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问鼎十国 > 第一百一十六章 凯旋而归

问鼎十国 第一百一十六章 凯旋而归

作者:无言不信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7-12 00:29:09 来源:笔趣阁

罗幼度身着白衣,大步走进灵堂,看着大厅正中停放的棺椁,点燃三炷香,上香之后只是行了一揖,并未下拜行礼。

身为皇帝,能着白衣来此,已经足够尊重耶律贤了。

臣子,即便去了,死者为大,也受不得君王的大礼。

看着面前的棺椁,他长叹了口气,道:“贤宁身为契丹贵胃,却有大胸怀大气魄,致力于汉契一家,操劳过度,英年早逝,朕深以为憾。贤宁于国有忠,于民有仁,于己有德,于朋有义,诚乃当世之君子,可为天下人表率。”

罗幼度这一番话,给了耶律贤极高的评价。

表达了自己的态度,罗幼度转向家属方,打算接受家属的谢礼。

这一转身,罗幼度见到耶律贤的“家属”不免有些错愕。

他入内的时候守灵家属正在跪拜着低头烧纸钱,也没有多关注,现在对方答谢的时候,才发现在他面前穿着一身孝服拜谢的居然是自己的小姨子萧夷懒。

在萧夷懒的身后,才是耶律贤适、耶律休哥。

耶律贤身为契丹皇族,命途多舛。四岁的时候,遭遇兵变,父母死于火神淀之乱,他自己也是险死还生,躲在柴垛里才逃过一劫,但也留下了体弱的隐患,已经没有直系亲属了。

正是因为看中这个,厌恶女人的耶律璟才将耶律贤养于永兴宫,当作契丹太子来培养。

而今耶律贤病故,确实寻不到亲属守灵。

耶律休哥作为契丹宗室,与耶律贤一同长大,而耶律贤适与耶律贤惺惺相惜,也属知己好友。

两人充当家属为耶律贤送葬守灵,罗幼度是知道的,但萧夷懒为何排在两人之前,便不得而知了。

其实严格地来说,萧夷懒算得上是耶律贤未过门的妻子。

萧思温在军事上的水平一塌湖涂,可行政方面的能力可圈可点,尤其是手握萧家这张王牌,即便身上有丢失幽州的污点,但依旧在契丹庙堂上如鱼得水。

历史上萧思温的三个女儿,长女萧胡辇,嫁辽穆宗之弟齐王耶律罨撒葛,次女萧夷懒,嫁耶律李胡之子赵王耶律喜隐,三女萧绰,嫁给耶律贤。

细细分析一下,辽穆宗无后,兄终弟及的耶律罨撒葛是第一继承人。

耶律李胡是耶律阿保机的嫡长孙,只是昔年耶律德光威望太高,这才选择立贤。如果契丹皇室血脉断绝,耶律喜隐这位嫡长孙有很大的优势。

至于耶律贤自不用说,他是辽世宗耶律阮的儿子,耶律璟内定的继承人。

没有超强的政治人脉与手腕,萧思温哪能这么嫁女儿?

不过因为罗幼度的出现,萧思温的女儿从三个变成了一个。

萧思温自然只有一个想法念头,自己的女儿必需的大辽的未来皇后。

萧思温最终选择了耶律贤,与之定下盟约。

耶律贤娶萧夷懒,而萧思温举萧家之力,帮助耶律贤获得帝位。不过因为耶律璟犹在,他们并未公开,只是口头约定,都在凝聚实力。

结果韩家抢先发难,耶律必摄登基,萧思温惨死,耶律贤南逃等一系列变故。作为萧夷懒未婚夫的耶律贤再次见到萧夷懒的时候,早已经是物是人非。

耶律贤有心求死,自然不愿意耽误萧夷懒的未来,便推了这门婚事,认萧夷懒为义妹。

萧夷懒理所当然的为耶律贤送葬。

其中的复杂关系,罗幼度自然是不得而知的,不过看着萧夷懒这一身白色的孝服,他突然想起了在蜀地的花芯夫人,那一身白色缟素,似如今日一般。

萧夷懒五年装病,足不出户,纵然自身没病,亦是一副娇弱的病美人姿态,让人怜惜。现在又穿着一身孝服,一眼望去,竟有一种将之拥入怀中抚慰的冲动。

罗幼度暗笑自己出征近两年时间,这精虫真就有些把持不住。

他并未表露出自己的季动,从容不迫地向萧夷懒、耶律贤适、耶律休哥道了一声:“节哀”。

萧夷懒微微作揖,说道:“陛下白衣吊唁,妾替家兄叩谢陛下大恩。兄长临终之前,有言陛下乃天命仁主,契丹族仁能够归为大虞,成为大虞子民,实乃我族仁之幸。只恨不能长期辅左陛下左右,亲眼见大虞王朝再现汉唐盛世。”

