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伪钞帝国 > 第249章 想三光?对不起,你们来晚了

伪钞帝国 第249章 想三光?对不起,你们来晚了

作者:巡洋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5:08:39 来源:笔趣阁

川沙,三甲港。

十年前是一个偏僻落后的小渔村,十年后依然如此,除了多了一座海防炮台工事外,没有任何变化。

相比较两百里外的繁华大上海,形成巨大反差。

这里的村民不止一次抱怨南洋军政府,希望能够获得发展投资,然而每次上报之后,都石沉大海,杳无音信。

十年前同样都是一贫如洗的小村庄,黄浦江西岸的小村庄如今全都变成了大乡镇,人口稠密,楼房林立,经济繁荣,而像三甲港这样的黄浦江东岸的小村庄,除了赈济扶贫资金外,没有任何投资和发展项目。

同样都是大上海市民,怎能如此厚此薄彼。

十年来,黄浦江东岸的老百姓们一直对黄浦江西岸的生活充满向往,而南洋的最高统治者李卫国似乎一直故意装不知道,这令东岸的老百姓们感到不满。

不过,随着第二次淞沪会战的爆发,黄浦江东岸的老百姓们终于听到了一个好消息,那就是南洋的最高统治者李卫国亲自签发了命令,凡黄浦江以东之上海居民,限令五日内举家搬迁至黄浦江以西,凡执行命令者,皆可获得黄浦江以西自耕地一份、楼房一套和财产损失补贴,预期不完成者,等同叛国罪论处。

得到这个消息的黄浦江东岸各村老百姓们顿时沸腾了,羡慕已久的大上海生活终于向他们敞开了怀抱,纷纷典当家产,拖家带口搬迁至黄浦江西岸,自有相关官员负责安置事宜。

整个黄浦江东岸很快变成了无人烟区,南洋军部队迅速进行扫荡,坚壁清野,不给英法侵略军留下任何东西,房屋摧毁,粮食烧毁,水井掩埋。河道封堵成为静水,然后投毒,令黄浦江东岸迅速赤地千里。

黄浦江面,吴王府豪华游轮上。李卫国在两江总督李鸿藻等人的陪同下视察转移难民工作。

江面上一座座浮桥上挤满了人,正在紧张而有序的过江,有军队和警察维持秩序。

“这是最后一批撤离人员了,预计今天下午全部过江,然后我们将摧毁浮桥。”李鸿藻在旁边说道。

李卫国点点头。对整个移民工作感到很满意。

为了打败英法侵略军,李卫国卧薪尝胆十年,如今到了最后关头,他要再次在这片土地上狠狠的痛杀英法侵略军,赢得第二次淞沪会战的最终胜利。

曾几何时,李卫国趁着克里米亚战争的机会痛击美国人,震慑英法列强,为自己为国家赢得了三年的**发展时间。之后第一次淞沪会战爆发,李卫国再次率领沪军集团打败英法侵略军,又为自己和国家赢得了五年**和发展时间。如今十年过去了,李卫国相信只要这次再打败英法联军,赢得第二次淞沪会战的胜利,那么足以为自己和国家再赢得十年的和平发展时间。

这是因为,每一次胜利之后,李卫国的力量都在不断壮大,列强想要发动侵略战争的成本和战争代价都将变得越来越昂贵,令双方再次爆发战争的时间间隔不断延长了。

英法两国是当前世界最强大的国家,他们的经济和军事能力加起来完全可以同时打十几场淞沪会战那样规模的战争,李卫国要崛起。中国要崛起,必然会遭到英法列强的全力扼杀,因此双方不可能和平下去,除非一方彻底获得胜利。取得主导权。

历史上的第二次雅片战争后,清政府得到了三十年的和平发展机会,那是因为清政府彻底在英法列强面前屈服了,但如今却不同了,李卫国的强势崛起,改写了第二次雅片战争的结局。失败的英法列强自然不会罢手,于是双方再次开打,史称第三次雅片战争。

站在李卫国的角度,他做出的评估是,只要他赢得第三次雅片战争的胜利,在第二次淞沪会战中重创英法联军,那么将赢得十年和平发展时间。

做出这样的判断,是基于世界主导权和战争成本两个方面。

首先是世界主导权,作为经济总量依然世界第一的大清帝国,哪怕他还是个封建农奴国家,也是英法等列强重点侵略和掠夺的对象,因此英法列强不可能让大清帝国强大起来,冲击英法主导的世界秩序,所以注定了双方不可能和平相处,只能用战争来解决这个问题。

