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伪钞帝国 > 第0131章 大战序幕

伪钞帝国 第0131章 大战序幕

作者:巡洋舰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15:08:39 来源:笔趣阁

(); 钦差大臣桑坤被杀的消息传回帝都,顿时令金銮殿上炸开了锅,闹得不可开交。

这可不是小事,堂堂钦差大臣代表着皇权,钦差大臣被杀等同皇帝被人宰了一样。尤其这位钦差大臣的身份更是不一般,是蒙古郡王,咸丰的姐夫,据说跟增格林沁还有亲戚关系,他的死,可谓是引起悍然大波了。

肃顺一派抓住这件事不放,死咬着是李卫国杀人灭口。不过如今的朝堂上,已经不再是肃顺一家独大,恭亲王奕欣的实力也在膨胀。

自从奕欣重新担任军机领班大臣之后,咸丰命奕欣统率北方清军,于天津河北四面兜剿太平天国北伐军,最终成功将北伐军消灭,使得奕欣备受恩宠,以军功在朝堂之上站住了脚,发展了一些势力,可以跟肃顺一派抗衡一下。

奕欣心中也对李卫国有怀疑,可站在他的立场上,此刻决不能让李卫国出事,因为谁都知道李卫国是奕欣一派,李卫国一旦出事,势必牵连奕欣受连带之责。同时,李卫国是拥兵在外的一方大员,跟奕欣遥相呼应,若是出事,等于断了奕欣的臂膀。

这些道理,奕欣自然明白,所以只要李卫国一天不造反,奕欣就得替他兜着事,给他擦屁股。

这是利益使然,所以奕欣在朝堂上奋力反驳肃顺,替李卫国开脱责任。

但不管奕欣和肃顺怎么争吵,最终的决定权还在于咸丰。

原本咸丰就是多疑之人,他一开始就怀疑李卫国私底下勾搭太平军一事,但偏偏桑坤的死反倒让咸丰又犹豫了,他越是想就越是认为这中间疑点重重,再联想到肃顺和李卫国之间的争斗恩怨。说李卫国是被肃顺陷害也解释的通。

咸丰的多疑性格令他在这件事上矛盾了,毕竟李卫国是手握兵权的地方大员,如果没有确凿的证据。咸丰是不想动李卫国的,他还指望李卫国剿灭太平天国。可不是逼着李卫国造反,尤其在太平天国如日中天的时候,逼李卫国造反就太愚蠢了。

回到后宫,咸丰自然而然的想到了兰贵人。如今兰贵人每天都用李卫国进贡给她的面膜和保养护肤品,使得兰贵人越发美白漂亮了,再加上兰贵人的精明,迷得咸丰都离不开她了。

尤其是最近一段时间,咸丰除了让兰贵人代笔批改奏折之外。更是经常跟兰贵人说起各种朝廷政务,也允许兰贵人发表自己的意见。

于是咸丰将桑坤一案跟兰贵人说起,想要听听兰贵人的意见。

只是咸丰并不知道,他最宠爱的兰贵人早就暗中跟李卫国勾搭上了。

此刻,兰贵人一听咸丰提起桑坤一案,自然要帮李卫国说话。

只听兰贵人道:“皇上,臣妾觉得桑坤死在了李卫国的辖境之内,一定是那李卫国得知他勾结太平军的事情被皇上知道,他是心虚了,所以才会杀人灭口。”

咸丰点点头。续问道:“兰儿所言有些道理,可是以李卫国的精明,他明知道朕派人暗中查他。怎敢光天化日之下在自己的辖地内杀人呢?就算要杀人灭口,也总得把自己先撇干净不让人怀疑才对”

兰贵人立刻做出一副惊讶的表情,装作恍然大悟的样子说道:“啊,皇上这么一说,兰儿也觉得有道理。他要杀人灭口,的确不应该在自己的地盘内,可如果不是他杀的桑坤,那是谁要杀桑坤呢?”

咸丰顿时笑道:“兰儿能看到这一层,已经比很多女人都聪明了。只是你不懂政治。那李卫国乃是老六的旧人,素来跟肃顺一派对着干。偏偏举报李卫国跟太平军勾结的就是肃顺。这其中不排除栽赃陷害的嫌疑。”

兰贵人故意说道:“听皇上这么一说,臣妾似乎明白了。如果李卫国真的跟叛军勾结的话,那的确太不可信了。皇上可还记得日前的梅岭大捷,沪军可是消灭了叛军北王韦昌辉的两万精锐和三千铁熊骑兵,听说太平军已经东征了,沪军正要与其决战,如果李卫国跟叛军勾结,这可说不通啊”

被兰贵人如此“引导”,咸丰顿时想明白了,道:“不是爱妃提醒,朕险些错怪了李爱卿,这要是逼忠造反,朕岂不是太昏庸了”

想到这里,咸丰顿时口述,让兰贵人代笔,发了一道上谕,嘉奖李卫国收复衡州府功劳,加兵部右侍郎衔,进爵一等轻车都尉,赏戴花翎。

此时的李卫国,作为江南巡抚,不过从二品官职而已,加个兵部右侍郎衔,等于有了正二品的地位,而轻车都尉虽然是正三品,可那属于爵位,高人一等。尤其最后赏带花翎,这可是无数官员做梦都想要的东西。

