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问鼎十国 > 第四十七章 地狱景象

问鼎十国 第四十七章 地狱景象

作者:无言不信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7-12 00:29:09 来源:笔趣阁

李煜此刻在中原的地位,有几分昔年李白的意味。

风采风流,受人追捧,受人爱戴。

此刻的他早已忘记自己曾经是南唐的皇子,就是大虞朝廷一百姓。

为华夏山河壮丽而赞美,为国泰民安的喜悦;为禁军北上逆行赞叹,为所遇不平而愤慨。

他的词句引领着这个时代的风潮。

这日他微醺回家,立刻收到了罗幼度的旨意。

为了刺激李煜的写作灵感,他将倭国在开城所犯罪行,一一描绘,尽可能的往夸张的地方描述。

李煜为人感性,见信中状况凄惨,远超他所想象,忍不住干呕出来。

身为天之骄子,他此身所经历最惨的景象,不过是洪州百姓的麻木,哪里能想象满城劫掠淫辱的情况。

只是景象浮现,李煜便忍受不住,将腹中酒食尽数吐出。

念及大虞军人救灾之壮举,再想倭国兵士在开城的所作所为,李煜气得是怒发冲冠,这世界竟有如此兽性的军队?

李煜满腔愤慨,他无力拯救开城的高丽百姓,以笔为刀,凭墨诛心,一篇能够与《为袁绍檄豫州》、《为徐敬业讨武曌檄》檄文也因此诞生。

陈琳骂曹操家世卑污,龌龊无能,骆宾王骂武则天地实寒微,虺蜴为心,豺狼成性,李煜直接骂倭国奴颜婢膝,乞华夏文化,却不思为人,以兽行世。

相比武将翻来覆去的几句,文人在骂人这方面可要厉害得多,整篇文章洋洋洒洒的千余字,就是不重样。

骂人都骂出了花样。

中原反常的举动,很快就传到了契丹上京。

于越府!

于越是契丹最特殊的官职,权势等同于丞相,但又不同于丞相。

在契丹语中于越是“大之极矣”的意思,就是大的没边,所以没品。

非赏无可赏之功,不得为于越。

耶律屋质凭借拥立耶律阮、耶律璟,协助耶律必摄稳住社稷的功劳,得以高居契丹的第二位于越。

罗幼度征伐契丹之心,人尽皆知。但唯有他察觉出了罗幼度动兵的详细时间。

高丽灭,战事起。

在高丽灭亡的那一瞬间,耶律屋质便提议先行调兵防备,同时命人打探中原的动向。

理所当然,震动京师的讨贼檄文出现在了耶律屋质的面前。

眉头紧皱,看着手中的檄文,耶律屋质眼中闪着一丝警惕。

最了解你的人,往往是你的敌人。

耶律屋质从罗幼度攻取燕七州之后,就深入研究罗幼度。

几次出手,都很有针对性。尤其是利用赵匡义伪造郭荣之子的消息,假传罗幼度与大符后有染,号召四方并力合击中原,更是让罗虞新朝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正因为对于罗幼度的这份了解,耶律屋质相信罗幼度不会坐视他们稳定海东的局势,壮大契丹的实力。

此刻他也相信罗幼度不会因为倭国在契丹犯下了罪行,而冒然出兵高丽。

就算中原水师无敌于天下,能够如昔年唐朝一样,将十万大军运至海东半岛,成功收复高丽土地,面对的也将是契丹与倭国的前后夹击。

“以南朝贼首此前展现出来的远见,又岂会如此不智?”

耶律屋质喃喃自语:“除非……”

他脑中忽然浮现海东半岛与倭国的地图。

他一心为契丹谋,深知西方无力发展,他们降服生女真以后,也到了东扩的尽头。

要继续扩张,以求与中原一战,吞并倭国就是不二的选择。

倭国暗弱,耶律屋质动过吞倭的野心,只是时间不等他们,当下只能选择与倭国联盟。

但对于海东、倭国详细的地形地貌,存于脑海。

“不好!”