其次便是战争成本问题,尽管英法列强经理了第二次雅片战争第一次淞沪会战的惨败,但损失并没有伤筋动骨,所以为了继续奴役大清帝国和阻止中华民族崛起,他们再次发动了第三次雅片战争。

但李卫国相信,如果英法列强再输了第三次雅片战争的话,那么英法列强的战争成本就变得非常高昂了,因为英法列强的核心利益在欧洲,从欧洲远征中国,哪怕英国是就近从印度、澳大利亚等地征兵,法国从非洲征兵,其战争成本也相当的高昂,一旦战败,那么损失惨重,短时间内就不可能再发动对华侵略战争了。

基于这两点,李卫国才给出了十年的和平发展时间构想,当然前提是李卫国需赢得第三次雅片战争的最终胜利。

“王爷,您真是高瞻远瞩,这十几年来一直不发展黄浦江以东地区,怕是就等着这场会战吧?”

李鸿藻突然间灵光一现,似乎从移民过程中想明白了李卫国的战略构想。

李卫国略微惊讶,没想到李鸿藻竟然看明白了他的战略部署,于是微微一笑。

“黄浦江以东地区三面临海,一旦列强来犯,必然首当其冲,若非如此,本王怎会做出如此安排。”

“王爷的安排是正确的!”李鸿藻支持道:“之前臣还不理解,但现在却知道这当中的利益损失了。此番将东部居民全部内迁,耗费资金初步预估三百万人民币,但如果当初像黄浦江西岸那样大力发展东岸的话,如今的损失至少三亿人民币,三百万和三亿,相差一百倍,证明王爷当初的决定是正确的,何等的高瞻远瞩,臣等敬佩万分。”

李卫国哈哈一笑。这份成就感令他心中十分舒爽。

李鸿藻续问道:“不知此战过后,王爷是否还让东部地区荒凉下去呢?”

“你说呢?”李卫国不答反问。

李鸿藻微微一笑,说道:“王爷既然敢放英法联军上岸,甚至不惜将东岸老百姓全部内迁。坚壁清野,十多年都不发展东岸地区的经济,这说明王爷在十年前就开始布局今天这一战了,王爷信心百倍,臣以为此战必胜。”

李鸿藻顿了顿。续道:“王爷给海军规划过,五年内完成沿海制海权,如今长江口之战的胜利,表明海军已经完成第一阶段任务了。而王爷的第二阶段任务是要求海军在十年内完成近海制海权,也就是说近海地区不会再允许列强海军进犯,那么就意味着十年后,我们不用再在本土作战了,海军足以将敌人阻挡在外,那么东部地区自然可以大力建设了。”

李卫国笑了,这个李鸿藻不愧是boss级别的能臣干吏。看问题果然厉害。

“你是两江总督,建不建设就是你的事情了!”

李鸿藻顿时躬身道:“臣替浦东(黄浦江以东)地区的数万百姓谢过王爷恩典!”

李卫国笑道:“什么恩典啊,这本就是本王欠他们的,今后会在政策上给予适当照顾的。”

李鸿藻再次拜谢。

这时,浦东远处依稀传来阵阵枪炮声。

李卫国抬头仰望,庄久侠递过来望远镜,顺口道:“英法联军的前锋已经到了唐镇村了,应该正跟川沙镇守府的镇守军交火中。”

李卫国点点头,道:“这边的迁移工作也差不多完成了,电令川沙镇守府。坚守到下午三点即可撤离。”

庄久侠领命,立刻派人发出电令。

按照李卫国的战略部署,将以黄浦江隔断英法联军的进攻,将登陆的二十万英法联军阻挡在黄浦江东部地区。然后决战。

李卫国准备一口气吃掉二十万英法联军,他有这个自信。

正在三甲港英法联军大营内的克劳斯、孤拔等人,明知道李卫国故意放开川沙海防让他们登陆,明知道李卫国还准备在川沙地区跟二十万英法联军再来一次淞沪会战,但他们都不相信李卫国还能够获得胜利。

马林道:“我就不信了,李卫国还能重演上一次淞沪会战取得的辉煌战果?”