她这番话是加了私料的,耶律贤想看到的是汉契一家。

汉人、契丹人不分彼此。

真要有辅左之心,也不至于死在这里。

但萧夷懒此言,无疑是帮助大虞朝廷更好地统治契丹。

罗幼度眼眸中闪过一丝赞许,道:“贤宁虽不能亲眼所见,但自会有人替他完成这一宏愿。”

他说着看了耶律休哥、耶律贤适一眼,用意显然。

耶律休哥、耶律贤适肃然回礼。

尤其是耶律休哥。

耶律贤适是一个政治家,在这方面看得很透很开。他能够很理所当然的接受自己的身份,以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

耶律休哥相对纯粹,作为一个忠于国家的军人,尽管他能够感受到罗幼度对自己的信任与器重,也觉得面前这位中原天子确实比耶律必摄更加出色,能够在他麾下效力,确实让人心动,可内心深处终究有那么一点点的不自然……

直到今日,耶律休哥听到罗幼度对耶律贤的评价,真正感受到面前这个中原天子的胸襟气度。

耶律贤怎么死的,耶律休哥心底门清。

他相信罗幼度不可能不知道,但即便如此,耶律贤还是获得了契丹皇家葬礼的资格,还得到了“于国有忠,于民有仁,于己有德,于朋有义”这样的评价,让人不得不服。

耶律休哥心中执念尽去,说道:“贤宁兄亦与臣言:此生能入汴京,一睹华夏文化风采,见识大虞气象,此生以足。若有来生,愿生在中国,为陛下效犬马之劳。”

罗幼度忽然想到当初第一次见面时耶律贤说的那句话“草民又何尝不想生生世世生在中国?”

耶律贤始终为契丹谋划,但他对华夏文化的向往之心,却是实打实的。

罗幼度微微颔首,转身离去了。

罗幼度在临潢府又待了十余日,作了最后的善后工作,在九九重阳节这一日,率师南下返京,班师回朝。

凯旋大军与契丹贵族一道浩浩荡荡的踏上了归程。

回程的第一站是昔年契丹的中京大定府,现在依旧叫大定府,但已经不是契丹的中京,而是大虞的州府。

一入城中,罗幼度便受到了地方百姓热切的欢呼,街道旁不只是汉人,还有奚人、契丹等草原民族,他们都发自内心的欢迎罗幼度凯旋。

本来契丹与大虞朝作军事竞赛,通过压榨百姓的收入来获得资本,百姓生活得并不如意,又发生了焚城一事。

百姓对于耶律必摄更加厌恶,反观罗幼度却积极的协助灭火。

在大义上高下立判。

此外罗幼度在税收上并没有苛刻契丹,而是采用一视同仁的态度。相比契丹原先的重税,自然好上许多。

当然最关键的还是罗幼度这边席卷了契丹的贵族……

古往今来这财富都是掌握在贵族手上的,百姓的生活质量,完全取决于那口汤的多寡。

罗幼度将契丹贵族一扫而空,贵族们遗留下来的土地、商铺将会重新整合划分。

这将会造成千千万万有识之士崛起的机会。

这些人必然是拥戴罗幼度的大虞朝廷的。

大定府已经出现了这种情况,不论是汉人农民还是草原牧民他们现在都有自己的田地与牛羊,草场也得到了适当的分配。

商贩工匠们面对大把的机遇,收入地位肉眼上涨。

尽管大虞朝廷攻取大定府不足一年,但全新的气象早已遍布全城。

对于造成这一切的罗幼度,他们自然是以最热烈的态度来迎接造成这一切改变的天子,他们的新皇帝。

罗幼度挥舞着双手,骑在高头大马上回应着周边百姓。

在罗幼度身后不远有一辆华贵的马车。

萧夷懒微微掀开马车一角,向外眺望,看着街道两旁热情的百姓,眼中闪着一丝丝的异彩。

马车里还有一人是萧夷懒的丫鬟叫秋影。

小姑娘偷偷的从缝隙里向外眺望,说道:“二娘子,陛下太了不起了。要不是这一路上都有兵士列队相护,百姓看上去都可能扑上来。如此受爱戴,也就书里尧舜一样的圣君可以相比了吧。”

萧夷懒轻笑道:“确实如此!”

