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伪钞帝国 > 第286章 真不是故意的

伪钞帝国 第286章 真不是故意的

作者:巡洋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5:08:39 来源:笔趣阁

正月十五元宵节,中华大地上一片灯红酒绿,人们载歌载舞,欢度这一节日。⊙。⊙

李卫国在紫禁城太和殿,接受中央文武百官和来自各地的官员、士绅、商人、农民、军人、学生等代表,以及各国驻华公使、武官的参拜,而后设国宴招待宾客。

晚些时候,李卫国携三宫皇后、皇贵妃、六院嫔妃,以及众皇子、公主们一起登上中华门(今已拆除),同京城十几万百姓一起庆贺元宵佳节,并燃放礼花,一时间盛况空前。

时至今日,李卫国的后宫又增加了很多人,除了三宫原配皇后和皇贵妃之外,还增加了十二位妃嫔和贵人。

这十二位妃嫔和贵人来自国内的有内蒙古六盟的科尔沁公主、鄂尔多斯公主、阿拉善公主,来自外蒙古四盟的车臣汗公主、扎萨克汗公主,来自伊犁部的伊犁公主,来自**黎者卫喀部的天山公主;海外自治领有缅甸国的公主暮莎(咦,好像重名了),南掌国的公主沙湾娜吉(咦,好像又重名了),琉球国首里公主新垣结衣(咳咳,真心不是故意的);名义上的藩国有,来自朝鲜国的汉城公主李彩琳(呃……这次是搜狗拼音的错),以及日本北白川宫王女佳子(哇,要不要这么手贱,明明想的是波多野结衣)。

对于这十二位妃嫔,李卫国照单全收,因为全都是出于政治目的。

比如国内的蒙古、伊犁、**三地进献了七位公主,均来自三地最有影响力的前朝王公大臣家庭,这是当初李卫国为了尽快统一中国,加强对北方草原和西北大漠、青藏高原控制,防止沙俄和英国趁机对这三地进行殖民渗透,最终跟这些王公大臣达成了秘密协议,通过联姻方式,对他们的安抚。

当初李卫国一统中国,汉人强势崛起,尽管李卫国和他的新政府一再强调民族平等。不搞清朝的那个六等种族歧视政策,然而被奴役几百年的汉人老百姓们,真的能够放弃几代人被奴役欺凌的仇恨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满清期间,汉人饱受满蒙藏回的欺凌。那可不是一天两天一个人两个人那么简单,而是两亿汉人群体,当汉人翻身做主人时,朝廷哪怕说服了99%的汉人放弃仇恨,剩下的1%汉人也有两百万。也是一股庞大的复仇力量。甚至很多汉人表面上服从政府号召,不去找旗人、蒙古人麻烦,暗地里有多少人报仇谁又说得清楚,在中国人情大于法律,执政的又都是汉人官员,稍微同情心泛滥一下,就会让旗人和蒙古人吃不了兜着走,整日胆战心惊了。

这也是为什么满清倒台,数百万旗人和蒙古人瞬间消失,大部分都搬家了。改成汉名,装汉人躲避灾祸的真正原因。

内蒙、外蒙、**、伊犁地区的王公大臣们,他们自知打不过李卫国,所以只能投降。他们见李卫国借口沙俄入侵直接派兵进驻他们的地盘,他们心中明镜的,要不了多久,李卫国就不会那么好说话,处处由着他们了。

因此,这些王公大臣们趁着自己对李卫国和朝廷还有点用,立刻向李卫国示好。把自家和部落内最漂亮的公主送给李卫国,用联姻的方式为自己找条后路。

按照这些王公大臣们的想法,就算有一天李卫国彻底控制了草原、大漠和青藏高原,准备卸磨杀驴时。至少看在他们这些人送漂亮女儿的份上,网开一面,哪怕被罢免了权利,至少保他们一世太平和富贵。

李卫国也不想逼得这些王公大臣们狗急跳墙,历史上外蒙古被沙俄挑唆最终分列出去,很大程度归咎于汉族对他们的排斥造成的。

同时。李卫国的父母也表示要想坐稳江山,必须多多开枝散叶,建议收了这些公主为妃,群臣们也是这个想法,毕竟现在的参议院还没有皇族议员呢,需要李卫国多多努力,多生子女才行。因此李卫国顺应民意,收了国内的七位公主为妃。

对待海外自治领藩国,也是同等的政治目的。毕竟海外自治领内的国民处于一种尴尬的地位,既不算中国公民,又不算**的外国人,因此李卫国娶他们国家的公主为妃,作为一种安抚手段。

