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问鼎十国 > 第三十七章 “滚”

问鼎十国 第三十七章 “滚”

作者:无言不信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7-12 00:29:09 来源:笔趣阁

罗幼度坐在上首,将李光睿、韩君雄那慌张、惶恐的表情,尽收眼底。

得到李穆的来信,罗幼度立时间就明白了定难军为何要自导自演这一幕了。

历史上西夏南北征战,夺取了塞上江南,拿下了河西走廊,成为了西北的庞然大物。

即便是这样,西夏也承受不了失去横山的打击。

历史上为了给宋真宗擦屁股,宋朝从范仲淹开始,经过韩琦、李宪、章楶等一代代的人,以浅攻进筑的方式,用了数十年的努力,拿下了西夏的横山,一举将西夏逼入亡国之境。

然后也就没有然后了……

还未等宋朝给予西夏真正致命一击的时候,发生了靖康之变。

南宋偏安,西夏与宋朝再无瓜葛。

但毫无疑问,横山就是西夏的命脉,更是现在定难军的命脉。

横山羌作为横山半个主人,李彝殷自然无法坐视他们如此亲密的与中原往来。

罗幼度察觉之后,立刻通知了李穆联系了拓跋熊,并且派出了郭无为带着政治目的与拓跋熊联系。

果然李彝殷借助朝贡贺礼被抢一事,在横山羌大做文章,让榆林附近的横山羌往绥州、银州内部迁徙,以便更好的将横山羌掌控在手中。

李彝殷这些年在定难军还是有一定威信的,他的话让不少人产生了动摇。

拓跋熊亦是如此,但这月余间,他跟李穆的往来确实很愉快。

拓跋熊外粗内细,横山盛产盐铁马等物资。

北汉国穷,与横山羌往来贸易,都在压低差价。北汉商人更是欺负横山羌不懂贸易,胡搅蛮缠,让拓跋熊等一众横山羌极不痛快。

可在李穆的推动下,开通边市。

中原商人不是善男信女,也曾有过压价之举,可李穆却秉持公正,处罚了中原商人。

通过互利的方式,让边市越办越火。

李穆、郭无为见到了拓跋熊。

拓跋熊正在犹豫要不要迁徙。

毕竟胳膊拧不过大腿,就中原现在的势头,他们横山羌再强横,也不可能是对手。

只恨山铜部见钱眼开,脑子给驴踢了,居然劫掠送往中原庆贺新君登基的朝贡贺礼。

李穆不懂军事,可郭无为不一样,他在北汉的时候,就打过横山羌的主意,对于定难军与横山羌的关系,了如指掌,与拓跋熊分析了前因后果。

边市如此火热,拓跋熊眼瞧着族人就能过上好日子,也不舍得离开家园。

拓跋熊一边召集关系好的族部,一边去调查山铜部的情况。

山铜部走的一个族人都不剩了。

原来山铜部一直靠着盘踞在山里的铜矿度日,随着开采过度,已经无铜可采,生计出现了问题。

李彝殷一直争取将横山羌的百姓迁徙往夏州,山铜部因生计原因,早早的就与李彝殷搭上了线,上演了一出劫掠的戏码。

拓跋熊气急败坏,在郭无为的劝说下,本就不愿离开家园的他,直接投了中原,领着关系最要好的野狼族、隼族,快马加鞭的来到了汴京。

对于三人的到来,罗幼度直接用了接待他国使者的礼节,在紫辰殿接见了三人。

横山的物产极为丰富,横山东部的茶山、蕸芦山是盐铁的主要产地。

这些都是中原的刚需物资,成为了自己人,就不存在边市转为集市,不存在额外税收。

横山羌可以享受中原百姓一样的待遇,但各部落之间需组建横山蕃军,受朝廷听用调遣。

一番详谈,罗幼度、拓跋熊皆心满意足。

罗幼度拿住了覆灭定难军的杀手锏,得到了一支史上赫赫有名的劲旅,拓跋熊等人也得到了实惠,部族百姓能够过上好的生活。

“死罪!陛下……”

李光睿反应极快,直接跪伏在地。

韩君雄也有样学样,磕头如捣蒜。

罗幼度怒而起身,喝道:“朕秉承仁义,对于尔等屡次冒犯,既往不咎,尔等却将朕视为愚主欺瞒。朕的宽容大度,换来的却是你们得寸进尺。好,既然你们不想好好过这日子,朕成全你们。给你们十天时间,离开我朝疆界,让你父亲纳土来降,将我中国领土双手奉上。不然朕必遣大军踏平夏绥,将你李氏上下满门灭绝……”

他怒目圆瞪,喝道:“滚!”

