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问鼎十国 > 第一百四十七章 大虞契丹骑军入城

问鼎十国 第一百四十七章 大虞契丹骑军入城

作者:无言不信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7-12 00:29:09 来源:笔趣阁

罗幼度并非忽悠敷衍窦仪,发展科技固然重要,但是国人的美德一样重要。

他在后世就很反感一群公知片面的自由论调。相比所谓的自由,他更加崇信老祖宗传承下来那生而为人所应当担负的责任。

窦仪闻言也宽慰了不少。

罗幼度对于窦俨的新儒学极有兴趣,拉着他这位未来的鸿儒,细细说了一些自己对于儒学的理解。罗幼度确实不精于儒家经典,来到这个时代那么多年,也没有多少时间去钻研《四书五经》,充其量就多读了几遍《论语》、《礼记》这类用的到的典籍,但是他对于儒学并非一无所知。

因为后世浙商大佬大多推崇阳明心学,与他们往来,坐下来品茶聊天,嘴里不会说几句“心外无物”、“知行合一”、“致良知”等心学思想都聊不到一起去。

为了生意,罗幼度还真翻过几本说阳明心学的书籍,不敢说有多了解,能够谈古论今,班门弄斧。随意聊天的时候,却也能说上几句,小装一下。

他还是第一次展露自己这方面的知识。

窦仪、窦俨兄弟皆是当世大儒,自有一定的判断力,分得清好坏。

心学源于南宋陆九渊,经明朝陈献章开启,湛若水完善,王守仁集大成,但总的来说都是围绕儒学衍生的一门学问,万变不离其宗。

两兄弟未必认同,却也能够理解,各有感触。

尤其是窦俨,他的新儒学本就未完全定型,最容易受到影响,得了不小的启发。

罗幼度也对兄弟两人针对物理学作了详细的介绍,将生活中能够用到物理学的东西一一说了出来:如水车、纺车、起重机都一一描述,便是为了让窦家兄弟明白,物理学除了能够适用于战场,对于天下人的生活,也有巨大的影响。

送别了窦家兄弟,罗幼度依旧难掩心中激动,新儒学若成,未来他们华夏,必将引领时代变革。清末民国列强侵略的耻辱亦将不复存在。

窦仪、窦俨一并出了宫,两人心情也格外激荡。因为现在还是新年休沐日,皇城里空荡荡的。窦俨轻声说道:“兄长,你说陛下是不是真的如传说的一般,紫微星下凡?”

紫微星在中国古代一直都视为帝王星。

窦仪缄默了会儿,说道:“你也察觉了?未尝没有如此可能!”

他自从淮南之战时,便跟着罗幼度。那个时候,他只觉得自己这个上司常有惊人之语,虽说顶着小诸葛,后周名士的称呼,实际上对于四书五经的理解入门都算不上。当时世人将他顶得那么高,实属那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发人深醒,同时也需要一个能够站出来与武将打擂的文人。

罗幼度那时候的风头无两,固然是因为逼降后蜀、淮南之战,表现优异,得到郭荣的器重,文臣们在背地里默默支持吹捧也密不可分的。

不了解的人或许会为盛名所骗,但窦仪这样跟随他多年的身边人,哪里不知真相。

不过自从登基以后,他就发现自己这个上司胸中藏着无数让人叹为观止的东西。

很多时候,能够将一些惊世骇俗之语,当作常识一样轻易的说出。

窦仪了解得越多,越有如窦俨一样的感觉,越发觉得自己辅佐的是一位紫薇圣人。

其实哪有他们说的那么玄乎,就是罗幼度随着地位越来越稳,选择了不装而已。

因为他不信现在还有谁能将他捆绑起来,破开脑袋调查研究!

就在上元节的前一天,洛阳举城狂欢之前,洛阳的守军暂时接管了北大街的控制,将行人劝离街道两端。

不一会儿,原本车马如龙的大街百姓都列队于大街左右。

急着行路

的,在街边人群里徐徐而动,不急赶路的则顿住眺望。

摩尼教一行人也在其中。

摩尼教的波斯圣女好奇向城门口处眺望,一般这种情况在他们西方是大人物到来才有的景象,很早很早以前,在她的记忆中自己的教主父亲也曾有如此待遇。

“不知是哪里的王侯?”波斯圣女心里想着。

奥斯古丁也露出了感兴趣的神色,想要发展教派首先得到皇帝贵族的支持,将他们收为信徒,授予他们权势,脑海里想着能不能将之发展一下。

这时他听身旁一挑担小贩,开口询问道:“吴头,什么人物,这个阵仗?”