这其中唯有朝鲜国是个特殊情况,朝鲜国王李熙既不愿意失去军事和外交自主权,也不想得罪中国,万一哪天外敌入侵,朝鲜还得指望中国帮忙。

因此,李熙将他最漂亮的女儿汉城公主李彩琳送给李卫国为妃,为的就是讨好李卫国,给中国国民一种假象,让中国国民以为朝鲜已经彻底称臣了,实际上朝鲜国却还是**的。

这是一种高明的政治战术。

不过,李卫国也不是善于之辈,对于李熙的心思,李卫国非常清楚。但最终李卫国还是接纳了朝鲜公主,白给的漂亮女人不要是傻子。

再说了,这个世界上谁还会比李卫国更精明的,他早就算计到家了。

纳朝鲜公主为妃,等到有一天朝鲜有事时,便可以用朝鲜公主为借口出兵朝鲜了。你李熙以为自己很聪明,只要某一天中国神策军进了朝鲜,就不会在轻易离开了。

到时候中国神策军赖着不走,造成既成事实,看你李熙不哭死才怪。

这是李卫国的算计,李熙显然不会明白的。

最后一个妃子是日本公主,这件事一开始李卫国是不同意的,因为某些原因,李卫国对日情节很不友好。

不过,最终文武百官们说服了李卫国,因为这个日本公主的身份不简单。

北白川宫王女佳子,日本亲王北白川宫能久亲王的前妻山内西子的女儿。为什么是前妻,因为能久亲王当过几天“动物”天皇和他兄弟明治天皇打了一架,结果没打过,被软禁了。为了保住妻女,所以离婚了。

这件事的始作俑者是兵部尚书吴庸,他给李卫国出了一条毒计,让李卫国扶植能久亲王,将来跟明治天皇对着干,分列日本附和中国国家利益。就像分列美国那样。日本人不会轻易接受李卫国干涉日本内政的,但如果娶了能久亲王的女儿佳子,那么李卫国在必要时支持能久亲王也就说得过去了。

李卫国觉得吴庸的这条毒计太好了,于是便同意了。就这样。中华神盾局江户情报站秘密将能久亲王的前妻山内西子和女儿佳子接到北京,而山内西子在吴庸的劝说下立即同意将女儿佳子送给李卫国为妃,并要求李卫国履行诺言,先把能久亲王救出来。

没多久,中华神盾局江户情报站便秘密运作。收买大量日本政客,很快把能久亲王从寺庙中释放出来,并排能久亲王留学德国。

不过能久亲王半路偷偷来了一趟紫禁城,见了他的妻子和女儿,随后跟李卫国秘密会晤。

李卫国承诺将来能久亲王学成归国,将支持能久亲王夺取日本天皇之位。

能久亲王如今也只能信任李卫国了,好歹也算是他女婿,只要能夺取日本天皇之位,就算被坑也认了。

新纳的十二位妃嫔,着实让李卫国忙活了好一段日子。美美的当了一次种马,过起了三宫六院的美好日子。

对于李卫国来说,古代的男人真是最性福的,没有之一。

不过,李卫国真正感情深厚的还是正宫皇后傅善祥、东宫皇后沈紫嫣和西宫皇后苏三娘,至于皇贵妃宜兰,虽然她是半路插队,这么多年过去了,她还算老实,跟李卫国也有了一定的感情。为李卫国育有一皇子一皇女。

李卫国不希望冷落了三宫皇后和皇贵妃她们四人,于是利用现代科学知识,精心安排好了宠幸时间,他计算好了所有后宫妃嫔的生理期和排卵期。每个月只需用三天时间,就可以让一位妃子怀孕,这样未来十个月内,怀孕的妃子自然就不需要李卫国晚上宠幸了,留足了更多的时间来陪伴对他更重要的四个女人。

李卫国“精打细算”,短短几年时间。却多了八个小皇子和九个小公主,令皇室成员大量增加,未来的皇族参议院应该是不会空缺,更会热闹了。

当然,这只是后话,未来的事情李卫国还想不了那多么,虽然陪伴妻妾和孩子们看烟花,但他心中却在想着别的事情。

无疑,南洋的排华事件便是当下李卫国最关心的事情。

历史上在海外的华人生活非常困苦,因为国家贫弱,华人也就成了当地人欺辱压迫的对象,甚至被生杀予夺。

如今新中国成立了,这种事情李卫国不希望再次发生,所以对这一次的南洋排华事件,李卫国授权给海军,必要时可以诉诸武力,不惜任何代价护侨,哪怕与全世界为敌也在所不惜。

“陛下,中华神盾局局长李靖大人求见,说有要事禀报!”

“没说哪方面的事情?”

“李大人的嘴很紧,卑职没问出来什么,不过似乎跟护侨有关!”

