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问鼎十国 > 第一百零二章 大仁大义

问鼎十国 第一百零二章 大仁大义

作者:无言不信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7-12 00:29:09 来源:笔趣阁

耶律休哥自然认得耶律贤。

身为契丹皇室宗亲,耶律休哥自小就混迹在皇族圈子里。

耶律贤作为辽世宗耶律阮的儿子,耶律璟任命的继承人,生来便是孩子王。

那个时候睡皇帝耶律璟酗酒怠政,耶律贤作为公认的未来皇储,谦逊仁德获得了一致好评,身旁已经聚集了一批拥戴的文武大臣。

不少人都在期盼着耶律璟能够早亡,由耶律贤继位,成为契丹新主。

耶律休哥也是其中之一。

只是人算不如天算。

耶律必摄在两韩家、康家的支撑下,绕开了正常传承,窃取了皇位。

耶律屋质顾念大局,已经分裂的契丹,无法再次承受内部的二次分裂。

在耶律屋质的从中调和下,年少的耶律贤选择了退让。

耶律休哥也在耶律屋质的举荐下,成为了契丹新帝耶律必摄的左右臂膀。

耶律必摄这个契丹皇帝干得并不差,但在耶律休哥心中其实更认可耶律贤。

两人在这方面有着相同的特点“仁厚”。

耶律休哥看着幼时的玩伴好友,有着万千感慨,久久不知从何说起,半晌才道:“在南朝,殿下过得可好?”

耶律贤笑道:“直呼我贤宁便好,殿下早就过去事了。我现在是南朝的端明殿学士,中原书馆里的书籍任我翻阅。每日便是读书做学问,唯一的工作就是协助几位宰相整理一些契丹、漠北、漠南的史料,以作未来修史之用。”

耶律休哥带着几分牵强地说道:“也算是得偿所愿了,……只是我不了解。”他有些激动:“殿下对契丹的感情,不比我少,为何要选择叛逃?”

耶律贤道:“我留在契丹,只会造成契丹的分裂。不如留下一个叛逃之实,求得契丹一线生机。”

耶律休哥难看的一笑,心中的芥蒂释怀了。

耶律贤道:“其实在逃跑的路上,我不止一次问自己,如此选择是对是错。直至入京,见到了罗天子,确定了自己的选择。这辈子我做了不少错误的决定,唯独此次,无比正确。在汴京,我看到了一个跟契丹完全不一样的天下。一个让人向往,憧憬的世界。一个梦想中我们渴望见到的乐土……”

耶律贤将自己在汴京的见闻,自己这些年学习的知识,一一细说。

已存死志的耶律休哥听着听着,眼中透露着一丝向往。

耶律休哥作为一个契丹人,但他深受儒家文化的熏陶,向往的是圣人治世。

这一点当前高压下的契丹是完全不存在的,而中原在罗幼度的治理下却隐隐有了一点痕迹。

尤其是国都汴京,作为大虞的中心地,称一句人间乐土,毫不为过。

罗幼度并没有复制赵宋以天下养一城的制度,却也无可避免地受到最大的利益加持,成为经济文化的中心。

听着耶律贤的叙述,耶律休哥闭目感慨道:“可惜,不是我契丹。”

耶律贤说道:“可以是契丹,前提是契丹要在罗天子的统治之下。”

耶律休哥带着几分自嘲的笑道:“你就那么信任他?竟为他当起了说客。”

“没错!”耶律贤并不隐瞒,直言不讳地说道:“越在中原生活,越能感受罗天子的可怕。身为皇帝,一个开国之君。雄才伟略,自然少不了。但他最厉害的不是自身的能力如何,而是将自己的大义与民生结合。”

“不管他出于什么目的,是真心诚意以百姓为先的盖世豪杰,或是为自己争霸事业赢得资本而作伪一世的无双枭雄。但他克平乱世,以仁政理百姓,这已经足够了。”

“他目的何在,相比百姓获得的,已经不重要了。他将百姓大义与自己的一己私利紧密相连,水乳交融。只要他能够成功,百姓的生活就能从其中得到更大的好处。这一点耶律必摄远远不足以与之相比。”

“不亲自经历,常人无法感受,中原百姓对于他们皇帝的支持。”

他想起了罗幼度亲征之日,整个汴京上空都在回荡“大虞万胜,陛下万胜”的呼喊。

耶律贤笑道:“罗天子的眼界太高,目标太远。他需要一个稳定的后方,不会为了蝇头小利而亏待契丹,相反,他需要契丹人与汉人和平共处,为他提供稳定的支持。故而他不会以暴政苛政来对付契丹。首先损害的就是他自己的利益……谁会无故折损自己的利益?”