被称之为吴头的人叫吴朝辅,曾经是御营司龙骧军的一个都头,在此次北征的时候,于三叉水同契丹先锋军作战的时候,肩膀上挨了一刀,伤了骨头左臂无法使力,不得以退出了军队。

对于这种为国受伤的退伍兵卒,朝廷除了发放抚恤之外,还会安排一定的就业机会,让他们在家乡任职。

吴朝辅就获得了洛阳北城巡检都头一职位。

他看了小贩一眼,道:“去去去,打听那么多做什么?还不快些去市场,担心你家许娘子不让你进门。”小贩他认识,叫栾一雄,住在兴义坊的百姓,靠贩卖各种杂货为生。因性子执拗,不愿意缴纳“保护费”与街道的地痞关系不睦。他任职之后遇到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帮栾一雄教训了地痞。

两人也有了一定的往来,栾一雄还请他喝过一顿酒。

栾一雄急眼叫道:“她敢!还反了不成。”

周边大多都是邻里邻居,闻言都善意的笑出声来。栾家娘子可是泼辣出名的…

一人道:“吴头,说嘛,陛下进城差不多这个排场吧?”

吴朝辅虽一条胳膊无法使力,却是实打实凭借战功升任龙骧军都头的,手下曾管着五百龙骧军,手上染了不少敌人的血,即便只有一条胳膊,也不是地痞流氓能够对付的。

自他接管洛阳北城的街道治安以后,整体的治安大为提升,原本流氓地痞都夹起了尾巴。

经过大虞这些年的宣传,百姓潜意识里有了军人、大学生都是光宗耀祖的概念。

吴朝辅这类从前线退下来的将官,身上自带光环。

他们通常为了维护自身光环,享受百姓的爱戴,会约束自己的行为,尽责的干一些好事。

吴朝辅也因此深受街坊爱戴。

久而久之,就打成了一片,军民关系融洽。

吴朝辅看着周边都期盼的目光,低声道:“是萧大娘子凯旋了!”

周边一阵惊呼。

栾一雄眼中闪着光道:“就是纵横漠北,在霍骠骑封狼居胥的肯特山建姑衍城,设瀚海州的萧大娘子?”

大虞对于朝廷里以及历史人物的英雄事迹的宣传很是到位,报纸上关于霍去病封狼居胥,禅于姑衍,登临瀚海的事迹早已通过说书、出故事书、登报等途径反复宣传。

萧胡辇威临漠北,在霍去病封禅的姑衍山下建城,这种光辉事迹自也少不了宣传。

茶余饭后,在茶馆酒肆听书,已经成为了大虞百姓最喜欢的消遣之一。

哪怕是一平头小百姓,也知道大虞庙堂上的诸多英雄豪杰。

吴朝辅挺着胸口说道:“除了她?还有谁有这排场?不只是她呢,此次她南下,据说还带了漠北三十九个部落的首领,一起南下觐见陛下。”

栾一雄突然想到什么,低声说道:“都说陛下喜欢姐妹花,听说宫里的萧婕妤就是萧大娘子的妹妹,吴头,你说这位大娘子?”

吴朝辅脸色微微一僵,一时不知怎么说出口。这事他还真知道

一些,当年北征的时候,他是龙骧军党进麾下的兵,在幽州城北安营。

萧胡辇率部来幽州会见,麾下所部亲卫骑军是他们负责接待的。

据说萧胡辇那天晚上没出幽州行宫

尽管不能确定,却也留下了不少的传言。

栾一雄察言观色,惊呼道:“还真是?”

“不许胡说!”吴朝辅板起了脸。

栾一雄却道:“陛下圣德,乃千古明主,又不会怪罪,怕什么。”

正说间,浩浩荡荡的一队人马从洛阳的北门驶入,为首一人正是威压漠北,征服蒙古、室韦、乌古等强大草原部落的萧家大娘子。

她一身火红的铠甲配上若烈焰一般的神驹,英姿飒爽,在她身后的是一支英伟的骑兵,但与常见的骑兵不同,这支骑兵队是亲一色由契丹人组成的,他们的容貌与中原人比起来并没有多大区别,但是发型就有很大差异了。

中原人习惯了须发,而契丹大多习惯了髡发,所谓髡发就是将头发剃去一部分或大部分,然后留下几许辫子。

军队入城,并不少见,但如此规模由契丹人组成的军队入城,就不多了,追溯往前,还是耶律德光入主中原的时候,那时候的契丹骑兵就是屠夫恶魔。

街道两旁围观的百姓先是一怔,随即想起这支契丹骑兵帮着他们大虞抵御住了蒙古大军的南下,征服了漠北,开始为之欢呼鼓掌。

萧胡辇听着周边百姓的呼喊,悬着的心终于落下。

她在汴京生活多年,深知中原人对契丹的仇恨。当罗幼度让她率凯旋之军南下,接受检阅庆功封赏,她是有些不安的,怕发生不好的事情。

但听着四周的欢呼,萧胡辇也明白,罗幼度那句:只要一心,汉胡一家,并非虚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