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伪钞帝国 > 第284章 跻身国工业强国之列

伪钞帝国 第284章 跻身国工业强国之列

作者:巡洋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5:08:39 来源:笔趣阁

天才壹秒記住『shuyaya qu 】南北两国来了个大调换,原来的南方奴隶主制统治北方工业地区,原来的北方资本家被赶到南方种地,导致美国的工业停滞不前,十年时间没有什么变化。

位居第六位的是新加入工业国家行列的意大利王国。也是因为意大利的统一,得以全面发展工业,其钢铁总产量为75万吨,其中生铁产量73万吨,钢产量2万吨。

沙俄位居第七位,因为改革取得阶段性成功。沙俄钢铁总产量达到40万吨,其中生铁产量7万吨,钢产量只有可怜的3000吨。

接下来还有一些国家,比如新成立的奥匈帝国。钢铁总产量只有其他国家的一个零头,英国政府只是故意把这类国家摆上去,用来形成鲜明对比,凸显英国工业国家的强大优越感。

中国媒体和老百姓同样非常关注这件事,因为他们如今都有了一点文化底子,知道只有工业国家才是强国。都期盼着中国也变成强国,进入工业国家排行榜。

“卖报卖报,英国今日发布全球工业国家排行榜,中国首次上榜,成为工业国家,名列前茅!”

有了电报先进的通讯设备,中国的媒体报纸第一时间获得了消息,并迅速刊登在当日头版头条上面。

“给我一份!”

“我也买一份!”

“我要三份!”

大街小巷,听到卖报人的喊叫声,行人纷纷驻足,拥挤过来争抢报纸。

有人抢先打开阅读,顿时惊叫道:“哇,咱们中国的钢铁产量竟然世界第二了!”

“是吗,我也看看!”旁边人也要了一份报纸,打开一看,顿时惊叹道:“果然是世界第二了,真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啊!”

“英国虽然还是世界第一,不过你看到没有,英国和咱们国家的钢铁总产量其实已经不相上下了!”有人迅速指出。

众人一看,果然如此,纷纷叫嚷着下一个十年一定超过英国,成为世界第一。

“你们不要相信英国人的统计数据,他们知道个屁,咱们国家的钢铁产量怎么会轻易被英国人知道?”

有人顿时提出质疑道:“不满你们说,我家亲戚就在北洋钢铁厂工作,听说光是北洋钢铁厂的年产能力就大的吓人,去年钢铁总产量就突破200万吨了,再加上全国类似北洋钢铁厂这种大工厂还有五六座,民间私营钢铁厂更是上百座,钢铁总产量少说也有上千万吨了,英国区区才800万吨,这当中肯定有水分!”

众人一听顿时觉得有道理,有人便说道:“这报告是英国人发布的,估计是怕丢脸,所以故意压低了咱们国家的钢铁总产量。”

众人纷纷点头,打心底赞同这个观点,谁不希望自己的国家最强。

圆明园勤政殿,李卫国第一时间也得到了消息,来自六部的十几位官员正在就此事进行奏报。

“陛下息怒,英国人就是死要面子,其实帝国的钢铁产量去年就跟英国持平了,今年更是全面超越英国。”工部尚书李鸿章急忙进行解释。

“朕何时说过生气了?”李卫国顿时苦笑道:“朕只是觉得,英国人虽然故意少报数据将帝国的钢铁产量排在第二位,但恰恰如此,证明英国人的情报能力已经渗透到帝国了,这从他们通报的钢铁产量数据就可以看出来。已经非常接近真实数据了。”

原来李卫国脸色不高兴,不是因为被排名第二位,而是因为情报泄露所致。

“臣有罪!请皇上责罚!”吏部尚书王凯泰出列,向李卫国请罪。他作为吏部尚书,度支司长官帝国钢铁产量的审计,保密工作没做好。

李卫国道:“帝国的钢材产量真实数据一直是由你们吏部度支司进行保密,但也不能排除其他渠道泄密的可能性。”

原本李卫国不想让欧美列强过早的知道中国的钢铁产能,因为庞大的钢铁产能意味着工业实力的剧增。尤其对于这个年代的海军工业来说,钢铁产能和海军工业能力成正比,钢铁产能越高,国家可以投入海军战舰生产制造所需的钢铁总量就越大,即便不用来造舰,也是一种战争潜力值体现。

“如今英国发布的工业综合实力报告,帝国已经占据第二位,相信英国已经把帝国当做最大的潜在威胁了。当初美国工业实力暴涨的时候,就令英国忌惮,勾结美国南方集团搞分裂。如今美国分裂为南美和北美,工业实力十年没有增加,这就是最好的例子!”

