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问鼎十国 > 第三十二章 意外事件

问鼎十国 第三十二章 意外事件

作者:无言不信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7-12 00:29:09 来源:笔趣阁

“啪!”

罗幼度气急败坏地将手中的奏章重重甩在了桉几上,指着殿下的一个七十多岁的老头,怒道:“还有两个多月,就是朕的登基大典。你现在才告诉朕,四方馆可能太小,接纳不了那么多使者……你们礼部上上下下几百号人,干什么吃的?不想干,可以滚蛋,朕不养尸位素餐的蛀虫”

这还是他当皇帝以后,第一次动怒。

哪怕是收到焦继勋、张铎、冯继业等六节度的罪状劣迹,他都是一笑对之,然后将之雷霆扑灭,震慑四方。

原因就在于礼部尚书王仁裕临时临急的上奏表示,参加登基大典的四方使者过多,朝廷原有的四方馆可能不够用,需要尽快想办法解决。

这兹事体大,收到上奏的议事厅四相,着急忙慌地叫着礼部尚书王仁裕,五人一起,亲自到延和殿,向罗幼度汇报此事。

罗幼度本因为解决了节度使财权一事,心情大好,这一听礼部闹出这样的问题,瞬间怒了,这周边使者来朝贺自己的登基大典,结果自己这边连住所都安排不上。

这可是**裸的打脸。传出去,他这个皇帝,老脸都要丢完了。

王溥、魏仁浦、宋琪、窦仪四相皆惴惴不安,不敢多言。

本来他们最近就对亲和若菩萨,手段若阎王的罗幼度带着几分敬畏,见他首次动怒,莫不惊惧。

王仁裕吓得跪伏在地,忙呼:“死罪!”

罗幼度气急败坏地道:“真要是砍了你有用,朕现在就恨不得将你的脑袋砍下来!”

王仁裕瑟瑟发抖,肠子都悔青了。他今年已经七十七了,早过了退休之年,一直坚持工作就是想给新皇帝一个好印象,将来可以讨得一个好的谥号。结果偷鸡不成蚀把米,弄出了这么大的事情。

“老臣活了大半辈子,不曾见过如此多的使者来朝,请陛下赎罪。”

罗幼度强压下火气,说道:“朕念你年事已高,湖涂行事,不追究你的罪责了,回家好好休养吧。”

王仁裕脸色苍白,听明白了弦外之音,这是要他致仕回乡。

这可比任何惩罚都要重。

微微颤颤的,望向四方,王仁裕见无人帮他说话,泣声拜道:“谢陛下恩德。”

他恋恋不舍地离开延和殿。

罗幼度道:“重建四方馆应该来不及了,诸位可有好的想法,应对此突发事件。以免令新朝蒙羞。”

此次登基大典,得到的反馈意外强烈。

不只是王仁裕意料不到,罗幼度与议政厅的诸多宰相都没有想到。

自从唐末藩镇割据以后,朝贡的道路皆为藩镇所阻,唐朝昔年万邦来贺的情况早就不复存在。

五代十国也不是没有强盛的国家,后唐就是其一。

但后唐君王最大的问题是能打没文化,唐庄宗李存勖是军事上的天才,骁勇善战,长于谋略,南击后梁,北却契丹,东取河北,西并河中,号称五代领域,无盛于此者。

天下四分之三的疆域皆入其手。

可他就偏偏是个文盲,政治场上的白痴,浪费了大好机会。

只知打仗,无视外交。

反之契丹趁着中原混战,一直以正统自居,还特地出兵西域,为的就是让西域臣服,尊契丹为正朔。

就连孤悬绝域的归义军都曾以敦煌国的身份向契丹出使进贡,表契丹为正朔。

故而大周的四方馆接待的多是南唐、吴越、西蜀的使者以及武平的使者为主。

偶尔隔个三五年,高丽的使者会来中原一次。

四方馆一直都处在空置状态,也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

但是罗幼度收复燕地,在燕地大胜契丹皇帝,以及攻取北汉,令契丹军不敢南下的消息传开。

中原的势头已经压过契丹。

周边摄于契丹淫威的诸多国家纷纷上表进贡,愿意恢复与中原的往来,建立关系。

故而此次来朝的四方使节出乎意料的多,引发了四方馆住不下的危机。

罗幼度道:“新朝新立,天下也未统一。此番四方来贺,见识认知,胜过臣服。若连最基本的住宿都无法妥善安排,岂不让四方笑话?又如何愿意相信我朝有实力护住商道,心甘情愿地上贡,恢复通商?我朝财政吃紧,若能凭此机会,重新开通丝绸之路,于新朝经济大有利处。”

“今日必须给一个妥善的方桉,你们丢得起这个脸,朕丢不起!”

他气呼呼地坐下,拿过桉几上的茶杯,咕冬咕冬地一口喝干,顺了顺气。

魏仁浦道:“可寻工部,查一查汴京城内外可有重新修的别院屋舍。征调为朝廷所用,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改良,可缩短工期,赶上进度。”

“大善!”罗幼度道:“此事立刻入手去办。”随即他说道:“王尚书不适合继续担任重担,登基大典改由窦相公负责……至于外宾的接待,就让薛居正来吧。”

时间紧急,罗幼度懒得再商议人选,直接点将。

薛居正是后唐清泰二年的进士,才华卓然,同时风度瑰伟是朝堂上少见的帅哥,跟潘美一文一武,堪称庙堂上的文草、武草。

才气形貌都有资格充当接待大使。

为了确保万全,罗幼度在四相退下以后,亲自将薛居正叫到文德殿下达指示。

“此番接待各国外宾,只要爱卿做到真实不浮夸,以自信彰显天朝上国的气度即可。无须打肿了脸来充当胖子,莫要做面子工程。要相信,即便历经磨难,我中国永远有海纳百川的气度,一统天下之决心。”

薛居正初次得到任命,既紧张又激动,中原的官员已经很早没有遇到这种大量使节一并入京的情况了。

上上下下皆无经验,不知从何处入手。

但听罗幼度这话,薛居正瞬间有了底气。

听懂了罗幼度的意思,任何虚假的东西,只会表露自己的心虚不自信。

将最真实的情况表达出去就好。

让四方看到一个蒸蒸日上的中原,一个蓬勃发展的中原。

也许跟历史上的汉唐,相差甚远。

可终有一日,能够赶上前人的脚步,甚至超越。

薛居正恭恭敬敬地说道:“臣明白了,必不负陛下期望。”

------题外话------

谢书友鬼子跪下的五百赏,谢谢支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