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伪钞帝国 > 第0239章 李鸿章满血复活了

伪钞帝国 第0239章 李鸿章满血复活了

作者:巡洋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5:08:39 来源:笔趣阁

以有心算无心,以有备算无备,这场战争,李卫国已经赢在了起跑线。

不过,骄兵必败,李卫国很谨慎,哪怕川沙海战的胜利消息传回来,也并没有令他得意忘形。

浅水重炮塔铁甲舰专克船腰列炮战列舰,但如果敌人发现了浅水重炮舰的弱点,航速慢和只能浅海作战,况且数量太少,只有十艘而已,防御长江口还绰绰有余,却无法防御整个东南沿海,如果英法舰队避开进攻上海而选择进攻其他东海沿海省份,那么东海舰队的这十艘浅水重炮塔铁甲舰就会疲于奔命,失去主动权了。

这本是李卫国最大的担忧,就赌英法舰队睚眦必报的心态继续进攻上海。

还真被李卫国赌对了,很快沿海侦查快船回报消息,发现大规模舰队递进长江口。

只是唯一让李卫国想不明白的是,情报上只说几十艘洋人战舰全都是英国皇家海军旗帜,并没有发现法国海军的战舰。

“这尼玛是什么鬼?”

“难道是分兵了?”

“这可不是好事,若是英国舰队在长江口牵制东海舰队,法国舰队去进攻东南沿海各省,那可就大大不妙了!”

李卫国这样判断着,如果他知道此刻法国舰队还停在那霸港内,这一切完全只是法国舰队司令孤拔故意坑英国海军的话,估计晚上睡觉做梦都会笑醒了。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厚黑,这话不仅适用于中国,更适用于全世界各种人类。

这时,侍卫长庄久侠将李靖带了进来。

“启禀王爷,神盾局刚刚截获情报,朝廷将一大批军火秘密送抵海门,李鸿章正令手下军队迅速换装新式武器。”

李卫国顿时皱眉,问道:“李鸿章得到多少军火?都是些什么装备?”

李靖回答道:“根据4号传回来的确切情报表明,这批军火是奕欣跟英国人签署的军购合同的一部分,武器来自英国、法国和普鲁士。其中来自英国的有恩菲尔德p1858步枪3500支,恩菲尔德p1853火枪42000支,18磅英制火炮80门,24磅英制火炮40门。枪炮弹药共计5吨。来自法国的有萨斯博式击针枪3000支,拿破仑式前装火枪22000支,法制25磅火炮80门,枪炮弹药5吨,来自普鲁士的是40000支德鲁特式击针枪。12磅、18磅、24磅克虏伯炮各三十门,枪炮弹药8吨。”

嘭!

李卫国一拳砸在桌子上,很是恼火。毕竟如此庞大的一笔军火交给了李鸿章,等于瞬间提升北洋军好几成的战斗力,不可小觑。

“奕欣有什么动静?”

李靖回答道:“回禀王爷,奕欣和依克唐额率领几十万满蒙八旗军驻扎重庆府,除了加紧操练士兵之外,暂时没有大动作。不过奕欣打着清剿四川境内的湘军残余为旗帜,暗地里却在长江上游大造战船,意图不言而喻。准备率军顺江而下,攻击我军后方。”

李卫国点点头,这些他都知道,早有预料,看起来奕欣并没有立即动手,怕是正如当初的推断那样,一旦李鸿章初期作战失利,奕欣便会改变策略,借南洋军之手灭北洋军,毕竟不光南洋军有造反意图。李鸿章和他的北洋军一样是朝廷心腹大患。

现在看来,奕欣是采用按兵不动的策略了,他将大批军火送给李鸿章,明显是想让李鸿章发挥最后余热。尽可能的重创李卫国的南洋军。

“老狐狸!”

李卫国恨得咬牙切齿,道:“先让你蹦跶几天,待本王灭了英法联军和北洋军,再回头吊打你。”

李靖说道:“其实王爷不必担心李鸿章,即便奕欣给了李鸿章如此一大批武器装备和弹药,却等于让李鸿章送死。不过是加速李鸿章的灭亡速度罢了。”

李卫国好奇道:“你有何见解?”