这话令众大臣官员们也感觉到了危机,他们最近都有些自大了,因为帝国连战连胜,让他们有些小瞧欧美列强了。

李卫国不得不时刻给他们打预防针,要他们保持警惕性。

不过对于中国之钢铁工业,李卫国还是非常满意的。

截止目前,帝国实际钢铁总产量已经达到840万吨,其中生铁产量750万吨。钢产量70万吨,特种钢材20万吨。

能够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一方面是因为李卫国的强力支持,钢铁产业的审批手续、资金扶持非常到位。不光国营钢铁厂建造速度快,民间私营钢铁厂也得到政策扶持,将全国的钢铁产量迅猛提升起来。

原本钢铁产能如此巨量的增加是有隐患的,因为钢铁产能跟消费市场有直接关系,中国钢铁产量激增,如果没有消费市场。将会带来严重后果。但偏偏李卫国就给解决了这个最大的难题,整个中国大规模进行铁路建设、工业基地建设、军事工业中海军造舰更是钢铁消费大户,两亿国民对钢铁等日常工具的需求同样是巨大的,这些都确保了钢铁消费市场,甚至当前八百多万吨的钢铁产量依然满足不了国民寻求,都不用出口,国内就直接消费了。

这种格局是欧美列强所无法攀比的,比如英国钢铁总量每年增加都不会超过三十万吨,原因就是英国国内人口少,钢铁消费市场饱和,英国不得不将钢铁销售到殖民地。可是英国的殖民地大多数贫穷,也消费不了多少钢铁。原本历史上的中国一直是农业国,从1840年到1949年,国内钢铁产量极低,根本满足不了需求,因此一直是钢铁进口大国,从而拉动了全球钢铁产量的增加。

如今中国自己能够大规模生产钢铁了,那么自然不需要再从欧美进口,也就导致了英国等国的钢铁产能进一步萎缩,此消彼长之下,就造成了欧美列强的钢铁行业萎缩。这跟21世纪的中国钢铁行业几乎是一模一样的情况。

欧洲列强之所以不停地扩张殖民地,显然就是为了打开消费市场,逼着中国签署不平等条约和开放通商口岸都是为了打开消费市场,如今欧洲列强被中国驱逐,没了中国巨大的消费市场,可见对欧洲列强,尤其对英国这种依靠出口型贸易为生的工业国家的影响,可谓巨大。

也正因为如此,李卫国才会觉得英国知道了中国拥有如此庞大的钢铁产量时,肯定会想到英国钢铁行业会蒙受出口额萎缩带来的巨大损失,同时中英正在进行海军军备竞赛,铁甲舰时代就是钢铁竞争的时代,中国庞大的钢铁产量超过英国,可想而知会给英国带来何等的危机感。

“原本臣以为五年之内中英再次开战的可能性正在降低,毕竟英国皇室和贵族院成员为了得到帝国的特效药不断向英国政府和英国雅片商人施加压力,帝国对外贸易得以恢复,这正是中英关系缓和的证明,但此刻听陛下一番教诲。臣发现帝国钢铁产量超过英国,肯定会刺激英国大部分资产阶级的利益,恐怕白送给英国皇室和贵族院特效药,他们也无法阻止战争了。”

户部尚书、内阁财政大臣傅学贤开口说道。他最不希望战争爆发了,因为一旦战争爆发,银子就跟瀑布一样往外流,大炮一响黄金万两了,这对守财迷实在太残酷了。

“还是陛下高瞻远瞩。五年前第三次雅片战争结束时,陛下就预测到五年后中英还会再度开战。如今眼看着就要满五年了,我们军方已经做好了战争准备,就等陛下一声令下了。”兵部左侍郎张小六一脸不在乎的说道,反而带着期待。

兵部尚书、国防大臣吴庸,兵部右侍郎林继云等军方人员纷纷点头赞同,个个跃跃欲试,作为军人,为战争而生,他们最巴不得打仗了。

截止目前。中华神策军海陆军已经提前完成了一五计划,陆军实现了新军事改革,传统要靠两条腿行军,如今实现了车载步兵,大量的军用卡车装备部队,令陆军的机动能力获得巨大提升。