耶律屋质也意思到罗幼度要进攻倭国本土,失声道:“他们的目标是另辟战线,避开他们严防死守的西线,从东线发动总攻。”

他霍然而起,大叫:“备马!”,随即快步走到书架,一通翻找,找到了地图,马不停蹄,直往契丹王宫。

“于越大人!来的正好,陛下有请。”

行至半路,正好遇上传令官。

耶律必摄也的都了中原传来的消息,邀请耶律屋质议事。

耶律必摄见耶律屋质来的如此神速,也知他得到了消息,问道:“南朝贼首究竟何意?朕观其言其行,似乎未有出兵北伐的意思,反倒是有为王昭复仇的感觉,存心避开我们。”

耶律屋质知耶律必摄并不精于军略,作揖道:“陛下,此正是南朝贼首最高明的地方,他们不愿强攻我们在中京、卢龙布置的防线,打算通过高丽从东边发起进攻。先除倭国后患,然后利用反攻高丽,目的是断我们东丹粮仓,再与我们决一死战。”

东丹粮仓指的就是渤海粮仓。

契丹灭渤海国之后,改渤海国为东丹国。

耶律必摄神色骇然,低呼道:“此计,何其歹毒。”

因契丹内乱,分为三部。

东契丹威慑影响力大减,漠北草原蒙古已经脱离控制。

漠南草原一部分归属云中契丹,一部分长期遭受焚烧。

东契丹已经失去了大片的草地,现在他们甚至不能称之为游牧民族,而是半游半耕民族。

他们的草场不足繁殖养活整个国家的牛羊,食物所需,一半来源于耕种。

这些年他们大量在中京、上京、辽东开垦土地,以弥补失去草场带来的食物短缺问题。

不过东北环境恶劣,土地荒芜,难以开垦,效果并不明显。

唯独昔年的渤海故地。

当年的渤海国号称“海东盛国”,农业极为达发,甚至将南方的稻米都种植到了东北,号称卢城之稻。

东契丹本就掌控中原的耕作技术,在渤海国大势发展农业,解决了东契丹的粮食问题。

这也是他们攻打高丽的原因之一,高丽离他们的粮仓太近,威胁太大。

耶律必摄一听罗幼度的目标是他们的粮仓,立刻无法澹定。

他知自己在军略上比不上耶律屋质,忙道:“于越,无论如何,东丹不能丢。”

耶律屋质自是明白,说道:“陛下,为今之计,唯有提醒倭国,要他们注意本土安危。倭国一失,高丽肯定守不住。”

此刻他心底已经开始骂娘了,倭国在开城胡来。让中原以这种方式痛骂,必然会激起高丽百姓的愤慨。

两家属于同盟,哪怕耶律休哥如何秋毫不犯,也抹不去身上这黄泥的味道。

对于南朝散布消息的本事,耶律屋质是深有体会的。

民心不在,高丽就是中原的主场。

为今之计,唯有指望倭国能够在他们本土多撑一些时间。

耶律必摄忧心忡忡说道:“倭国能行吗?”

对于倭国的实力,他还是有一定了解的。

他们原定计划是他们抵挡南朝的强兵,而倭国对付奇袭的偏师。

现在中原主力进攻倭国,他不觉得倭国能够挡得住。

耶律屋质无言以对。

片刻,耶律屋质方才艰难的道:“进攻吧!或许唯有进攻,才是一条活路。”

耶律必摄心头一颤,压着心底的恐惧,说道:“为何不能与倭国一并在倭国本土与南朝一战?至少中原在倭国本土是他国作战,不得地利人和。而我们南征,等于将优势送于他们。”

耶律屋质一脸无奈:“这就是南朝最高明的地方,我们没有别的选择。中原檄文一旦在高丽传开,高丽上下定然群情激奋。他们还有太子尚在,可以在高丽轻易拉起一支义军。我军一旦出兵支援倭国本土,一切顺利倒也罢了。万一在我们抵达釜山准备渡海时,中原先一步封锁对马海峡又当如何?”

“我契丹以弓马称雄,海上如何是中原的对手?”

“就算运气好,先一步进入倭国。也意味着后路断绝。中原水师可以轻易在海上封锁我们的联系,高丽的义军也会从中作梗。我们派去的援兵,与孤军无异。”

耶律屋质看着耶律必摄惨白的脸,一字一句道:“全无胜算。”

耶律必摄说道:“那我们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南朝拿下倭国,随即拿下高丽?跟进一步威胁我东丹?”