李光睿、韩君雄已经吓得瘫软在地。

御营司的兵士将两人架着,拖了下去。

拓跋熊、巩武、姜龙虎三人见与他们和颜悦色的中原天子,忽然动雷霆之怒,直接放出豪言要覆灭定难李氏,眼中不免生出一丝惊惧。

想着中原天子不到一月灭北汉的壮举,相互对望一眼,皆暗暗庆幸,做了最正确的选择。没有迁入横山内部,跟李家成为一条绳上的蚂蚱。

从理性上来讲,现在并不是与定难军撕破脸的时候。

此刻与定难军撕破脸,那就是逼着他们投向契丹。

但去他娘的理性。

李彝殷这伙人就是养不熟的白眼狼。

管他认谁去当爹,契丹真敢庇佑这样的儿子,连契丹一起收拾了。

罗幼度还真就没将定难军放在眼里,半点亲征的**都没有。

罗幼度重新坐在椅子上,露着和悦之色,说道:“本想好好款待三位族长,留三位族长一并参加朕的登基大典。现在看来,时间不允许了……你们归顺朝廷的事情很快会传到李彝殷的耳中,我料他们不会坐以待毙,必然会扇动其他横山羌与你们为敌,甚至会亲自出兵。”

拓跋熊作为横山羌最大的部落,底气十足,说道:“来不来在他们,但能不能走,就是我们说的算了。”

罗幼度笑赞道:“好魄力,真豪杰。不过朕以为猞猁族、隼族、野狼族的勇士每一条命都是宝贵的。死磕并不明智,麟州杨家、府谷折家,还有这汴京的十数万禁军,朝廷的万万人口,皆是三位族长的后盾。自家人,需要支援无须客气。”

拓跋熊、巩武、姜龙虎瞬间底气足了,告辞离去。

罗幼度折回延和殿,让人将王溥、魏仁浦、宋琪、窦仪、赵普叫来,跟他们说了自己将定难军的李光睿、韩君雄赶出皇宫,并且让李彝殷纳土来降的事情。

赵普一如既往,第一个响应:“对于这种中山狼就得如此,得让世人知道。陛下之仁德,并非他们放纵的理由。谁敢越界,决不轻饶。”

窦仪皱着眉头,说道:“李彝殷该杀,可以我朝当前情况,出兵夏绥,只怕不妥。”

魏仁浦说道:“夏绥不难打,难的是如何治理。李氏一族在定难五州根深蒂固,五州之民深念其德。覆灭容易,只怕如野草一般,来年又生。”

罗幼度点头暗赞,魏仁浦的战略目光确实厉害。

历史上车神赵匡义给契丹在高粱河锤的玩起了漂移,就像在定难军身上找存在感。

通过一顿骚操作,说服了李继捧将祖宗之地献给了宋朝。

结果操作不当,跑了二十岁的李继迁。

李继迁就凭借十数人起家,一步步的逼得赵匡义将用计夺取的州县都还给了李继迁。

李继迁能够一步步的反败为胜,力挽狂澜,与李家在定难军多年经营离不开的。

定难军境内的诸多党项豪族都明里暗里的支持李继迁。

所以除非将李家人诛杀殆尽,不然只要留有一人,都会成为后患。

定难军的北方是一片黄沙荒漠,这藏身于黄沙深处,时不时的出来捣蛋一下,很容易令人陷入战争泥潭。

罗幼度赞叹道:“魏相顾虑的极是。”

赵普道:“其实此事不难解决,寻常百姓念着李家的恩,毫无作用。他们难以给予李家支持,当地豪族才是关键。对于定难军,臣以为直接断绝一切往来,派遣良将居于定难四方,蚕食定难疆域。同时,命府谷截断定难军与契丹的商路往来。我们无需动员大军,多耗粮饷,更无需速胜。打他个一年两年,甚至三年四年,全当练兵。”

“定难军所居五州之地,物资贵乏,难以自给自足。不出几年,兵困民乏,境内的豪族必将跟着损失惨重。到时候,恐怕他们比我们更希望李家败亡,哪可能支持李家?”

罗幼度双手一合,道:“赵爱卿此计深得我心,就这么办。定难军就是朝廷的磨刀石,边军还有作战经验不足的禁军,都可以拿过去练一练……”

接着几人又商议了经济封锁的具体事宜,然后将官的调任。

罗幼度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姚内斌,这位历史上让西夏闻风丧胆的姚大虫为罗幼度任命为隰州刺史,同时调董遵诲为延州刺史,李汉超为盐州刺史,马仁瑀为灵州刺史,加上东边的麟州杨家,三面将定难军事围困,让授予他们临机应变的权力。

定难军的下场很快就传遍了汴京。

从朝贡贺礼被抢,到横山羌的投效,前前后后不过十日。

短短的时间,中原朝廷就洞察了定难军的想法用意,这效率之快,让所有关注此事件的使者都隐隐为之胆寒。

对于定难军的处理方式,更是让他们心中凛然:这是半点不留余地的宣战……

------题外话------

谢书友燕云十九的四百赏,夜刀神彼方、may_day的百赏,谢谢支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