“臣下只是愚见。”李靖顿了顿,续道:“王爷只看到这笔军火数量巨大,理论上的确可以大幅度壮大李鸿章的北洋军实力,可实际上却不然。这笔军火虽然庞大,但枪炮却五花八门,英国的,法国的,普鲁士的各国都有,前装火枪、后装击针枪、击发枪五花八门,不但子弹口径不统一,火炮型号也是如此,越是数量庞大,越会给北洋军造成严重的后勤补给负担。”

李卫国惊讶,对李靖顿时刮目相看。于是笑道:“你说的不错,英、法、普鲁士三国的武器使用方式不同,弹药准备也必然不同,就算是我们南洋军,也未必整理的明白,更何况士兵素质低的北洋军了,一旦打起仗来,北洋军肯定会被混乱的后勤补给坑死的。”

李靖笑道:“不但如此,之前北洋军都在使用火枪作战,并不懂使用新式步枪,就算勉强的弄明白,短时间内亦不能形成战斗力,更何况新式武器必然要配合使用新式战术,如果还用老式战术,并不能全部发挥出新式武器的威力。哪怕李鸿章立即得到十万装备精良的北洋军,到了战场上,也只能是炮灰,王爷只需派出一镇精锐,便足以击败对方。”

李卫国点点头,随着时间的积累,他发现自己的手下们变得越来越精干了,以前李卫国需要不断的提点和解释才能让他们明白,但现在随着手下们越来越多的学习西方先进思想和军事理论,如今已经基本上不用李卫国多费心,他们就能够提出正确的判断了。

这是大好事,表明李卫国集团的整体实力在经历了初期的酝酿后,适应了时代的大潮流,如今已经到了滚雪球越滚越大的时期了。

不过,李卫国作为领袖,自然不会被手下轻易超过。

“你说的很对,但这份情报中,还给我们提供了更多的信息!”

“还有更多的信息?”李靖惊讶,旋即摇摇头,道:“恕臣下愚钝,除了刚才说的。臣下还没能看出更多的消息,请王上训示。”

李卫国微微一笑,说道:“你发现没有,英国人和法国人只拿出几千支后装步枪。却给了更多的老式火枪,虽然p1853等前装线膛火枪威力和精度都不低于后装线膛步枪,但战场上的差距却是巨大的,以奕欣的精明,不可能不知道用这种武器的英法联军已经败给我们一次了。岂能还买这么多这种过时的武器?”

李靖觉得有理,于是试探道:“难道说奕欣故意坑李鸿章?还是英法等国不想卖先进武器给奕欣?”

“有可能,但可能性很小!”李卫国笑道:“只有一个解释,那就是英法两国的先进的后装步枪产量很低,连自己的军队都还没有全部装备,是不可能大量卖给奕欣的。可是为了拉拢奕欣,英法两国又不能不卖,所以权衡利弊之下,双方只达成了几千支先进步枪的交易。”

李靖点点头,不过还有疑问。说道:“可是普鲁士却出售了数万支先进的步枪,这又是为何呢?”

李卫国继续道:“这就是第二个信息了。普鲁士肯大规模出口德鲁特步枪,说明普鲁士人也关注上次淞沪会战,并且知道了我们的先进武器卫国式步枪的巨大威力,作为一个要统一德意志的国家,普鲁士人必然关注这种打败英法联军的武器。如今英法两国都得到了卫国式步枪的生产技术,普鲁士人必然害怕,所以他们肯定也不甘落后。本来普鲁士军队使用的德鲁特式击针枪很先进,足以对抗英法的恩菲尔德系列火枪,但比起卫国式步枪还差一大截。普鲁士人既然能够大规模讲这种军队的秘密武器,就说明普鲁士军队也开始换装更先进的步枪了。”

李靖突然想到一件事,说道:“我们欧洲情报站的消息中,有一条是说普鲁士军队似乎通过了一款新式步枪。由于绝对保密,我们暂时还没用拿到确切情报,但似乎跟毛瑟兵工厂有关。”

果然不出所料,一定是毛瑟兵工厂研发出了毛瑟步枪,原本老毛瑟就有这方面的灵感和能力,只要想办法拿到一把卫国式步枪。迅速研制出毛瑟步枪出来很容易的。

“如果本王没有猜错的话,普鲁士人应该获得了毛瑟兵工厂的毛瑟步枪,性能绝不低于卫国式步枪。”

对于李卫国的猜测,一向是“神准”的,这在整个南洋集团内部已经不是秘密了,也是南洋集团所有人疯狂崇拜李卫国的一个关键因素。

李靖疑惑道:“普鲁士人难道还比英国人和法国人更厉害?”