想着这些日子的接触,她道:“陛下将会是继秦皇汉武唐宗之后又一位盖世明君。”

她放下了车帘,继续干着手上的针线活。

细小的银针在白色的绸缎上穿梭,灵活的如同活物一般。出针之快捷细腻,便如一个拥有十数年针线活的老师傅。

秋影看得入神,赞道:“二娘子的绣的真好,唯有江南、蜀地的绣娘可以一比了。”

秋影说话的时候有些惭愧,萧夷懒的针线功夫还是她教的,但是现在她的技术,远远比不上自家这位小姐了。

秋影是汉人姑娘,早年给契丹劫掠到了临潢府,因生活所迫,卖身成为萧夷懒的丫鬟。

秋影会一些针线功夫,萧夷懒装病足不出户,闲来无事,就跟自己的丫鬟学习针线打发时间。

这一练就是五年有余……

她一天到晚自困牢笼,也不用为生计奔波,这五年的练习时间远比正常人十年还多,熟能生巧,练就了一手出神入化的刺绣功夫。从小小的绣帕枕巾,到后来制作衣服,都是游刃有余。

萧夷懒轻轻咬断了线,将自己缝制而成的衣服摊开,在身前比划了一下,语气中带着几分喜悦的说道:“怎么样?”

秋影一脸惊愕,脸上带着几分迟疑,道:“二娘子生的漂亮,穿什么都好看,只是……”她顿了顿,轻声道:“这衣服看起来是不是有些不吉利?”

萧夷懒制作的衣服用针精细,手艺高超,布料也是高丽走私来的上等丝绸,怎么样也不可能难看。

但在秋影眼中,萧夷懒制作的这衣服虽不是孝服缟素,却有几分相似,让人往那方面联想。可说是孝服,又没有孝服的朴实,与孝服本质上是不同的。

萧夷懒轻笑道:“不会,只要他喜欢就好。”

大定府行宫。

罗幼度接见了马得臣、邢抱朴。

马得臣是罗幼度任命的大定府长史,而邢抱朴已经升任为大定府司马,两人现在是大定府的一二把手,至于张雍他醉心教育,并不愿出仕,在协助安抚大定府百姓之后,继续教书去了。不过因为张雍的功劳,其幼弟张琪混了一个功曹参军的职位。

马得臣在契丹长大,但入中原考得进士,心自然是向着大虞,他又习惯了解契丹方面的习俗文化,便调到了大定府任职。

马得臣、邢抱朴皆是良臣,前者擅治,后者重刑,绝佳组合。

两人各自向罗幼度汇报了大定府的情况。

罗幼度听得极为认真,大定府是汉契共治的第一试点,很多政策都是结合大虞朝廷的政策以及契丹的政策综合,或者全新颁布尝试的制度。

其中无可避免的存在诸多问题,需要寻找出来,然后一一解决。

马得臣、邢抱朴在施行的过程中,发现了不少的问题,逐一汇报。

罗幼度一一记下,紧急的直接重新修正,不着急的或者严重的,带到汴京与百官一同商议。

两人从下午一直待到黄昏方才离去。

罗幼度忙了一下午,肚子饿的咕咕叫,正想传旨用膳,却听殿外传来萧夷懒求见的消息。

“让她进来吧!”

罗幼度不加多想,让人请萧夷懒入内。

这一路上他没少受萧夷懒的照顾。

罗幼度率军出征,作为表率大多时间都是在军营中与兵士同吃同住的,最多开个小灶,也不会很过分,也就多一两个小菜。

现在凯旋而归,讲究少了一些。

萧夷懒一路上给他安排了不少契丹的美食,味道并不差。

“妾身见过陛下!”

萧夷懒一身白衣,轻步入殿。

罗幼度见萧夷懒一身超前的服饰,似孝服又非孝服的白衣,将她那病美人的风采完全衬托了出来,眼眸下闪过一丝惊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