这些东西对于李卫国而言都没啥用,确切的说是李卫国根本不稀罕,用他的话讲,希望咸丰来点实际的,给个几百万两银子比什么都强。

不过,李卫国还是很高兴,不在于升官和赏赐,而是在于又成功的混弄过去一次,暂时稳住了咸丰,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发展壮大自己的实力了。

当然,李卫国庆幸的同时,也要付出代价,因为太平军十万大军东征,已经兵临龙潭镇,同龙潭镇的沪军交上了火,打得非常惨烈。

李卫国的心思瞬间就被吸引到龙潭镇了,因为统带十万太平军东征的太平军将领是石达开。

对于石达开这个人,李卫国还是很敬佩的,近代史上少有的名将,可惜生不逢时,被洪秀全猜忌最终出走天京兵败大渡河。

如今石达开被洪秀全和杨秀清从西线战场上召回韦昌辉被调往西线,主持东征大军,可见洪秀全和杨秀清对李卫国突袭梅岭歼灭两万三千太平军精锐一事真的火冒三丈了。

李卫国召开军事会议,对一干幕僚和将领们说道:“这将是一场血战,十分艰巨,将是我沪军自成立以来的第一个真正的对手。诸位可有扫灭强敌的良策?”

李卫国的话非常霸气,在别人眼中,一听石达开的威名。就算不吓一跳也顶多会说句诸位可有退敌良策之类程度的话,但到了李卫国的嘴里。退敌良策变成了扫灭强敌,这是何等的霸气啊

一干幕僚们听到李卫国这样的语气,心中都不由得升起一股子敬意,只有这样的领袖,才有资格争霸天下。也只有跟着这样雄心霸气的领袖才有光明的前途。

尤其是新加入李卫国集团的李鸿藻,顿时心潮澎湃,首先道:“太平军十万大军东征,规模浩大。石达开刚刚从西线调往东线,西线必然不稳定,只需通知曾国藩大人一声,令其湘军进攻九江和安庆,必然会令太平军担心天京安全而撤兵,到时候大人率领沪军主力乘势追击,必然大胜”

李鸿藻很有信心的说完,却见包括李卫国在内的所以幕僚和军官们都沉默了。

李鸿藻不明所以,顿时尴尬,还以为自己的计策不高明。

吴庸于是笑道:“李大人的策略是好的。只可惜咱家大人前段日子去了趟安徽,得罪了安徽巨商胡雪岩,而那胡雪岩的把兄弟叫左宗棠。如今在曾国藩帐下颇为被器重,以至于咱家大人跟曾国藩大人有了隔阂,所以李大人你的策略实施起来有些困难。”

李鸿藻恍然大悟,这才想起临来之前的确听说过李卫国率军前往安徽抢亲一事,这已经不是秘密了,整个京城乃至全天下都在传这件事。

李卫国轻咳一声,虽然厚脸皮没见他脸红,但还是有些尴尬,眼神向李鸿藻示意。表示抱歉。

这时陈静南突然道:“虽然指望曾国藩出兵策应一下不靠谱,但寄云所言提醒了我们。分兵奇袭天京如何?”

寄云是李鸿藻的表字,因为李卫国看重李鸿藻。所以包括陈静南在内的很多人都以表字来称呼他。

吴庸点头道:“陈先生说的有道理,太平军十万大军东征,目前主力兵逼龙潭镇,我江东大营守军可以依托小茅山地势进行防守,然后我江南大营之兵可以出茅山,经孝陵卫奇袭天京,就算拿不下天京,也可以吓唬洪秀全一下,让他撤兵。”

李卫国摇头道:“若是主帅是韦昌辉,那么洪秀全和杨秀清害怕天京有失招他回去还可能些可主帅是石达开,此人深谙谋略和兵法,肯定看得出我们围魏救赵之计,我想他不会退兵的。”

陈静南道:“主上所言也有道理”

这时,李鸿藻突然道:“大人不是还有一支海军吗?听说都是洋人的先进战舰,何不从水陆进军,直逼天京城下,或许可以取得奇效”

李鸿藻的话令吴庸和陈静南等幕僚们都是眼前一亮,纷纷看向李卫国。

只是李卫国有些皱眉,他的东海舰队虽然装备先进,可是成立日子尚短,还没有形成真正的战斗力,贸然拉上前线打仗,李卫国心中没有十足的把握。

看出李卫国的担心,吴庸于是替他说道:“东海舰队还在训练之中,负责运输兵力倒是可以,若真的跟太平军水师交战,还需要时日。”

李鸿藻顿时有些失望。

不过陈静南却突然道:“东海舰队虽然训练时日尚短,可是我们此战的目标并非真的要攻陷天京城,只需要杀洪秀全一个出其不意,让洪秀全不得不向石达开求援,只要石达开分兵回援,我们就可以集中兵力将其围歼。”

李卫国想了想,既然东海舰队成立了,总该让他们经理血与火的洗礼,只有打一场硬仗下来,海军才会更快的成长起来。

于是李卫国点头道:“好,就让东海舰队出击”未完待续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