“就拿大定府来说,在你们为了求生,准备烧毁大定府之前,他已经入手准备安抚大定府了。他需要一个稳定的大定府,帮助他来控制漠南。我完全有理由相信,大定府在如此环境下,未来只会更好。”

耶律休哥虚弱笑道:“真是如此,倒不失为契丹之福。”

耶律贤道:“除了契丹,不是契丹以外,无可否认这点……”他缄默了半晌,亲自给耶律休哥递上了一杯水,说道:“喝吧!”

耶律休哥惨笑道:“我这条贱命,却不知能救回多少人?”

耶律贤犹豫了片刻,说道:“估计救不了多少人!”

这下轮到耶律休哥尴尬了。

耶律贤道:“也不瞒你,在来之前,陛下确实亲口说只要你逊宁归顺,此去临潢府,非必要,不动刀。但以我对陛下的了解,不管你归不归顺,陛下都不会大动刀兵。他只会杀那些他认为该死之人。”

耶律休哥听得一怔,心底有些触动。

耶律贤道:“逊宁,我希望你能好好活下来,替我看一看我们幼时向往的净土,会不会在东北出现。”

耶律休哥惊愕的看着耶律贤。

耶律贤轻声道:“我旧患缠身,早已时日无多。此番北来,便没有想过能够活着回去。也许,这就是我的归宿,能够在人生的最后时刻,感受中原文化的魅力,能够在最后时刻,帮助我契丹百姓出最后一点余力。本该知足,可没有见到未来,还是不甘呐!”

他说着笑了起来,豁达中带着那一丝丝的不甘。

耶律休哥抹去了眼角的泪水,接过耶律贤递来的杯子,一饮而尽,说道:“让你这么一说,真就不舍得死了。贤宁,就让我们一起见证未来吧……”

耶律贤缄默片刻,笑道:“好!”

当耶律贤扶着耶律休哥出现在罗幼度面前的时候。

罗幼度高兴的喜不自胜,大笑道:“还是爱卿有本事……”他看着进了食,稍微有些气色的耶律休哥说道:“朕很庆幸,还能见到将军驰骋疆场的英姿。”他说着,将自己的千里镜递到了对方的面前道:“这就是将军心心念念的神物,朕这里就送给将军了。便由它陪着将军,为朕开疆扩土吧。”

“谢……陛下!”

陛下这两个字有些难以叫出口,但还是叫了出来。

罗幼度更是满意,嘴角都要笑到了耳朵根,忙让两人入座。

罗幼度返回位置,经过火盆的时候,随手将火盆向耶律贤的位置移动,然后才上得主座。

耶律贤自幼体弱畏寒,耶律休哥是知道的,见状微微暗叹。

耶律必摄确实不错,可从这一细节,便可看出差距。

罗幼度得到了耶律休哥,话语中都带着欢快之意,但当说到对于耶律休哥安排的时候,罗幼度的话让耶律休哥有些意外:“将军暂且还是在公署里住下吧,好好调理身子。归降之事,得暂且瞒下来。”

见耶律休哥一脸意外,罗幼度解释道:“朕刚刚得到消息,耶律必摄、赵匡义已经回到了上京临潢府。他们将此战失利的缘由都推给了将军,还将将军南下袭击朕的举动理解成了南下投诚。实在可笑……”

耶律休哥听得此言,只觉得满脑子都是嗡嗡的。

耶律贤怒道:“岂有此理!湖涂透顶!”

罗幼度道:“将军也不用过于担心,将军的为人在契丹还是有一定风评。朕也已经让人将将军南下的用意透露给了临潢朝廷,就算他们认定了将军不听号令的罪,也不至于祸及家人。如果将军归顺的消息传开,将军便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身上的污名了。”

“所以……”罗幼度认真地看着耶律休哥说道:“将军就在公署里休养身体吧,朕不许宵小玷污朕的将军,待朕能够左右局势以后,再行细说。”

耶律休哥张了张嘴,沙哑着声音说道:“陛下是什么时候得到消息的?”