李卫国点点头,他并不是枪械专家,发明卫国式步枪也是依葫芦画瓢,说白了是踩着毛瑟步枪的肩膀。但老毛瑟就不同了,他才是真正的步枪祖宗级别的高手,只要看一眼卫国式步枪的结构,想要发明毛瑟步枪出来简直跟玩似的。

这一点,李卫国毫不怀疑。

“不出十年,普鲁士将打败法国,统一德意志,甚至这个时间会更短!”

对于李卫国的判断力,李靖毫不怀疑,哪怕他现在不理解,但凭借狂热的崇拜,他相信很快就会懂的。

“王爷,如果这一次英法联军再在我们手中战败,是不是就意味着英法在欧洲大陆的军事力量就会被严重削弱,普鲁士人将会强势崛起,按照王爷的判断,普鲁士人将统一德意志,今后英法两国短时间将不可能再对我们发动侵略战争了?”

李卫国非常满意的点点头,赞扬道:“你非常聪明,一点就通,就算到了军中,也可以独当一面了。”

“谢王爷夸奖!臣下愚钝,还是多多跟在王爷身边学习!”李靖谦虚道,心中却是美滋滋的,能够得到李卫国的夸奖,这本身就是荣耀和实力的象征。

只听李卫国道:“所以说这一次战争之后,英法两国将无暇顾及我们,我们又将得到五到十年的和平发展时间,这段时间内,我们将尽快完成统一大业,建设强大海军,为下一次战争做准备。而普鲁士人就很聪明,他们也发现了这个难得的机会,所以普鲁士人会不遗余力的将大量的先进武器卖给朝廷,就是想让朝廷实力强大,尽可能拖住英法两国的注意力,为普鲁士人统一德意志争取宝贵的时间。”

李靖恍然大悟,顿时敬佩道:“王爷英明,竟然在这一份情报中看到如此多的有价值消息,臣下佩服。”

李卫国微微一笑,只听李靖又问道:“只是这普鲁士人竟然能够判断出远东局势,并且利用我们拖住英法两国,将来可能是王爷的大敌。”

“你说的没错!”李卫国赞同道:“因为他们有一个能人叫俾斯麦,其能力堪比苏秦张仪。本王有幸,生在这个年代,倒要领教一下俾斯麦的高招。”

既然同生一个年代,李卫国誓要压过俾斯麦一头,让历史铭记。

这时,总参谋处又送来报告,英国皇家海军亚洲舰队主力已经抵达长江口,东海舰队司令林继云发电报请战。

“这个林继云,潜伏了五年,胆量还在,很好!”

李卫国点点头,拿起笔签署命令,批准林继云率东海舰队出战。

不过,李卫国可不会轻敌,更不会天真的认为区区十艘浅水炮塔铁甲舰就可以灭了整个英国皇家海军亚洲舰队,所以他又写了一道命令。

“命令霍兰和陈诚出战,配合东海舰队,尽可能的重创英国舰队!”

霍兰,自然是在江南造船厂研制潜艇的那位。至于陈诚,则是东海舰队海军少校,和几名海军精锐一起被李卫国调到霍兰身边,配合霍兰一起研制和督造潜艇,实际上是让他们提前适应潜艇,准备出海作战。

由于时间短,霍兰研制成功第一艘潜艇到迎战英法舰队之间只有几个月时间,所以才会采取这种临阵磨枪的策略。

好在这个年代科技含量不高,造一艘一百吨左右的潜艇最快两个月就可以完成,当然这会花费很多钱,不过为了能够赢得战争,李卫国已经不在乎花钱多少了。

霍兰和陈诚二人接到命令很是兴奋。

霍兰是要证明他研制出来的潜艇是有巨大价值的,而陈诚则要证明他是优秀的海军军官,二人都想让李卫国对他们刮目相看,所以最近几个月那是相当的卖命,相互配合无间,将霍兰潜艇的性能发挥的淋漓尽致。

当然,潜艇的真正价值在于实战,原来的水镭攻击在上次李卫国视察时已经取消,改为使用鱼镭作为武器。

而鱼镭也是最近几个月才开始研制和生产的,为了这场战争,鱼镭设计的比较粗糙,只为了投入实战。

半个小时后,霍兰和陈诚二人驾驶霍兰c型潜艇出江南造船厂,在两艘护卫舰的保护下,开赴长江口,准备参加接下来的东海大战。(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