当然,这并不是说有了卡车就忘记了徒步行军的光荣传统。相反,帝国陆军平时训练会格外加强徒步行军速度和里程,确保战争期间即便没有卡车帮助,陆军也可以实现快速机动。

至于陆军的其他武器装备。倒是没有太大的变化,火炮、步枪、加特林机关枪、手镭、喷火筒等装备,只是进行了局部改良,因为这些武器装备在未来相当一段时间内都无需进行大幅度换装。足够用来打败周边的敌人了。

这是因为帝国的敌人不大可能再发动大规模陆上攻势了,比如最强大的英国最大可能性是发动海上战争,而中国陆地上周边的敌人只剩下了沙俄,其他藩国根本不敢跟中国抗衡的。

至于沙俄,中**队根本瞧不起他们,因为沙俄陆军装备落后。根本不是中国神策军的对手。

这些原因导致中国神策军陆军的一五计划只是对军车和后勤系统进行了大幅度改革,步兵转变为车载步兵,后勤骡马运输队转为卡车运输队,这在全世界范围内来说,其他国家连车都没有研制出来,中国陆军已经在大规模使用了。

单凭这一项,中国神策军陆军就足以自豪,堪称世界第一陆军了。

陆军的战争威胁很低,但中国神策军海军的战争威胁就非常大了,可以说用严峻二字来表达。

按照一五计划神策军海军实现九九舰队案计划,如今九九舰队已经完成,最后一艘定远级铁甲战列舰来远号在月前下水,预计再有三个月就可以舾装海试完成。

届时,中国神策军海军将拥有九艘定远级铁甲战列舰(不包括训练舰郑和号),九艘四千吨级海圻级穹甲巡航舰。

这18艘战舰将组成中国神策军海军之主力舰阵容,另有配属42艘护卫舰、30艘高速鱼镭艇,9艘霍兰6型潜艇,7艘海军通讯舰,以及大量的辅助舰只,包括4艘医院船,10艘拖船,8艘补给舰,12艘运兵舰等,总吨位达到25万吨。

这个海军总吨位已经超过了1860年前英国皇家海军的总吨位,那时候的英国皇家海军大多数都是木质铁壳风帆战列舰,数量虽然多但是总吨位不高。但1860年后,英国同中国进行海军军备竞赛,也在不停地建造大型铁甲舰,情报表明目前总吨位至少增加了30万吨,是中国海军之最具威胁的敌人。

中国海军三大舰队,均分这25万吨舰艇,一旦战争爆发,三大舰队合编成联合作战的太平洋舰队,统一由兵部下属国防部、军部、总参指挥作战。

对于定远级铁甲战列舰和海圻级穹甲巡航舰,李卫国三年前前往巡视江南时就参观过了,心中有数。但被海军秘密雪藏的霍兰最新型潜艇和鱼镭艇,李卫国还没有腾出时间参观。

“潜艇和鱼镭艇准备的如何了?”

李卫国问道,这两样装备将是未来同英国皇家海军交战时的秘密武器和杀手锏,在李卫国心中非常重要,不得不多问一句。

海军大臣、兵部右侍郎林继云于是回答道:“目前已有潜艇九艘、鱼镭艇三十艘,其中霍兰6型潜艇已经具备中、近海域作战了,鱼镭艇目前只能在浅海、近海作战,不过可以用主力舰和拖船携带进入大洋,在深海小风浪时有限参与作战。”

关于潜艇和鱼镭艇的细节,李卫国又问了一些,林继云一一奏报。

霍兰6型(39681型)潜艇排水量108吨/142吨(水上/水下),采用单壳体结构,长5米,宽2米,航速8/5节(水上/水下),最大潜深30米,最大潜航80分钟,艇员16人(10名水兵6名军官),450毫米鱼雷发射管2具,艏艉各一具,鱼镭储备8枚,152毫米加农炮1门,55马力汽油机1台,油量储备4000升,单轴单螺旋桨推进。

福龙级(39682型)鱼镭艇,满载排水量230吨,航速19节,搭载2具鱼镭发射管和8枚鱼镭,1门75毫米45倍径加农炮,1门加特林机关枪。

林继云向李卫国奏报了关于霍兰6型潜艇和鱼镭艇的相关参数,李卫国看后非常满意,有了这些潜艇和鱼镭艇,就算主力舰打不过英国海军,也可以利用潜艇和鱼镭艇暗中重创对方,让对方吃一个大闷亏。(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