任东班承旨。

不过这个时代真正忠心的不多,石敬瑭认契丹耶律德光为爹,携爹之威,覆灭后唐。

王彦升见势不对跟着投降了后晋。

至于后面的投汉什么的,韩重赟还是知道忌讳的,并没有多说。

王彦升闻言神色骤变喝道:“韩都指挥使,你这是何意?”

韩重赟挠了挠头,道:“没什么意思,就是想问一下,咱老大哥为人磊落,没干什么对不起赵都指挥使的事情吧?他就交了一个朋友,认了一个兄弟,就给你说成叛徒。那我倒是想问一下,你这位给磕头太监当儿子,又怕死给契丹的儿皇帝跪下当狗的家伙,是什么玩意?”

“来?评价一下自己?”

“铁骨铮铮?”

“赤胆忠心?”

“还是牲口不如?”

王彦升怒喝道:“你敢辱我!”

韩重赟双手环胸,说道:“辱你又如何?”

王彦升抽出佩剑,怒喝道:“姓韩的,有种我们下场练练,别逞口舌之能。”

韩重赟大笑道:“老子有没有种不需要你知道,反正老子没给太监当过儿子。”

他知道自己不是王彦升的对手,不自取其辱,而是道:“延义阙里边修路,要不爬进去,要不滚蛋。”

王彦升讥讽道:“你以为你拦得住我?”

韩重赟大步走到王彦升面前,伸着自己的脖子道:“那你有种就往这边砍?”

王彦升气势被夺,小退了两步。

“呸!怂货!”

韩重赟往地上吐了口唾沫。

然后回头修路去了。

事实证明,不是所有人都叫许褚的。

王彦升气得死咬着钢牙,道:“我们走别的路。”

延义阙的下插曲很快就传到赵匡胤的耳朵里了。

“混蛋!”

赵匡胤一拳打在案几之上,案几上的各种笔墨纸砚直接凌空而起,散落在桌子上。

“去,将控鹤军都指挥使叫来!”

他领命一出,便叫住了传令亲卫道:“算了,不用去了。”

赵匡胤说着,大步走出了班房,亲自来到了延义阙班房。

“见过殿前都指挥使!”

韩重赟毕恭毕敬地向赵匡胤行礼问好。

赵匡胤听韩重赟这称呼,叹道:“韩兄弟还在怪我啊!”

韩重赟道:“不敢。”

赵匡胤气道:“大家都是兄弟,手心手背都是肉,发生了矛盾,你让我如何?”

韩重赟道:“所以属下没有怪都指挥使的意思,王彦升是大哥的兄弟,大哥护着他正常。但他不是我的兄弟,我没道理护着。大哥要罚就罚,我认了。”

“但是当着大哥的面,我就说了。我负责的区域,王彦升别想站着过。大哥要是看不惯,将我撤了便是。”

“你……”赵匡胤心知自己理亏,甩袖走了。

韩重赟回头看着赵匡胤,神色复杂。

王彦升事件随着韩重赟捅破了这层纸,在殿前司彻底闹开了。

如果是赵匡胤、石守信起了矛盾,殿前司上上下下八成都会站在赵匡胤这边。

没得说。

可石守信跟王彦升闹出的这事,显然站在石守信这边的是多数。

赵匡胤无意识的偏袒王彦升,反而让人更加为石守信叫屈。

赵匡胤处事不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