罗幼度想了想道:“在追击的时候,从契丹的败卒中听过类似的消息。不过朕以为以耶律必摄的能力,不至于这般无脑。也不知道赵匡义给他逛了什么**汤,将一切罪名都嫁祸在了将军身上。”

耶律休哥道:“陛下早得到这消息,何不将错就错?”

罗幼度直言道:“你是说故意传出你归顺的消息?让耶律必摄杀你全家,以此来说服你归顺?”

耶律休哥并不接话。

罗幼度笑道:“这是将军太不了解朕了,也太小觑你自己了……”

耶律休哥眼中闪过一丝茫然。

罗幼度高声道:“朕要你耶律休哥,是真的将你当作一号人物,器重你的才华,欣赏你的能力。这种欣赏器重不说嘴上说的,朕不打算留你在身旁当作摆设。在朕的规划中,你的未来与曹彬、潘美一样,都是朕手中开疆扩土的无双利剑。未来的你,将会统帅我大虞的千军万马,成就卫青、霍去病、李靖、苏定方这些伟人的功绩。”

“如果朕以这种卑劣的手段,迫使你归顺。试问一下,朕敢让你独自统帅大军吗?你真的会对一个用阴谋,毁了自己全家的人付出自己的忠心?”

“朕要的是君臣相知,而不是相互猜忌。朕想做汉光武帝,不想做刘邦。”

耶律休哥本有些迟疑,不知自己的决定对不对,此时此刻还有什么话可说?

“臣愿为陛下开疆扩土,不负厚望。”

罗幼度满意地摆了摆手,看着耶律贤道:“朕已经下令让潘美、林仁肇停止进攻辽阳府,耶律贤适那边就看爱卿的了。你的身体受不了风寒,也不用亲自去。修书一封即可。耶律贤适是个聪明人,真有意归顺,爱卿亲不亲往并没有多少差别。”

耶律贤知他担心自己的身体,一口应下。

罗幼度接着道:“至于上京临潢府,朕打算等一等。现在气候太冷,我军兵卒很多都有冻伤的情况,临潢府的恶劣远胜大定府。朕不愿兵卒过于受累,打算休整到四五月份再行进兵。以爱卿对契丹的了解,有什么可以补充的?”

耶律贤道:“陛下用兵如神,臣不精于此道,不敢献丑。不过此战耶律必摄几乎全军覆没,他回到临潢府后,必然会大范围地募集新卒。契丹连连战败,八部自身也损失惨重。此时强募兵士,必然会有怨言。臣以此入手,如能劝得其中族部归顺,亦能减少不必要的损伤。”

罗幼度本就有此心,点头道:“就这么办!”

接下来两人针对细节做了一定的商议。

直到殿外传来萧胡辇大捷的消息。

“陛下!”

韩微大步走进殿内,见殿中的耶律贤、耶律休哥微微点头示意,然后说道:“萧将军说降了耶律罨撒葛,与北契丹联手大破蒙古与九十九泉,获得牛羊无数。”

罗幼度伸手接过韩微递来的战报,细细

看着萧胡辇破敌的经过,不免眉飞色舞。

原来萧胡辇从罗幼度那里得知蒙古兀氏乞儿与北契丹耶律罨撒葛心不和之后,一直想要拉拢北契丹对付蒙古,

不过耶律罨撒葛一直游离于两者之间,待价而沽。

萧胡辇选择将战事拖到冬天,除了打算利用蒙古无充足的过冬资源以外,还有一点,就是加深蒙古与北契丹的不和。

漠南资源不足,尤其是冬天的草场更是稀少。

萧胡辇所在的九十九泉足够应对,但蒙古却只能不住地安排麾下的牛羊在冬天来之前尽可能地补充草料。

蒙古此举无可避免,抢占了北契丹原有的资源。

这让看戏的耶律罨撒葛坐不住了,原来的小弟真正踩在了自己的头上。

耶律罨撒葛气愤之下,主动联系上了萧胡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