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问鼎十国 > 第四十章 浣花溪奇士

问鼎十国 第四十章 浣花溪奇士

作者:无言不信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7-12 00:29:09 来源:笔趣阁

成都浣花溪。

“陛下,这里就是毋太师的住处了。”

李昊领着罗幼度来到了一处山明水秀的清雅之地。

罗幼度来拜会的是蜀中的一位智者,蜀地真正的有识略有能力的谋臣,叫毋昭裔。

毋昭裔是河东龙门人,少年时即博学多才,卓有见识。

后蜀开国皇帝孟知祥曾为后唐太原尹、北京留守,镇守河东,毋昭裔也因此加入孟知祥麾下,成为他的心腹谋臣。

孟知祥建立蜀国,在蜀中割据立足,击败石敬瑭、夏鲁奇,毋昭裔谋功仅次于赵季良,给孟知祥称为奇士。

孟昶即位以后,毋昭裔兼任宰相,主管盐务,协助孟昶铲除旧臣治理蜀地,整顿吏治。

但因蜀地平稳,风调雨顺,国力大增。又逢契丹灭晋,中原离乱。

后晋雄武军节度使何建以秦、成、阶三州附蜀。随之太原刘知远建立刘汉,汉将赵思绾据永兴,王景崇据凤翔反叛,赠送财物联络孟昶,希望他能出兵夺取关中,与刘汉共争天下。

毋昭裔再三苦劝不止。

孟昶利令智昏,不从其言,遣安思谦增兵东进,夺取关中,结果大军惨败劳兵伤财,未得尺土。

孟昶也因此大受打击,开始自暴自弃,从一劝农恤刑,肇兴文教,孜孜求治,与民休息的贤君,变成了昏聩孟昶的初代版本。

毋昭裔见孟昶失去了雄心壮志,且屡劝不止,气得致仕退休,在浣花溪隐居。

罗幼度欲整治蜀地风气,武将他准备以全师雄为首,这文臣便是众望所归,深得百姓爱戴的毋昭裔。

历史上的李昊因连续两次经历亡国,两次都是由他撰写降表。蜀人不齿其所为,偷偷在他府邸的大门上题写“世修降表李家”。

现在他依旧撰写降表,但因罗幼度治军严厉,深得蜀地百姓拥戴。

李昊并没有受到刁难,毫无顾虑的为罗幼度鞍前马后。

连叫门都亲力亲为。

“毋太师!陛下亲自登门拜访,还望一见……”

不多时一位六旬老者匆匆出门,见罗幼度并未入内,而是立于篱笆之外,忙道:“天家临门,草民惶恐,快快请进!”

罗幼度步入小院,毋昭裔恭恭敬敬地在院内行了拜礼。

“草民拜见中原天子!”

罗幼度随意笑道:“先生无须多礼……”

他左右看了一眼,道:“先生真是好雅致,在此地隐居,怕是神仙日子也难求。”

毋昭裔所隐居之处,门前是一片花海,屋后是竹林,右边一条小溪,潺潺流过,唯独左边是一间煞风景的茅草屋。

但罗幼度知道此处的精髓,就在这煞风景的茅草屋。

茅草屋有个名字叫杜甫草堂。

当年杜甫漂泊蜀中,到了成都,在严武等人的帮助下,在城西浣花溪畔,建了一座草堂。

杜甫在此居住了四年,创作诗歌两百四十余首诗。

几百年过去了,原本的草堂早已垮塌,是唐末诗人韦庄寻得草堂遗址,重结茅屋,使之得以保存。

此刻罗幼度见到的就是韦庄重结的茅屋。

“这能与杜少陵为邻,当真是人生一大快事。”

毋昭裔脸上透着几分萧瑟,在蜀地干了多年,现在唯一能体现自己功绩的,唯有此隐居之所了。

早年任相遗留下来的东西,早就让孟昶败坏的干净,说道:“少陵野老一生忧国忧民,老夫愧于少陵野老为邻。”

罗幼度听出了那一点点的不甘,笑道:“朕此来有两事希望毋先生帮忙。”

毋昭裔作揖道:“天家直言,草民尽力而为。请入寒舍相谈……”

他请罗幼度入内。

罗幼度让李昊一行人在屋外等候,自己与之步入草屋。

两人坐定。

罗幼度道:“先生任相之时,正与中原交恶。常与大理往来,对于大理国情,想必了解。朕需一干吏,入大理拜会段氏,不知先生可有人选?”

毋昭裔略微皱眉,试问道:“草民斗胆问一句,天家意欲为何?以而今中原之威势,只需稍微表露一些善意。草民敢保证,大理跪伏不及,何须多此一举?”

罗幼度毫不犹豫地道:“朕向来以天下一统,恢复汉唐故土为志。大理举国皆是汉唐故地,朕早晚取之。只是当前对大理动大兵,并不值当。朕只想暂定两国疆界,以金沙江为界掌控茶马古道之门户。”

毋昭裔拜道:“天家雄心壮志,草民佩服。我诸夏有陛下此等圣主,汉唐盛世不远矣。不过大理高方,非易于之辈。他于大理建昌府早有防备,将当地百姓内迁,让于我诸夏有仇之部落填充。布局多年,陛下此举,必有一战。”

罗幼度并不在意,笑道:“无妨,他高方祖上都曾是我诸夏子民,只要夷民归附,朕容得下他们,也有信心如武侯一般,打服他们。”

他顿了一顿道:“朕不怕一战,就怕他们不敢一战。南蛮之地,多山多林,大理若藏兵于山中,不跟我们正面为敌,将是一件头疼的事情。”

毋昭裔听到这里明白了,说道:“故而天家需要一人,入大理给高方制造一些麻烦。”

罗幼度赞许道:“大理段氏应该不甘心一辈子都为高家拿捏吧?大理立国不久,这从龙大臣,不止高家一个。最后却是由高家独掌大权,有人不服,理所应当。高方若有消耗之意,那朕就让他后院起火。”

毋昭裔叹服道:“天家高瞻远瞩。”

罗幼度道:“现在蜀中庙堂多尸位素餐之辈,无担此重任者。朕手中有不少能人,但对于大理却是不熟,难以担当重任。”

毋昭裔说道:“草民这里确实有一人选,姓石名恪字子专,蜀中闻名遐迩的画师。最擅画神鬼之物,为人放荡不羁,辩才极佳。大理崇佛,多次请石恪入大理绘制壁画。高方对大理皇室掌控极严,常人想要见之不易。不过大理皇室喜好出家,石恪是不二之选。”

罗幼度眼前一亮,拍掌道:“毋先生解决朕的一大难题,不知能否为巴蜀解决致命之祸?”

毋昭裔犹疑再三,想着蜀地当前情况,又看了看面前的罗幼度,拜道:“草民愿为陛下效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