耶律屋质道:“故而只能主动出击,不想两面受敌,唯有在东线打出优势。或是大胜,夺回我们的燕云十六州,或是小胜,以战促和。为我们彻底拿下高丽,安抚豪强民心,争取时间。只要海东归附,我们的就能将防线布置到海岸,让战线远离东丹粮仓。就算南朝拿下倭国,我们也不算亏。”

耶律必摄知道这一切结果都是建立在胜利之上的。

至于失败的结果,不言自明。

耶律必摄切齿道:“只怕这就算南朝罗天子真正的算计吧!”

不知不觉,他又叫回了南朝罗天子。

耶律屋质苦苦一笑,他们算计了多年,最终还是给牵着鼻子再走。

耶律必摄在这需要抉择的时候,亦表现出了一个君王因有的魄力,说道:“燕云十六州是我大辽的领土,为南朝窃取,朕深以为耻,此番就是夺回的最佳机会。”

耶律屋质作揖附和:“我契丹乃神人天女之后,定会受上苍庇佑。”

他们两人定好方略,但第一件事还是得通知倭国做好准备。

为了引起倭国的重视,耶律必摄派了刘景前往开城通知藤原师辅。

刘景也是汉人,字可大,河间人。唐朝卢龙节度使刘怦之后,正直朴实、好学,现为礼部侍郎、宣政殿学士。

刘景已知情况紧急,马不停蹄地来到了开城,出示文书以后,得以入城。

开城里的景象让刘景此生难忘……

大街上竟然到处可见惨死裸露的高丽女子,还有不少兵卒在搬运尸体。

所有尸体无一例外,全都是**的。

女的大多有淫辱的痕迹,男的单纯要他们的衣服……

刘景是契丹大儒,好做文章,他拜读过李煜的檄文,颇为感慨,甚至还说了一句:“无愧是南朝第一词人,白莲居士。”

但对于檄文的内容却不以为然。

谣言止于智者。

刘景觉得自己就是智者。

李煜一个在中原潇洒快活的词人,怎么可能知道海东开城的事情?

八成是出于政治目的,违心写的文章。

即便如此,刘景都忍不住拜读数遍,颇有流连忘返的感觉。

可这一入开城,眼中所见之景,刘景顿觉自己置身于地狱,腿都有些软了,扶着坐骑,勉强维持站姿,脑海中只有一个念头:地狱不过如此吧!

李煜哪里是骂重了,明显是骂轻了。

檄文中的惨状,不及现实中的万一。

刘景自然知道这不是李煜的问题,而是面前的景象超出了人所认知的极限。

不管罗幼度如何将倭国往恶里去想,不管李煜下笔如何生动,想象力如何丰富,却也无法凭借想象来描述真实的惨状。

刘景发现自己已经走不动路了,想要上马,不想丢了国家的颜面,却发现自己的脚无法正常的套进马镫。

他求助似的望向自己的随从。

发现他们比自己好不到哪里去,眼中皆是恐惧。

看着契丹的使者如此不堪,周边坐躺在地上休息的倭国兵卒发出了阵阵耻笑。

刘景强忍着不适,爬上了马背,离开了地狱一般的城下。

上了山腰到达贵族居住的地方,情况才有所好转。

刘景勉强恢复了一些,将耶律必摄的文书递给了藤原师辅。

藤原师辅见信内容,眼眸中闪过一丝恐惧。

但身旁的平贞盛却大喜道:“来的正好,此前这个虞国皇帝竟然羞辱天皇,此番正好叫他们知道我们的厉害。皇室威严,不容侵犯……”

他说着还看了一眼藤原师辅,明显是话里有话。

小野好古此刻站出来说道:“右大臣,虞朝此来,必从登州出发,某愿意领一军为前部,前往耽罗国抵御来敌。”

警固使橘远保一听瞬间不乐意了,他们得到了开城,财富分到不少,可是契丹带走了高丽的皇室贵族,留下的都是百姓村妇,有姿色的是少之又少,都给下面的人霍霍的,一个小队都分不到一个。

耽罗国盛产美女,怎么能让小野好古将这便宜占去?

橘远保叫道:“右大臣,在下愿意领兵前往耽罗国,为天皇陛下覆灭来敌。”

刘景傻眼了,是在这群恶鬼眼里,南朝是臭鱼烂虾不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