孤拔赞同道:“我也不信。他又不是神?上一次淞沪会战,我们英法联军二十万大军被打败,损失了十三万人,那是我们装备不如他们,这次我们的武器装备相同,李卫国还敢放我们二十万大军上岸,他纯粹在找死。”

克劳斯笑道:“你们忘了,我们表面上放出来的情报只有十万人,李卫国应该并不知道我们暗中增派了十万人,他一定会后悔的。”

这时,法国陆军中将雷蒙突然提出疑问:“难道你们不觉得李卫国竟然敢把卫国式步枪等先进武器装备制造技术卖给我们,他自己就没有底牌了吗?”

英法军事指挥权不同,英国是岛国,海军是主力,所以海军指挥陆军,所以克劳斯和马林即便上岸后也依然掌握军队指挥权,但法国不同,法国是陆上强国,但同时发展陆军和海军,海陆军因此分开,互不统属。

雷蒙作为法国陆军指挥官,到了陆地上,孤拔的话语权就少了,所以克劳斯和马林不得不重视雷蒙的话。

“雷蒙将军多虑了!”马林笑道:“李卫国是个精明的家伙,他虽然有了卫国式步枪等先进武器装备,但他肯把这些先进武器装备卖给我们,并不是他傻,而是非常聪明,因为他明白,即便不卖给我们,我们强调的工业能力和技术储备,很快也会研制出来,与其等我们自己研制出来,他不如趁机高价卖给我们,这就是李卫国的逻辑思维,典型的奸商,不会做亏本买卖,因此卖不卖先进武器装备给我们,跟战争没有关系。”

马林一针见血,的确说出了李卫国的心思,判断力很准,如果李卫国在这里,也会夸他一番的。

雷蒙出身高贵,对这种奸商手段并不在行,但他也能听明白马林的意思。

只是雷蒙单纯从军事角度出发,他的军人直觉告诉他,李卫国有阴谋,李卫国正在挖大坑等着英法联军跳下去。

克劳斯见雷蒙疑心重重的样子,劝道:“雷蒙将军,我们的情报表明,李卫国的军队依然使用卫国式步枪等,虽然经过了改良,但变化不大,跟我们使用的先进后装击发枪不纯在像上次淞沪会战那样的绝对代差。值得一提的是他们的步兵火炮增加了一款大口径火炮装备,原来的五九式步兵炮口径从70毫米升级到75毫米的六二式,还有一批六四式125毫米火炮,我们也有80磅大口径加农炮,足以匹敌。”

雷蒙反问道:“您确信情报准确吗?要知道我们最近几次战斗都吃了大亏,皆是情报有误造成的。还有,上一次淞沪会战时,我们吃了装备上的大亏,不也是情报的失误吗?”

这尼玛哪壶不开提哪壶!

克劳斯顿时黑下了脸,他是联军总司令,英法两国的情报都汇总给他处理,显然法国在东方没有殖民地,情报很弱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情报来源几乎都是在亚洲拥有大量殖民地的英国提供的。几次战斗打下来,英军吃了大亏,虽然都可以归为情报的失误,但克劳斯是指挥官,不管怎样都是在打他的脸。

“这个——”

尼玛啊,没词儿反驳啊!

克劳斯纠结着,很想说点什么,可惜词穷了,顿时无言以对。

正在这时,卫兵进来报告。

克劳斯顿时大喜,总算不用跟雷蒙说话了,太累人。

然而,当克劳斯听完卫兵报告后,却是更加傻眼了。

“什么?整个浦东赤地千里?一个人都没有?”

“是的司令官阁下,不但一个人都没有,甚至一间完整的房子都没有,也没有一粒粮食,甚至没有可用的水源,因为我们的士兵喝了河水后都倒下了。”

卫兵苦笑着,本来登陆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三光政策,准备从中国老百姓那里抢点好东西,可惜敌人比他们更狠,早就三光了,只留下一个牌牌,上面写着“想三光?对不起,你们来晚了,下次赶早”字样,顿时令英法联军都傻眼了。

克劳斯感到崩溃,破口大骂:“我法克……&……**¥&¥&……¥&……”(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