“叫他去御书房,另外通知有关各司前来开会。”

一听跟护侨有关,李卫国顿时有些紧张,这是中国海军第一次走出国门,说不担心那是假的,就怕出幺蛾子。

跟傅善祥诸女道了声歉意,烟花晚会便交给皇后了,李卫国急匆匆返回。

御书房内,李卫国接见了李靖,得知英国亚洲舰队倾巢出动,也是惊讶万分。

“果不出兵部尚书吴大人所料,英国人是这一次的幕后主谋,意在挑起海上冲突,绑架英国国会准备对华开战!”

“英国人真是太可恨了,为了找个对华开战借口,竟然打起了南洋华侨的主意!”

“海外华侨生存本就不易,这一次也不知道死伤多少人,记得在菲律宾曾经有过几次排华骚乱,最多一次死伤数万人,简直就是种族屠杀。”

“可恶的英国人,更可恨的菲律宾土著,这一次帝国海军一定要狠狠教训他们一顿,好叫他们知道帝国的厉害。”

众人议论纷纷,不过似乎跑题了,忘记了最重要的一条消息,那就是英国亚洲舰队倾巢出动。

“吴庸以为英国亚洲舰队倾巢出动。意欲何为?”李卫国眼看着众人跑题了,也是醉了,顿时看向吴庸问道。

众人顿时停了下来,纷纷看向吴庸。等他回答。

只见吴庸一秒钟都没有思考,立刻脱口道:“自然是冲着帝国的护侨舰队去的!”

李鸿章立刻问道:“我们并没有掌握英国亚洲舰队的确切动向,吴大人为何要说他们是冲着帝国护侨舰队去的,可有根据?要知道这种猜测若是真的,后果不堪设想。战争怕是瞬间爆发,这可不是儿戏。”

好吧,李鸿章发难了,似乎对这位兵部尚书“另眼相看”。

这也难怪,老李败给了李卫国,虽然臣服了,对李卫国不敢有恨意,可是对待李卫国的手下就不好说了。虽不至于公开打压报复,但开会时故意刁难一小下还是没问题的。尤其对待吴庸,李鸿章把一切因果都转嫁到对方身上了。

吴庸躺枪。但不惧,反而很高兴,每每吊打小盆友,至少不会太寂寞。

“李大人若是不信,不如我们打个赌如何?”

“赌就赌,我就不信你这次还能赢?若是你输了怎办?”李鸿章不信邪的反问道。

“之前九次赢你的全数奉还!”吴庸老神在在,把握十足。

众官员表情都特别奇怪。

好吧,李鸿章已经输了九次了,还是屡败屡战,勇气可嘉啊!

“说正事。别扯些乱七八糟的!”李卫国轻咳一声,顿时出言训斥。

吴庸和李鸿章也觉得失态,立即告罪。

李卫国懒得管他们两人的屁事,他一颗心都放在了南洋。

“如果英国亚洲舰队真是冲着我们来的。那邓志龙他们就危险了!”

“陛下所虑甚是,不过不必担心,日前奉陛下令,北大洋舰队和东大洋舰队主力南下,填补南大洋舰队和七洲洋舰队护侨离开留下的空白防区,如今只需即刻调两大舰队主力前往增援即可。只要邓志龙他们周旋三日,便可前后夹击,将英国亚洲舰队主力围歼之!”

听到吴庸的话,李卫国眼前一亮,突然意识到一个问题,顿时盯着吴庸。

“你早就预料到了?”

“臣之前也只是猜测,不敢肯定,只是令北大洋舰队和东大洋舰队提前做好准备,不然还真被英国人大一个措手不及。”吴庸微微一笑,向李卫国躬手以礼。

不过他那神算的表情,众人都看到了,纷纷给他白眼,好像在说:装!你继续装!

李卫国知道吴庸厉害,料事如神,知道北大洋舰队和东大洋舰队提前有了准备,他也松口气。

“既如此,即刻令兵部、总参、海军部统一指挥四大舰队,南下作战!”

“此战,关乎帝国未来之国运,许胜不许败!”

吴庸等人领旨,自是不敢浪费时间,迅速依据帝国宪法之战争法典,将四大舰队编组在一起,组成太平洋舰队。

电报自军令部很快下发到帝国各大战区海军基地,整个帝国海军迅速动员起来。

实际上,当初南大洋舰队和七洲洋舰队奉命编组护侨舰队前往南洋时,海军部就已经下令从北大洋舰队和东大洋舰队调集战舰临时南下填补南大洋舰队和东大洋舰队离开后的防区,只是吴庸多了个心眼,直接调北大洋舰队和东大洋舰队的主力舰南下了。

如今南洋局势紧张,北大洋舰队和东大洋舰队主力正好可以派上用场。

只是能否战胜英国亚洲舰队,李卫国自己心中也没底。

即便赢了英国亚洲舰队,若是英国海军本土舰队再来,又该怎么办?

还是时间太紧啊!

如果再给我十年时间,那就更有把握了!(未完待续。)(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